333億元重磅出擊,這家LED龍頭欲打造晶片生態鏈,要再造一個三安光電!

2020-12-15 金融界

題記:

世紀之交從鋼鐵領域轉型LED,填補國內多項空白,並且一做就是近20年,成為國內引領LED行業發展的龍頭企業。這就是三安光電,一家低調而華麗的LED龍頭企業。

談到三安光電的成功,總經理林科闖將科技和人才歸功為第一要素。"儲備一代、研發一代、使用一代"一直是三安科技的技術理念,從當初在LED領域開疆擴土,到近年來在化合物半導體領域的升級再造,對科技重視和投入在三安光電的成長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要覺得現在日子好過了,一定要把目光放的更遠",在每一次轉型升級大潮中,三安光電創始人林秀成總是以高瞻遠矚的目光精準布局,在5G、物聯網大潮來臨之時,三安光電又迅速發力化合物半導體晶片業務,並且333億元重磅出擊,投建「泉州芯谷」再造一個三安。

三安光電總經理林科闖表示,希望在一代代三安人的不斷努力下,能夠把三安光電創造成一家在任何時候都擁有競爭力、任何時候都能夠務實地認清行業現狀、也能夠務實地投入相應技術,在務實的環境下能夠長長久久,成為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一家百年老店,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願景。」

近日,證券時報高質量採訪團走進三安光電,證券時報副總編輯高峰與三安光電總經理林科闖面對面,暢談LED發展大潮,以及三安光電的蛻變之路和未來布局。

人才引領 十年磨一劍

高峰:三安光電自2007年借殼上市以來,十年間飛速發展,成為LED行業的龍頭,請你介紹一下哪些因素促成了三安的成功?包括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採訪:證券時報副總編輯高峰(右)

嘉賓:三安光電總經理林科闖

林科闖:其實三安光電早在2000年就已經進入LED行業,當年LED在國內尚屬空白地帶,三安光電進入LED算是國內首創。我們可以用十年磨一劍來形容三安光電的發展,三安的成功既有內部對人才和技術的孜孜以求,還有外部產業大發展的歷史機遇,而前者恰恰是三安能緊緊抓住歷史機遇的重要前提。

內在來講,三安成功的第一要素是人。三安集團已經有近30年的歷史,公司在人心工程、人才工程建設上,人員的引進、自我培養上,花費了很大的心力。2018年,我們核心幹部的流動率不到1%,基本上多進少出。

有好的人才就有技術創新的基礎和內生動力,也就導致了公司對研發創新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在技術開發上,三安光電上市前每年投入在6%—10%之間,並且不斷的加大投入。另外,三安也非常注意科技平臺的建設,在美國、日本、瑞典都相應設立了技術平臺,這些技術平臺在我們發展的每一個裡程碑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隨著技術創新,現在三安擁有國內外專利數量將近1500項,這其中80%-90%都是發明專利。

第二個因素是三安對人才的重視,我們不斷地構建具有三安特色的管理機制,並且不斷完善、改革現行管理機制。所以一套良好的管理機制也是推動三安走到今天非常重要的因素。

當然三安的不斷成長有很多因素,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也是三安成長的重要因素。在產業規模上,2007年我們只有一個廈門廠,現在我們擁有天津、安徽、湖北、泉州等工廠,還有美國廠,未來會建設一些歐洲廠。

外部因素主要分三個方面來講,第一個是產業因素,三安所處的行業是新材料、新能源技術行業,同時也是環保節能的產品,從產業發展趨勢來看,三安處在一個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都能維持常青的產業;第二個因素是本輪技術革命中大家對於節能環保的重視,眾所周知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在財富積累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問題,因此在本輪技術革命中對環境的改善、對地球的保護等各方面,各國政府都給出了很多相關政策,為LED市場的迅速發展帶來巨大商機;第三個因素是隨著技術的成熟,產品的應用面不斷擴大。如今的LED已不僅僅是一個照明設備,它在健康、生態製造以及化合物半導體,對未來的5G、人工智慧、車聯網、物聯網等相繼都會有一些應用,所以未來化合物半導體的市場空間將更加廣闊。

LED為基礎 發力四大模塊

高峰:三安光電目前的產品結構和產能、營銷模式和市場份額情況如何?

林科闖:三安光電主要是做晶片,我們現在成熟的產業模塊和正在發展的板塊有四個:第一個是LED模塊;第二個是射頻濾波器模塊;第三個是電力電子模塊;第四個是光通訊模塊。在銷售上,三安的產品是高科技產品,主要是以直銷模式面對消費者。

目前LED模塊是最成熟的,也是佔銷售額最大的一塊。LED來講的話,三安目前在全球市場佔比在16%—18%之間,以在中國產出的晶片來看我們的佔比是比較高的。對未來的發展來講,我們是以LED為基礎,射頻濾波器、電力電子模塊、光通訊模塊作為三安光電未來幾十年發展重點。

高峰:公司目前核心技術實力如何,與國際一流技術差距有多大?您怎麼看待國際和國內市場,有些什麼策略?

林科闖:三安的產品有很多,目前已多達上千種,從技術上來講,三安的部分產品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是引領國際的水平,有部分產品是達到同等的國際水平,有部分產品還在追趕。

在LED領域,三安60%的產品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甚至有個別產品已經超越了國際水平,這個比例今年還會不斷的放大;另外大概40%的LED產品與國際大廠相比稍有差距,但也在追趕之中。

集成電路這一板塊,現在的晶片行業,我的看法是不存在中國策略與世界策略,這是一個全球戰略,可能我們的一家合作者在中國有研發中心,在美國、在歐洲也有,所以現在合作的戰略上面來講,我們其實不分國內和國外,你必須站在全球的戰略上去看。

比如三安現在做的射頻晶片,我不能說我給蘋果做了三星就不能用,全球還是同質化的,需要同樣的網絡,所以它還是需要一個互相兼容的過程,全球的戰略跟中國的戰略其實是沒有差異的。

對於三安來講,當然是立足於技術開發,三安今天的規模也很適合與國際大廠進行強強合作,三安跟韓國的首爾、美國的科瑞Cree都有合資,不斷的進行一些新型技術的開發。

升級之路 再造一個三安光電

高峰:公司近年來進軍集成電路,是基於怎樣的考慮,具體規劃如何,進展情況怎麼樣?

林科闖:集成電路就是我剛才提到的三大模塊,射頻濾波器模塊、電力電子模塊、光通訊模塊,我們把這三個模塊定義為助力三安光電騰飛的另外一重要策略。三安為什麼會切入這一塊?我們認為經過十幾年的技術積累,三安在這三個領域是可以到全球市場上去競爭的。

目前射頻和濾波器99.99%是被海外佔領的,我們的技術儲備中,單模的技術已經可以取代國外,並且部分客戶已經驗證通過,也正在跟一些客戶合作,多模的技術我們正在開發、往前追趕。

碳化矽電力電子是一個全新的領域,全球在這個領域的布局和發展,大家起跑線和時間點都差不多,而三安是從材料就開始有的,我認為在這個領域上我們經過幾年的發展不會輸於國際上其它對手,我們也一定有辦法在這一領域具有全球影響力。為什麼呢?因為三安是從材料開始,碳化矽最重要的部分是在材料上面,我們已經解決了材料的問題,所以我們認為在這個產業鏈上三安是有機會的。

另外,在光通訊這一塊,三安也已經做了快十年,但是早期我們只做接收的晶片,後面在接收晶片上嘗試拓展自己的價值,因為我們在材料方面的優勢,所以在光通訊上我們有些技術已經和國際接軌,但有很多技術也還在追趕。

目前,上述三塊內容中,有部分產品我們已經在跟客戶銷售,不過這些都屬於高級產品,認證時間會相對比較長,目前還未形成比較大的銷售量。但是未來我們認為它會形成一個很大的銷售量,也會成為支撐三安發展的重要一環。

高峰:大家對公司投資333億的「泉州芯谷」三安高端半導體項目都很關注,請介紹一下這個項目的詳細情況,投產以後將有何影響?

林科闖:其實在三安光電的發展中,每一輪規模的擴大、每一輪戰略的調整、推進,都是具有非常重要意義的,對於南安基地「泉州芯谷」這個項目我們也醞釀了很長時間,承載了三安光電想在未來5—10年進入行業世界前三的期望。

首先,從技術角度來講,我們希望在III-V族半導體這一領域生根。「泉州芯谷」就是III-V族技術的一個延伸或者說是新技術、更深層次技術的發展。我們認為南安基地的完成會再造一個三安,也會進一步促使三安從簡單的發光技術走向複雜的技術,走向對5G應用、智能製造、人工智慧、車聯網、物聯網等這些晶片的開發,這也是我們對於整個南安基地的定位。我們認為南安基地的完成會讓三安不僅僅只在LED處於領先,在其他三大模塊,射頻濾波器、電力電子、光通訊等模塊上也發光發熱。

南安基地在LED上面非常精確的瞄準另外一個前景美好的未來技術——MiniLED和MicroLED。作為顯示的Mini和Micro技術,現在全球都在不斷的發展,無論是蘋果還是三星,都非常重視這個技術。我們把南安作為重中之重,向這個方面進行發展。所以建成之後,我們希望整個基地產能建設,能夠達到全球前三這一競爭格局。

專注晶片 打造百年老店

高峰:公司除了做現有的這些產品,是否在考慮下遊新應用領域,比如說人工智慧、5G等,公司在這方面有些什麼規劃?

林科闖:其實三安光電,一直以來都把自己定義為一家晶片公司,從早期我們簡簡單單做照明,主要是LED的晶片。我們正在打造晶片的生態鏈、生態圈,我們正在打造圍繞著人工智慧、5G、車聯網、物聯網等周邊所有應用場景可以使用的晶片生態圈。所以未來三安的定位還是在晶片這一塊,希望能夠打造各種場景的晶片生態圈。目前公司並沒有往下遊發展的戰略,但對下遊的應用仍然會極力配合。

高峰:請談一下公司的遠景規劃,您希望未來三安光電成為一家怎麼樣的企業?

林科闖:對三安光電的願景來講,希望在一代代三安人的不斷努力下,能夠把三安光電創造成一家在任何時候都擁有競爭力、任何時候都能夠務實地認清行業現狀、也能夠務實地投入相應技術,在務實的環境下能夠長長久久,成為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從行業的願景來說,希望三安光電在未來能夠成為全球半導體行業中非常有競爭力的一家企業,給人類提供晶片服務的企業。

應我們三安集團創始人林董(林秀成)的一句話,他最看重的就是三安光電能夠成為一家百年企業。成為一家有競爭力的公司、成為一家百年老店,這才是我們真正的願景。

高峰:LED是各地政府熱捧的新興產業,請介紹一下目前行業的現狀。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政府的補貼將逐漸減少,對整個行業會有什麼影響?

林科闖:LED是一個裡程碑,它屬於節能、環保、新材料的朝陽產業,而且市場非常大,一開始這個行業就被認為有廣闊的市場前景,所以各地對這個產業都非常重視。當然各地就相應出臺了很多補貼政策,這也是全球很多產業發展的一個趨勢,特別是在半導體產業發展的時候,包括中國、美國以及很多國家都相應出臺了補貼政策來支持這個產業的發展。

隨著LED產業的發展、成熟,補貼政策的取消或者降低標準我認為是正向的,產業發展到一定程度時,還是要靠市場經濟的自動調節。首先來講,隨著技術的不斷成熟,我認為應該由內在的因素去驅動企業的發展。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政府前期的引導性政策逐漸退出是合理的,也是具有正面意義的。往後面走,我認為企業、產業都會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健康,所以各地對企業扶持力度的下降或者減少我認為是合理的。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e公司

相關焦點

  • 三安光電將投資333億元加碼晶片產業
    三安光電(個股資料操作策略盤中直播獨家診股)  LED晶片龍頭三安光電5日晚披露了一項總投資高達333億元的擴產計劃,顯露出行業龍頭的強者更進取姿態。  12月5日晚,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與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和福建省南安市人民政府籤署《投資合作協議》,擬在福建省泉州芯谷南安園區投資註冊成立一個或若干項目公司。在業內人士看來,公司此次投資是在LED行業持續向好背景下的進一步擴產之舉。  根據公告,該投資合作協議議案已獲公司第九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2017年12月5日)審議通過。
  •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侵權 LED兩巨頭從價格戰打到專利戰
    周建會強調,華燦光電歷來重視技術創新,在LED外延生長和晶片製造的主要工序上擁有自主的核心技術,建立了相對完整的專利保護體系。如果華燦沒有侵權,三安為何還要起訴?「行業龍頭企業之間發生專利訴訟,往往與市場競爭有關。」
  • LED行業呈現三大變化,三安光電深度受益
    從2016開始,LED晶片行業呈現出三大變化:產能出清促進集中度提升,供需存異推進價格理性、龍頭受益行業反轉。展望2017,LED晶片環節擴產跟進,但受阻於備貨投產周期、下遊需求存在供給缺口,訂單景氣可期。晶片龍頭在去年行業反轉實現獲益後,今年將持續享受LED市場景氣下訂單與價格的雙重利好。
  • 三安光電、兆馳股份均有大動作項目開工
    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科闖,市領導廖建華、邱繼興出席。當前,第三代半導體材料及器件已成為全球半導體材料產業的前沿和制高點之一。以碳化矽、氮化鎵為代表的第三代半導體成熟商用材料,在新能源汽車、5G、智能電網、高速軌道交通、半導體照明、消費類電子、航天等領域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據了解,三安光電是Ⅲ-Ⅴ族化合物半導體、集成電路龍頭企業。
  • LED晶片兩大龍頭「打起來」了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
    閩商雜誌-閩商網訊(洪翠同)因專利糾紛問題,LED晶片兩大龍頭企業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將對薄公堂。三安華燦打響寡頭之戰在國內的LED晶片市場中,三安和華燦是兩個不可忽視的企業,在2019年141億元LED晶片的市場份額中,三安和華燦分別佔據74.6億元和27.16億元,這兩家企業的產品佔據了LED晶片超過七成的市場。
  • 三安光電:隱秘的大客戶關係 逾31億採購差額成謎
    同時,三安光電前五大客商(客戶與供應商的簡稱)年報存在不按信披規定披露,三安集團大額預付小微企業款項成謎,集團低毛利與三安光電高毛利形成反差等等。這一系列現象的存在,三安光電還能「馳騁」那匹「大白馬」嗎?12月8日,LED晶片板塊龍頭三安光電公告稱,公司回購股份實施完畢。此舉並未刺激到三安光電股價,僅僅3億元的回購金額,在三安光電的投資者裡引發一片質疑之聲。
  • 兩光電龍頭陷智慧財產權糾紛 三安光電對華燦光電提起LED專利訴訟
    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從多個信源處獲悉,三安光電於9月初對華燦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等提起專利侵權訴訟,涉及多款華燦生產製造的LED晶片產品。三安起訴華燦記者從業內得到的一份案卷顯示,湖南長沙中院日前受理了一宗專利侵權訴訟案件,涉及三安光電和華燦光電兩家A股公司。
  • 一文看懂三安光電的化合物半導體布局與進展
    近期三安光電的化合物半導體業務收到市場高度關注,我們通過此文介紹公司在化合半導體布局及進展情況。 1、三安光電作為全球LED晶片龍頭,何時開始布局化合物半導體? 公司在2015年起全面布局化合物半導體,目標打造化合物半導體製造領軍者。
  • 晶片行業大機遇:免徵10年企業所得稅,三安光電要雄起了嗎?
    但市場寵兒不止新能源車,還有晶片半導體。它也很吃香,且越來越香,比如中芯國際。雖然被美國制裁了,但不也從側面證明了它的實力嗎?並且,國家四部委又免徵了晶片公司的十年企業所得稅。 這還是明面上的,還有沒上市的晶片公司呢。三安光電也是一家晶片企業,它是否能夠在政策的紅利中騰飛呢? 不僅有所得稅這個紅利,三安光電的全資子公司還獲得了1.8億元的專項資金補助。但紅利再好,實力不行也沒用。三安光電的各項財務數據如下,咱們從現金、經營、盈利、財務結構、償債五大能力入手,來剖析它的綜合實力。
  • 這些百億市值LED龍頭企業,重心都在哪?
    【原創】這些百億市值LED龍頭企業,重心都在哪? 摘要截至2020年1月8日下午3點,三安光電、中微半導體、東山精密、歐普照明、利亞德、木林森、兆馳股份等LED上市公司市值在百億以上。
  • 三安光電起訴華燦光電專利侵權,索賠8000萬元
    這不,最近有媒體消息指出,國內LED晶片行業市場份額第一的三安光電和排名第二的華燦光電,捲入了一起涉及LED晶片基礎技術的專利糾紛。老大和老二打起來了,目前結果如何,還很難確定。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隨著Mini/Micro LED不斷擴充市場容量,專利將成為檢驗企業能力的標準之一,專利戰會成為LED行業一段時期的常態。
  • 國內外LED晶片品牌名單匯總及其排名
    LED晶片是一種固態的半導體器件,它可以直接把電轉化為光。LED的心臟是一個半導體的晶片,晶片的一端附在一個支架上,一端是負極,另一端連接電源的正極,使整個晶片被環氧樹脂封裝起來。小編將為你匯總LED晶片廠商。
  • 繼京東方/華星光電之後 傳三安光電大舉挖角臺灣LED人才
    據臺灣地區經濟日報報導稱,中國大陸LED龍頭三安光電招攬臺灣LED人才。中國大陸LED龍頭三安光電近期來臺大舉挖角,鎖定晶電、隆達、億光等臺灣LED指標廠中高階專業人才,開出年薪千萬、送廈門透天厝、發股票等優渥誘因,讓晶電等臺廠神經緊繃。
  • ④三安光電擬投資160億元在長沙建設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
    ★中興通訊:7nm晶片已實現5G商用 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6月17日,中興通訊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具備晶片設計和開發能力,7nm晶片規模量產,已在全球5G規模部署中實現商用,5nm晶片正在技術導入。在5G發牌一周年線上峰會上,中興通訊虛擬化產品首席科學家屠嘉順也表示,基於7納米技術3.0版本的多模基帶晶片和數字中頻晶片,可以實現相比上一代產品超過4倍的算力提升和超過30%的AAU功耗的降低。預計在明年發布的基於5納米晶片,將會帶來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科創屬性、進口替代被質疑,利揚晶片如何回應首輪問詢?
  • 牽手三星、華為 三安光電為何依然「青黃不接」?
    三安光電(600703.SH)既是LED光電龍頭,也是集成電路新貴,它從照明領域的LED晶片出發延伸至Mini
  • LED晶片產業進入與退出決策博弈分析
    本文通過建立一個簡單的博弈論分析模型,解讀分析兆馳等的新進入者(下文簡稱A公司)的進入策略(Entry Strategy,本文中戰略和策略等價)和在位者如三安,華燦等(下文簡稱S公司)的進入阻絕戰略(Entry-deterring Strategies)。
  • 「芯版圖」國內企業紛紛瞄準第三代半導體,百億元產業園項目正順勢...
    長沙三安第三代半導體項目7月20日,長沙三安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在長沙高新區開工。項目總投資160億元,總佔地面積1000畝,主要建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襯底(碳化矽)、外延、晶片及封裝產業生產基地。今年6月17日,三安光電發布公告稱,公司擬在長沙成立子公司投資建設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園項目,投資總額為160億元。
  • 終端巨頭入局點燃產業鏈 Mini LED商業化按下加速鍵
    作為全球彩電業龍頭,三星對Mini LED市場志在必得。據公開信息,三星斥資400億韓元在越南建立50餘條Mini LED產線,並宣布今年目標銷售量為200萬臺。  國內行業龍頭TCL也不甘落後。公司1月7日確認,將在CES 2021期間推出全新的Mini LED顯示技術,並應用於新的消費級電子產品。
  • 晶片指數飆升5.7%,是時候布局最強硬科技了
    2018年,揚傑科技收入18.52億元,淨利潤1.88億。另外,在LED晶片項目上,三安光電(600703)是絕對龍頭,也是世界老大。2018年,三安光電的LED晶片產量高達9112億顆,公司產能佔到國內總產能的58%,絕對龍頭。
  • 紫外LED,旭宇光電全面出擊
    【原創】紫外LED,旭宇光電全面出擊 摘要旭宇光電作為一家十年深耕LED封裝領域的「小巨人”企業,在UV LED領域早有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