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掙到人生第一筆稿費,收到編輯轉帳的那一刻,我感覺頭頂的整片天都亮了。
2020年11月,我報名了湯小小點評提高班,跟著心海老師學寫觀點文。
從一開始的怯怯懦懦不敢下筆,到11月20號起,9天內連續上稿6篇,我在心海老師耐心專業的指導下,漸漸摸出了新媒體觀點文寫作的一點門道。
(作者提供的部分上稿截圖)
從此,再提筆寫文,便沒有了當初的那種生澀與不自信,而是一發不可收拾。
寫作上稿的這一月下來,我發現,寫文章其實跟做很多看似棘手的事情是一樣的。
困住我們雙手雙腳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有多難,而是我們那顆對困難過於畏懼,對自己不夠信任的弱小的心。
說起新媒體寫作,其實我並不陌生。
早在大學那會兒,我就因為對文字熱愛,對新媒體寫作進行過系統學習。
奈何那時並沒有引起重視,學習期間沒有真正動筆去寫。沒有實戰經驗,到什麼時候都會是新手一枚。
參加工作後,依然保持著對文字的敏感和熱情。每天必做的事,就是打開自己喜歡和關注的各個公眾號,忘我地看裡面推送的文字。
小縣城的生活單調瑣碎,工作期間自由時間也很富餘。漸漸,我不再滿足於單純地欣賞別人的好文字,我產生了自己創作的想法。
我想通過自己的文字,給平淡的生活加點調味劑,更希望我一個一個敲下來的文字,能給迷茫中的人們帶來鼓舞和寬慰。
正如在我的人生出現困境,心靈遭受痛苦時,那些別人曾寫下的救贖過我的飽含著溫度與智慧的文字。
但決心雖大,過程卻並不順利。
我寫的文字除了能放在自己的公眾號撫慰一下焦躁的自己,遠遠達不到被其它平臺賞識的要求。
我開始有意探尋解決之道。
機緣巧合之下,我遇見了湯小小寫作課程,了解過課程的基本情況,授課老師的實力,我義無反顧地報名了。
從基礎班開始學起,我延續了課程期間不寫作業的陋習,上稿自然是不大可能的事。
但我依然保持著對寫作的熱情和愛,同時也希望看到自己能通過個人愛好培養一項養活自己的能力。
2020年的10月份,我繼續報名了點評提高班的課程。受自己那段時間喜歡看故事文的影響,進了不悔老師的故事類寫作小班學習。
然而,整個10月份過去,我依舊沒有憋出一篇文章。
不悔老師催了好幾次,每次我都既慚愧又懊悔,表示一定努力憋文。直到課程結束結營的那一晚,我再次「成功」以零作業收尾。
即便收到我這麼懶惰沒勇氣的學生,不悔老師在課程結束依然不忘給我加油,對我鼓勵。
不悔老師說:
「一定要動筆去寫!可能我們很多時候,動筆感覺很艱難,但是我們可以先自由書寫,先找到寫作的狀態。
然後堅持寫下去,多看多思考多練習,這真的就如感冒要多喝水,聽起來好像沒用,但真的是有作用的!」
老師的話給了我很大的鼓勵,雖然一個月我一篇文章沒寫,失去了讓老師點評指導的寶貴機會,但不悔老師充滿能量和溫暖的話語,牢牢印在了我的心底。
不悔老師告訴我,我的思維很活躍,特別適合寫作,叫我一定別浪費自己的潛力。
我把老師發給我的話收藏在了微信收藏夾裡,時不時拿出來給自己加油鼓勁兒,感恩不悔老師!
憑著對寫作的熱愛和執著,我又在接下來的11月份繼續報名了點評提高班的學習。
有了上個月的經歷,我也深刻認識到,自己還是對新媒體觀點文的寫作比較感興趣,也比較有把握寫出一篇完整的觀點文。
於是,我選擇了跟著心海老師,開始11月份觀點文寫作的學習,並暗下決心,這次一定要動筆。
跟著心海老師後,老師讓我們制定出明確的寫作計劃,包含月計劃寫稿量、上稿量,月讀書量等。
那一個月,我開始磕磕絆絆摸索著往前進,因為我不能再繼續坐以待斃。
所以11月份,即便依舊沒信心沒底氣,我還是硬著頭皮按照心海老師教的觀點文寫作結構,敲下了第一篇、第二篇完整的文章。
發給心海老師後,老師來來回回為我指導了四、五次,我老老實實按照老師的意見修改,直到老師說:「可以投稿試試」。
我至今記得收到人生中第一篇過稿通知的欣喜,那種喜悅不是金錢物質所能給予的。
為此,還專門跑去給老師發信息求確認。
在第一篇上稿文章的激勵下,我開始持續寫文。
從一開始的磕磕絆絆,語言生硬沒底氣,到後來語句連貫、邏輯清晰,文章語氣也漸漸透出些許堅定和底氣,我慢慢愛上了新媒體寫作。
到了11月20號前後,我基本擺脫了一篇文章要來回修改數次的節奏。
記得11月20以後,我發給心海老師一篇作業文章,老師回覆說,「寫得很好,可以投稿試試」。
當時我應該是原地爆炸。寫稿以來,第一次聽見老師說可以不用修改直接投稿試試的評語。
震驚之餘,我抹了抹奔湧欲出的眼淚,再一次振作,一鼓作氣。
在接下來的11月21至11月29日,我連續寫文6篇,在老師的點撥和指導下,篇篇順利過稿。
後來,其中一篇文章《不把缺點當個性,你會走得更長遠》被光明網轉載,再一次堅定了我繼續創作的決心。
同時,在當月也獲得了點評提高班優秀學員的稱號,小小老師還給我寄來了精美的紀念品。
這看似微小的成績,對剛進入新媒體寫作領域如我一般的小白們,卻是意味著莫大的鼓舞與榮譽,也讓我重新找到了久違的自信。
這一個月之間,如果沒有心海老師的耐心指導與鼓勵,我可能依舊在原地踏步。
而原地踏步只能增加我的焦慮與不自信。沒有行動,任何豪言壯語都沒有說服力。
前兩天看到一個小故事,說曾經有觀眾向著名的小說家提問:
「普通人應該如何成為一名小說家,特別是當我們的經濟收入無法支撐理想時,應該如何平衡?」
小說家給他的答案是:
「今天回家後,打開電腦,雙擊一個叫word文檔的東西,敲下第一個字,你就已經是小說家了。」
的確如此,行動是成功的法寶,邁出行動的第一步,成功便離我們近了一步,我們也才有真正成功的可能。
然而原地踏步到真正行動,中間仿佛隔著一條無法跨越的深海。
我們很多人便是被自己臆想出來的颶風大浪一次次擱淺在了腳下的沙地,乘風破浪於我們而言,簡直遙不可及。
我之所以在決定學習寫作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始終沒有提起筆的勇氣,其實正是自己的畏難情緒、自負心理作祟。
怕寫文章耗費太大心力,怕寫得不好被人嘲笑,怕萬一沒有成績枉費了努力……
然而,當我真正開始踏出第一步,發現寫作這件事根本不是自己想像中的那般棘手與可怕。
而我缺的僅僅是勇敢邁開遲疑的步子,堅定地跟隨老師的指引,只管寫去。
嘗到寫作甜頭的我,緊接著報名了12月份的「影評書評人物稿」課程的學習,小小老師、蘇沫老師、代連華老師為我們授課。
課程內容極其豐富,短短的1個月,教給了我們至少三種寫作文體,且每一種滿滿的都是乾貨,聽課過程中讓人不捨得錯過一個字。
這一個月,我雖然沒有文章上稿,但按照老師的方法,自己私下認真進行了摸索和練習,準備在後面的寫作過程中隨時用上老師教的方法,拓寬自己的寫作領域。
寫作的路,說漫長也漫長,說神秘也神秘,至少在我們沒摸到門道之前,總感覺自己如盲人一般踽踽行進。
但一旦跟隨老師的腳步,戰勝自己的怯懦與不自信,動筆開寫的那一刻,我們就戰勝了自己,便已經行進在有著無限可能的創作之旅。
有了寫作的念想之後,我一直記得青年作家李尚龍老師說過的一句話:
「如果你第一步不邁出,永遠不知道你的夢想是多麼容易實現。」
的確,一個人的潛力是無限的。
你要自己真正地去挖掘它,才能發現你到底能做成什麼事,才會瞭然原來自己其實離一直渴求的夢想是如此之近。
寫作的路,我既然已經開始,便不會輕易停止。
萬事開頭難,既然都已經跨越了最難的開頭,有什麼理由不認真堅持走下去。
同時,我也知道,要想在寫作這條路上闖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地,一定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地持續前進。
作家九邊說過一句話,讓我記憶猶新——百萬成神,高手都需要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蹚過漫長的無聊和低成就感時期,蹚不過就一直是二流水平。
怎麼蹚過呢?就是你寫到噁心了,還得繼續。」
同樣的道理,在另一個網文大佬那裡也得到了進一步印證。
他說:「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有積累,腦子裡也都有些絢麗的東西,但是絕大部分人功底太弱,倒不出來。
那怎麼訓練這種『倒出來』的能力呢?沒啥辦法,只能是天天寫,一直寫,寫不出來要硬寫。」
所以,那些無比牛逼的人在創作之初,尚且逼自己筆耕不輟,日復一日地積累。
我們這些資歷薄弱、經驗極淺的小白出身,又有什麼底氣擔心寫得不好,無法滿意。
收起種種的無益推敲與自我懷疑,埋頭開寫才是真理。
就像那位小說家所說,「打開電腦,雙擊一個叫word文檔的東西,敲下第一個字,你就已經是小說家了」。
我們所能做也只須做的就是,打開我們的電腦,敲下我們要寫的第一行文字,然後馬不停蹄,就像現在的我,已經不知不覺敲了3000多字。
把這些字投給適合的平臺,我們便擁有了變現的能力。
還等什麼,小夥伴們!
新的2021,為了讓自己能更有底氣,應對無常變幻的人生,請隨我一起敲下第一行字,開始你的精彩創作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