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中國」中美青年精英項目啟動

2020-12-14 人民網國際

原標題:「知行中國」中美青年精英項目啟動

  本報華盛頓12月18日電(駐美國記者劉平)由中方發起、民間資助的「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精英項目,今天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啟動儀式。該項目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策劃並組織實施,中國知名網際網路創意文化企業完美世界(北京)網絡技術有限公司資助。

  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中方機制協調人、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在致辭中表示,中美人文交流機製成立5年來,取得了突出成就,落實了近200項成果,合作水平不斷提升,並從國家層面逐步延伸到了基層。「知行中國」將繼續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理解,為中美關係不斷積聚正能量。完美世界執行長蕭泓在啟動儀式上說,完美世界作為一家國際化的網際網路文化企業,樂於為中美人文交流盡一己之力。

  據悉,「知行中國」項目擬於2015年開始實施,每年邀請15~20名32~45歲有建樹、熱愛中華文化、有志於從事與中國相關工作的美國中青年來華研修,時間為4周。項目美方合作機構包括美國十萬強基金會、馬歇爾大學基金會、漢普鄧普學院及艾森豪基金會等。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東方衛視報導「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項目啟動儀式
    12月19日,東方衛視《看東方》欄目報導了中美人文交流合作的新成果,「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項目於12月17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啟動儀式的新聞,深度解析了該事件對中美人文交流產生的積極影響。  據東方衛視報導,美方在今年達成送十萬名美國學生赴中國留學的目標後,「知行中國」項目將讓美國青年精英也有機會到中國學習,深入了解中國。中國教育部副部長郝平特別赴美出席啟動儀式。
  • 「知行中國」中美青年菁英項目開班儀式在京舉行
    10月19日,2015「知行中國」中美青年菁英項目開班儀式在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館舉行。中國人民大學校長陳雨露、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生建學、艾森豪項目主任簡·格林比爾斯、艾森豪學者代表丁曉良及首批十位知行學者參加開班儀式。
  • 2018「知行中國—中美青年菁英項目」正式啟航
    6月3日,2018「知行中國-中美青年菁英項目」在京舉行開幕招待會,來自美國的第四批中美青年菁英項目的九名學者與應邀出席活動的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秘書長趙靈山、艾森豪中國學者代表和項目官員以及完美世界CEO蕭泓博士等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2018「知行中國」項目的正式啟航。
  • 「知行中國」再度啟航 第二批中美青年菁英學者歡聚北京
    2016年10月18日,第二批「知行中國」——中美青年菁英項目學者歡迎招待會在京正式舉行。來自美國的第二批中美青年菁英項目的九名學者與項目主辦方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會長劉利民和美國艾森豪基金會學者姚雲竹等相關領導,以及項目資助方完美世界CEO蕭泓博士等眾多嘉賓歡聚一堂,共同見證了2016「知行中國」項目的正式啟航。
  • 「知行中國」——讓美國菁英更懂中國
    6月27日電  「知行中國」項目(全稱:「知行中國」——完美世界中美青年菁英項目)作為第五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會議所確定的人文交流引領示範性項目,於2014年12月17日在美國國會大廈舉行了啟動儀式,在雙方高層的共同關注下,從達成共識到策劃實施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
  •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中美高校學生領袖學院項目開幕
    8月14日,2020知行中國-中美高校學生領袖學院項目於線上平臺正式拉開帷幕。來自中美兩國18所知名高校的39名學生領袖參加,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沈雪松副秘書長出席並致辭。沈副秘書長在講話中表示,我們生活在一個前所未有的全球化時代,新冠肺炎疫情是人類社會共同面臨的全球危機之一。有效解決全球問題需要的是建立在「尊重」和「信任」、「理解」和「支持」基礎上的合作,希望中美兩國傑出青年通過知行中國平臺,增進中美民間交流和友好,擔負起應對人類共同危機的使命。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
    設計並執行好「知行中國-中美高校學生領袖研習營」項目。7. 舉辦中美應用技術教育合作研討會並籤署「雙百」合作框架協議,啟動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合作計劃,目標是5年內實現中美100對應用技術大學、學院的深入合作,中美100對校企深度融合,聯合培養具有國際標準、國際視野的高等應用技術人才。8.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全文)
    設計並執行好「知行中國-中美高校學生領袖研習營」項目。  7. 舉辦中美應用技術教育合作研討會並籤署「雙百」合作框架協議,啟動中美應用技術教育「雙百」合作計劃,目標是5年內實現中美100對應用技術大學、學院的深入合作,中美100對校企深度融合,聯合培養具有國際標準、國際視野的高等應用技術人才。  8.
  • 2017中美青年創客大賽落幕 中國創客「藝術+技術」摘桂冠
    2017中美青年創客大賽落幕 中國創客「藝術+技術」摘桂冠 2017楊可佳 攝   中新網北京8月11電(記者 杜燕 周乾憲)從6000餘名中美青年創客中突出重圍的70支中美團隊、近300名青年創客經過「最強創意」比拼,今天決出勝負,來自天津賽區的「紅色星球」項目摘得2017年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桂冠,來自美國賽區的「神奇手套」獲三等獎。
  • 中國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啟動
    本報北京4月24日電(龔青)「中國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啟動儀式今天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    「中國青年創業小額貸款項目」作為團中央與國家開發銀行聯合推出的專項貸款項目資金支持對象主要是全國40歲以下青年初次創業的小額貸款和40歲以下青年企業家二次創業的中小企業貸款。
  • 立邦「為愛上色」大學生農村支教獎iColor青年導師啟動會在上海舉行
    2019年7月4日,2019年立邦「為愛上色」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獎暨iColor青年導師啟動儀式在上海永達國際大廈舉行。   立邦「為愛上色」中國大學生農村支教獎暨icolor青年導師啟動儀式  iColor青年導師 專業指導助力實踐調研  2017年,立邦中國加入
  • 經世言:美叫停中美文化交流項目不得人心
    王毅特別提到,中美雙方應當支持鼓勵兩國立法機構、地方、工商界、智庫、院校、媒體、青年之間加強友好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厚植兩國關係的社會民意基礎。而此前的12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宣布終止「政策制定者教育中國行項目」「美中友好項目」「美中領導者交流項目」「美中跨太平洋交流項目」「香港教育文化項目」等5個中美文化交流項目。
  • 十載知行 並肩前行
    2019年是知行教育基金會成立十周年,是所有知行夥伴攜手踐行知行的第一個十年。這十年來,知行秉承教育興國的理念,立足香港,回饋大陸,專注義務教育階段,探索素質教育實踐,將夢想和希望種在了超2700個孩子的心中。一路走來,知行獲得了社會各界精英和眾多機構組織的慷慨支持和幫扶,正是這些讓知行十年堅守初心、十年砥礪奮進,正是這些讓知行期待下一個十年做得更好。
  • 人大附中和哈佛大學合辦「中美青年領袖夏令營」宣傳
    2009年四月下旬 由哈佛大學中美國際交流協作機構(HAUSCR)和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人大附中)聯合啟動的第四屆哈佛AUSCR中美學生領袖峰會(即中美青年領袖夏令營)的招生正式啟動。這是該活動在過去幾年成功舉辦的基礎上首次落戶於首都北京。
  • 2015「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在京啟動[組圖]
    中國網 董寧攝影 中國網訊(記者 董寧)7月31日下午,「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在北京大學舉辦,來自北京大學、中國銀行、中國下一代教育基金會、美國駐華大使館、美國人留學促進會的相關領導出席啟動儀式並講話。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宣布2015年「彩虹橋」中外學生文化交流公益項目啟動,並授團旗。
  • 【新加坡•遊學】2019暑假知行精英成長遊學營招募開始咯!
    一直以來,新加坡都留給世界許多代表性的印象:「花園城市」、「雙語教育」、「超強的環保理念」...先進的教育環境更是讓許多知名人士將這裡作為孩子接受基礎教育的首選之地
  • 過來人教育集團啟動國際精英青年領袖峰會
    近日,過來人教育集團主辦的國際精英青年領袖峰會(以下簡稱:過來人香港峰會)正式啟動。過來人香港峰會是全球性大型青年領導力培養與交流活動,以社會企業和公益創業為主題,為傑出的青年學子提供了競爭、交流、學習的平臺。
  • 美暫停中美富布賴特項目切斷兩國人文交流,中國學者有話說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記者 谷棣】7月31日是2021-2022年度中美富布賴特研究學者項目網上申報的截止日期。遺憾的是,本已完成該項目2020-2021遴選的中美兩國學者最近得知一個「壞消息」:美國總統川普14日籤署行政命令,暫停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富布賴特交流項目。富布賴特項目是美國於1946年建立的國際交流項目,當時中國還是首個參與該項目的國家。
  • 2019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深圳賽區決賽圓滿落幕
    央廣網深圳6月30日消息(記者黃倩)2019中美青年創客大賽深圳賽區決賽6月28日-29日在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舉行。經過激烈角逐,「StellarX:虛擬實境內容創作平臺」等五個項目將代表深圳賽區參加全國總決賽。
  • 項目介紹 | 北美篇: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IMUSE)
    IMUSE一直秉承著「立足中美,放眼全球」的理念,面向全球招募代表,通過實地考察、親身體驗以及對熱點問題的探討,促進全球菁英學子在溝通中增進理解、在互動中建立友誼,是目前中國大陸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非官方青年交流項目之一。IMUSE維持並發展精英網絡,積極推動活動參與者在會期之後的聯絡與其他活動合作,搭建起一個長期的交流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