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主持要求考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模擬一名播音主持人的身份,根據抽取的試題內容做適當的改變或加以拓展豐富,以口語表達的形式較為完整地完成一檔廣播電視欄目或片段的主持,或依託題目要求的場境完成現場即興主持。
一、欄目定位,對象明確
第一步,分類對號。拿到模報主持題目後,根據題型可以馬上判斷是欄目主持,還是非欄目主持。第二步,確定方向。在欄目主持中,根據稿件的具體內容,考查最多的是新聞評論類欄目主持和社教服務類欄目主持。在非欄目主持中,按照題目要求分別指向以還原新聞現場為主的現場報導和以調動觀眾情緒組織現場活動為主的情境主持。 第三步,確定受眾。在確定不同方向之後,考生需要開始考慮這不同的節目要做給誰看,即受眾。不同的人群特徵,包括年齡、性別、職業、愛好等導致受眾對節目的需求也是不同的。這種需求會直接影響到考生對節目風格以及自己作為主持人這個身份的設定,比如表達方式、語言內容等。例如,有關老年人的話題,就要考慮到老年人接受信息比較慢,要儘量把話說得清楚明白;而面對小朋友的話題,就要考慮孩子喜歡的方式,一-味地說教肯定會影響節目的效果。尤其在情境主持中,要能夠運用有限的資料快速定位定點,摸清究竟在一個什麼樣的「場」當中,才能找準情緒方向,否則極易偏題。二、確定主題,理清邏輯 無論是欄目主持還是非欄目主持,一次成功的主持一定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有一條清晰的主線,各部分之間才能圍繞主題合乎邏輯地推展開來。在模擬主持考試中,要做到主題明確突出並且符合給定材料的要求,避免捨本逐末或抓住個別細枝末節白費時間。
三、拎出重點,用好細節面對龐雜的文字資料,許多考生會感覺不知從何下手。這就需要大家在提煉出主題後,圍繞主題選擇相關的重點部分,其餘非重點部分可以簡略帶過甚至省略不說,在重點部分運用多種手段進行濃墨重彩的表達,比如舉例子、用引證、畫面描述、深入分析等,這要比均勻分布力量,面面俱到,從而導致節目溫吞無趣要強得多。 比如有一則資料講述一位七旬老人為了還20元錢而苦苦尋找借款人47年的新聞。資料詳細講述了當年借款的過程、尋找的經歷和還款的情景,如果按照稿件原文,觀眾只是聽到了流水帳,而無法激發大家對老人這份誠信的敬仰。其實,我們如果把重點放在這幾個數字上,「七旬」、「20元」、「47年」,這種對比的衝擊力就遠比羅列事情的發展經過對大家內心的震撼強得多。 此外,對細節的把握,也是為模擬主持增色的法寶。無論是在評論節目中對關鍵性細節的發問、論述,還是社教類節目中對細節的解析,甚至在情境主持中利用細節渲染情緒,於情於理都容易讓觀眾感受到親近、自然、清晰、質樸。 比如在一次以歌頌母愛為主題的情境主持中,一位考生選擇了「媽媽的微笑」這樣一個切人點,並運用生活中每個人都會經歷的細節來表現不同內涵的媽媽的愛。 模擬主持:當我第一次站在學校的領獎臺上,稚氣地代表三好學生發言時,我看到,臺下的人群中有一個人睜大眼睛、抿著嘴角,調皮地在衝我微笑,那是媽媽。 當我因為沒能順利保送升高中而一個人躲在房間哭泣時,一隻溫暖的手輕拍我的肩膀,把我攬入懷中,我抬頭透過朦朧的淚眼,看到一雙慈愛的眼睛,翹起的嘴角在衝我微笑,那是媽媽。 當我離開家踏上南下的列車為夢想而努力時,站臺上,我看到那漸漸遠去的身影,緊鎖的眉頭、堅定而又有點擔心的眼神,還有仍然衝我叮嚀又裝作微笑的嘴巴,那是媽媽。 這三個細節的描述,讓我們即刻感受到媽媽的鼓勵、寬慰、牽掛、自豪等多種愛的表達。這比用華美之詞去直接歌頌母愛要更可感、親近,也更巧妙,不是嗎?四、排比比喻,句式多變
模擬主持中的語言,不僅要流暢自然、觀點清晰,也要生動多元,尤其是在藝考的考場上。同質性的話題太多,如何能吸引考官的注意,除了語言內容本身,句式多變和隨之而來的語氣多變,也會讓考官獲得新鮮感,從而增強關注度。比如,排比句有助於增強語勢,比喻有助於表達形象,感嘆句有助於直抒胸臆,反問句有助於發人深省,等等。總之,要讓語言在變化中向前推進,語氣、語調、情緒狀態始終處在符合題目要求的變化當中。五、開頭結尾,巧妙完整 前文已經講到,模擬主持要注意完整性,而開頭結尾對於一一個廣播電視節目而言是必不可少的。但此處講的必不可少,並非完全指代開頭問號、結尾再見。考生應該力求使自己的回答帶有明顯的個人特徵,同時又能夠與給定材料本身有較好的結合。 在開頭部分,可以設計富有個人特徵的節目名稱和節目口號。根據不同節目類型如新聞評論節目社教節目等進行典型類別的對位設計,讓考官一聽你的節目名稱便知道是哪種類型的節目。同時,在練習過程中儘量將某一類節目的名稱和口號固定下來,不必每次拿到一個選題就重新設計,從而使某一類節目的開頭相對固定。只需根據不同選題,選擇不同的切人角度。這也是一一個開場穩定情緒的好辦法。 此外,結尾部分,要少而精,重複點題,重在升華。千萬不要陷人聯繫方式的播報以及一些無謂的感謝詞徵詢意見稿等。藝考培訓是一個突擊提升的階段,一定要全力以赴,竟可能的豐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這樣不論是在聯考或者是校考中,你的競爭力就更大!
此外,無論是龐雜的資料還是簡單的要素,都要理清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係,例如並列,遞進,還是因果、從屬等,併合理安排調用。這樣也可以避免在備考時想得很充分,一到鏡頭前就亂了陣腳。記憶邏輯關聯比記憶具體內容要簡單而且易於保證節目的完整順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