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顧城 謝燁與英兒的激流島恩怨

2021-01-20 鳳凰江蘇

原標題:【回顧】「顧城事件」羅生門20年

導讀: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激流島,顧城在自家的木屋外草地上致妻子重傷,他回屋對姐姐顧鄉說,「我把謝燁打了」,顧鄉慌張地跑出去,發現躺在草地上的弟媳婦正大口喘息。此時詩人顧城已在屋子上吊自盡。奧克蘭警方派出直升機,但兩人仍搶救無效離世。

「他們最終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顧城、謝燁、李英的共同好友文昕說。顧鄉是當時離現場最近的一個人,謝燁的弟弟張純也在島上,他們陪這對詩人夫妻走過了最後的時光。但逝者的親人並不願意過多提及該事。反觀「顧城事件」20年,或能碰觸到詩人們的命運交叉與時代的脈動。

1986年12月,詩人顧城與作家謝燁夫婦於成都。圖/CFP

顧城。圖/新華

「你們怎麼不拍個《殺人犯顧城》呢?」當鳳凰網關於詩人顧城的紀錄片《流亡的故城》播出後,有網友這樣回復。紀錄片採訪了大量顧城生前的友人,也重返紐西蘭舊地,試圖還原一個早已被童話化和妖魔化的詩人。導演呂美靜說,之所以用了「故城」二字是想取雙關的意思,指涉詩人的同時也指涉曾經的北京。

「我是個偏執的人,喜歡絕對。」1984年,顧城在一次訪談時如是說,「朋友在給我做過心理測驗後警告我:要小心發瘋。」他清楚地知道自己「一直在走各種極端」,並「一直在裁判自己」。

他常說自己是安徒生的學生,但最終,童話王國以悲劇終結。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奧克蘭市的激流島,顧城在自家的木屋外草地上致妻子重傷,他回屋對姐姐顧鄉說,「我把謝燁打了」,顧鄉慌張地跑出去,發現躺在草地上的弟媳婦正大口喘息。此時詩人顧城已在屋子上吊自盡。奧克蘭警方派出直升機,但兩人仍搶救無效離世。

外界至今仍以「殺妻後自殺」來簡單概括當年的事件,甚至並無太多人知道顧城先於謝燁數小時去世。如今,可能已經沒人能真的走進真相了。顧城、謝燁、李英的戀情撲朔迷離,在詩人去世的當月,顧謝合作的自傳體小說《英兒》出版,曾引起國內外巨大的爭議與討論。而李英後來出書,說辭卻與《英兒》大相逕庭。這更給外界營造了更大的謎團。

「他們最終都走向了自己的反面。」顧城、謝燁、李英的共同好友文昕對《中國新聞周刊》說。顧鄉是當時離現場最近的一個人,謝燁的弟弟張純也在島上,他們陪這對詩人夫妻走過了最後的時光。但逝者的親人並不願意過多提及該事。反觀「顧城事件」20年,或能碰觸到詩人們的命運交叉與時代的脈動。

流亡

「那麼多燈火搖搖/雷米/真想和你去走風暴中安靜的雪地」。1987年8月,顧城第一次出國期間寫下了這首短詩《境外》。

1987年,顧城帶著謝燁在瑞、法、英、奧等國演講,1988年初移居紐西蘭,這個只有小學文化的詩人任教於奧克蘭大學亞語系,兩年後辭職,並在該年6月獲得永居資格。

7月,顧城夫婦最終選擇了激流島「安靜」地居住,買了一棟又大又破的木屋,顧城以當過木匠的手藝親自打造了家園。他不喜歡城市,「我相信在我的詩中,城市將消失,最後出現的是一片牧場」。他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朦朧詩的代表人物之一楊煉說,顧城是他們當中移居海外的第一個「地主」。果園,樹林,沙灘,一眼能望見的海,這是詩人最佳的天然工作室,紀錄片《流亡的故城》拍攝了顧城當年的居所和當地的風土人情。

文昕回憶,謝燁的英語很好,出國前進修過。而顧城認為,兩個人沒必要都學外語,生活上他可以靠謝燁,並一向如此。那段生活被之前的一部關於顧城的香港電影反映過。「請問顧城先生,為什麼來了兩年還不去大學教書,待在林子裡養雞呢?」電影《顧城別戀》中的謝燁問道。「大學在市區,太遠太吵了,我要留在這裡寫我天國的詩。」片中的顧城回答。

顧城不喜歡去講課,他更願意和謝燁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養了幾百隻雞。謝燁出去買春卷,他就拿起畫筆和畫板給街上的人畫肖像。

會英語的謝燁與周圍的人交往,顧城不需要。謝燁還學會了開車,而顧城不學。

謝燁的確做了很多事,早在國內時顧城就以畫券的形式名之「顧城金銀券」獎勵給妻子。「謝燁弄出一沓券說,你看他欠我多少錢。」顧城與謝燁的生前好友文昕回憶說,「他生活就是在一個遊戲的狀態。」而在激流島的「遊戲生活」中,還將加入另外一個女人。

那些自家出產的雞蛋每日也給孩子吃,這時候詩人的兒子小木耳已經降生。「你悲傷而快樂的日子,剛剛開始。」謝燁在後來的《你叫小木耳》的結尾寫道。謝燁的才華一直被丈夫的光環所掩蓋,這位同樣是詩人的女人曾這樣寫道,「我想死一回/想在生命的邊緣行走/去看看那邊海岸的風景」。這首《要求》,最終成讖。而那島上的幾百隻雞在不久之後的慘劇中更營造出了一個日後被廣為傳播的恐怖景象。

相關焦點

  • 顧城生前情人"英兒"被曝病逝 生前飽受非議(圖)
    作為英兒昔日的好姐妹,文昕曾親歷過顧城、謝燁、英兒三人的情感糾葛與命運交錯,如今三人都已撒手人寰,甚囂塵上20載的情愛故事是否也能隨之消散,文昕表示,「一切都結束了,就讓一切也都安靜下來吧,世間恩怨到此為止。」
  • 顧城、謝燁、英兒「三角戀」 :英兒她欠的 用命還了
    1987年5月,從左往右依次為:顧城,謝燁,李英與文昕。(文昕提供)詩人顧城與謝燁、英兒的「三角戀」主角之一麥琪(原名李英),已於2014年1月8日因鼻咽癌病逝於雪梨,終年50歲。至此,盤桓糾纏了20餘年的曠世悲劇的三位主人公均已離世,有關顧城、謝燁、英兒三人之間愛恨情仇的猜測毀譽,似乎戛然而止。英兒病逝的消息半年後傳回國內,鳳凰網文化第一時間聯繫到了顧城、謝燁、李英三人曾經共同的好友、也是顧城事件見證人文昕女士。文昕表示自己也是剛得知英兒去世,驚愕、複雜的心情很難說清,「我們當時的四個好朋友,如今只剩下了我自己。」
  • 死於1993:顧城和謝燁最後的日子
    但李英這會也站起來反擊那些批評顧城的人,話沒說兩句,就開始哭,在哭中結束了陳述。看到女人哭,顧城不知所措。後來顧城專門給李英寫了本書,書的名字就叫《英兒》。他對英兒的情話,和當初對謝燁說的,沒什麼區別。「你真笨,知道我多愛你嗎?」
  • 中國文人群裡最錯綜複雜的情感關係:顧城、謝燁、英兒、文昕、劉湛秋
    ▲顧城、謝燁、英兒、文昕 英兒是北京大學分校中文系學生,因熱愛詩歌,經常參加一些詩會,便認識了顧城。 就這樣,英兒一邊和劉湛秋勾搭在一起,一邊不斷地引誘顧城。她曾跟文昕說:「我其實第一眼看見顧城,就知道這是我的命,我躲不開的。」 當然,謝燁是知道顧城和英兒之間那點兒事的。因為太愛顧城,怕失去他,所以她非但沒反對,還在1990年的時候,用賣雞蛋攢下來的錢買了機票,讓英兒來到了紐西蘭。
  • 顧城妻子謝燁:三個人的婚姻也沒那麼擁擠
    011993年的10月8日那天,在紐西蘭的激流島,當妻子謝燁跟顧城提出離婚時,顧城與她發生了激烈的爭吵。那個時候情人英子也離他而去,眼看與自己生活了十年的妻子也要棄自己而去,遠走高飛,他堅決不同意。就在上海回北京的火車上,顧城遇到了這樣一個人,天意嗎?這個人就是謝燁。在火車上,謝燁被顧城的才情打動,顧城也覺得自己遇到了知音,臨下車的時候,他把自己的地址給了謝燁。此後,兩人便開始書信往來。
  • 顧城筆下的「英兒」已帶著她的愛情離開世界(3)
    核心提示: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寫下這一經典詩句的顧城離開我們已經二十多年了。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激流島,詩人顧城重傷妻子謝燁,而後自殺,謝燁於數小時後不治身亡。他們的死成了一個謎。而處在漩渦中的另外一個女主角———李英也一直被稱為「第三者」。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怎麼樣了?
    1993年10月8日,在紐西蘭的激流島,顧城先以斧頭砍傷了妻子謝燁,隨後自縊。臨死前,他給姐姐打電話:「我把謝燁打了。」數小時後,謝燁經搶救無效,帶著對生命的渴望離世。那年,顧城37歲,謝燁35歲。在人間慘劇發生後,很多人一直試圖尋找在顧城與謝燁畸形關係背後的那個隱形女子——李英。
  • 顧城筆下的「英兒」去了(圖)
    1993年10月8日,紐西蘭激流島,詩人顧城重傷妻子謝燁,而後自殺,謝燁於數小時後不治身亡。他們的死成了一個謎。處在漩渦中的另一個女主角李英也一直被稱為「第三者」。之後,李英離開紐西蘭,一直隱居在澳大利亞雪梨,《詩刊》前副主編、李英的丈夫劉湛秋幾乎多在雪梨陪伴著她。直到近日,記者從旅居澳大利亞的詩人群中得知李英於1月8日在雪梨去世的消息。但他們稱,李英的丈夫劉湛秋並不願意讓外界得知此消息。
  • 顧城與兒子「爭奪」的愛:謝燁給兒子買玩具,他會生氣的坐地不起
    身為文學愛好者的謝燁,也被顧城深深的吸引。即使謝燁的父母千方百計的阻攔,她還是來到了北京,找到了顧城,他們的關係由此確定。但是在那樣的年代,沒有固定工作的顧城並沒有入謝燁父母的眼,父母不同意他們在一起。於是,為了追求謝燁,顧城搬去了上海,甚至接受謝燁父母希望他做精神疾病檢查的要求。
  • 顧城:不瘋魔不成活
    此時的謝燁,內心應該已被傷透,不知道出於怎樣的心理,她並沒有太過激烈的反應,或許是習慣了顧城的反常行為,並長期縱容而冠以詩意;或許在她心裡,過於愛惜顧城的才華而忽略了他的個性,給了他得寸進尺的機會。一般人也很難理解,為何她不僅默許了顧城與英兒的互相愛慕,還主動邀請英兒到激流島上來住。
  • 大詩人顧城,為何殘忍殺妻?21年後,情人臨終留下一句奇怪遺言
    明面上,做著劉湛秋的情人,私底下卻又勾搭上了顧城。然而被蒙在鼓裡的謝燁,卻還傻傻的將當做自己的好閨蜜,講著私房話及丈夫的喜好。英兒從謝燁那裡對顧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便塑造了自己完美女性的女神形象。與古城相比劉湛秋則更為理性一些,他告訴英兒自己不會離婚更不會娶她給她名分。
  • 顧城:明明是我的風箏,卻嫁給了藍天
    他是一個如燈塔般存在的人,照亮了很多人,他非常想以一個理想化的烏託邦的方式去生活,就像他所一直歌唱的那樣,離開所有的苟且去詩和遠方,所以他與妻子謝燁去了一個幾乎是荒島只有一些在英國活膩了的遁世的人才在那裡的紐西蘭旁邊的小島——激流島。
  • 顧城的事情:不去國外,就沒事
    顧城的心死,源於英兒不告而別。顧城完全是以告別塵世的方式寫《英兒》,心態的死灰,毫無顧忌地剖白自己,已不準備為自己留下活路,小說中顧城甚至寫了《遺囑》一文,他抱怨英兒「你讓我死不乾淨」。顧城悔恨當初把英兒獨留島上去德國,「我也昏了,想掙個白房子之類的送給你,我拼命幹。」去國外的顧城,生活艱難。
  • 童話詩人顧城,提出三人同居,幸福生活的背後卻是斧頭殺妻
    1979年7月,顧城從上海老家回北京,在火車上,他遇到了謝燁,謝燁是一個有知識的女青年,她手捧著一本詩歌集,在顧城眼中,她如同天使一般美麗、純潔,一向不與生人接觸的顧城,破天荒跟謝燁搭話。兩人發展相當快,11月就步入了婚姻殿堂,謝燁的出現開啟了他人生新篇章,他的事業進一步提高,顧城和謝燁本來是相愛的,但是英子的出現讓她動搖,英子是一個充滿活力和激情的女孩。
  • 顧城之死:精靈之夢的倒影,女兒國王的輓歌!
    顧城的原配謝燁是他的粉絲,兩人經歷一番感情糾葛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後來因為不便言說的原因,顧城攜妻離開大陸輾轉香港、日本、英國等地,最終定居紐西蘭一個名叫「激流」的小島上。如果單單如此倒也沒什麼,悲催的是,一個叫「英兒」的女人出現了。英兒天真爛漫,青春靚麗,她通過寫信和顧城建立了感情紐帶,不久後,藉助顧城的移民身份,英兒也成功移民,抵達激流島和顧城團聚,並與顧城同居。英兒出場後,顧城的情感中心從髮妻謝燁轉移到了前者身上。
  • 情人英兒:詩人顧城自殺背後的北大才女,後來去哪裡了?
    謝燁當時已經和顧城結婚幾年,她樂於給李英分享她和顧城的愛情故事,謝燁與顧城的愛情也是謝燁自己追求得來的,李英聽著他們倆的愛情故事,心裡不禁感嘆這樣完美的一個男人沒能屬於自己。在與劉湛秋牽扯的時間裡,李英與顧城也是一直通信,後來顧城邀請她去他和謝燁居住的紐西蘭激流島,謝燁對於這一切竟也是默許的態度,而且為李英資助了路費。就這樣,李英放下與劉湛秋的感情,前往紐西蘭。在激流島他們過起了三個人的感情生活,顧城享受著齊人之樂,有通情達理的妻子,也有與自己靈魂契合的情人。
  • 顧城獨子:10歲曾回國,19歲入紐西蘭最好大學,似不知其身世
    但顧工卻猜到這個「情」字和自己的兒媳謝燁有關,若無關,他又何以會在自殺前,用斧頭砍死自己的妻子呢!知道顧城這裡的「多情多苦」與另一個叫「英兒」的女人有關,乃是之後的事了。這些,當然是顧城在遺書裡未曾明說的。
  • 想到顧城,除了萬分遺憾,還有那句「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是的,要求內心世界純淨的顧城,為達到內心理想的境界,放棄國內生活,在紐西蘭激流島和妻子謝燁過著「採菊東籬下,悠然現南山」的隱居生活。從詩中的描述,可以想見這二人世界應該多麼幸福美滿,充滿愛意。事實上,他們的相遇和相愛,一直被人們傳為佳話過。
  • 顧城殺妻自縊後:其父依舊在寫詩,嶽母至今未走出失去女兒的痛苦
    謝燁卻對這個插足自己婚姻的女人也選擇了容忍,這般容忍,自然是因為她太愛顧城,太慣著這個男人。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英兒插足顧城與謝燁的婚姻是謝燁自己的選擇。畢竟,顧城曾說過:如果謝燁生氣或者阻止,他很可能會採取另外的處理方式。可是,謝燁並沒有。一開始,謝燁負責照顧顧城與英兒的生活,而英兒則負責和顧城激情。
  • 20多年前,是誰殺死了顧城?
    1989年1月,顧城辭去奧克蘭大學的職務,專心在紐西蘭的島上種菜、養雞、作畫、寫作。辭去了工作之後的顧城,一刻也沒有忘記李英。遠離了世人的激流島,正是他建立「理想王國」的世外桃源。1990年7月5日,顧城謝燁邀請李英,前往紐西蘭激流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