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妻子謝燁:三個人的婚姻也沒那麼擁擠

2020-12-22 知不為

文|野離離

顧城,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

他的詩有孩子般的天真純淨,跳躍迷離,又純粹透明。

故而他又被稱為是以一顆童心看世界的「童話詩人」。

我們先來欣賞一下他的幾首被人傳誦至今的詩:

小巷又彎又長沒有門沒有窗我拿把舊鑰匙敲著厚厚的牆------《小巷》

一會看我一會看雲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雲時很近------《遠和近》

寥寥幾筆,詩情和畫意就都有了。

他的詩,空靈明麗又不乏內涵,讓大家覺得,他這個人也如他的詩一般,嚮往美好,充滿了生生不息的希望。

直到他揮斧砍妻的消息傳出,人們才看清了這個看似柔弱又有才情的詩人,其實是個不折不扣的渣男和魔鬼。

黑夜給了他黑色的眼睛,他卻用它來尋找殺妻的斧頭。

荒誕且可笑,虛偽又悲涼。

01

1993年的10月8日那天,在紐西蘭的激流島,當妻子謝燁跟顧城提出離婚時,顧城與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那個時候情人英子也離他而去,眼看與自己生活了十年的妻子也要棄自己而去,遠走高飛,他堅決不同意。

事實上,他離不開謝燁,不僅僅是情感上離不開,生活上更離不開。

但謝燁去意已決,顧城眼看無法挽留妻子,偏執的性格加上憤怒的情緒,使他失去了理智,操起斧頭就砍向了謝燁。

就這樣,謝燁還沒來得及閃躲,就倒在了血泊之中。

犯下滔天大罪的顧城也慌亂不已,他趕緊逃離現場,在河邊洗去手上的血跡時被姐姐顧鄉看到了。

他告訴姐姐他把謝燁打了,並說:「我現在就去死,別攔我。」

之後顧鄉趕到殺人地點時,謝燁還有呼吸,但因傷勢過重,謝燁還是沒能搶救過來。

另一邊,顧城也畏罪上吊自殺了。

一起悲劇,就這樣草草葬送了兩條鮮活的生命,留下才5歲的孩子,孤獨度日。

導致這場悲劇發生的主要人是顧城,但作為受害者的謝燁,她不是沒有責任。

不是她不好,而是因為她太好了。

在謝燁寫給母親的最後封信中,她曾很肯定地說:我是一個好人,應該有好報。

她確實是個好人,但結局並不美好。

在悲劇發生之前,謝燁至少有三次機會藉口離開顧城,但她沒有。

顧城是個偏執且性格相當極端的人,他會因為打不到計程車,就將手上的20元撕掉。

80年代的20元可就真值錢啊,但他還是不管不顧地,胡亂發洩一通。

還有,在上海時,有一天顧城出門忘記帶鑰匙,不巧正好門被風給關上了。

按理講,直接跟父親拿鑰匙就好了。

他沒有,他很憤怒地要求父親給他買票回北京。

因為這麼一件小事,他都可以亂發一通脾氣,任性得像個孩子。

如果以後要成家,對方必定要是個非常能包容能忍耐之人,不然婚姻不會長久。

就在上海回北京的火車上,顧城遇到了這樣一個人,天意嗎?

這個人就是謝燁。

在火車上,謝燁被顧城的才情打動,顧城也覺得自己遇到了知音,臨下車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地址給了謝燁。

此後,兩人便開始書信往來。

慢慢地,謝燁被這個浪漫詩人打動了,顧城也認定,她就是命運安排給自己的愛人。

02

於是顧城向謝燁求婚。

但謝燁的父母不同意。

做父母的一眼就看出了顧城這人不務實,而且性格陰晴不定,偏執倔強。

來見嶽父母,顧城連衣服都整理不齊,衣服扣子都還會扣錯。

此外,謝燁的母親知道顧城做的幾件偏激的事情後,認為把女兒託付給這樣的人,不靠譜。

甚至,她讓顧城去做精神鑑定,看他是不是有精神病。

只是,不管父母如何反對,謝燁的心已經完全被顧城掌控了,那時候顧城愛謝燁也瘋狂,嶽父母不答應,那他就拿個木箱在謝家門口。

不答應婚事就不走。

如此一來,又看女兒的心也都在顧城身上,父母也只好鬆口。

1983年的8月,兩人領證結婚了。

如果當初謝燁真的把父母的話聽進去了,最後的結果也不至於如此。

這是謝燁的第一次機會。

第二次機會是一個叫李英的女人插足。

其實在第三者插足之前,顧城的喜怒無常已經讓謝燁感到很疲累了。

剛結婚,顧城就對謝燁下了各種規矩,比如她不能再繼續上學了,穿什麼衣服由顧城決定,也不讓謝燁出去工作,理由是「女子無才便是德」。

稍有不順,顧城就對妻子痛下狠手,其姐姐顧鄉也承認,弟弟顧城對謝燁有過家暴。

如果說緊緊拴牢謝燁,那都是因為愛。

那麼顧城出軌李英又是如何說呢?

李英是顧城的女粉絲,愛著自己的偶像,這個不難理解。

顧城呢,對水靈恬靜的李英也一見鍾情,哪管自己是有婦之夫的身份。

後來因國外的邀請,顧城和謝燁去了紐西蘭的激流島定了下來。

這一走,李英像丟了魂似的,用一封封信訴說思念和愛意。

顧城心中翻湧的愛不比李英少,於是,他讓李英也過來一起生活。

詭異的是,謝燁非但沒有義正言辭地拒絕,而是默許了。

最關鍵的是,兩個人的孩子已經出生了。

二女侍一夫的畸形生活狀況,居然是幾個文化人做的事。

也有人不禁要問,難道是謝燁沒工作沒自理生活的能力?

不不不,這個人恰恰是顧城。

他沒工作,也不會英語,且也不願意學英語,不會開車,不會打字,不會照顧孩子,甚至他還要求把唯一的兒子送給別人,因為孩子很吵。

以上都是謝燁在幫助顧城做的,連把兒子送給被人,也是謝燁送出去的。

這種「博愛」到能包容整個宇宙的女人,她是有多卑微?

如果這個時候她選擇離開,那又救了自己一命。

可惜她沒有。

03

但凡一個正常人,都無法忍受跟顧城這樣的人一起生活。

謝燁也是。

她其實過得也很壓抑苦悶,尤其是把兒子送給別人養,這無異於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塊肉給別人。

她沒有地方訴說,只好給母親寫信。

李英來了,與顧城生活一段時間之後,她就打了退堂鼓。

她先是想去找工作。

顧城不讓,依舊給她灌輸「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雞湯。

哪怕那時生活已經相當拮据了。

李英堅持,顧城相當生氣。

一段時間後,李英便感到身心俱疲。

一次顧城跟謝燁應邀去了德國,再也沒有人來控制指點李英的生活,她認為,此時正是離開顧城的最好機會。

後來,她跟一個英國人走了。

沒有告別,也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顧城回來之後發現李英不辭而別,當然是非常生氣且痛苦。

事實證明,李英走的非常明智,決絕地離開,沒有撕逼內耗,也沒有藉口理由,反而讓顧城想要留下他們過往美好的回憶。

於是,《英兒》這本書就問世了。

整本書都是謝燁幫他打字的。

再後來,謝燁也遇見了一個懂自己會呵護人的男人,她也萌生了要離開的想法。

於是,他提出了離婚。

顧城怒吼:我把刀給你們,你們這些殺害我的人。

如果謝燁也能有李英的果斷,來個不辭而別,或許餘生能把前半生的缺憾都給彌補了。

就像李英後來所說的:如果她沒走,那麼被斧頭砍的可能就是她了。

但是沒有如果。

謝燁再次失去第三次逃離的機會。

最終成為了自己曾經深愛的那個男人的斧下魂。

是該同情,還是該哀嘆?

相關焦點

  • 死於1993:顧城和謝燁最後的日子
    顧城性格十分內向,在幼兒園時不合群,上了小學後他又反覆換學校,沒有什麼同齡朋友。三年級時,學校停課了,顧城經常一個人在家中。有一天他看見家門口有個人正在貼標語,那人一不小心貼反了,路過的人們上來不由分說就對他拳打腳踢。鬥爭愈演愈烈,1966年冬天起,顧城再也沒有進過學校學習。
  • 揭秘顧城 謝燁與英兒的激流島恩怨
    原標題:【回顧】「顧城事件」羅生門20年導讀: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激流島,顧城在自家的木屋外草地上致妻子重傷,他回屋對姐姐顧鄉說,「我把謝燁打了」,顧鄉慌張地跑出去,發現躺在草地上的弟媳婦正大口喘息。此時詩人顧城已在屋子上吊自盡。奧克蘭警方派出直升機,但兩人仍搶救無效離世。
  • 顧城殺妻自縊背後:母愛式縱容的婚姻,最終走向毀滅
    顧城的詩乾淨純潔,充滿幻想,像一個孩童,用空靈的文字描繪他心裡的理想王國,一個純粹的「童話詩人」,也是當時朦朧詩派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可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也是悲劇的。他8歲寫詩,12歲養豬,27歲結婚,37歲用斧頭砍死妻子,短暫的人生,悲慘的結局,與他自己心裡的偏激和不成熟有關,更與他妻子謝燁母愛式的縱容脫離不了干係。
  • 顧城與兒子「爭奪」的愛:謝燁給兒子買玩具,他會生氣的坐地不起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年少成名的天才詩人,卻在37歲那年,殺死妻子後自縊在門口,留下他們5歲的孩子獨自生活在世間。"木耳"是顧城和妻子謝燁的獨生子,在他們去世後,五歲的木耳便跟隨著姑姑一家生活在紐西蘭的小島上。
  • 執迷不悟嫁給顧城,十年後卻慘死他手,謝燁的愛情到底有多卑微?
    當愛情走入婚姻的時候,一切都會變得現實起來。愛情的甜蜜過後,謝燁發現顧城想要的太純粹,純粹到讓自己失去一切。因為顧城從小把心思放在詩歌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差,常常連衣服的紐扣都扣錯。在顧城的再三要求下,為了小木耳的安全,謝燁只得把兒子送去一個毛利人家庭裡寄養。每次她去看望小木耳,那位毛利人太太責備她是個狠心的母親時,她心如刀割。如果愛一個人愛得毫無底線,那麼一切都註定是悲劇。
  • 中國文人群裡最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顧城、謝燁、英兒、文昕、劉湛秋
    鄰座是一位長發飄飄,笑靨如花的女孩,叫謝燁。 生性羞赧的顧城,低著頭看都不敢看她一眼。盯著手中攤開的詩歌文選,卻一個字兒都沒看進去。絲毫沒有《囧媽》裡,徐崢用色眯眯的小眼睛盯著性感俄羅斯美女不放的膽識。
  • 「顧城殺妻案」心理探析:迷失童話中的巨嬰,如何毀滅自己和妻子
    少年顧城顧城一生中遇到三位散發母性的女子,一位是華裔女子李素華,一位是情人李英,一位是妻子謝燁。她們扮演著顧城人生的重要角色,尤其是妻子謝燁。謝燁曾表示,自己是顧城母親而不是妻子。當謝燁收拾行李準備離去,顧城如放肆的孩子般上前爭執、扭打,可就是留不住心意已決的謝燁。最終,他看向了不遠處閃著亮光的斧頭。這個拒絕長大的巨嬰,迷失在自己的童話王國,陷入了執拗的困境,最終親手毀滅自己以及無辜的妻子。
  • 顧城殺妻13年後,兒子木耳未讀過父母詩句,不知他們死亡真相
    兩年之後,也就是一九七九年,顧城在一輛火車上遇到了她未來的妻子謝燁。並且對他一見鍾情,不希望擦肩而過的顧城直接將自己的地址寫在紙條上遞給了謝燁。顧城眼光獨特,一眼就看出來她心中的不凡。而謝燁也硬是用一張紙條挨家挨戶地找到了顧城的家中。
  • 從大詩人到殺人犯,顧城為何向妻子舉起屠刀?這場悲劇誰來負責?
    理想國破滅這種像親情般的愛情,越發展越畸形,最後到了謝燁甚至願意把顧城的女情人英兒接到激流島上,三個人一起生活。謝燁像照顧兒子一般照顧顧城,像對待兒媳婦一樣對待英兒。與其說是妻子,謝燁更像是個母親。謝燁,默默地付出了十幾年,最後還是沒能做好母親這個角色。謝燁打算離開顧城的城堡了,她沒辦法一個人承載這一切。而顧城的女情人英兒,她完全沒有辦法做到謝燁那樣,他和顧城是一類人,喜歡享受著別人的供養,而不是供養別人。所以英兒先謝燁一步逃離了,愛上了一個比她大二十歲的英國男人。
  • 顧城殺妻自縊的背後:為了避免結束,你避免了一切開始
    一開始,謝燁的父母並不接受顧城,沒想到顧城居然抱著鋪蓋睡在了謝家的門口。最後,謝燁的父母只好同意了他們的婚事。1983年,顧城與謝燁正式結婚。婚後的頭幾年,夫妻二人如漆似膠,形影不離。才華橫溢的顧城在在生活上是個十足的「低能兒」,而且任性、偏執。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去哪裡了?
    那時顧城三十歲,正是男人最好的年紀,他在臺上朗讀自己的詩歌,像是一個編夢者,將他的世界講給臺下的人,他清新脫俗的詩句打動了臺下李英的心。也許就是命中注定的緣分,李英在這裡的住宿正好分到了和顧城的妻子謝燁及另一位文學工作者文昕三個人住在一起。
  • 顧城殺妻案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著名詩人顧城已經離世二十多年了,很多年輕人沒看到顧城的詩,也不知道顧城的人,而顧城在80年代卻是最著名的詩人,名滿京華,無人不曉的。顧城殺妻案在當時轟動一時,他的情人李英被推上了峰頭浪尖,被人罵作紅顏禍水,甚止被當成罪魁禍首。李英介入了顧城夫妻的婚姻生活,導致了顧城夫妻的悲劇,但在顧城殺妻悲劇中,不但有一個女小三李英,還有一個隱藏的第三者大魚。
  • 《犯罪心理》:謝燁同意顧城把兒子送人撫養,是做母親的大慈悲
    顧城與謝燁的故事中,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哪一點?當媽的估計都會選顧城和謝燁把親生兒子送人撫養這件事。01刷了犯罪心理第一季第十四集之後,卻有了不同的感受。不再覺得謝燁缺少母親的本能,而恰恰是因為她具足了母親的本能,才同意了把兒子送人撫養。在各種報導中說,謝燁是見到丈夫顧城把兒子踹下沙發,擔心兒子安危終於決定把兒子送人。
  • 顧城、謝燁、英兒「三角戀」 :英兒她欠的 用命還了
    1987年5月,從左往右依次為:顧城,謝燁,李英與文昕。(文昕提供)詩人顧城與謝燁、英兒的「三角戀」主角之一麥琪(原名李英),已於2014年1月8日因鼻咽癌病逝於雪梨,終年50歲。至此,盤桓糾纏了20餘年的曠世悲劇的三位主人公均已離世,有關顧城、謝燁、英兒三人之間愛恨情仇的猜測毀譽,似乎戛然而止。英兒病逝的消息半年後傳回國內,鳳凰網文化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顧城、謝燁、李英三人曾經共同的好友、也是顧城事件見證人文昕女士。文昕表示自己也是剛得知英兒去世,驚愕、複雜的心情很難說清,「我們當時的四個好朋友,如今只剩下了我自己。」
  • 婚姻中夫妻生活不和諧怎麼辦?看過這樁塵封已久的案子就知道了
    想要婚姻美滿,很多人都覺得夫妻生活必須和諧,不然就會心生怨意,隨著時間過去日漸加深,最終誘發家庭悲劇。只是,現在這樣的夫妻還真不少,有些是因為生活壓力太大,有些則是因為力不從心,總之,越多越人的夫妻生活並不和諧。那麼婚姻中,夫妻生活如果不和諧應該怎麼辦?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一位享譽盛名的詩人,卻用斧頭親手砍死自己的妻子,隨後自殺身亡。他甚至將自己的兒子送給別人撫養,因為兒子會"汙染"自己創造的女兒國,會分散妻子給予他的愛。顧城、謝燁、英兒三人畸形的三角戀顧城與妻子謝燁非常相愛,可是後來的發生的事告訴我們,他更愛他自己,他的愛是一種依賴。
  • 20多年前,是誰殺死了顧城?
    因為兒子回到家之後,已經把謝燁念叨了無數遍。隨後,睡眼惺忪的顧城走到了門口,他看見謝燁眼神裡閃現了光芒。事後,謝燁在心裡寫道:你走出來,好像還沒睡醒,黑鋼筆直接放在口袋裡。就這樣,激流島上,上演了三個人的畸戀。李英和顧城,兩人都稱彼此是知己,甚至兩人當著謝燁的面前,重演那些纏綿悱惻的畫面。李英說:「顧城說的每一句話我都能聽懂,我能理解他夢幻的空間,他對我也一樣」。顧城這邊也說道:「英兒,你跟我天生就是一模一樣的,謝燁不一樣,她是我造就的。」
  • 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暴與荒誕
    顧城的詩一面勾勒著自己渴望的完美世界,一面表達著內心深處的憂鬱,這本質上是他撕裂人格的真實寫照。禁錮之愛,三人同行,最荒誕的婚姻遇到謝燁是顧城的幸運,遇到顧城是謝燁的不幸。1979年,顧城在火車上邂逅了謝燁,對謝燁一見鍾情,對她展開了熱烈的追求。
  • 詩人顧城在愛裡掙扎,妻子與情人共侍一夫,情人離去,他走向極端
    上世紀八十年代,詩歌界出現了一個新的流派,後來被人們稱為「朦朧派」這其中有三位著名的代表人物,他們都是那個時代的佼佼者,他們分別是北島、顧城,海子,這三人各自才華橫溢,卻又生活經歷大相逕庭,對於顧城和海子來說,兩人的命運最終走向同一個歸宿,但是兩人自殺的原因卻各有不同,海子的自殺,至今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而顧城的自殺,則是源於他在愛情裡的失敗
  • 顧城兩個一生所愛皆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
    而謝燁也被顧城的熱烈追求所感動,最終,兩人在重重阻止下還是走到了一起,1983年,兩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事實證明,母親是對的,顧城如她所料,不是女兒的良人。令人震驚的是,謝燁竟然毫無阻攔,還同意了丈夫提出的"三人同居生活"的荒唐想法。在顧城來到激流島後,他將李英也帶到了這個島上,開始了三個人的生活。看似和諧的三人行,其實關係早已經瀕臨崩潰,沉浸在美夢中的顧城還未發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