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中出現自發功是什麼情況

2021-02-19 打坐仙翁

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 」打坐仙翁,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精彩圖文了。每天都有分享。用零散時間學習,培養養生習慣。

針對他這種現象(一位東北男居士靜坐時出現的現象)我們今天晚上來進行討論。為什麼他會出現這種現象呢?因為當生理的氣機既沉不下去,又衝不出去時,身體就會不停地動。嚴重時還會蹦蹦跳跳,甚至手腳會有規律地拍打。尤其是體質不好的人,當生理氣機發動時,往往自己做不了主。不懂的人以為出了偏差,其實是正常現象。尤其是結過婚的男女,更容易出現這種現象。童子身修行,基本上不會出現。


有的人感到自己的大小周天在轉動,以為大小周天通了。其實這不是暢通,真正通了就感覺不到轉動了。就像一隻瓶子裝滿了水是不會晃動的。之所以會晃動,說明裡面還有空間未充滿。


有的人以為出現氣機轉動是好現象,甚至以為功夫層次很高,實際上根本沒有進入修道的層次。只有進入修心態的階段,才叫修道。氣功頂多能進入二禪。修氣只能叫修身,不能叫修道。但修道之前確實需要修身,因為身體不健康無法修道。


如果你刻意求氣,當有人告訴你大小周天的走向路線,打坐的時候你用意識去引導,時間久了,是你的意識在轉動。即便是氣機在轉動,也只是初級階段。因為不把身體空掉,根本無法入門。身體在百年之內都會壞掉。為什麼佛法不講修身體的氣機呢?因為身體的變化再大,如果心態不轉變,也沒有用。


當氣機發動以後,身體會有規律地抖動、轉動。明白了這個道理,就不要去制止它,而是讓身體高度地放鬆。有的人很難放鬆,就要給身體一點暗示。只有身體完全放鬆了,產生的氣機才會暢通,進而充盈,這時候人自然會安靜下來。大家坐在這兒這麼浮躁,就是氣沒有沉下來,氣脈沒有充盈。果真氣脈充盈了,氣不再流動,就如同風止了,樹葉自然不擺動一樣。


生理的氣機充滿了,心理的雜念就生不起來,身體自然變得像嬰兒一樣柔軟。如果靜坐久了,身體還硬邦邦的,說明身體的氣機還沒有發動。老子說:「專氣至柔,能如嬰兒。」這個「氣」不是指呼吸之氣,而是指體內先天之氣。呼吸之氣如同火柴,能點燃體內之氣。


靜坐後,體內的元氣會產生。身心越寧靜,元氣產生得越多。所謂的「氣功舞蹈」「自然舞」,都是因為體內的氣機轉動而引起的。


(此時這位居士挪到後座,大喊大動。其妻問師父:怎樣對治能好?)怎麼能好呢?一是禁慾,二是練七節蓮花生動功,將體內的經絡打通。就像把水管拉直,水的流動自然會暢通一樣。由於「氣」自然往上衝,控制不住時,就會不由自主地打噴嚏。得過肝炎的人都知道,右脅痛就是氣在走動所致。不懂這個道理的人會感到茫然。出現這種情況不要放棄,讓它持續下去,體內的真氣會不斷地得到補充。有的人以為是出偏差了,往往會放棄。


為什麼他會自動合掌、拍打呢?因為左屬陽,右屬陰,陰陽和合時,兩股力量合在一起,就會產生合掌、拍打的動作。為什麼要捶打兩側的腎區呢?因為左腎產生陽氣,右腎產生陰氣,只有陰陽二氣平衡了,人才會靜下來。為什麼成熟以後的男女要有性生活?就是因為體內的陰陽二氣不平衡。


印度、西藏有陰陽雙修的方法,但那是沒有辦法之法。每個人體內原本就有陰陽二氣,根本不需要藉助他人來修。古人講的「陰陽雙修」,實際上指的是一個人內在的陰陽雙修。如果要男女雙修才能成就,那麼古時候許多高僧大德都是一個人修成的,又如何解釋呢?


當一個人體內的陰陽平衡時,根本不需要夫妻生活。尤其是從童子身開始修煉的人,當他們修到一定程度時,無論走到哪裡,在哪裡修煉,都能改變那裡的磁場,使它陰陽平衡。我們常說某個地方磁場好,加持力大。那是因為有大修行人在那裡住過,不是他刻意加持,而是他自然能改變那裡的磁場。


一個人只有陰陽平衡了,身體才會處於寧靜狀態。為什麼當一個人發火時,會喊叫或者打人呢?如果是年輕人,是因為血氣方剛;如果是老年人,是因為氣沒有沉下來,導致心靜不下來。


像他(居士)這種情況,說明他體內的陽氣還不是很少。如果陰氣重,表現出來的就不是這種狀態,而是很容易與幽靈界的眾生溝通。因為他是男同志,陽氣比陰氣重。處於他這種狀態,如果猛用功,100天就能突破。本來像他這樣的人坐在這裡,心是很靜的。可是由於生理上的這股氣突然發動,就出現了這些現象。


當一個人睡覺或者疲勞時,不由自主地出現抽動現象,是身體虛弱造成的。一般人都有過這種體驗。你們都見過嬰兒在睡眠狀態下,身體會突然顫動,這就是體內真氣在走動、衝撞產生的現象。嬰兒的元氣不是很充盈,身體虛弱的人也是元氣太少,其原理是一樣的。一旦通過靜坐,元氣充足了,就會出現有規律的抖動。


大家打坐都喜歡把腿包得嚴嚴的。如果坐在這兒靜不下來,完全沒有必要包那麼嚴。如果你的禪定功夫深,一坐下來就能入定,也沒有必要蓋腿。為什麼要蓋?什麼情況下才需要蓋毯子?都說是怕受涼、怕風溼。在座的哪一個也沒有到要蓋腿的層次。


為什麼人睡著了容易著涼?因為睡著後毛孔張開了,寒氣容易進入。我們坐在這兒沒有放鬆,毛孔怎麼會張開?膝蓋怎麼會著涼?如果禪定功夫很深,三昧真火(精、氣、神)產生了,就如同往熊熊燃燒的火爐裡投入木柴一般,只會燒得更旺,怎麼會著涼呢?


古時候在深山裡修煉的人都穿得很少。我在西藏閉關時,那麼冷的天氣,打坐時經常光著膀子,穿著短褲。有的道友連短褲都不穿。只有當身體剛放鬆,又未完全放鬆,毛孔剛張開,又未完全張開時,才需要蓋毯子。現在我們坐在這兒,毛孔沒有張開,外面的寒氣根本進不來。為什麼印度練瑜伽的人把鼻孔堵上,扔到水裡,埋到土裡,都不會死?因為他全身的毛孔張開了(完全可以代替鼻子的呼吸)。


你們聽了要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要把氣沉下來,氣沉下來心就安了,即所謂的「氣住神閒」。頭腦特別活躍,說明雜念多,氣沒有沉下來。只有氣沉下來,雜念才會消失,思想意識才會高度集中。


但是,刻意把氣往下沉往往會導致氣鬱,進而造成血瘀。好多靜坐的人為了追求快速入定,刻意把氣往下沉,時間久了,身體的很多部位會疼痛,就是氣血瘀滯造成的。古人懂這個道理,所以在靜坐前一定會調姿勢,調呼吸,調意念。身端正(調姿勢)——呼氣(調呼吸),氣通後——(調心),心才能靜下來。也就是身體一擺正,呼吸就暢通,進而心氣就暢通,頭腦也就容易靜下來。


他這種情況是因為氣脈不暢通導致的,給人的感覺就像突然被驚嚇似的。實際上是不由自主的動作。比如天氣很冷時不由自主地打個冷戰,或者哆嗦,都是因為體內的氣機在抖動。像他這種情況,內在的力量一旦衝出去,頭髮都會長出來(此居士已謝頂)。因為他畫畫時,精力全部都集中在筆上,一旦靜坐,氣會各就各位。另外,還應該多鍛鍊身體,或進行強體力勞動。


古人所說的每一句話,都是他們自己的經驗之談,既不是道聽途說,也不是經書所講。為什麼現在寺院裡打坐時,都不講調姿勢呢?因為這種方法已經失傳了。你問他方法,他讓你只管坐去。靠死坐又能坐出幾個人才呢?不過是鳳毛麟角!實際上初祖達摩就有一套調身心的方法,只是現在知道的人已經很少了。都知道坐禪是「無為法」,如果連「有為法」都修不好,又怎麼能把無為法修好呢?


有時候我們感覺很累,也是因為氣接不上來。當一個人中氣很足時,一定很愛說話。因為他不說話,前胸會憋得難受。只有通過不停地說,把這股氣釋放出去,前胸才不會憋悶。如果通過修煉,氣沉下去了,就會變得不愛說話,說一句都會覺得很累。因為「上氣」不接「下氣」——上氣釋放出去了,下氣還沒有上來。話多的人,丹田之氣不容易充盈。因為說話要靠丹田之氣來補充。


大家靜坐前一定要少吃飯,飲食減少容易使身體的氣機暢通。吃多了容易使身體的氣機阻塞。為什麼飯後容易犯睏呢?因為胃裡裝滿食物以後,全身的能量,包括頭部的,都會匯集到胃部幫助消化。頭部的血流減少了,缺氧,人就容易犯睏,不願意活動。而沒有吃飽或者不很餓時,頭腦則很清醒。大家都知道這種現象,但不知道原因,所以都說:「吃飽了,把人脹傻了。」佛門裡主張「日中一食」有多種原因,其中之一就是為了開智慧。實際上過午不食好處非常多。


現在到了春季,雨量增多,洞裡比較潮溼,你們有什麼反應?如果身體陽氣旺,處在這個環境中,就如同進入一個清涼的世界。如果身體陰氣較重,就會有陰森森、冷颼颼的感覺。


問:是不是每個人打坐都會出現這種情況(上述居士的情況)?
師:體弱者容易出現,尤其是結過婚的體弱者。


問:每次打坐都會咳嗽,是怎麼回事?
師:是肺寒所致。《童蒙止觀》講肺寒要發「噝」音。

各位同修若喜歡,為仙翁點個哦 

相關焦點

  • 龐老師講述的自發功理論
    當然,有些人練功出現自發功,抖、抖、抖,一般地小動我們就不必管它,稍稍動的大了以後,就要調整姿勢,命令它不能動。如果你不管它,氣衝量就大了,老是隨著它動,意志控制力就小了。氣衝量大了,你意念不管它,神氣就不平衡了,精神駕馭不了氣了,就有出偏的可能性。出現這問題要重視它。 但是有時候在練功中氣並不是全身衝的,而是衝不同的髒。
  • 打坐 | 打坐中出現自發功的原因
    實際上,黃帝時代,也是群星璀璨,在《黃帝內經》和其完璧篇《黃帝外經》裡面,出現了岐伯、雷公、風后、力牧、倉頡、鬼臾區、祝融、太封、太常、后土、奢龍、應龍、大橈、隸首、伶倫、天女魃、少昊等等風雲人物,都是某一領域的頂尖人才,創造了最早的文字、數學、音樂、曆法、醫藥、服飾等等文明結晶,流傳至今。
  • 試析自發功和潛意識的關係
    它按照概念、經驗和邏輯推理進行工作,相當於道家氣功中的「識神」。潛意識是指存在乎人的精神世界中深層的意識,是隱藏在顯意識背後的意識,是不自覺的心理活動,它統率著人體的各種潛能。自然界的一切生物,都有自己求生存的本能,人也一樣,這本能就是潛意識主要內容之一,它是一種先天的、稟賦於自然的什麼理論,在道家氣功中叫「元神」。
  • 打坐什麼時候最好?
    問:打坐時感覺手掌放大縮小的問題手掌的發熱、放大、縮小,如果從丹道的角度來看,這只是初步中的初步階段,身體上的種種覺受,或大、或小、或輕、或重、或沉、或浮、或滑、或澀、或冷、或熱,都是後天營衛之氣的一種現象。每個人體質不同,初步練功之時出現的反應也不同,所以這個不算什麼。
  • 南懷瑾老師:打坐時身體搖動如何對治(自發功的原理)
    關注並轉發就有機會獲得價值880元的南懷瑾全集正版實體書有些人打坐時,身子會自然地搖動起來,那是因為身體裡頭有問題,氣在動,走到有毛病的地方,自然就搖動起來,趁現在還健康的時候開始煉,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開始,就來不及了。
  • 《打坐實修寶典》專為你解決打坐出現的各種問題
    一般,7歲以上的小孩,都可以打坐。        有人擔心小孩子出現定中境界後,會處理不了。其實,也不必過多地擔心。小孩子是沒有那麼多貪心的,不會去追求感應、神通,出偏的可能性很小。只要告訴他,無論定中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都不必害怕,一心入定就行了。平時,如果能讓他念佛更好,有助於增加他的定力。有了定力,在世間,無論做什麼事,都容易成功。
  • 什麼是打坐?每天堅持打坐的人,身體不知不覺中能收穫一些好處
    我們看古代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當中的一些人時常打坐來增加功力,雖然說我們打坐不能增加功力,但是卻可以起到修身養性的效果。每天堅持打坐的人,身體會在無形中收穫一些好處。每天堅持打坐,身體會收穫哪些好處?緩解壓力,很多人從一睜開眼睛開始,就已經感受到壓力,房貸、車貸以及工作中的壓力,往往會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 什麼時候打坐最好,打坐時間探討
    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對於初學打坐的朋友來說,往往會有這些困惑:什麼時間打坐、每次做多久合適……。老參可藉用後天營衛來幫助氣運行,飯後打坐更能有進境。初學者打坐時間選在(1)早上起床盥洗後,(2)睡覺前打坐,約在11點時,就不受食後多久才能打坐的困擾。2、打坐時間長短初學的人可由10~15分鐘開始,慢慢加長打坐時間,至每炷香約一個半鐘頭到兩個小時左右。
  • 打坐有什麼好處?打坐的好處一覽
    打坐有什麼好處?打坐的好處一覽  放鬆身心  細心的人我們會知道嬰兒的坐姿是很像散盤,也就是盤腿而坐的。要知道嬰兒的重心比成年人的要高,是很容易出現前傾後倒的。他們天生就會盤腿而坐,大概是因為盤腿而坐是最容易把握平衡的吧。這就是人生來的本能。同理,盤坐對於打坐來說也是最容易使人保持平衡下又最放鬆的姿勢。堅持,你會發現,在打坐的過程中你是真正地得到了身心的 放鬆。  積聚能量  打坐時盤腿而坐能夠使身體很快聚集能量。
  • 經常「打坐」的你,知道多少?
    打坐是人類幾千年以來,先賢聖人修心養性的主要方法之一。打坐過程中,會有各種身體反應和變化(疼痛麻癢,生病,胡思亂想,疑神疑鬼)等現象。這都是生活中你打坐不打坐都會碰到的身體反應,人在生老病死過程中,免不了都會這樣。以下總結一下打坐吧實踐和總結出來的,高僧,高道,經典的一些提示,讓初學者好好系統學習打坐,知道打坐的方向和目標。不要走進各種誤區,受人迷惑。
  • 打坐的時間控制 ,什麼時候打坐,打多久?
    學習打坐冥想,傳統古法養生。對於初學打坐的朋友來說,往往會有這些困惑:什麼時間打坐、每次做多久合適……。本文整理部分實修者的經驗如下:  第一部分  老參可藉用後天營衛來幫助氣運行,飯後打坐更能有進境。初學者打坐時間選在(1)早上起床盥洗後,(2)睡覺前打坐,約在11點時,就不受食後多久才能打坐的困擾。2、打坐時間長短初學的人可由10~15分鐘開始,慢慢加長打坐時間,至每炷香約一個半鐘頭到兩個小時左右。
  • 修行練功打坐中的誤區,你知道嗎?——治病篇
    也有很多通過打坐練功,將自己身體的一些疾病治好的事例。但是在這方面上有一些誤區,導致有的朋友不僅沒能通過練功把病治好,甚至還會致使病情惡化。針對這些誤區,本文將會為大家講解清楚,希望能讓大家更好地判斷情況。修行練功打坐中的誤區,你知道嗎?
  • 打坐的好處和方法是什麼?什麼時候打坐最好?
    打坐的好處和方法是什麼?什麼時候打坐最好?時間:2015-05-22 10:33   來源:紅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打坐的好處和方法是什麼?什麼時候打坐最好? - 打坐是一種養生健身法,好處非常多。
  • 在打坐中出現幻覺和幻境怎麼辦?樹立正確的知見則不必擔憂
    另外有一種人,心裡會很煩躁,不曉得是什麼緣故,也沒有什麼事情,可是心裏面定不下來。尤其是女性,在例假來的時候特別明顯。有這種煩躁現象出現時,仍然要安定下來,繼續在話頭或佛號上用功。前面講過有輕安清涼的現象出現時,有的人會出現喜悅的情緒,我們有喜悅的情緒表示修行得力,已經用上功夫。但還是要把喜悅擺到一邊,繼續提起話頭參究。以上是在我們色身真實的能夠感覺到的一些現象。
  • 洗髓功的錯誤不科學學習方式,及洗髓功正確原理及步驟
    你能想到什麼?     據目前業內反應,一些洗髓功老師對洗髓功一知半解,半路出家,只注重理論上的抄襲,天花亂墜的推廣與宣傳,沒有對洗髓功實質上進行修煉與研究,垂吊百八十斤自以為功夫已成,四處招攬學員,使其在傳播洗髓功的時候,不能透徹、規範的傳承下去,因此出現很多洗髓功習練者不得法,不入道,出現太多的傷病。
  • 打坐必讀:關於打坐的五大誤區
    那怎什麼才是合理的姿勢?四個字——中正安舒!這一點初學者很難做到,一般就是坐一小會身體就僵硬無比,酸疼難忍了。這時,很多老師提倡硬挺過去。其實如果仔細想想,一個僵硬的塑料棍硬掰彎是不是易斷折?如果加溫加熱下呢?
  • 打坐中打噴嚏流鼻涕怎麼回事?
    那你在生活中,有的時候打個噴嚏,流個眼淚很正常的嘛。像你們現在正常生活呀,坐個幾十分鐘能怎麼樣啊?千萬不要這樣大驚小怪的,就是太嬌氣了,沒法修行的啊一會這兒癢了三下,一會那塊跳了兩下,一會這塊熱了一下,一會那兒冷了一下,打了一個噴嚏,打了一個哈欠,不得了了,咳嗽了一下,哎呀,這跟打坐得有多大關係呀?
  • 在打坐中感悟「道」
    打坐,是可以提升專注的能力,通過回歸寂靜,是可以自「道心」來觀察萬物的運動。在打坐中,是可以來感悟「道」的。即便不想要悟道、得道,打坐的練習,也是可以給人帶來不少的好處,比如可以幫助回歸平靜,保有覺知,開發智慧,可以幫助去更好地做出重大的決策。
  • 靈芝師姐:達摩祖師的打坐方式和注意事項(原創)
    無庸置疑,打坐對身心靈的幫助非常大,大道之妙,盡在自然,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在打坐中,我們不但要求靜,而更主要的是要忘,道家中的許多聖賢、真人就是在物我兩忘的境界中使自己與自然合而為一,進而領悟宇宙實相及人生真諦。
  • 打坐入定的三種狀態,你出現的是哪一種?
    打坐時,會出現的狀態千奇百怪。有的人感覺全身發熱,但是不感覺燥,一種很舒服的那種熱。有的人感覺身體某處像有螞蟻蟲子爬的感覺,但是用手一摸,那裡卻沒有任何東西。還有的人打坐時,感覺身體某處一「震」,但是卻不是自己主動讓它「震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