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人工智慧先行者大會暨黑馬大賽人工智慧行業賽在京舉行。會上鉑諾與創業黑馬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關係,共同發起黑馬會智能金融行業分會。
據了解,黑馬會智能金融行業分會由京東金融集團執行長陳生強出任會長,鉑諾董事長簡毅擔任副會長。
簡毅曾是中國唯一在美股、港股、A股都有優秀業績的基金合伙人,鉑諾是他創辦的第四家公司,在創立鉑諾之前他就已經是業內私募行業新銳,被稱為80後「證券私募一哥」。在當天的成立儀式上,植根行業多年的簡毅分享了部分他在智能金融領域的思考。
鉑諾創辦於2015年,2014年行業裡已經出現固定收益類的創新產品,簡毅發現彼時產業界、投資界都在尋找權益類市場中的優秀公司,於是鉑諾應運而生。
金融是天生純數位化的領域,具有海量數據,應用場景的邊界清晰(比如貸款),目標函數明確(實現通過率和壞帳率的最優組合),有閉環獲取的標記數據(是否逾期),而且相比醫療和無人駕駛這種需要極高可靠性門檻的應用,有可管理的容錯性(可以容忍一定的壞帳率),因此,被認為是當下人工智慧最適合的應用方向之一。
「基於人工智慧深耕細分的時代已經到來。」簡毅帶領的團隊繼承了金融基因,同時鉑諾聯合創始人吳卓浩也是創新工場人工智慧工程院副總裁。鉑諾的A、B輪投資方創新工場也是重倉人工智慧的投資機構,創新工場以及旗下的人工智慧工程院將為鉑諾在AI+金融方面的探索提供支持。
我們可以看到,公司轉型加上監管大環境,每家大公司的戰略重心都開始由經營流量轉為經營風險。簡毅認為,這些大公司對於人工智慧的應用,對於做風控、具體業務本身能涉及到的廣度、深度和滲透度不夠,而在權益類市場,人工智慧技術可以有更深、更廣的滲透。
「在智能金融細分深耕領域,權益類資產是主賽道,而鉑諾是目前全市場唯一一家在權益類資產創新賽道上取得突破性進展的公司。」
雖然2014年有很多大公司進入到這個市場,甚至BAT也都有布局。不過正如馬雲所說,大象踩不死螞蟻。
「權益類市場的一大特點是,即使你的流量是我的萬倍,但是我的銷售未必比你差,大平臺沒有明顯優勢。」在簡毅看來,大公司忽略了一點,網際網路金融、科技金融追求的是網際網路初期的成長速度,希望在最早期就能達到熱啟動,但是權益類領域有自身的規律,早期建立信任、積累信任和強化信任的過程,需要創業者有更多的耐心,並且要真正回歸到做一家金融服務公司的本質,要保持穩健,不疾而速。
據簡毅觀察,同期一些創業公司碰到2014年的牛市後,80%以上第一筆做得是基於純網際網路思維的配資業務,最後元氣大傷,轉型去做P2P了。而鉑諾一直在抓底層資產能力,這是權益類最重要的投資能力。
權益類市場有句行話,「我們是混小圈子賺大錢」,先把信息差跟認知差結合到一定程度,最後去構建公司最強勢的底層投資能力。
在如今這個技術變革的時代,簡毅希望以AI的方式觸動金融市場心態、策略的開放,通過AI技術去做產品的兩端:其一,智能投顧,用於深耕中產階級、富裕階層,擴大鉑諾在傳統財富端服務的能力邊界;其二,智能投研,以擴展資產端權益類投資深挖能力。
財視傳媒了解到,鉑諾剛剛推出了AI驅動全決策流程的主觀+量化基金。如簡毅所說,2015年牛市的時候,大家看到了主觀的弱點,2016年大家看到量化的優勢,2017年上半年大家又看到了純量化在市場上的無效性,從投資端、客戶端來看,市場都在呼喚一支真正匹配投資預期,能夠有主觀+量化的基金。
鉑諾另外基於AI的創新是機器人阿諾「Arno」,阿諾1.0版本可以做市場風向的查詢、策略表現的查詢、近期策略熱點的查詢。
顯然,簡毅認為AI賦予權益類投資的能力是被大多數人低估的,而他的鉑諾要做智能金融的先行者。
公開資料顯示,鉑諾理財目前有約50人的團隊,2015年成立,2016年獲創新工場A輪融資,2017年獲頭頭是道基金領投、創新工場追投的B輪融資。
------------------------------------
本文為財視media原創,轉載需附上出處及原文連結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財視傳媒微信(ID:caishiMV)
Q群(418295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