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有一個涼涼的鼻尖」,買下激流島小屋的顧城到底有多窮?

2020-12-22 左岸楓史

提起顧城,大家對他或多或少都有些印象,"黑夜給了我黑色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是他最具有代表作的詞句。對於能夠在激流島買下一座小屋的顧城,很多人都認為他的生活應該十分富裕,但是我們不知道的是在這個才華橫溢的才子面前,貧窮卻一直在困擾著他。

真實的生活

《窮,有個涼涼的鼻尖》這個作品的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鳴,大家讀過之後應該都會疑惑,為何顧城能夠把窮人的心理和這種悲涼感描寫得如此的深刻?可是世人哪裡知道寫這首詩的人正在同樣經歷著這種令人尷尬而又無奈的生活。

在和好友舒婷一同吃飯的時候,面對面前的山珍海味,顧城卻滿臉愁容。面對好友的疑惑,顧城回答自己的老婆在平常想吃個炒雞蛋都不容易,面對此情此景,他不免有些傷感。是啊,作為一個男人,如果說連自己心愛的女人想吃的食物都無法滿足,那麼他的心裡該有多麼的自責和羞愧啊。

就像一首歌裡唱的那樣"如果我年少有為不自卑",年少有為是多少人夢想的生活。然而在現實社會中,顧城的影子依然存在著很多年輕人的身上,因為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有的人甚至連基本的溫飽問題都無法解決,更別說渴望的愛情和友情。很多時候貧窮足以摧毀一個人的心智,讓人變得敏感而又自卑。

顧城就是這樣,他是一個敏感而又情感豐富的人,在他的很多詩句中,我們可以看出顧城對於情感的刻畫極其細膩,這既是顧城的特色,也同樣是他的無奈,因為我們知道沒有什麼比貧窮更能摧毀一個人了

根據舒婷的回憶,顧城在追求自己的妻子的時候,由於沒有一個正式的工作,被人認為自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人,為了能夠得到妻子家人的肯定,顧城由一個毫無拘束的浪漫詩人變成了一個寫流水的作業工具人,他把自己的信件寫滿幾十封再一同寄給出版社,這對於生性敏感而又孤傲的顧城來講,沒有什麼比這更無奈。

了解顧城的人都知道,他在本性上是一個對金錢十分淡泊的人,但是他的生活卻處處因為金錢受到磨難。

貧窮的心酸

俗話說貧賤夫妻百日哀,對於自己的妻子和兒子,顧城心中也是有著很多的虧欠。逛商場的時候,顧城因無力承擔孩子的玩具錢而左右為難,若在此情此景,從妻子口中聽到咒罵的話,對於一個丈夫,一個父親,他又該怎樣去理解這些話呢?他沒有辦法反駁,因為他知道自己確實沒有足夠的能力去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生活。

若非要找一個理由,再三思考下,顧城只能無奈地說出,如果我們不能按時償還房屋的貸款,那麼我們現在所住的小屋要被拍賣,我們會變成無家可歸的人,所以每一分錢我們都要存下來。貧窮,是顧城生命中永遠繞不開躲不過的一個字眼,他為此受盡內心折磨也為此妻離子散,這是多麼的心酸。

現在很多視頻和文章都在鼓吹我們視金錢如糞土,但是又有幾個人能夠做到真正的視金錢如糞土,因為他們知道,在我們處於顧城這樣的生活局面的時候,他們口中所謂的"糞土"能夠換到家庭的相對穩定和內心的相對滿足,以及一個男人相對的自尊。

正視貧窮

在這樣一個物慾橫流的社會,雖然我們不贊同靠金錢去維持我們一生的生活,但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沒有金錢,我們會被別人看不起,我們會在很多事情上感到左右為難,我們甚至會因為自己的貧窮,而無法和自己的家人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這些例子在現實社會中早已屢見不鮮。

是的,很多時候我們可以選擇對於金錢並不是那麼地看重,但是社會大環境讓我們對於金錢無法不看重。在很多時候,金錢所代表的是一種社會地位,周圍很多人就是用金錢去衡量我們的價值

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是需要被認可,當大環境如此的時候,我們又該怎樣去對抗它呢?我們無法對抗,或許能做的就是去用它來體現自己的價值。

這種三觀看起來是如此現實,和網絡上鼓吹大義凜然背道而馳。但是有的時候我們可以嘗試讓自己的內心不那麼細膩而又敏感,因為這種說法以及這種思維方式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舉步維艱

試想一下,如果存在一種東西,我們通過努力和選擇就可以得到,同樣它又替我們去獲得周圍人的認同,那我們為什麼不去追求它呢?只要是通過正當的渠道去獲得它,金錢很多時候也僅僅只是一個能體現我們能力的代號而已。

金錢並無過錯,而是我們取決於我們如何看待它或者選擇它,如果說我們看不起金錢,讓他為我們服務,這是我們的能力之高,如果我們看不起金錢,卻要受它奴役,這是我們為人的無奈,如果說我們看不起金錢,卻又要自怨自艾,埋怨金錢,那我們只能自身反省自己真的有能力夠智慧生活在這個世界嗎?

金錢本無罪

我們每天在短視頻上看到那麼多人花錢如流水,似乎金錢在他們手中就是一個用來代換的東西,顯得那麼的微不足道,但是在很多人眼中,這種生活是如此的奢華。

我們是處在一個發展中國家的人民,我國的社會貧富差距依然很大,有些地區甚至依然存在孩子上不起學吃不起飯的狀況,所以我們無法讓所有人做到在金錢上真正的一視同仁。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有限的時間裡去學到無限的知識,當機會來臨的時候,我們可以抓住它,利用它去改變自己貧窮的處境。

我們無法進行對比,每個人為了得到他想要的所付出的努力和代價都是不等,而我們能夠做到的就是與自己作比較,因為我們到底有沒有拼盡全力去掙得自己相應的回報,只有我們自己心裡有數。

金錢本身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邪惡,它只不過是一個代名詞,一個交換的物件,或許我們無法根據一個人錢的多少去衡量我們的價值,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講,它是我們能力的體現,是我們責任的體現,也同樣是我們獲得價值的體現。

相關焦點

  • 奧克蘭激流島還是富人島嗎?很多島民已經窮哭了
    除了顧城,大概就是豪宅、富人、酒莊、私人遊艇和頂級的沙灘……然而,這個著名的「富人島」,其實根本沒有大家想的那麼富。根據奧克蘭旅遊活動經濟發展小組(ATEED)的最新數據,激流島的家庭年收入中位數只有51000紐元,而奧克蘭大區的中位數是76500紐元。啊,這怎麼可能算是富,根本就是很窮好不好!
  • 顧城的事情:不去國外,就沒事
    談到顧城的時候,今天相當多的讀者把顧城簡單地歸為「殺人犯惡魔」,或者「巨嬰」、「心理變態者」。總之,顧城不是正常人,是病態的。我總覺得這有點結果推導論的意味,顧城在世時,好像沒人覺得不正常,人一死,各種猜測臆斷,添油加醋的惡意評斷漫天飛。
  • 揭秘顧城 謝燁與英兒的激流島恩怨
    原標題:【回顧】「顧城事件」羅生門20年導讀: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激流島,顧城在自家的木屋外草地上致妻子重傷,他回屋對姐姐顧鄉說,「我把謝燁打了」,顧鄉慌張地跑出去,發現躺在草地上的弟媳婦正大口喘息。此時詩人顧城已在屋子上吊自盡。奧克蘭警方派出直升機,但兩人仍搶救無效離世。
  • 激流島殺妻後自殺的童話詩人——上帝與魔鬼的結合體顧城!
    顧城原籍上海,出生在北京,1969年隨父親顧工下放山東農村,1974年回到北京,80年代以後生活在紐西蘭等國。他有很多的著名詩集,如《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等,他是天才的詩人,是朦朧詩的領軍人物。
  • 上海土著家庭窮的到底有多窮?
    直到有一次在肯德基無聊和一個上海本地大叔聊天,他說他自己名下沒有房,住的是丈母娘家的房子,連洗澡間都沒有,讓我感覺還挺驚訝的。那我想問,上海本地家庭,最窮的到底有多窮?壹搭車失誤的土著反正呢就是房子一輩子也買不起了,申請了經濟適用房,但是我們家太窮了,一個月收入三個人只有一萬,其實可以三個人申請兩室一廳的,因為沒錢,就算經濟適用房兩室一廳也買不起,所以就用我一個人名義申請一室一廳了,可以便宜點,還款壓力可以輕點,我現在就等通知挑房子去了你們知道嗎,上海窮的叮噹響的人多了去了,我就是沒房子,其實也沒那麼苦。
  • 顧城:不瘋魔不成活
    而謝燁恰恰是一個極為惜才的女子,她本身也受到過良好的文藝教養,愛寫詩,寫散文,曾在《朦朧詩選》發表過詩作。他們在一列火車上相遇並一見鍾情,目光炯炯的顧城在下車之前,快速將寫有自己地址的紙條塞給了謝燁。雖然心有疑慮,且父親說顧城很有可能是個騙子,謝燁還是循著紙條上的地址去找顧城,那時的她不知道,這是一趟早已命中注定的旅程。
  • 執迷不悟嫁給顧城,十年後卻慘死他手,謝燁的愛情到底有多卑微?
    顧城的父親非常喜歡謝燁,這是一個知書達理,又能影響自己兒子的女孩,覺得她是上天送給兒子的禮物。從小,顧城就特別孤僻,雖然在詩歌方面特別有天賦,卻與人群格格不入,而且內心拒絕成長。顧城的詩中寫道:「我是一個孩子,一個幻想在媽媽懷裡的孩子。」
  • 20多年前,是誰殺死了顧城?
    1989年1月,顧城辭去奧克蘭大學的職務,專心在紐西蘭的島上種菜、養雞、作畫、寫作。辭去了工作之後的顧城,一刻也沒有忘記李英。遠離了世人的激流島,正是他建立「理想王國」的世外桃源。1990年7月5日,顧城謝燁邀請李英,前往紐西蘭激流島。
  • 顧城的詩歌《門前》賞析
    此照片和《門前》的 意境頗為wen'he顧城的詩歌《門前》可看作一首情詩,詩人寫兩情相立門前,寫出了「家」的溫馨,是顧城對戀人謝燁愛的表白;《門前》亦流露出詩人對農耕文明的留戀詩人說「我們要乘著它/度過一生」,這可看作顧城對農耕文明,樸實的田園生活嚮往的明證。對於農耕的艱辛,詩人並不懼怕,顧城寫道「土地是粗糙的,有時狹隘/然而,它有歷史/有一份天空,一份月亮/一份露水和早晨/我們愛土地」,詩人恬然於農耕的辛勞。
  • 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暴與荒誕
    他的詩作小而精粹,充滿清新與空靈,朦朧又充滿美感,詩裡有唯美的愛戀——「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著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有自然與美好——「草在結他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陽光一動不動,風在織它的毯子,大江萬頃,但做無波之聲」;也有對現實的掙扎與逃避——「有時我真的想,真箇整夜去海濱,去避暑勝地
  • 《愛情公寓》劇組到底有多窮?房子是假的根本不算啥,一個道具竟用...
    故事還要從一個叫作「《愛情公寓》劇組到底有多窮」的話題開始說起,講述的是在拍攝第一季的時候因為資金不足的問題不單單演員都是從「上戲」喊來的大學生,就連他們所謂的「公寓」的房子也都是在錄影棚內搭建的樣板房,只不過是在上海某小區內區了幾次景而已。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
    顧城約舒婷去踩浪,他掏出一個小紅本,翻開內頁,給舒婷看一張女孩的相片,長長的辮子,明亮的大眼睛,那是謝燁。顧城這一年從北京來到上海,花四千元在武夷路買下一套房子。這是一套居民自行搭建的上下兩層的簡易住房,要經過一條狹窄的夾弄才能走到門前,下面一層大約15平方米,上面一層是更小的閣樓,對面樓房的居民從高處可以將顧城的天井一覽無餘。但這裡距離謝燁在遵義路的家很近。
  • 貧窮有多可怕?以前的窮和現在的窮有什麼不同?
    大家都知道,外面有醫院,但人們都不敢去,都覺得去一趟醫院,可能都會傾家蕩產,太不值得。寧願找些偏方。有些比較迷信的,則到處找所謂比較厲害的陰陽師。當時,覺得生活已經很苦了,可老人們說:這算什麼,以前真的窮得沒飯吃。老奶奶說,在解放前,鬧饑荒的時候,一天能夠喝碗稀粥都是天大的福氣了。那時候窮,可人們又喜歡多生孩子。
  • 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窮有多可怕!
    文/天涯其實窮並不可怕,怕的是你窮的同時變得懶惰。都說勤勞致富,只有勤勞了才能遠離貧窮。沒有誰從娘肚子裡一生下來就是個富翁,放眼當今社會,哪個有錢人的財富不是靠自己雙手打拼來的,如果不想窮,那就努力改變現狀,命運從來都是公平的,沒有對誰好一點也沒有對誰差一點,能改變的只有自己。在這現實的社會窮人說句話都沒人在乎,哪怕你喊破喉嚨,都比不上富人的一個眼色。表面上別人答應你的事,一轉身就拋到九霄雲外。
  • 顧城生前情人"英兒"被曝病逝 生前飽受非議(圖)
    她的骨灰安葬在雪梨東面近海的陵園,墓碑上的英文墓志銘翻譯成中文即:「LIYING麥琪/中國詩人、作家/劉湛秋的愛妻/一個美麗、快樂的心靈之旅已經結束。/一個帶著所有的理解和認知飛向來世的自由的靈魂。/你是如此地為人所愛。/於2014年1月8日幸福地平靜地離世,享年五十歲。」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怎麼樣了?
    ▲ 顧城、謝燁、李英(右)事件發生時,她已於幾個月前和一個英國人離開了激流島。李英後來稱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上殺妻時,如果她在場,也會命喪斧下。在後來出版的書中,李英表示自己出國前已與劉湛秋在一起,但劉湛秋已婚的事實令他們都倍感壓抑,她希望「在國外打造一個空間,邀請湛秋出國,我們能自由地走在大街上。」李英到了激流島後,顧城與謝燁一度有些緊張的關係出現了微妙的平衡。
  • 「姐送妹,窮三輩,娘送女,窮到底」,啥意思?古人此話有何用意
    俗語「姐送妹窮三輩,娘送女窮到底」,從字面表達的意思來看,妹妹出嫁的時候姐姐和媽媽都不能送親,否則就會導致生活陷入貧窮的境遇中。 古人此話有何用意呢?實際上這句俗語所表達的內涵,是老祖宗的經驗之談,在古代不僅不是迷信思想,而且還含有美好的寓意。
  • 英國到底有多窮?了解之後你可能也想去!
    老外到底有多窮?英國人的平均存款,是一千磅出頭一點點,什麼概念?有一半的人口,拿不出一千塊錢的現金,而且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完全沒有存款。為什麼他們不存錢,原因是以下幾點。第一,沒有生活壓力的資本主義專養懶人。
  • 死於1993:顧城和謝燁最後的日子
    謝燁的同學都喜歡她,有一次同學的媽媽給了謝燁一根冰棍,但謝燁不吃,帶回去給弟弟吃。和顧城不同,比起關心自己,謝燁天生是一個更關心他人的人。謝文娥尤其覺得顧城古怪,他的自理能力極為差勁,二十多歲的人,衣扣居然常常扣不齊。而且他喜怒無常,有一次僅僅因為打不到計程車,他就將手上的20元人民幣直接撕爛。謝文娥不同意女兒嫁給顧城,顧城就做了個木箱子,放在謝家門口,自己往裡面一躺,謝燁不出來他就不走。雖然母親極力反對,但謝燁那時已經深愛上顧城。1983年,兩人準備結婚。
  • 顧城筆下的「英兒」去了(圖)
    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激流島,詩人顧城重傷妻子謝燁,而後自殺,謝燁於數小時後不治身亡。他們的死成了一個謎。處在漩渦中的另一個女主角李英也一直被稱為「第三者」。之後,李英離開紐西蘭,一直隱居在澳大利亞雪梨,《詩刊》前副主編、李英的丈夫劉湛秋幾乎多在雪梨陪伴著她。直到近日,記者從旅居澳大利亞的詩人群中得知李英於1月8日在雪梨去世的消息。但他們稱,李英的丈夫劉湛秋並不願意讓外界得知此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