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的實現有很多的方式,讀讀顧城的《門前》

2020-12-17 婧子讀文學

世界上絕大數的人,都喜歡跌宕起伏的愛情故事。因為他們認為唯有歷經鬥爭而獲取的愛情,一定是最偉大的,最忠貞的。這種想法確實無可厚非。但是當我們自己親身體驗愛情時,才發現偉大的愛情只能多見於小說電影,我們這些普通人寧願追求長相廝守,長久陪伴,白頭到老。因此,靜靜地喜歡,默默地陪伴,本身也是一部偉大的愛情史!

錢鍾書和楊絳,愛情是細水長流!

而詩人顧城也非常贊同這樣的愛情。他那首門前,幾乎是耳熟能詳的經典之作。我的建議,閱讀這首詩,你可以聽著貝多芬《月光奏鳴曲》。

門前

顧城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 ,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框,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

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有門,不用開開,

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

這首詩,你不用理會它的意思。你只用心的讀,反覆的讀,在悠揚頓挫的音律變化中,總會發現其中深深的美感!它就像戀人之間的私語,充滿溫柔和希望。

草葉間藏著我們的記憶!

詩人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場景:有一扇門,門外長著嫩綠的草葉,清晨,陽光灑了進來。這有沒有讓你想到唐人的文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或許這對戀人住在一間簡陋的房屋,但是他們並不在乎,因為他們的生活充滿閒情雅致!因此,我想對現在的女生說,不要總想著那些享樂和虛榮的富貴生活,你更加需要的是精神世界的滿足。

詩人寫道,我們扶著門框,並肩而立,明亮的陽光罩著我們,讓我們更加覺得心中的純潔。這裡,進一步渲染安靜明朗的氛圍!

潔身自好的女生更惹人喜歡!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這完全是個自由的場景,我們的愛情也是自然而然中發生,沒有過多的造作刻意,沒有過多的利益牽扯,我們就是那麼單純地互相喜歡!我們站著,不說一句話,但是我們內心不停洶湧著彼此愛的潮流。注意詩人說站著,有獨立平等之意。這說明愛是互相的,不是哪一方依賴哪一方,而是平等付出,平等得到。就如同舒婷的《致橡樹》,也是意味著平等的男女愛情!

花喜歡我們,不分貴賤!

門具有隱喻意義。可能指的是家,也可能指的是和現實世界想對的空間。在門裡,我們不用掰扯得那麼明白,只要是屬於這裡的,就都同屬於我們。至此,全詩具有了了明快乾淨的新意境!

另外詩人喜歡樸實的農耕文明,這裡也可以作為詩人對傳統簡單生活的喜愛。還是那句話,詩歌文本具有多義性,每個人有自己的解讀。

顧城這首作品是否是表白之作,我不得而知。但是顧城所希望純粹的愛情卻沒有實現,他喜歡英子,但是英子不太喜歡他,也不喜歡他所謂的農耕生活。對於最終釀就的悲劇,我們或許只能表示嘆惜。

當然,我還是那句話。愛情的選擇多種多樣,希望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

今天的分享到此結束哦,歡迎讀者評論!

相關焦點

  • 顧城的詩歌《門前》賞析
    此照片和《門前》的 意境頗為wen'he顧城的詩歌《門前》可看作一首情詩,詩人寫兩情相立門前,寫出了「家」的溫馨,是顧城對戀人謝燁愛的表白;《門前》亦流露出詩人對農耕文明的留戀《門前》後面也寫到了詩人和戀人「挖著泥土」,在門前土地上勞作的場景。詩人說「我們要乘著它/度過一生」,這可看作顧城對農耕文明,樸實的田園生活嚮往的明證。對於農耕的艱辛,詩人並不懼怕,顧城寫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然而,它有歷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們愛土地」,詩人恬然於農耕的辛勞。
  • 詩歌 顧城:門前
    詩歌 顧城:門前 門前 作者|顧城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 【閱獨】顧城《門前》
    文化君今日推薦顧城的一首童話詩《門前》,它輕輕地抹去了遙遠未來的光環,只在心和景交接的一剎那,便把世間的美好展現在了我們眼前,願您與我一同品鑑。《門前》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門很低,但太陽是明亮的草在結它的種子 風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有門,不用開開
  • 顧城以及他的詩《遠和近》、《門前》
    因為戀人「看我」時流露出疏遠感,因此讓「我」內心有點點的埋怨,有點點的遺憾,有小小的傷感。哎,她看我還不如看雲時親切。這是多少戀人中的感覺啊!你曾經可有過?顧城真的很愛謝燁。這愛始於1979年,終於1993年,也許更早,也許在另一個叫英兒的女孩介入後,這愛就終滅了。
  • 【為你讀詩】顧城你沒有來,我還在等
    有人曾說,「顧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最值得探究的話題之一」,他集才華、愛情、兇案於一身,斯人已逝23載,卻似謎一般,以毀譽參半的形象不斷出現在公眾視野之中。顧城是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
  • 遇見好詩詞:顧城《門前》,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我們著名詩人顧城的《門前》 《門前》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我們站著 扶著自己的門扇
  • 欣賞和解讀顧城的詩,是一場唯靈之旅
    作為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顧城與北島、舒婷並稱三巨頭。他在《一代人》中的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晴,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寫下了至今仍在詩歌史上發亮的句子,這短短兩句成為了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欣賞顧城的詩要了解他常用的表現手法,如象徵隱喻、抽象變形、物象疊合、感同身受等等,他有著孩童般的夢幻情緒和純稚風格,多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屬於唯靈浪漫主義詩人。具有反思與探求意識及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建立起了對人的特別關注,把詩歌作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
  • 執迷不悟嫁給顧城,十年後卻慘死他手,謝燁的愛情到底有多卑微?
    謝燁是個很有才華的女孩,遇上顧城的時候,她卻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然而,他們的愛情最終沒有開出花來,而是變成一場血腥的慘劇。一段愛情,如果只是一味地遷就對方,迎合對方,放低自己,最終將失去話語權。當她打開那團紙的時候,看著上面的地址,想著剛才談笑風生和怒氣衝衝的那個人,一股激流湧入心頭,那是愛情的味道。不久後,謝燁決定去找他。她想了很多個理由,既矜持又嚮往,她的爸爸說那是個騙子,可是她寧願相信那是她在等待的愛人。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文|黏黏書怪愛情是情與欲的結合,不可分離,亦不可偏重。情是付出,欲是所求。若情大於欲,自己會被愛情掏空。若欲大於情,則會讓愛情走向覆滅。在愛情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自私、自我,他們試圖佔有對方的一切,包括肉體和靈魂。
  • 顧城《門前》: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
    《門前》 By 顧城 How I wish to have a door 我多麼希望,有一個門口 In the morning the sun-lights shine on the grass 早晨,陽光照在草上 We stand upon the door 我們站著,扶著自己的門扇
  • 顧城殺妻自縊背後:母愛式縱容的婚姻,最終走向毀滅
    說起顧城,可能很多人不認識,但說起他的詩《一代人》:「黑夜給了我一雙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來尋找光明」,《門前》:「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就會想起,原來是他。見到謝燁,顧城說:「我看到四處全是金光,還帶著彩虹,我不敢想像她能來」,他也說:「我覺得你亮得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愛情來了時候,他們也是甜蜜和幸福的。但顧城永遠活在他的詩裡,是一個自由且自私的人,他把所有的快樂建立在他寫詩的理想國度裡,而在現實中,他連一個家都養不起,生活中也更多是無能,甚至連兒子都嫉妒,不願兒子分享謝燁的愛,而把兒子送走。
  • 顧城這首詩簡直不要太美,直達靈魂!
    談起顧城,很多人都回想起那句經典的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他與海子、北島齊名,他美麗純淨的詩歌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生前死後都被稱為「中國唯一的一個童話詩人。」24年前,顧城以「弒妻自盡」的方式離開了世界,留給世人無盡的驚愕、遺憾和不解。時至今日,人們對他依舊眾說紛紜,在他身上,「詩」與「人」、「夢」與「現實」、「純潔」與「罪孽」,矛盾地糅雜,如同無解的謎。
  • 殺妻者顧城:一個人應該活得是自己並且乾淨
    顧城:我對我身邊的所有人和事物都充滿了熱愛顧城和謝燁結婚之後有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大部分原因是因為金錢,他的詩人朋友們也都寫過他們夫妻倆經濟窘困的狀況,在紐西蘭夫妻倆的生活是非常窮困的。相遇讓愛情妙不可言顧城和謝燁的相遇是緣分是互補是濃烈的愛情,互相吹開了對方心裡的那扇窗。那是一年夏天,他們在上海開往北京的火車上相遇,顧城那個時候還是一個眼裡透光身材挺拔的帥小夥,就是那麼巧合地和謝燁挨著座位,就這樣兩顆陌生的心有機會靠在一起。
  • 論顧城的詩歌
    或許已有很多讀者也發現了這個變化和顧城的詩歌論,尤其是他的「自我」論有密切的關係。本論文根據顧城的詩歌論來整理顧城的詩歌,尤其針對它語言和形式的變遷,來考察顧城終生探求的詩歌理想和他的創作留給現在和未來的讀者的課題。
  • 顧城:不瘋魔不成活
    他們在一列火車上相遇並一見鍾情,目光炯炯的顧城在下車之前,快速將寫有自己地址的紙條塞給了謝燁。雖然心有疑慮,且父親說顧城很有可能是個騙子,謝燁還是循著紙條上的地址去找顧城,那時的她不知道,這是一趟早已命中注定的旅程。兩人正式戀愛了。
  • 這是顧城最治癒的詩: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很美好!
    明明是很樸實的詞句,堆在一起,就好像有了一種童話般的溫柔感。讓人讀了之後,低落煩躁的心情瞬間被治癒。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顧城非常出名的一首詩,很多人會拿這首詩裡的句子,用作社交平臺的籤名。這首詩名字叫《門前》,顧城寫於1982年8月,收錄在《顧城詩全集(上卷)》。整首詩一共9節30行221個字,有過兩個版本。
  • 顧城的詩歌《別》賞析
    誠如謝燁後來在給顧城的回信中說:「我們知道這是開始而不是告別。」此詩寫於一九七年六月,在此之前,顧城、謝燁在火車上邂逅,顧城對善良美麗的謝燁一見鍾情,為了不讓這個「夢幻」一般的姑娘成為「永生的幻覺」,到站下車時,向來膽小的顧城將寫有自己住址的紙條塞到謝燁手裡。後來,謝燁拿著紙條,「沿著長長的長著白楊樹的道路走」,輕輕敲了顧城的門。
  • 今天是顧城60歲生日,作為一位95後如何理解他的詩
    《門前》(節選) 1982年8月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有門,不用開開是我們的,就十分美好《門前》這首詩,顧城或許寫得糾結。如今讀者能讀到九段的《門前》,但他的另一個版本,則只保留了前四段。只有四段時,這部分節選是全詩的最後兩段,為何有這樣的取捨,如今亦是未解之謎。人們好言顧城的詩富有童心,早期詩歌中總是有兒童視角,寫得純真自然,舉例時,也常以這首《門前》為例。
  • 讀《顧城的詩》
    不再是單一的、純淨的片段,更多的形象、更複雜的感覺、更多世界元素的碎片散落在詩行裡,顯得壯闊,詩歌展現了他情感醞釀的過程,成一種濃縮的漸強音,我們想它會爆炸,但是,沒有,許多詩歌的結尾,顧城卻給了我們一個讓人難以預料的轉折,意蘊深藏,所以這是真正的詩歌表達方式。
  • 「窮,有一個涼涼的鼻尖」,買下激流島小屋的顧城到底有多窮?
    真實的生活《窮,有個涼涼的鼻尖》這個作品的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大家讀過之後應該都會疑惑,為何顧城能夠把窮人的心理和這種悲涼感描寫得如此的深刻?可是世人哪裡知道寫這首詩的人正在同樣經歷著這種令人尷尬而又無奈的生活。在和好友舒婷一同吃飯的時候,面對面前的山珍海味,顧城卻滿臉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