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這樣一個新聞:
江西5歲男童將零食中的乾燥劑倒在灌滿水的罐子中玩耍,沒想到罐子爆炸了!
導致孩子眼睛被炸傷,眼球被溶,視力嚴重下降,幾乎是終身失明。
看到這個新聞,菌菌真的是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乾燥劑生活中可不少見,但誰能想到小小一包幹燥劑竟然能對孩子產生這麼大的危害!
1.因為孩子的好奇心這樣的新聞不是個案!
孩子年紀小,對各種新奇的東西都保持著好奇心,但這往往也讓危險有了機會潛伏!
像是孩子玩乾燥劑,菌菌隨手一搜,就看到了好幾個類似的新聞:
2014年,江西一位5歲男童拿著乾燥劑玩耍時,乾燥劑包裝突然炸開,白色粉末濺到孩子臉上和眼睛裡。
雖然醫生全力搶救,但孩子的視力還是嚴重下降,最終右眼視力0.2,左眼視力0.25。
2011年,山西一位14歲初中生將乾燥劑隨手放入保溫杯中,沒過多久,保溫杯就爆炸。
孩子眼睛嚴重受傷,左眼視力變為0.3,右眼則基本失明。
小小一袋乾燥劑,造成的傷害卻是巨大且不可逆的。
孩子年紀還小,卻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給今後漫長的一生蒙上了一層痛苦的陰影!
不過這也給所有的家長提了個醒,不是所有東西孩子都能拿來玩!
2.為什麼乾燥劑會爆炸威力還這麼大呢?
新聞中發生爆炸的乾燥劑,其成分無一例外都是一種叫做氧化鈣的東西。
也就是我們常見的生石灰,這種乾燥劑因為成本低而被廣泛應用。
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氧化鈣,與水接觸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大量熱量。
如果這種反應是在密閉空間中,就很容易發生爆炸。
而這種爆炸的威力到底有多大,我們來看看下面這張動圖,在保溫杯中倒入生石灰乾燥劑和水:
不鏽鋼保溫杯瞬間被炸飛,這要是孩子就在附近,造成的後果簡直是難以想像!
更何況,發生反應的生石灰+水,具有強鹼腐蝕性。
一旦濺到孩子的皮膚上甚至是眼睛裡,疼且不說,還很有可能和新聞裡一樣,對孩子的眼睛造成無法復原的損傷!
3.乾燥劑誤食,更要警惕!
相較於傷害非常大的乾燥劑爆炸來說,菌菌在門診見過最多的,其實是乾燥劑誤吞。
孩子年紀小,探索世界的辦法無非就是手和嘴,看見好玩的用手抓起來就往嘴裡塞。
乾燥劑就成為了危險中的危險!
那麼一旦孩子誤吞了乾燥劑,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市面上我們常見的乾燥劑種類主要有這幾種:
生石灰乾燥劑
(生石灰乾燥劑)
矽膠乾燥劑
(矽膠乾燥劑內容物)
礦物類乾燥劑
(礦物乾燥劑內容物)
乾燥劑種類不同,處理辦法也是大不相同!
◆ 生石灰乾燥劑
遇水呈強鹼性,會造成鹼性燒傷,可能損壞口腔黏膜或胃黏膜。
正確做法:可分三步。
①清水漱口,並儘快喝水稀釋,但也不宜喝過多水,避免嘔吐再次灼傷食道。
②服用牛奶,牛奶會對口腔黏膜胃黏膜產生保護作用。水或牛奶餵食量最好不要超過200ml,避免嘔吐。
③做完緊急處理後應及時送醫。
◆ 矽膠乾燥劑
矽膠乾燥劑無毒,也不會被人體吸收,可以隨人體糞便排出;但大量誤食可能會造成腸梗阻。
正確做法:少量誤服不會產生大的危害,促進排洩即可;如果大量誤服後,寶寶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大便改變等情況,需及時就醫。
◆ 礦物類乾燥劑
這類乾燥劑的成分主要是天然礦物質,也可能會含有少量的金屬物質。
正確做法:在無法判定其真正成分的情況下,應及時攜帶乾燥劑包裝及內容物就醫。
◆ 其他類乾燥劑
包括纖維乾燥劑、分子篩乾燥劑等。
正確做法:在無法判定乾燥劑成分的情況下,發現孩子誤吞,應及時攜帶乾燥劑包裝及內容物就醫。
4.避免孩子因乾燥劑受傷提前預防很重要!
孩子年紀小,對世間萬物充滿著好奇心,但好奇心一不小心就會給娃一巴掌。
這時候家長的作用就顯得格外重要了:避免人類幼崽的一切危險性行為!
菌菌建議大家日常生活中可以做到以下兩點,最好是當成一種習慣:
●孩子吃零食時,及時將零食包裝中的乾燥劑處理掉,避免孩子拿到。
如果是小包裝的零食,可以及時扔掉。
如果是大包裝的零食,要收起來放在孩子拿不到的地方。
●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長需要及時向孩子科普乾燥劑的危害,並不斷重複這一行為。
減少孩子主動食用或錯誤使用乾燥劑的機會。
警惕生活中的各種意外,是每個家長的必修課。
特別是孩子年紀小的時候,家長對於危險的把控就更需要敏感一些。
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釀成一起無法挽回的悲劇!
這篇文章建議轉發,給更多家長避雷!
更多關於意外的文章,可以點擊藍字查看《溫州男童吃橘子被炸傷右眼,險些失明!這3個傷娃冷知識家長必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