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大川帶你看歷史獨家原創發布,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百家號!
科爾沁草原又稱科爾沁沙地。沿用古代蒙古族部落名稱命名。科爾沁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
科爾沁草原——曾經孝莊文皇后的出生地,蒙語是「弓箭手」的意思。原始的泉河,原始的植被,原始的天空,原始的風味。平坦而又柔軟的天然綠茵場,置身其中,有如親臨大海,當人們或乘車或徒步走過的時候,無不被她的美麗所吸引。仰天望去,雲在走,鳥在飛;閉眼聆聽,鳥兒在鳴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經不是一種聲音,而是大自然創作的一首交響樂。
科爾沁草原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目前尚存的名勝古蹟有遼代古城、金代界壕、科爾沁十旗會盟地舊址和廟宇、佛塔多座。
在科爾沁草原上已有大青溝、汗山、科爾沁草原溼地自然保護區等國家和地區保護區。
通遼地區靠近遼寧省,所以主食以米飯為主。牧區還保留著手抓肉等飲食習慣。物產豐富的科爾沁區,牛羊肉是其特色,烤全羊、手把肉是每逢過年過節都會有的重點餐目。牛肉晾成肉乾,可供冬天食用。風味名食奶皮子、奶豆腐、馬奶酒等也是科爾沁的特色。現科爾沁區的肉乾早已是聞名全國的佳品了。
科爾沁草原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人文、文化流源。在科爾沁草原這片神奇的土地上很早就有人類的活動。
科爾沁草原歷史上水草豐美,是蒙古民族逐水草而居的天然牧場,隨著時代的變遷、人類活動頻繁,科爾沁草原南部遼河兩岸己成為萬頃良田,「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那詩情畫意般的場景,已演變為歷史。
塞外的春天總是姍姍來遲,草原五月,當萬物復甦,樹木吐綠,草原依然是滿目枯黃。
夏秋時節的科爾沁草原碧野千裡、風景如畫,此時無論是縱馬在草原上馳騁,還是欣賞草原落日的餘暉,都是一大享受。特別是每年的八月十八賽馬節以及那達慕大會,是草原人民娛樂交流的盛會,場面壯觀,內容精彩豐富,不容錯過。
科爾沁的秋天有一個亮點,那就是「蒙古櫟」白樺林。蒙古櫟是生長在科爾沁的一個獨特樹種,他與楓樹一樣霜期來臨色彩斑斕,特別在山地草原,錯落有致,畫面富有層次感。罕山秋天的美麗還在於她地貌的多樣化。既有大興安嶺秋林色彩的厚澤,又有壩上清遠之神採,特別是九月下旬,幾十萬牲畜大遷徙,如雲霧、如潮水,與金秋美景相融,其景、其勢尉為壯觀。罕山的秋天被當地影友稱為攝影的天堂和黃金歲月。
科爾沁的冬天常常無人帶來無限的遐想,特別是扎魯特旗阿拉坦大壩以北至霍林郭勒市境內;大雪來臨,銀裝素裹,玉境瓊山,成為聖潔的世界,大雪覆蓋的大地,仍有牧羊人趕逐羊群放牧的場景,偶爾也能見到冬季未遷走的蒙古包。
牛嘴裡銜著青草,晃動著大耳朵,瞪著純淨碩大,沒有絲毫雜質的眼睛,悠閒地望著你。就像瞅著熟搶的老朋友。讓你的心不由就軟軟的,生出縷縷溫情。一片片吃草的羊兒,像山坡上飄浮的雲朵兒,偶爾聽到動靜會咩咩的亂作一團,給靜謐的草原帶來片刻的喧囂。轉頃兒,又歸於平靜。馬永遠以草原上主人的姿勢站立。桀傲的目向遠方,讓你戒備又忍不住想親近他。
仰天望去,雲在走,鳥在飛;閉眼聆聽,鳥兒在鳴叫羊群在合唱,那已經不是一種聲音,而是大自然創作的一首交響樂……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喜歡大川的文章請點讚,關注,分享!你喜歡什麼樣的城市?歡迎在評論區下方留言,跟大家一起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