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FAST工程是「十一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項目選擇放在貴州平塘,是該地天然喀斯特窪地成為了項目最好的臺址。中新社發 劉朝榮 攝
雞鳴劃破小鎮的安寧。位於中國貴州省東南部的克度鎮,不時有工程車輛飛快地駛過鎮上唯一的主路,濺起坑裡的積水。
鎮上的「天城度假酒店」裝修考究,經營者老鄧送走一撥客人。老鄧原先做建材生意,兩個月前瞄準商機。「不少人都在做望遠鏡的配套設施,畢竟『大眼睛』就那麼一個,外面的人過來了還要有吃有玩。」他對中新社記者說。
「大眼睛」是人們對正在建設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的暱稱。它「嵌」在克度鎮金科村轄內的圓形窪地「大窩凼」裡,建成後將是世界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
距離FAST直線距離5公裡的克度鎮,剛好是在電磁波寧靜區保護範圍核心區的外圍,也是前往FAST的必經之地。這個始建於元世祖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的農業小鎮如今將「國際天文小城」的宣傳口號掛滿街頭。
隨著FAST工程進入尾聲,克度鎮的改造速度越來越快。酒店附近的「布依山莊」門前還擺放著慶賀開業的花籃,牆壁顯眼處掛有老闆買來的FAST全景示意圖。餐廳主打特色酸湯魚等農家菜,價格不菲。「現在每天能有四五桌。」服務員說,消費人群有工程隊、來洽談生意的商人和普通遊客。
從克度鎮驅車前往FAST的沿途,記者注意到一輛輛挖掘機正在磚塊堆上忙碌著。有同行者說,數個月前來這裡時還是一片民居。而今,高高聳立的政府公告牌說明著變化原因——「天文科普旅遊文化園」。
按照當地政府的設想,未來將是「兩核兩區三帶」,兩個核心分別是「射電天文中心」和「天坑群」。後者佔地面積20平方公裡、由12個深度超過300米以上的「天坑」組成。
不過,《平塘縣射電天文科普城及天坑旅遊區開發建設項目》也明確指出,「射電望遠鏡首先是世界級科研設備,只有在充分保障科研功能的前提下才能開發旅遊」。這份報告建議「普通遊客應該很難接近並近觀望遠鏡,但射電望遠鏡可以隆重包裝,同時虛實結合,靈活開發旅遊」。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FAST工程副總工藝師孫才紅表示,FAST利用地球上獨一無二的優良臺址建造,當地為此作出極大貢獻,科學家和工程師們也會助推貴州發展。根據設想,還將籌建貴州射電天文臺以及開展FAST、SKA大數據中心與數據產業。
11月21日晚間,FAST饋源支撐系統首次升艙試驗的消息在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播出。天城度假酒店的一位女服務生告訴中新社記者,她還是覺得「建得太慢」,她迫切地希望FAST帶動她的家鄉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