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中促成長 實踐中育新人

2020-09-15 中國教育新聞網

「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系列報導

做一道美食、整理自己的房間、廢物利用製作小吸塵器……剛剛過去的這個暑假,曬孩子的勞動成果成了上海家長微信朋友圈中的一道風景線。

不僅僅在暑假,在平時,豐富多彩的勞動教育課程和活動也早已融入上海大中小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之中。

今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出臺後,上海更加凸顯勞動教育的重要位置,研究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意見,整體設計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內容,集中開展勞動教育主題活動,規劃學生實踐基地資源圖譜,積極探索構建新時代勞動教育體系。

重構融合,打造勞動教育教學新課堂

學打行李結、製作創意卡套、改造打蛋器……上海「空中課堂」的勞動技術課程大多從一個個有趣的日常生活情境出發,深受學生喜歡。

疫情期間,上海市在研究「勞動技術」課程在線教學的基本規範和質量標準時,堅持把「培養學生素養和能力」的理念落實到每一節勞動課的錄製中。

「勞動教育課程也要與時俱進,更好地體現時代性。」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黨總支書記紀明澤介紹,以往的課程設計還是以傳授勞動技術為主,接下來將轉向融入勞動技術、工程、思維、觀念的綜合性勞動項目的課程設計,除了傳統的學工、學農,日常生活勞動教育、生產勞動教育和服務性勞動教育都將陸續走入大中小學,真正促進學生在勞動觀念、勞動情感、勞動能力、勞動精神上得到切實的發展。

讓學生在勞動中成長,樹立正確的勞動觀,增強對勞動人民的感情,所有課程都有育人作用。在靜安區和田路小學,勞動教育發生在每門課的課堂,學校通過跨學科的項目學習,讓尊重勞動、崇尚勞動的觀念在學生心中深深紮根。

「我們將進一步探索勞動教育與其他各門學科課程的有機融合,在梳理和分析學科核心內容和教學方式中,找到可行的滲透切入點,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總結深化經驗。」紀明澤表示。

大中小學一體化建設是上海學校德育工作的傳統優勢。在勞動教育內容架構上,上海傳承這一經驗,根據大中小學各學段的年齡特點和接受意趣,按照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教育規律,整體設計了各學段的勞動教育內容,還把學段內容要求拓展到了幼兒園階段,明確幼兒園要注重勞動意識啟蒙。

升級賦能,拓展勞動實踐新載體

「今天的孩子已不再滿足於翻翻土再蓋上去的簡單傳統學農勞動,對勞動項目帶來的真實體驗有了更高要求和期待。」曹楊二中黨委書記侯文英分享了學校最新的調研結果,她認為,很多學生對勞動的熱情猶在,只是實踐需求發生了變化。

勞動形態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那麼傳統的勞動教育課堂該如何升級,真正為孩子的發展賦能?上海市教委表示,將在近兩三年重點建設3—5家市級綜合性勞動教育實踐基地,滿足學生對於農業勞作、加工製造、服務體驗、創新實驗的系統化勞動實踐需求。

其中,上海市青少年實踐活動金山基地項目已經啟動。金山區教育黨工委書記顧宏偉介紹,營地將配套建設國旗廣場、長三角藝術科技教育交流中心、豐收農場等,將勞動教育與紅色教育、高新科技、非遺文化、現代農業等相結合,打造適合不同學段學生的勞動實踐課程。

社會是勞動教育的生動課堂,了解國情民情也是上海勞動教育的必修課。2000年起,上海通過市、區兩級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制度,不斷整合農場、企業、社區街道等社會資源建設學生勞動實踐基地。截至目前,上海已有2015家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提供了81萬餘個志願服務、公益勞動崗位,讓中小學生在出力流汗中體驗平凡勞動的艱辛與不易。

家校協同,開闢勞動育人新天地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近年來,上海不斷深化家校互動機制,引導家長樹立正確的育人觀,家校共育,引導孩子培養勞動的習慣。

「事實上,這一代的家長和學生非常願意參加深度體驗的勞動項目。」侯文英介紹,曹楊二中為高二年級學生提供了一份多樣化的學農菜單,而選擇的結果卻是,一個年級450人有近350名同學在本人及家長自願報名的基礎上,選擇到西部的田間地頭去參加學農勞動。

「家校共育,是勞動教育尤其是中小學勞動教育能否取得實效的關鍵之舉。」奉賢區教育學院副院長張竹林在調研中也發現,家長們對於加強勞動教育十分歡迎,然而,勞動教育如何更有針對性地介入學生成長還需要更多新的探索實踐。

今年6月,奉賢區專門成立「三研」協同創新工作室,教研、德研、科研協同,引領區域內10所新時代勞動教育基地校開展家、校、社協同勞動教育的研究與實踐。

《中國教育報》2020年09月15日第8版

作者:本報記者 任朝霞

相關焦點

  • 「五育並舉」創品牌 立德樹人育新人
    在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強化體育鍛鍊、增強美育薰陶、加強勞動教育等方面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創新發展,構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新時代唯美少年的教育和育人新體系,著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生,是壽光市羊口中心小學的首要任務和永恆主題。為深入貫徹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學校積極探索多種渠道,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五育」並舉中健康成長。
  • 在研學旅行實踐活動中融入勞動教育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作為「同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的實踐課程,是學校勞動育人的課程之一,勞動教育是新時代「五育並舉」的重要舉措。綜合實踐課程的總體目標是讓學生能從個體生活、社會生活與大自然的接觸中獲得豐富的實踐經驗,形成並逐步提升對自然、社會和自我之內在聯繫的整體認識,具有價值體認、責任擔當、問題解決、創意物化等方面的意思和能力。那麼如何在綜合實踐課程中融入勞動教育內容,實現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呢?
  • 傳承勞動精神 共育時代新人
    在當今世界,國際競爭日趨激烈,重視勞動教育,讓青少年學會勞動、學會做事、學會創造,成為世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青少年正處於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近年來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弱化。所以傳承勞動精神,加強勞動教育,促進青少年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 培育愛勞動會勞動懂勞動的時代新人
    「教育部《大中小學勞動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發布非常及時,我們要認真學習貫徹,構建起一套系統化的、具有生動實踐意義和時代特徵的高校勞動教育實施體系,把學生培養成愛勞動、會勞動、懂勞動的時代新人。」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黨委書記劉向兵這樣描述該校深入推進勞動教育的「路線圖」。
  • 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
    堅持身體力行,在勞動中體驗價值勞動的價值是一種深層次的幸福體驗,不是在淺嘗輒止的勞動體驗中得到的淺顯的、表層的快樂,而是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經受磨鍊後,體會到的苦盡甘來的成就感。因此,學生參加的勞動,應是持續的、動態的、實實在在的真勞動。
  • 以勞動教育樹時代新人(新論)
    勞動教育,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以勞動立德樹人理念,對推動勞動創新、建設教育強國意義重大    勞動是一切成功的必經之路,勞動教育是成長成才的題中之義。  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勞動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制度的重要內容。勞動教育,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承載以勞動立德樹人理念,對推動勞動創新、建設教育強國意義重大。  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基因。《孟子》中就有「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的記載。
  • 在勞動中成長 在勞動中收穫
    幸福需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  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家庭要發揮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  如何利用居家抗疫期間的親子時光,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勞動實踐機會,讓孩子養成從小愛勞動的好習慣,並將勞動教育日常化?記者走進部分家庭,看看他們的勞動教育和實踐成果。
  • 霍文軒: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
    這就要求學校始終將勞動教育作為立德樹人的重要內容,重視勞動的獨特育人作用。  堅持身體力行,在勞動中體驗價值  勞動的價值是一種深層次的幸福體驗,不是在淺嘗輒止的勞動體驗中得到的淺顯的、表層的快樂,而是通過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經受磨鍊後,體會到的苦盡甘來的成就感。因此,學生參加的勞動,應是持續的、動態的、實實在在的真勞動。
  • 人民日報人民時評:在學生中弘揚勞動精神
    動手實踐、出力流汗的勞動教育,對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什麼?現實中,一些青少年中出現了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的現象,根源就在於勞動教育被淡化、弱化。事實上,揮灑勞動的汗水、體味勞動的艱辛,才能收穫勞動的快樂,也才能真正理解勞動的內涵。勞動教育具有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育人價值。
  • 在「三融三促」勞動教育中綻放青春光彩
    近年來,無錫商院創新構建「三融三促」勞動教育培養體系,將勞動教育與專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素質教育相融合,促進學生核心技能、職業素養與綜合素能的養成,探索實踐高職院校勞動教育新路徑,切實提升勞動教育育人實效。
  • 科研促學校發展 勞動促學生成長——廣華山小學校課題獲四川省教育...
    為進一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精神,堅持「五育並舉」,強化勞動育人導向,12月8日,廣華山小學《城市小學勞動實踐活動與育人教育融合的研究》課題被四川省教育學會獲準立項,課題開題報告會在廣華山小學校錄播室舉行。
  • 勞動顯風採,校園育新人——平頂山市四中組織進行義務勞動
    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觀念,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8月19日,平頂山市四中組織高一新生和志願者進行了義務勞動。下午第三節,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同學們幾人一組,帶好工具,前往勞動地點。
  • 河南中小學深入開展形式多樣的勞動教育 讓孩子在勞動中收穫成長
    主題活動繽紛——勞動成為孩子成長必修課連日來,形式多樣的勞動主題教育活動在我省中小學展開。主題班會課、主題升旗儀式……還未返校復學的孩子接受了一次線上勞動教育的洗禮。「撿起一片紙、擺正一雙鞋、扶正一把椅,這就是小學生應該做的勞動。」
  • 西南財經大學「三全育人」共育時代新人 「五育融合」同促全面發展
    鑄魂工程領航高質量發展學生工作部努力鍛造「大學工」工作格局,堅定不移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完善「四大育人工程」,開啟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新局面,搭建思政育人長效機制。「先鋒育人工程」再獲新豐收。
  • 推進思政課實踐教學與勞動教育有機結合
    協同推進實踐教學與勞動教育的有機結合和融會貫通,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與有效途徑。 把思政課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與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緊密結合。高校思政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勞動的獨特育人價值主要在於其樹德、增智、強體、育美的綜合功能。
  • 上海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讓每個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答:上海作為中國工人階級和工人運動的發祥地,作為新時代勞動者共同建設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堅持將勞動精神融入城市品格,不斷深化教育與生產勞動和社會實踐相結合,在勞動教育課程建設、學生勞動實踐與評價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基礎。對照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上海學校勞動教育仍然存在內容要求不明確、實踐場所缺乏等問題,學生中還存在不珍惜勞動成果、不想勞動、不會勞動等現象。
  • 勞動礪心志,實踐促成長——燕新中學開展勞動實踐活動
    為了豐富孩子們的學習內容,培養和鍛鍊學生的生活技能,感受勞動的樂趣,體驗勞動的價值,讓學生在勞逸結合中獲得健康、全面的發展。8月29日,燕新中學團委馬傳寶書記帶領孩子們來到了米多多配餐公司,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勞動實踐課。
  • 在勞動中釀造生活芬芳 福建三明開展未成年人勞動教育實踐活動
    為了發揮勞動教育在樹人育德中的重要意義,教育引導廣大未成年人弘揚勞動精神,從小養成熱愛勞動、崇尚勞動、尊重勞動的習慣,福建省三明市積極引導未成年人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走進農場,走上田間,來到廚房,親身體驗,讓未成年人感受勞動的艱辛與快樂,在勞動中展現有溫度、有能量、有生命力的精神風貌。
  • 如何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聽聽小學校長怎麼說
    一起來讀江蘇省南京農大實驗小學校長霍文軒在《光明日報》發表的解讀文章《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讓孩子在勞動中體驗價值獲得成長《意見》對大中小學勞動教育做了全面設計,明確了勞動教育的基本原則、目標內容、實施途徑和管理保障,具有很強的指導性。
  • 家校共育促成長 ——家長論壇八年級專場
    本學期學校開展了「德馨堂」項目體系建設之「溝通之道」家校共育課程,學校希望通過組織的不同層面的家長論壇或家長學校,有效地指導家庭教育,讓家長感受家校共育的新理念與方法。因此本次家長論壇在班級層面展開,各班班主任根據班級實際情況開展家長論壇,非常有針對性,有的關注「創建和諧家庭氛圍」;有的注重「用欣賞的眼光看孩子」;有的著力「培養孩子的自信」,有的商討「如何給孩子創造怎樣的成長環境」……大家目標一致,但途徑各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