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暴與荒誕

2020-12-16 趣史錄

詩對於當下的年輕人似乎是一種古老的存在了,詩人更是紙墨裡的虛浮幻象,但只要提起新詩,最不能錯過的一個人便是顧城。

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滋潤了多少文學青年奮起以赴的艱澀光陰。

顧城的詩像浮亂世界裡最純淨空靈的花園,給人以洗禮和慰藉,但文字的美好背後藏著的卻是暴虐血腥的現實——想活成童話的顧城最終活成了個瘋子,三人同居,斧頭殺妻,自縊而死。

陰鬱的青春,唯美的詩,撕裂的現實塑造撕裂的人格

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生來敏感孤僻,總愛獨來獨往,不愛社交。他的父親名叫顧工,是文工團創作員,熱愛詩歌和創作。

顧城受父親薰陶和指導,也非常熱愛文學。但由於性格非常封閉,顧城很難將自己的思緒傳達給外人,除了偶爾讓姐姐做他的聽眾,大部分時間都在房間裡自說自話。

在內外因作用下,顧城的性格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這種缺陷被文革再次放大。1968年學校停課,12歲的顧城輟學,開始了一年養豬生活。

13歲時,他與父親一起被送到農場,勞改了5年。時代巨變和殘酷現實刺激了少年本就敏感脆弱的神經,顧城的性格越發乖僻、內向。

人在極其苦悶的環境中總是下意識地為自己尋找出口,顧城在經歷了陰鬱痛苦的青春期後,開始嚮往現實截然相反的理想國。

1973年開始,他將自己的理想國裝進了詩裡。他的詩作小而精粹,充滿清新與空靈,朦朧又充滿美感,詩裡有唯美的愛戀——「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著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你一會兒看我,一會兒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有自然與美好——「草在結他的種子,風在搖他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陽光一動不動,風在織它的毯子,大江萬頃,但做無波之聲」;也有對現實的掙扎與逃避——「有時我真的想,真箇整夜去海濱,去避暑勝地,去疲憊的沙丘間」、「你登上了一艘必將沉沒的巨輪,它將在大海的呼吸中消失」。

顧城的詩一面勾勒著自己渴望的完美世界,一面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憂鬱,這本質上是他撕裂人格的真實寫照。

禁錮之愛,三人同行,最荒誕的婚姻

遇到謝燁是顧城的幸運,遇到顧城是謝燁的不幸。1979年,顧城在火車上邂逅了謝燁,對謝燁一見鍾情,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顧城生活能力全無,性格陰晴不定,時常暴怒,甚至將面潑到過謝燁的母親頭上,謝燁的家人強烈反對他們在一起。

但謝燁被顧城的才思靈氣與熱情真摯吸引,最終選擇跟他結婚。顧城毫無自理能力,十分依戀謝燁,謝燁為了照顧他放棄了學業、工作和交際,成了他的愛人、秘書兼保姆,全身心照顧他的生活。婚後幾年,兩人愛得濃稠純粹,一度被視為令欣羨的恩愛眷侶。

顧城的詩歌大受歡迎,在文壇地位越來越高,開始出國活動。1988年顧城到紐西蘭活動,被美麗的自然風光吸引,決定擺脫喧鬧紛雜,帶著謝燁到紐西蘭定居。兩人在激流島落戶後,顧城夢想中的童話世界實現了,他自己過上了國王般的生活。

因為擔心孩子分走謝燁的愛,顧城不讓謝燁生育,謝燁堅持生下一個兒子後,顧城將孩子送走寄養。遠離社會的顧城並沒有因此消除戾氣,變得安寧和煦,性格反而越發尖銳,時常砸東西洩憤,不許謝燁出門工作。

謝燁照顧著他,包容著他,忍受著他,甚至連顧城招來的婚姻第三者——英兒也一併接受並照顧了,她在順從中丟失了自我,沒意識到兩個人已經從恩愛夫妻不知不覺中變成了斯德哥爾摩式施暴者與受害者。

顧城的詩迷無數,最特別的一個是英兒。1986年的昌平詩會上,顧城結識了謝燁曾經的的室友李英。李英早年就聽謝燁講過這個傳奇人物,深入了解後深深迷戀上了顧城,並且在第二年當著謝燁額面向顧城表白了。

與內斂的謝燁不同,李英熱情開朗,激發了顧城的熱情。顧城內心的撕裂矛盾無法自愈,搬到激流島也沒能找到安寧,為了尋找慰藉,跟李英通訊不斷,甚至邀請李英到家中。

對顧城的童話世界充滿嚮往的李英真的來了,還留下來與顧城夫妻開啟了畸形的三人行生活。

顧城終於圓了自己女兒國的夢,一邊享受謝燁母親般體貼的照顧,一邊與英兒打得火熱,而兩個女人則迷失在各自的思想迷宮裡,在這段荒誕的關係裡中規中矩地扮演起妻子和情人的角色。

與其失去,不如共死,最殘暴的愛人

因為顧城辭掉了工作,沒有收入來源,三人生活陷入窘境。好在李英的到來分走了顧城的視線,也解除了顧城對她的禁錮,讓謝燁得以抽身,開始外出打工養家。

謝燁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位火熱的追求者——大魚,厭倦了畸形婚姻的謝燁被大魚打動,答應跟他交往。

不想顧城發現後認為自己的東西被人染指,發瘋一樣打謝燁,差一點被警察送進精神病院。為了平息尖銳的矛盾,謝燁陪顧城去往德國參加活動,李英留在家中。

這期間,不甘寂寞的李英與一位五十多歲的英國人結了婚,移民雪梨,徹底逃離了暴力的顧城和這段糾纏不清的三角戀。

李英的離去成了顧城的心頭之痛,但失去的又永遠是好的,顧城在這種矛盾的心態下開始寫一生中唯一一部長篇小說《英兒》。

他一邊形容李英是為了移民不折手段的惡女,一邊又稱讚李英與自己是天造地設,而謝燁只是他後天塑造的。謝燁傷心透頂,被顧城折磨得筋疲力竭後終於認清了現實,她決定與這個暴躁自私的男人離婚。

先前因被舉報養雞,顧城砍殺掉了兩百隻雞,還將血腥的雞頭丟給法官,暴打妻子也鬧得人人厭惡,當時的顧城不只是事業已死,江郎才盡,情人背叛,兒子寄養,也已經瘋狂到無法再融入社會的程度,謝燁的離婚要求成了壓倒他的最後一個稻草。

連如母親般疼愛他、視他為世界的妻子也要拋棄他,投入別人的懷抱,顧城無疑走到了窮途末路。

1993年,謝燁回到激流島與顧城在激流島辦理離婚。瘋魔的顧城不肯成全那個曾給了他一切的女人,以最殘暴的方式將她鎖在了自己身邊——在大魚來接謝燁之前,顧城舉起斧子砸向了謝燁,重傷的謝燁不治身亡,顧城吊死在門前的樹上。

曾經的桃花源變成了一片染血的地獄,刻滿人性最深的惡——與其失去,不如共死。

世間最美好的幻想來自人心,世間最邪惡的慾念也來自人心,顧城夾在美好與惡念、純淨與骯髒、天堂與地獄之間,成全了詩歌,卻毀了愛人,毀了自己。

在一片死灰中,走過兩個孩子,一個鮮紅,一個淡綠,都是他;最狂的風,和最靜的海,都是他;人生如螻蟻,美如神,也是他。

顧城是天才,也是瘋子;是孩子,也是魔鬼,好在他的陰戾將永遠鎖在那間森林小屋中受日月洗禮,只留他的美好隨著詩流芳百世。

相關焦點

  • 童話詩人顧城,提出三人同居,幸福生活的背後卻是斧頭殺妻
    在常人的眼中,查海生或許癲瘋,但他的追求又有幾人懂,最終海子選擇了臥軌自殺,了卻一生,同樣,童話詩人顧城,三人同居,看似和平的伊甸園,背後卻是斧頭殺妻,童話的背後滿是殘暴和荒誕。顧城,1956年出生在北京一個詩人之家,父親顧工是小說家、詩人,從小他就受到了父親的薰陶,不過他性格過於內向,甚至過於敏感,他不喜歡跟一群人在一起,喜歡一個人,有時間他講故事不跟人講,而是對著一面牆講。
  • 激流島殺妻後自殺的童話詩人——上帝與魔鬼的結合體顧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這句耳熟能詳,家喻戶曉的詩句來自詩人顧城的《一代人》,這是他早期的一些詩,但大多是片段句子,記錄對紛亂社會生活的反應。顧城原籍上海,出生在北京,1969年隨父親顧工下放山東農村,1974年回到北京,80年代以後生活在紐西蘭等國。他有很多的著名詩集,如《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等,他是天才的詩人,是朦朧詩的領軍人物。
  •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他便是有著一副人畜無害純真面孔,自稱「長不大的孩子」的童話詩人——顧城。看了以上這些描述後,很難將「拋妻棄子、家暴出軌殺妻、公然養包養情婦小妾」這些殘暴邪惡加之於身。與所有美好的愛情一樣,顧城和妻子謝燁在火車上邂逅,23歲的青年詩人當時已與舒婷、北島、海子並稱「四大詩人,」在文藝女青年的心目中是偶像的存在。
  • 杭州殺妻案和27年前的殺妻案都驚動全國,他們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01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現在提起顧城,可能有些90後,00後不認識。但其實他是八十年代著名的朦朧詩派詩人。從此,他們三人開始了同居的生活。是的,你沒有看錯。丈夫、妻子、情人三人同居!這大概是天底下所有渣男夢寐以求的齊人之福,但問題是謝燁竟讓能容忍如此荒唐的做法!一個女人心要有多大才能逆來順受到接受丈夫和情人生活在同一屋簷下?謝燁的這份容忍實在令人不解。
  • 著名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
    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詩人顧城曾經在武夷路上住過,而且還在武夷路上留下了「童話」…… 朦朧詩人在武夷路上 留下了童話
  • 「童話詩人用斧頭砍妻後自殺」曾引轟動,了解其一生後卻發現……
    按照當時鋪天蓋地媒體報導上的多數表述,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一個叫激流島的小島上,詩人顧城「用斧頭砍死妻子謝燁後自殺」。短短幾個字,簡潔鋒利,觸目驚心,成為迄今許多人對這位「童話詩人」最後的記憶定格,連同他最著名的、有隱喻意義的兩句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作者:張玉瑤
  • 顧城殺妻自縊後:其父依舊在寫詩,嶽母至今未走出失去女兒的痛苦
    而在主流媒體的報導裡,顧城殺妻的手段還極其殘忍:用斧頭砍死!可以說,1993年的顧城殺妻自殺案和1989年詩人海子臥軌事件的影響,幾乎可以劃等號。所不同的是,相比海子臥軌,顧城殺妻案在輿論上引發的風暴更加激烈。今天,顧城殺妻案事發27年後,人們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依舊未減。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未讀過父母詩句,不知他們死亡真相
    顧城作為中國朦朧派代表詩人,擁有出色的文採。「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他來尋找光明」這一句詩也成為了顧城的代表。而顧城卻在一九九三的秋天因為精神疾病瘋狂殺妻之後自殺,留下自己的孩子桑木耳卻不知道他們死亡的真相。
  • 逼迫妻子流產、出軌、殺妻後自縊,顧城的悲劇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一代人》殺妻後自縊提起顧城的名字,很多人都已經聽說過,他是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稱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但是提及顧城的時候,大家所記住的,並不是顧城較高的文學修養,而是顧城殺妻後自縊的事件。1993年10月8日,顧城用斧頭將妻子砍傷致死,隨後在一棵大樹下自縊身亡。
  • 顧城妻子謝燁:三個人的婚姻也沒那麼擁擠
    文|野離離顧城,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他的詩有孩子般的天真純淨,跳躍迷離,又純粹透明。故而他又被稱為是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直到他揮斧砍妻的消息傳出,人們才看清了這個看似柔弱又有才情的詩人,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和魔鬼。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卻用它來尋找殺妻的斧頭。荒誕且可笑,虛偽又悲涼。
  • 顧城殺妻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北部一個只有兩千人的小島上,大陸「朦朧詩」詩人顧城,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其妻謝燁,則倒臥在島上的一條小徑,頭部被丈夫用斧頭砍傷致死。
  • 顧城: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去尋找光明顧城於1956年生於北京,年少時便開始寫詩,他的一生是與詩歌緊密相連的。作為我國新時期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他被冠稱為「童話詩人」,因為他以一顆童心看著這個世界。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怎麼樣了?
    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的激流島,顧城先以斧頭砍傷了妻子謝燁,隨後自縊。臨死前,他給姐姐打電話:「我把謝燁打了。」數小時後,謝燁經搶救無效,帶著對生命的渴望離世。那年,顧城37歲,謝燁35歲。在人間慘劇發生後,很多人一直試圖尋找在顧城與謝燁畸形關係背後的那個隱形女子——李英。
  • 從大詩人到殺人犯,顧城為何向妻子舉起屠刀?這場悲劇誰來負責?
    與其說是詩,更像是一篇篇童話。這些與顧城的幼年經歷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顧城1956年生於北京,而他的父親顧工也是一個小有名氣的詩人,北師大小學教材中還有著顧工的詩。在如此書香家庭和父親的薰染中,顧城也是表現出了他在詩歌方面獨特的才華。我們在八歲時,還在地上撒潑打滾向父母索要玩具,而八歲的顧城早就已經把星和月編入了他的詩網中。
  • 顧城殺妻自縊背後:母愛式縱容的婚姻,最終走向毀滅
    顧城的詩乾淨純潔,充滿幻想,像一個孩童,用空靈的文字描繪他心裡的理想王國,一個純粹的「童話詩人」,也是當時朦朧詩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可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悲劇的。他8歲寫詩,12歲養豬,27歲結婚,37歲用斧頭砍死妻子,短暫的人生,悲慘的結局,與他自己心裡的偏激和不成熟有關,更與他妻子謝燁母愛式的縱容脫離不了干係。
  • 詩人婚後還在戀愛,過著三人世界,最終情人離去,他殺掉了妻子
    但是很多詩人都是智商超群,情商低下,把原有的好日子過成了悲劇,比如說殺妻的現代詩人顧城。顧城出生於1956年,其父也是詩人。從小生活在文化家庭裡,顧城聰明伶俐,少年成名,十幾歲就可以發表詩作,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隱居紐西蘭激流島專心寫詩,這種神仙般的生活讓很多人羨慕而得不到的,可是顧城卻活成了悲劇。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上面這兩段文字,是顧城在小說裡對情人的描寫。顧城,男,原籍上海,1956年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中「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顧城17歲開始寫作, 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隱居紐西蘭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
  • 顧城殺妻案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著名詩人顧城已經離世二十多年了,很多年輕人沒看到顧城的詩,也不知道顧城的人,而顧城在80年代卻是最著名的詩人,名滿京華,無人不曉的。顧城殺妻案在當時轟動一時,他的情人李英被推上了峰頭浪尖,被人罵作紅顏禍水,甚止被當成罪魁禍首。李英介入了顧城夫妻的婚姻生活,導致了顧城夫妻的悲劇,但在顧城殺妻悲劇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在中國有這樣一位詩人,沒有人可以否認他在詩歌上的成就。,一位享譽盛名的詩人,卻用斧頭親手砍死自己的妻子,隨後自殺身亡。顧城算得上年少成名,當然,絕大部分詩人都是年少成名。顧城幻想的世界是"玻璃質"的,絕對的透明不允許存在雜質,他的願望是構建一個"大觀園"式的烏託邦,一個屬於自己的"女兒國"。他還真把自己當成賈寶玉了,可他照寶二爺可差的遠了去了。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顧城(1956—1993),男,原籍上海,1956年9月24日生於北京一個詩人之家,中國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