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迫妻子流產、出軌、殺妻後自縊,顧城的悲劇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

2020-12-22 導師暢談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顧城《一代人》

殺妻後自縊

提起顧城的名字,很多人都已經聽說過,他是朦朧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被稱為「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但是提及顧城的時候,大家所記住的,並不是顧城較高的文學修養,而是顧城殺妻後自縊的事件。

1993年10月8日,顧城用斧頭將妻子砍傷致死,隨後在一棵大樹下自縊身亡。

熱愛文字,性格孤僻

在1956年,顧城出生在北京,父親顧工是當時很有名的一名詩人,還曾經在1945年加入紅四軍,成為文工團的一名創作者。在八一電影製片廠擔任編輯工作,同時還是《解放軍報》的一名優秀記者……

從小出生在書香門第裡的顧城文學修養極高,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顧城就在文學方面表現出了高度的興趣並且展現出了極高的造詣。

因為父親是文字工作者,家中的藏書很多,從小顧城就飽讀家中那些珍藏的詩集。和其他孩童一樣,顧城從小就對一切大自然的動植物特別的喜愛,用一顆熱忱、憐憫之心對待一切。在顧城8歲的時候,曾經因為擔心被秋風吹入水中的蜉蝣,專門寫了一首詩。

但是顧城的性格從小就是與眾不同的,從上幼兒園開始,顧城就不願意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在其他孩子一起做遊戲的時候,顧城只會蹲在樹下看螞蟻。對於顧城來說,更喜歡自己獨來獨往,他有著屬於自己的理想王國。

因為不願意和其他人接觸,慢慢地,顧城開始厭惡上學。但是當時作為父親顧工,並沒有對於兒子的這種行為進行及時的疏導,而是一味的放任,不再讓顧城去上學,而是自己教習顧城的功課學習。

這個時候的顧工並不明白,出門上學並不是為了學到這是,而是出門交往,學會如何進行人際關係處理,學會離開父母的庇護,幫助孩子進行獨立。這,就是顧工犯下的一個錯誤。

流放山東,貧苦生活

回家之後的顧城就在家裡進行自學讀書,顧城不與外界的人交流,總是將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訴諸於筆下。

1969年,顧城隨著父親顧工流放山東一農場之中,顧城沒有辦法再進行讀書,而父親顧工原本是一名赫赫有名的詩人,卻再也沒有辦法拿起筆來寫作,這些遭遇一點點在顧城心中累計,並逐漸扭曲他的性格。

顧城在這裡度過了自己艱苦的五年,生活在一片荒涼的鹽鹼灘之中,顧城和父親居住在磚坯建成的簡陋的屋子裡面,甚至在一場大雨後,這間屋子直接坍塌,引來了附近的居民圍觀。

當時的生活十分困苦,甚至因為缺乏飼料,農場養豬場裡面的幾十隻豬互相撕咬,吃掉同伴的耳朵和尾巴……這些畫面使得幼小的顧城印象深刻。這種農場勞作生活使得顧城的心境發生巨大變化,與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之間巨大的差距,讓他感到了痛苦。

從17歲開始,顧城開始尋找工作,但是當時的顧城能夠找到的,也就是一個在辦事處臨時上班的工作。按照天數計算工資,每天顧城從事的就是掏下水道、修理門窗、油漆家具……

詩歌成熟,風格陰鬱

從這個時候,顧城將文字作為自己情感的宣洩口,1947年開始,顧城的詩歌逐漸成熟,並且開始廣泛發表,在1977年,顧城成為朦朧詩派著名代表人物。

但是顧城的詩歌裡面,不再像之前那樣具有孩童般那樣天真、陽光,恰恰相反,這個時候顧城的詩詞中,透漏著一份「陰鬱」。在他的詩句裡面,是感受不到一絲光亮的沉重陰霾。

因為這個,顧城父子產生了爭吵,在顧工看來,詩歌就應該是給人希望、指引人前進的武器。而對於顧城來說,詩歌隨心所欲,只是為了承載寫詩人的情感,不受世俗約束。

雖然顧城的想法並無錯誤,但是從顧城極端的詩句中可以看出,顧城一直都生活在自己建造的虛幻世界中,拒絕了與外界人的接觸,專注於蒼白的自我。

相戀結婚,性格極端

後來,正如所有故事中描繪的那樣顧城與妻子謝燁相識相愛。也許是因為從小缺乏父愛,導致謝燁的情感空缺,在與顧城結婚後,對於顧城產生了極端的熱愛。

顧城要求謝燁終止學業、不允許謝燁外出、拒絕謝燁懷孕生子、要求謝燁流產……而對於這一個個無理的要求,謝燁一一滿足,不僅如此,謝燁跟著顧城每天過著白菜豆腐般貧苦生活,像保姆一樣照顧顧城的衣食住行。

顧城為了追求所謂的理想王國,前往激流島,在這期間,顧城出軌一個名為英子的女人。而作為妻子的謝燁並沒有進行責備制止,甚至在一旁起到了促進作用。

後來或許是英子發現了顧城性格上致命的缺陷,隨即離開了顧城。而在受到背叛的顧城開始變得扭曲不受控制。

在強迫將第一個孩子流產之後,謝燁懷了第二個孩子並極力生下,因為厭惡孩子的哭鬧聲,謝燁將孩子送給他人。因為被舉報雞舍髒亂,顧城拿著一把刀將自己雞舍裡所有雞頭砍下,裝進袋子裡面送給了當初要求他殺雞的管理員……

而這一極端的性格終於在1993年10月8日爆發,因為婚變問題,顧城將斧子砍向自己的妻子。事後,顧城寫下來四封遺書,隨即在樹下上吊自殺,謝燁於其死後數小時不治。

小結

最終,顧城悲劇的造成到底是誰的原因?

是父母的教育不足,造成了顧城缺乏與他人的交往相處,始終以自我為中心。是那些年流放經歷,看遍了人情冷暖,使得顧城的心境發生扭曲。是妻子謝燁的一次次縱容臣服,使得顧城越發唯我獨尊。

而英子和謝燁最後的情感背叛,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相關焦點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未讀過父母詩句,不知他們死亡真相
    顧城卻不想過如此的生活,僅僅一年就選擇了辭職,在他的眼裡詩歌如果和金錢名利,便失去了所屬於詩歌自己的浪漫和文化。辭職之後的顧城和妻子一起在激流島上過起了世外桃源的生活,開始寫詩,種地過上了樸素的日常,那時候倆個人之間的悲劇就已經慢慢來開了帷幕。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顧城在新詩、舊體詩和寓言故事詩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其中「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成為中國新詩的經典名句。顧城17歲開始寫作, 1987年開始遊歷歐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隱居紐西蘭激流島,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
  • 顧城殺妻自縊背後:母愛式縱容的婚姻,最終走向毀滅
    顧城的詩乾淨純潔,充滿幻想,像一個孩童,用空靈的文字描繪他心裡的理想王國,一個純粹的「童話詩人」,也是當時朦朧詩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可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悲劇的。他8歲寫詩,12歲養豬,27歲結婚,37歲用斧頭砍死妻子,短暫的人生,悲慘的結局,與他自己心裡的偏激和不成熟有關,更與他妻子謝燁母愛式的縱容脫離不了干係。
  • 顧城殺妻自縊後:其父依舊在寫詩,嶽母至今未走出失去女兒的痛苦
    而在主流媒體的報導裡,顧城殺妻的手段還極其殘忍:用斧頭砍死!可以說,1993年的顧城殺妻自殺案和1989年詩人海子臥軌事件的影響,幾乎可以劃等號。所不同的是,相比海子臥軌,顧城殺妻案在輿論上引發的風暴更加激烈。今天,顧城殺妻案事發27年後,人們對這一事件的關注度依舊未減。
  • 從大詩人到殺人犯,顧城為何向妻子舉起屠刀?這場悲劇誰來負責?
    誰能想到,如此童話般的詩句卻是出自他那雙沾滿妻子鮮血的雙手。童話的開端當代年輕人,很痴迷於那些歌唱偶像明星,但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內地的知識分子中卻是痴迷於如今偶像熱般的詩歌熱中。當時的詩壇大家雲集,顧城就是這樣一位閃耀的星星。不同於北島冷峻激昂的風格,顧城的詩中有如孩提般的稚嫩柔美。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他甚至將自己的兒子送給別人撫養,因為兒子會"汙染"自己創造的女兒國,會分散妻子給予他的愛。顧城、謝燁、英兒三人畸形的三角戀顧城與妻子謝燁非常相愛,可是後來的發生的事告訴我們,他更愛他自己,他的愛是一種依賴。
  • 杭州殺妻案和27年前的殺妻案都驚動全國,他們的孩子後來怎樣了
    011993年10月8日,顧城在紐西蘭寓所殺妻後自縊身亡。現在提起顧城,可能有些90後,00後不認識。但其實他是八十年代著名的朦朧詩派詩人。他的人生多虧有了妻子謝燁幫他打點生活中的一切瑣碎事務。溫柔善良的謝燁為了給顧城創造一個安靜的寫作環境,包攬了一切家務,並且無條件接受顧城一切的缺點。
  •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他便是有著一副人畜無害純真面孔,自稱「長不大的孩子」的童話詩人——顧城。看了以上這些描述後,很難將「拋妻棄子、家暴出軌殺妻、公然養包養情婦小妾」這些殘暴邪惡加之於身。與所有美好的愛情一樣,顧城和妻子謝燁在火車上邂逅,23歲的青年詩人當時已與舒婷、北島、海子並稱「四大詩人,」在文藝女青年的心目中是偶像的存在。
  • 26年前詩人顧城殺妻後自縊,留下獨子桑木耳,如今木耳現狀如何?
    顧城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詩人,他寫過不少柔美溫柔的詩。當讀者朋友們在讀到這些詩的時候,面前浮現的是一個溫柔的,微笑著的男人形象。然而事實上的顧城並不是這樣的,他表面儒雅,但他的心是邪惡的。這份邪惡促使他殺害了自己的妻子,又因為他的良知讓他醒悟到這一切都是他親手造成的,之後他也跟著自殺了。只留下了一個兒子,那麼這個兒子現在在哪裡,他過得好不好,有沒有受到父母的影響呢?顧城有一個姐姐名叫顧鄉,兩個人從小一起生活,有著抹不開的姐弟情。
  • 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暴與荒誕
    顧城的詩像浮亂世界裡最純淨空靈的花園,給人以洗禮和慰藉,但文字的美好背後藏著的卻是暴虐血腥的現實——想活成童話的顧城最終活成了個瘋子,三人同居,斧頭殺妻,自縊而死。顧城的詩歌大受歡迎,在文壇地位越來越高,開始出國活動。1988年顧城到紐西蘭活動,被美麗的自然風光吸引,決定擺脫喧鬧紛雜,帶著謝燁到紐西蘭定居。兩人在激流島落戶後,顧城夢想中的童話世界實現了,他自己過上了國王般的生活。因為擔心孩子分走謝燁的愛,顧城不讓謝燁生育,謝燁堅持生下一個兒子後,顧城將孩子送走寄養。
  • 顧城殺妻 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北部一個只有兩千人的小島上,大陸「朦朧詩」詩人顧城,殺妻後自縊於一棵大樹之下。其妻謝燁,則倒臥在島上的一條小徑,頭部被丈夫用斧頭砍傷致死。我從沒被誰知道,所以也沒被誰忘記。在別人的回憶中生活,並不是我的目的。
  • 顧城妻子謝燁:三個人的婚姻也沒那麼擁擠
    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卻用它來尋找殺妻的斧頭。荒誕且可笑,虛偽又悲涼。011993年的10月8日那天,在紐西蘭的激流島,當妻子謝燁跟顧城提出離婚時,顧城與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那個時候情人英子也離他而去,眼看與自己生活了十年的妻子也要棄自己而去,遠走高飛,他堅決不同意。事實上,他離不開謝燁,不僅僅是情感上離不開,生活上更離不開。但謝燁去意已決,顧城眼看無法挽留妻子,偏執的性格加上憤怒的情緒,使他失去了理智,操起斧頭就砍向了謝燁。
  • 1993年顧城和妻子去世後,他們唯一的兒子去哪了?現狀如何?
    在顧城殺妻案發生之前,或許沒有人想到顧城會對昔日熱戀相愛的妻子下手。顧城與謝燁的傾心相戀眾所周知,顧城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朦朧派詩人,可謂是享譽華語文壇。若是提及中國近代詩歌,顧城的名字一定逃不過,即使對他不理解,應當也曾聽過他的那首詩--「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 從偏執症到妄想狂,精神問題如何「製造」殺妻惡魔?
    導致當代人出現「戀愛抗拒症」的,不僅有思想觀念的轉變和競爭壓力的增大,更受到似乎越來越頻繁發生的PUA、出軌、家暴甚至殺妻等等惡性事件發生的綜合影響。,最終誤殺了妻子又自殺的悲劇人物奧賽羅將軍。因人挑唆而產生猜忌的案例在現實中也不難找到,2013年的「4.25南京富二代殺妻案」,源起於妻子懷孕期間富二代吉星鵬聽到的一些風言風語,導致他一直認為女兒不是自己親生的。然而當妻子家要求做親子鑑定時,他又臨時退縮拒絕前往醫院抽血。
  • 殺死妻子的都是一群什麼人?
    殺妻拋屍荒野一個月,偽裝妻子更新朋友圈杭州建德市一男子唐某,於2018年3月30日晚感情糾紛在客廳捏死妻子洪女士,並於第二晚拋屍荒野,為不讓丈母娘一家懷疑,唐某其妻的微信給丈母娘發消息,稱自己去外地打工。
  • 妻子出軌成癮,他受不了設計殺妻,被抓時告訴警察他還愛她
    而警方還真查到大丸先生出軌了,不過設計殺妻卻被大丸先生否認,還表示妻子不論變成什麼樣,就算自己出軌,並在出差後多次打電話回家,確認太太是否被困在廁所。他妻子臨死也都不知道是自己老公對自己下的手。其實這個案子最大的反轉還是妻子出軌吧,畢竟那麼胖的女人,竟然還有人會喜歡,諒誰也不會想到妻子出軌。
  • 詩人顧城在愛裡掙扎,妻子與情人共侍一夫,情人離去,他走向極端
    如果可以,我希望時光能定格在與謝燁初次見面時1956年,顧城出生在一個詩人家庭,他的父親顧工是一位典型的文學創作者,從小,顧城就受到了父親對於文學的影響,以至於他對文學也產生了極大的興趣,12歲那年,顧城輟學在家,時代帶來的孤獨讓他內心受到折磨,他沉默寡言的性格也在此時形成,他變得敏感,這或許也是他之後人生悲劇的伏筆。
  • 激流島殺妻後自殺的童話詩人——上帝與魔鬼的結合體顧城!
    顧城原籍上海,出生在北京,1969年隨父親顧工下放山東農村,1974年回到北京,80年代以後生活在紐西蘭等國。他有很多的著名詩集,如《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等,他是天才的詩人,是朦朧詩的領軍人物。
  • 顧城殺妻案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著名詩人顧城已經離世二十多年了,很多年輕人沒看到顧城的詩,也不知道顧城的人,而顧城在80年代卻是最著名的詩人,名滿京華,無人不曉的。顧城殺妻案在當時轟動一時,他的情人李英被推上了峰頭浪尖,被人罵作紅顏禍水,甚止被當成罪魁禍首。李英介入了顧城夫妻的婚姻生活,導致了顧城夫妻的悲劇,但在顧城殺妻悲劇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 20多年前,是誰殺死了顧城?
    這兩個相繼死去的男女,男的叫顧城,女的叫謝燁,他們原是一對夫妻。人們不禁要問,為何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兩人紙上傳情了一段時間後,加上顧城耍無賴式地在謝家門口吃睡了好幾天,終於逼得謝燁的父母同意了他們在一起。不久之後,兩人便結婚成為了夫妻。婚後,顧城迎來了人生的最後一次創作高峰。1986年,顧城赴約參加一個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