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介紹 | 北美篇: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IMUSE)

2021-03-03 北大SICA

以相識,啟相知。

Communication for Comprehension

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IMUSE(Initiating Mutual Understanding through Student Exchange)創立於2007年,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三校學子共同發起,自2017年起,美國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發展行動社團(CDI)加入到團隊中。IMUSE一直秉承著「立足中美,放眼全球」的理念,面向全球招募代表,通過實地考察、親身體驗以及對熱點問題的探討,促進全球菁英學子在溝通中增進理解、在互動中建立友誼,是目前中國大陸影響力最大的綜合性非官方青年交流項目之一。IMUSE維持並發展精英網絡,積極推動活動參與者在會期之後的聯絡與其他活動合作,搭建起一個長期的交流平臺。

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中國發展計劃社團(MIT CDI)加入到三校社團體系中,形成了清華、北大、哈佛和麻省理工四所全球頂尖高校的社團合作。他們與來自清華大學學生對外交流協會 (ASIC)、北京大學學生國際交流協會(SICA)、哈佛大學 IMUSE 組委會等一批優秀學生組建團隊,完成所有會期籌備工作。

在IMUSE2019暑期會期,我們還迎來了衛斯理學院、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加州理工、範德堡大學、香港城市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等著名高校的學生,匯集全球頂尖高校資源,為IMUSE注入新鮮的血液。

從2008到2019,IMUSE已經走過了12年。在這十二年裡,我們進行了中美青年間的深入探討和研究——從奧運到農村基層,從城市發展到網絡教育。今天的IMUSE,已不再只是精英的聚會,而更是對社會及文化的切實交流與理解。

以相識,啟相知」——IMUSE2020將會延續這一信念,並致力於搭建一個中美大學生長期、密切、充分的交流平臺;IMUSE堅信,作為時代和社會的未來,青年們應該將國際交流納入日常生活中,努力塑造全球化視野,在未來緊密聯繫的世界中具有核心競爭力。

IMUSE 2019會期圍繞「青年開拓未來」的主旨,以「環境」和「教育」為主題,讓中美學子共同探討與話題相關的中國當下的時事熱點。在七天會期期間,代表們參訪了多家企業、機構——在精銳教育、VIPCODE等網絡教育公司,了解到當今中國教育與網際網路深度結合與學齡編程教育發展的前沿概況;在一撕得物流技術公司了解到中國最新環保型快遞包裝技術的研發與應用;在亞投行總部認識到國際組織對於平衡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投資與環境保護事業所做出的努力;在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體驗了中國傳統的天人和諧的自然觀的實際應用。最後,代表們還通過小組演講展示了自己對中國當下環保與教育問題乃至中美問題的思考,貢獻青年聲音、青年力量。

    Over the past 12 years, IMUSE has never wavered in its tenet of "Communication for Comprehension". During the scorching summer of 2019, just as was expected, IMUSE clung to its time-honored tradition--providing an informal but effective channel for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students and their American peers. Honestly, 2019 is really a special year. It marks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Sino-US official relationships as well as being a tough period of trade friction that could escalate into conflicts or even wars in an instant. Notwithstanding, it hardly dampens our passion and that of our American friends to discuss heated problems, dispel misperceptions, forge consensus and extend our friendship well beyond the forum and the current impasse. It is our deep-seated belief in the possibility of affecting reality by facilitating mutual comprehension via communication that keeps us fearlessly forging ahead. That is exactly what IMUSE was built for in the first place--the essence of IMUSE.

The contents of this conference have given me personally a lot to think about. I have been thinking a lot about how, what, and when we teach children in the U.S. and China, and about how marketing could play an integral role in sustainable change in the world. These are very important topics, and I will continue thinking about them and talking with friends and colleagues about them at my home institution, Wellesley College. Thank you so much for this incredible and thought-provoking opportunity!

--Olivia Gaunt (Wellesley College)

Overall, I think the IMUSE conference helped reveal the modern culture of China that I』d never seen before. It was also interesting to see just how influential and prevalent the online education industry is in China, which is constructed in a pretty different way than in the U.S. I could see which values China emphasized versus America. I really enjoyed debating critical issues such as education, environment, and politics with students my age from all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mindsets. In preparation for the group presentation, Researching on the topic allowed me to more deeply understand the education system of China. In conclusion, the trip showed me a new side of China and I’m extremely grateful for that. 

--Emily Huang (MIT)

IMUSE provided us with a great opportunity to communicate with people from different backgrounds which inspired new insights about various issues and helped to achieve mutual understanding among delegates. During the 7-day trip, what impressed me most were the visits to several education companies. It is astonishing how fast the education industry in China develops and achieve a pretty advanced level with the assistance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inming Du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I greatly enjoyed the 2019 Summer IMUSE Conference hosted at Tsinghua University with intercollegiate partnerships at Wellesley College, Harvard, and MIT. I found the subject material to be diverse, engaging and thought-provoking! All groups were able to identify special niches within the topic of environment and education to create thorough reports and lead insightful discussions. We bonded with students of different backgrounds and began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interests, passions, and goals for the future. I believe IMUSE is gaining momentum and strength as an exchange program mentoring the world's future leaders of tech, government, marketing, film, literature, and business. I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the program in the future and seeing how the organization continues to grow.

--Carolyn Price (Wellesley College)

 THE END...? 

Our story has JUST BEGUN!

IMUSE 2020 需要才華橫溢、足智多謀的萌新們!

· 聯絡部:負責四校組委會之間的事務聯絡,以及對外· 合作事務的洽談與協商;

· 運營部:負責代表招募、全年內各活動的承辦、各項· 目情況的落實等;

·宣傳部:負責宣傳品製作(推送、網站、實物),以及公共關係處理;

·策劃部:負責IMUSE2019中國全會期的策劃,包括但不限於主題、行程安排、資源整合。

· 充足的資源

· 深入的合作與交流

· 更廣闊的視野

· 不斷突破的自我

· 有趣的人事

冬季會期代表招募:每年11~12月左右,IMUSE將通過北大SICA公眾號發布招募推送;

夏季會期工作人員與參會代表招募:每年4月左右,IMUSE將通過北大SICA公眾號發布招募推送——

如有問題,歡迎郵件聯繫我們

更多信息歡迎關注imuse論壇公眾號

相關焦點

  • 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舉行
    本報電(記者孫亞慧)近日,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學生共同策劃的第十二屆IMUSE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在清華大學舉行。本屆IMUSE論壇主題為「青年開拓未來」,秉承為中美民間交流注入年輕血液、促進中美青年交流的使命,從「教育」和「環境」兩個議題展開,引導與會青年代表思考人類未來與地球的未來。參與本次論壇的青年代表將通過走訪考察、親身實踐和集體探討的方式,深入了解當代中國社會的真實面貌,增進彼此的理解與認同。
  • 第十一屆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開幕 哈佛麻省學生傾聽中國「創新」經驗
    8月14日,由共青團中央國際部指導,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策劃的第十一屆中美大學生交流論壇(IMUSE)在清華大學開幕。本屆論壇的主題「創新時代的中國力量」,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香港大學等12所全球知名高校的30位優秀的學生代表共同探討和分享創新創業的經驗。IMUSE緣起於2007年,最早是由哈佛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三校學子聯合發起的中美大學生交流平臺,2017年麻省理工學院加入執行團隊。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
    啟動實施「中小學名校長領航班」項目,組織中小學名校長赴美研修訪問,就美國基礎教育動態等重點專題學習交流。9. 執行好「中美人才培養計劃」項目。(三)繼續實施好中美教育交流的重要合作項目10. 繼續實施「百千萬」計劃,2016年至2020年,邀請100名美國青年領袖訪華遊學;促成雙方各1000名優秀大學生到對方一流高校研學;每年公派1萬人赴美學習研修。
  • 第七輪中美人文交流高層磋商成果清單(全文)
    繼續實施「百千萬」計劃,2016年至2020年,邀請100名美國青年領袖訪華遊學;促成雙方各1000名優秀大學生到對方一流高校研學;每年公派1萬人赴美學習研修。  11. 繼續實施中方「公派萬名學生赴美攻讀博士學位」項目。  12. 繼續實施中方「萬名中美人文交流專項獎學金」項目。  13.
  • 《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中美大學校長論壇在廈啟幕
    《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中美大學校長論壇在廈啟幕 2015-06-17 19:42:56》121項目年會暨第十二屆學生畢業典禮」17日在華僑大學廈門校區舉辦,260多名中外代表濟濟一堂,共商推動中美高等教育交流發展大計。
  • 中美日韓設計學國際高峰論壇在長舉行
    中美日韓設計學國際高峰論壇在長舉行 國內外專家為全球設計把脈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通訊員 陳德山 朱元福 記者 易禹琳)「新服務、新體驗和本土文化為導向的智能設計將創造新的產業和商業模式,也是中國走向世界引領地位潛在的
  • 第四屆「中美文化論壇」在美國華盛頓舉辦
    人民網華盛頓4月10日電(記者 溫憲)第四屆「中美文化論壇」4月1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憲法中心」大廈舉辦。 這一論壇由中國文化部和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聯合舉辦。「中美文化論壇」是中國文化部與美國國家人文基金會根據雙方籤署的《關於鼓勵人文學科學術性研究和文化遺產保護合作事宜的諒解備忘錄》精神而開展的合作項目,旨在通過促進人文學科領域思想交流增進兩國文化思想界、學術界和人民間相互了解。自2008年起,該論壇每兩年輪流在對方國家舉辦一次。
  • 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北美明德論壇」2020年會舉辦 聚焦「後...
    美東時間12月11-12日,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品牌活動「北美明德論壇」2020年會以網絡研討會形式舉辦。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代表學校致辭,並就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展望發表了主旨演講。「北美明德論壇」是北美校友會創建的開放性和國際性並重、學術性和實踐性平衡的論壇綜合平臺,2015年10月在紐約啟動,2016年11月定名。2020年會是連續第六屆年會,也是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首次嘗試網絡研討會形式,突破了線下論壇的制約,參與校友的地區覆蓋廣度有了巨大提升。北美校友會會長吳亞鋒、常務副理事長劉靜分別主持兩場討論。北美校友會理事長嶽京生致開幕詞。
  • 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年會在開封舉行
    來自中美86所大學的260多名代表齊聚百年名校,共商中美高等教育交流發展大計。    本屆年會以「創新教育模式,培養國際化人才」為主題,內容由中美大學校長論壇、第十三屆學生畢業典禮、中美大學合作洽談會、藝術與設計專業學科建設研討會和「創新教育-實踐與模式研討會」五部分組成。
  • 溫哥華清華校友·2016北美教育論壇
    清華大學溫哥華校友會將於10月15日下午舉辦「2016北美教育論壇」,一起探討大家共同關心的教育話題。歡迎您的參與和支持!溫哥華清華校友 2016北美教育論壇2016年10月15日下午 1:30--5:00西三一大學(Trinity Western University)
  • 「兩澤相麗,互為滋益」 中美國際教育交流論壇在京成功舉辦-活動回眸與新年展望
    北京時間12月19日上午8點30分,在冬日的陽光中,在口罩的防護下,來自中國、美國、日本、新加坡、澳大利亞、港、澳、臺近十個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專家和學者們通過雲端的連結一同慶祝哥大中國教育研究中心成立二十周年、見證哥倫比亞大學曾滿超中國教育基金的啟動,並在「兩澤相麗 互為滋益」:中美國際教育論壇中,就變革中的國際教育理解與合作、後疫情時期中美教育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等問題展開了思辨式的討論
  • 隴東學院校領導出席2018《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中美大學校長...
    6月13日,隴東學院副校長馬悅寧出席了由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共同主辦、陝西師範大學承辦的2018《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中美大學校長論壇暨第十五屆畢業典禮。
  • 經世言:美叫停中美文化交流項目不得人心
    關於中美關係,最近發生的兩件事值得比較一下。12月7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董事會代表團舉行視頻交流時,就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提出一系列建議。王毅特別提到,中美雙方應當支持鼓勵兩國立法機構、地方、工商界、智庫、院校、媒體、青年之間加強友好交往,加深相互了解,厚植兩國關係的社會民意基礎。而此前的12月4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宣布終止「政策制定者教育中國行項目」「美中友好項目」「美中領導者交流項目」「美中跨太平洋交流項目」「香港教育文化項目」等5個中美文化交流項目。
  • 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北美明德論壇」2020年會舉辦 聚焦「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展望與創投機遇」
    美東時間12月11-12日,中國人民大學北美校友會品牌活動「北美明德論壇」2020年會以網絡研討會形式舉辦。
  • 踏入北美名校,勝似閒庭信步/力邁中美學校北美名校直通班開課啦
    新學年拉開帷幕,力邁中美學校北美名校直通班(NATUP)也在師生的期待中順利開班了。,獨樹一幟地針對北美地區眾多世界名校。課程和師資接下來,力邁中美學校中學部教學主管周文杰主任為大家做課程設置的解讀和教師團隊的介紹
  • 天府新區北美創新中心驚豔亮相League of Extraordinary Women
    天府新區北美創新中心與Microsoft,IBM Watson, Mercer, Accenture 等國際知名企業進行深入交流,並與參會的二十多家初創企業及上百名高端技術人才洽談合作。對天府新區支持海外人才、項目回國發展的政策進行了跨境宣傳和推廣;圍繞天府新區北美創新中心關於Science Park,Incubator,VC 三大服務體系進行了全面講解,現場效果非常顯著。
  • 【校慶專稿】120個關鍵詞解讀北大之五:對外交流篇
    50、北京論壇2004年,北京論壇創立。經過15年磨礪與成長,迄今論壇已迎來來自世界7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位政要和知名學者。59、「EAP」EAP是學生海外學習項目(Education Abroad Program)的簡稱,旨在為北大在校生構建海外交流平臺,提供短期海外學習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在雙重教育環境中形成國際化視野。北京大學有150多個海外學習項目,包括校際交流、暑期學校、海外實習和學位獎學金項目等。
  • 中美關係關鍵期 國際交流不斷深化 | CCG7...
    >//2019年7月1日,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會長SteveOrlins訪問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並和與會CCG專家就G20首腦會晤後中美關係的走向、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中美貿易磋商、加強中美合作等方面展開了充分的交流與溝通。
  • 中美大學生畢業後擇業存在八大差異
    2009年美國有150萬大學生畢業,將面臨5年來就業情況最差的一年。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不僅發生在中國,在發達國家美國同樣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以下對中美大學生擇業差異作一比較分析。中國大學生普遍不願意到中小企業、私營企業工作,主要原因是嫌工資太低,工作太累,環境不好、工作不穩定等。  3.學習實踐不同  中美兩國大學都有在校大學生實習制度,美國大學生學習實踐要通過the STTEP和service learning項目。
  • 2015《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年會在泉州召開
    中國僑網泉州6月17日電 (張為健)由教育部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CEAIE)、中教國際教育交流中心(CCIEE)和美國州立大學與學院協會(AASCU)共同主辦,華僑大學承辦的2015《中美人才培養計劃》121項目年會,16日在福建泉州舉行兩場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