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葬禮一向非常重視,古代的喪葬儀式相當複雜,尤其是那些皇親國戚,葬禮規模大、持續時間長,規矩十分繁瑣。
現代提倡火葬,環保又簡潔,這種下葬方式已經漸漸普及開來。但這並不妨礙一部分人堅持土葬,並且力求葬禮儀式的完整。由於人們對喪葬儀式的重視,許多相應的行業也得到了發展,比如入殮師。
入殮師這個稱號是從日本傳過來的,之前從事這一行業的人通常被稱為遺容化妝師。入殮師的工作其實很簡單,就是為死者整理儀容。
其實這一項工作本應該由死者的家人來完成,但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手巧心細,有時候可能沒辦法將屍體妥善打理好,因此專業的入殮師便出現了。
如今人們的生活水平節節高,對於各種服務業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入殮師這份工作雖然是為死者服務的,但說到底也是服務業,最終成果必須要讓死者的家人滿意。
入殮師不僅要整理好死者的儀容儀表,還要為死者化妝,呈現出來的妝面要自然素淨,這樣能讓死者在親人們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而且對屍體的整理能夠讓親人們送別死者的時候,內心的哀痛稍微減輕一切,從某種角度來說,入殮師是一份很有意義的職業。
但不管怎麼說,跟死者打交道的工作,一般人心裡都會有些忌諱。在建國之前人們常說,去殯儀館工作的人陰氣重,會經常倒黴。那時候沒錢沒學歷的人才會選擇去殯儀館工作,當時這一類工作門檻也低,只要有手有腳就行。但現在情況已經不同了,人們對於各種工作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在殯儀館工作已經不算什麼丟臉的事情了。
而且如今殯儀館裡都是由專業的殯儀服務團隊負責,當入殮師的門檻越來越高。首先你必須是在大學學習相關專業的,並且有過硬的化妝技術和審美能力,通過面試之後才有資格成為專業入殮師。如此高的要求和特殊的工作性質,自然與高薪掛鈎,畢竟誰也不是做慈善的,大部分人願意承受巨大心理壓力做這份工作都是因為高薪。
順應市場需求,很多學校都開設了相關的專業,比如說現代殯儀技術與管理這個專業。選擇了這個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相關的文化服務等知識,並不是簡單地學化妝就可以了。
為了鍛鍊學生的心理素質,從大一開始,學生們就要在清明節的時候去殯儀館或者墓園裡面體驗。大二的時候就有實習環節,在實習中學生們要去體驗所有的崗位,了解殯儀館的具體工作環節。
在如今這個時代,要成為一名入殮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因為入殮師的工作特性,因此從事這一行業的女性比較多。入殮師一個月的薪水基本都過萬,待遇方面自然沒得說。但相應的入殮師們就需要克服許多困難,比如說不能跟人握手,不能跟人說再見一路走好這一類的話。
對於這些女入殮師來說,化妝不是難事,只要經過學習,她們都能掌握高超的化妝技術。但從事這份工作之後,她們的化妝技巧再也不會用在自己或是親人朋友的臉上。入殮師們最需要克服的困難是對屍體的懼怕心理,一般正常死亡的屍體還好,一些非自然死亡的屍體整理起來很有難度,也會給入殮師們造成不小的心理陰影。
這份工作還會給入殮師們的感情生活造成很大的影響,雖然大部分人都不會歧視從事這份工作的人,但要是必須和入殮師肌膚相親,日夜生活在一起的話,大部分人還是難以接受。
如今在中國入殮師依是十分冷門的職業,有選擇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不願意從事這份職業,即便是有高薪誘惑,因為一入行就意味著要單身了。但我們又迫切地需要專業入殮師,畢竟大家都希望親人能體面地離開人世,希望今後這份職業能得到越來越多的理解與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