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年少時,我很喜歡這句詩,便以「水清」為筆名,寫過很多小文章,雖然大多是自娛自樂,但那時意氣風發的我有一個大大的夢:希望有一天能以「水清」為名出自己的作品集。
按部就班讀完大學、念完研究生、走上工作崗位,我開始忙忙碌碌的人生。雖然一直保持著對文字的熱愛,但注意力都在工作上,忙著解決問題,忙著提升工作能力,寫作的時間越來越少了,而這個夢也漸漸遺忘在心底的某個角落。
2019年10月,經歷了幾個月的迷茫、猶豫、掙扎後,我決定辭職。
我是一個極其重感情的人,離開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離開並肩作戰的團隊夥伴,近4年的全身心投入像電影回放一樣,在腦海中一幕幕重現,那種感覺像失戀一樣撕心裂肺地疼。
那些天,我一遍遍用文字和自己對話,試著接納自己的情緒與感受,並記錄下來,而後有一天我突然領悟到:選擇離開並不是背叛,也不是對先前努力的否定;人總要不斷離開自己的舒適區,去找尋新的可能性,這樣才會有質的成長。
人生就像是高速前進的列車,我們會經過不同的地方,遇見不同的風景,總有人要下車,有人要上車。
而我們,要堅定自己想去的方向,與其停在原地自我消耗,不如開心前往下一個目的地。
那一刻,我釋然了,很感謝在第一份工作中那個拼命努力的自己,很感謝一起拼搏的那些人,讓我有能力、有底氣去迎接新的挑戰。
記不清有多少個至暗時刻,是寫作讓我與自己和解,接納並不完美的自己,是寫作讓我可以勇敢面對未知的明天。
2019年11月,我準備開始新的工作。入職前,我花了幾天時間,認真梳理自己在上一份工作中的經驗與教訓,詳細列出在新的工作中要著重提升的技能、要注意處理的問題。
依然是寫作,讓我有方向、有目標,讓我得以在入職後迅速進入狀態,在工作開展中遊刃有餘,用實力贏得領導的賞識和同事的認可。
在這個重新審視自我、全面反思的時期,我開始關注自己內心的聲音,努力工作很重要,但不是唯一,不是人生的全部意義,人生還有很寬廣的議題。
那麼,還有什麼東西是我想要追求的?是我願意一直堅持下去的?
時隔多年,我想起了那個被遺忘的夢:寫作,出自己的作品集。
因此,今年2月初在看到寫作班報名的信息後,我毫不猶豫報了名,成為小米老師32期寫作班的一員。
那時正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雖然工作並未受到影響,但是我心裡還是有一種隱隱的危機感。此時寫作除了實現兒時的夢想之外,又新增了一項重要的含義:開闢一項副業,給未來多一份保障。
興致勃勃寫的第一篇作業,編輯老師的評語大致意思是:文筆很好,但是沒有利他性。雖然很受打擊,但我也因此明白了新媒體寫作和傳統寫作最大的不同:不能自嗨,要對讀者有價值。
在反覆聽取課程的過程中,我學會了列提綱、找素材、提鍊金句等方法,後面的2篇作業也得到了編輯老師的肯定,修改後成了我最初上稿的2篇文章,極大地提升了我的自信心。
3月份,在寫作班的對接下,我和小夥伴們一起開始了在今日頭條的寫作,並順利加了黃V、拿了原創標、進了官方優質作者群。
加入寫作班到現在5個月,正式做自己的頭條號3個月,我取得的成績如下:
投稿13篇,稿費1300元;頭條號粉絲1400+,中了9篇熱點青雲,獎勵金900元;中了18篇本地優質,獎勵金41元(前9條有收益,後邊平臺取消獎勵金,後9條無收益);微頭條收益276.63元。累計收益2517.63元。
相比同期優秀的小夥伴,這點成績不足掛齒,但對我來說卻是一個莫大的肯定與鼓勵。比收益更重要的是,我欣喜地發現了自己的2點變化:
1
寫作帶來的成就感,讓我擺脫了焦慮
柳巖曾坦言,沒有一個女人會對年齡、數字不敏感。
隨著青春在指尖一點一點溜走,我深切地感知著因年齡而生的恐慌感,對一事無成的自己充滿失望,從而陷入巨大的焦慮中。
以前總是用加班麻痺自己,告訴自己我很努力,但是回到冰冷的出租屋,還是會感覺很空虛。追劇、網購、聚會,一時的快感過後總是會帶來更大的空虛感,陷入更大的焦慮漩渦中。
開始寫作後,我的業餘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如何寫出好的作品上,每當寫出一篇自己滿意的內容,我都會覺得成就感滿滿。
寫作,讓我越來越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也讓我漸漸擺脫了焦慮。
2
寫作形成的邏輯性,讓我的工作更高效
列提綱、搭框架、提煉語句,在持續的練習中,我發現自己的邏輯性越來越強,反映在文章上是成文速度越來越快,反映到工作上是越來越高效。
以前工作時,我總是來什麼事就去做什麼事的思維,很少會想:為什麼要做、目標是什麼、怎樣做效果更好?
不經思考就盲目執行的後果就是,有時候進行到一半發現思路行不通,不得不重新開始,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導致了一些不必要的加班。
現在的我,更注重工作的邏輯性與框架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基本能保證準點下班,這也為我贏得了更多寫作時間。
在前段時間的年中績效評估中,領導特意表揚我:目標清晰、做事有條理、工作能力強。
入職新單位半年,能得到領導這麼高的評價,有點出乎意料,要感謝寫作給我的力量!
關於寫作,我總結了3點經驗,分享給熱愛寫作的你:
心態
不要著急,慢慢來往往會比較快
寫作群裡經常有小夥伴報喜訊,誰又上稿了,誰又拿到爆款認證了,誰的粉絲又大批量增長了……
看到這些消息時,我一方面為小夥伴高興,一方面也感受到極大的刺激,都是在同一起跑線上,為什麼自己不行?
產出低,著急;閱讀量差,著急;漲粉慢,著急……後來我發現,著急無濟於事,除了影響心情和積極性以外,沒有任何好處。
於是,我沉下心來,不再關注閱讀量,不再執著於漲粉,心態逐漸平和下來,事情反而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寫作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的事情,也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情,很多大佬也是在默默無聞中寫了很長時間才被看到的。
所以,剛開始寫作的我們,不妨放平心態,不要著急,慢慢來,時間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穫。
創作
發揮優勢,堅持輸出優質的內容
寫作初期,經常有小夥伴說,不知道寫啥,不知道讀者喜歡啥。
我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天天絞盡腦汁找素材。看見故事受歡迎我也寫故事,看到娛樂流量高我也寫娛樂,看到別人追熱點我也追熱點……
但是我發現,別人一寫就是爆款,我寫了卻激不起任何水花,也曾沮喪過,也曾懷疑過,是不是自己不適合新媒體寫作?
偶爾寫了一次官方的熱點創作後,竟然獲得了熱點青雲,這無心插柳柳成蔭的舉動,讓我意外發現了自己的優勢:善於思考,善於分析,有自己專業視角下的觀點。
於是,我每天堅持至少一條熱點創作,不管能不能中青雲,這都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思考過程,對於自己的思維訓練是很有好處的。
我發現寫作班的優秀小夥伴,也都是將自己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有人善於寫明星娛樂,經常出爆款;有人語言輕鬆幽默,任何一個話題寫出來可讀性都非常高……
所以,不妨分析一下自己的優勢是什麼,寫自己擅長的,更容易持續輸出優質內容,也更利於讓讀者看到價值。
規劃
不斷嘗試,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
從寫作的時間分配上來說,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尋找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剛開始時,我習慣深夜寫作,覺得比較安靜。
但是,寫完往往還處於興奮之中,難以入眠,一段時間下來我發現熬夜對身體的副作用很大,熊貓眼、精神萎靡……
我意識到不能這樣下去了,必須做出調整。村上春樹的寫作習慣是:9點上床睡覺,4點起床寫作。很多大佬也是早睡早起,把黃金寫作時間放到早上。
於是,我也開始嘗試早起寫作,發現早上頭腦更清醒、思路更清晰。後來我每天6點早起,寫作2小時,發現寫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
從寫作的變現方式選擇上來說,可以根據自身特點,選擇最適合的路徑。
變現最常規的方式是投稿和運營自媒體平臺,目前還有商品卡、專欄等形式。根據我自己的實際情況,我選擇的路徑是:投稿+運營自媒體平臺。
在投稿過程中,來自編輯老師的修改意見,能讓我快速看到自身問題,作品被認可也讓我特別有成就感。這種正向反饋,是一種比稿費更重要的激勵,所以我很喜歡投稿。
而在經營自媒體平臺中,個人發揮的空間更大,所以運營自媒體平臺也是我想長期堅持的事情。
當然,如何在兩者之中找到一個平衡點,更全面、更均衡地發展,是一個需要好好思考的問題。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和喜好進行科學規劃。
在短短幾個月的寫作中,我變得更加自信、更加從容,這也讓我堅定了長期寫作的信念。
很慶幸,在最焦慮的時期選擇加入寫作班,很感謝鵬程寫作學院團隊的精心授課、用心對接資源,和一群上進的小夥伴在一起,我也有了更大的動力。
共勉,願寫作路上的我們都能持續輸出優質內容,用心寫,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