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流媒體的「奈飛」之路,為什麼總跳不過廣告?

2020-12-13 新浪科技

來源:創事記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鋅刻度

來源:鋅刻度(ID:znkedu)

下班之後,在沙發上蜷縮起來,打開一方屏幕,選擇一個視頻平臺,劇情開始上演,上班族劉琳琳也就此進入了每日固定的放鬆時刻。

為了充分滿足這短暫的閒暇,90後劉琳琳成為了「優愛騰」以及搜狐、人人視頻、西瓜視頻等多家流媒體的付費用戶,每個平臺的會員費15元至20元不等,再加上一些單獨付費的劇集,她每月將花費近100元。

「花一點零花錢,獲得免看廣告或者超前觀看更新劇情的權利,能夠讓自己的觀劇體驗更好。」劉琳琳覺得值得。

近年來,正是付費用戶劉琳琳們,支撐著中國音視頻流媒體的發展,也激發著一顆顆中國版Netflix的野心。

2019年上半年底,愛奇藝率先宣布會員數過億,隨後騰訊視頻也宣布會員數過億,優酷雖然沒有公開具體付費會員數量,但也曬出平均每日訂閱人數同比增長47%的好成績,國內視頻網站的億級會員時代隨即到來。

據市場研究和數據服務公司IHS Markit預測,到2020年,中國流媒體平臺用戶每年的訂閱費支出將達到160億元。

然而,當中國的流媒體們剛看到希望,付費用戶們的熱情卻似乎開始消退,而罪魁禍首之一則是廣告和續費問題。

那些即便開了會員也難以「跳」過的廣告,阻礙著劉琳琳們點下續費鍵。

日前,浙江消保委就「九大問題」約談了愛奇藝、優酷、芒果TV等共11個音、視頻平臺,要求上述平臺對廣告特權、自動續費、重複收費等九大問題在限期內作出整改。

但眼下,對於剛剛跑通會員付費模式的中國奈飛們而言,仍有不少荊棘待斬,「去廣告」三個字,顯然遠沒有那麼容易。

「跳」不過的廣告,將用戶擋在門外

最近兩年,劉琳琳發現,下班後的追劇日程表被排得越來越滿。

「每周除了定時更新的幾部新出的電視劇需要我補刷,還有不同平臺的自製綜藝等著我追。」劉琳琳告訴鋅刻度,「現代人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各大音視頻平臺,而且大家也樂意為花上一杯奶茶的錢,去獲得更好的體驗。」

的確,伴隨著以「優愛騰」為首的中國流媒體之爭,各種較高質量的作品豐富著劉琳琳的休閒時光,並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劉琳琳付費成為一名會員。

以愛奇藝為例,從2018年第三季度開始,在《延禧攻略》等熱劇的帶動下,愛奇藝會員收入第一次超越廣告收入,成為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到2019年第三季度,愛奇藝訂閱會員營收的佔比首次過半。

根據啟信寶的工商信息,愛奇藝財報顯示,2019年第四季度,會員服務收入為39億元,同比增長21%。全年會員服務營收為144億元人民幣約合21億美元,較2018年增長36%。

但是,越來越難「叉」掉的廣告,也正讓劉琳琳們不得不拋棄一部分的平臺。

劉琳琳最近發現,有的視頻平臺廣告穿上了VIP的「馬甲」,搖身一變成為「會員專屬」。「購買會員後,視頻開頭還插入一個VIP專屬推薦,必須要手動關閉,否則就會一直播放。」這徹底讓劉琳琳收回了正準備點擊續費的手,「如果買了會員還需要自己點擊才能關閉廣告,我為什麼還要白白花錢?」

視頻播放暫停處的廣告

「明明就是為了去除廣告才花錢買會員,結果只是縮短了廣告時間,或者只是減少了開屏廣告,片前廣告和穿插的廣告還是沒有變,各種小劇場廣告和彈窗廣告根本去不掉,甚至見縫插針,連暫停都有廣告。」曾購買了多個流媒體會員的成曉(化名)對此也很是不滿,而最讓他憤怒的則是,「有時候明明花了錢購買會員,卻還要再付費變成超級會員才能享受真正的權益,這不是『套娃』嗎?」

在成曉看來,「這仿佛是花錢購買了一次花更多錢的權利,結果卻連個廣告都『叉』不了。」

根據浙江省消保委開展的一項調查,近500名消費者當中,91%的受訪者購買過視頻、音頻網站會員服務,而80.22%的用戶成為會員後仍然遇到過廣告。

而這導致的結果則是,過半的用戶不會再續費。

「既然刪不掉廣告,就不如乾脆把軟體刪了。」劉琳琳語氣裡不乏無奈。

鋅刻度近日搜索發現,即便是在被消保委約談之後,各大音視頻平臺原本存在的廣告依舊存在,只不過是在頁面會明確告知「如果開通vip,廣告可跳過」,而不再利用首頁的「免廣告」、「去廣告」等詞語來作出虛假廣告吸引用戶,讓消費者不慎「中招」。

「換湯不換藥,都是表面功夫罷了。」對此,劉琳琳和成曉並不滿意。

人類注意力之爭的代價

事實上,你在Netflix上幾乎找不到商業廣告。這家腳踏全球的公司,擔心惹惱觀眾,正是在沒有一分廣告收入的情況下,咬牙打下了一片江山。

但這對中國的流媒體們而言,並不現實。

「從2014年開始就有人在知乎提問『為什麼中國的視頻網站不能像YouTube一樣5秒後跳過廣告』, 但這更多是一種不得已之舉,國內音視頻網站單靠會員的收入並不能支撐他們的正常運作,大量嵌入貼片廣告無非是為了獲取更大的利益,有助於去開發自製節目。」於隋(化名)在一家中國視頻網站負責了兩年的廣告植入工作,在她看來,中國的流媒體因廣告問題飽受詬病,很大程度上是在進行內容之爭的過程中,不得不付出的代價。

放眼全球,全世界每年生產1000萬首新歌,1.6萬部新電影。內容為王,是Netflix給中國流媒體的最大啟示。

沒有長期合約的約束,流媒體的訂戶可以被輕易分流,為了留住用戶並從對手那裡吸引到新的觀眾,流媒體就不得不使出渾身解數爭取熱播劇。

這是一場耗資不菲、費盡心機的馬拉松競賽:各大玩家爭相購買影視製作公司、發行權和精良的劇本。算上真人秀,紀錄片,動畫和各式的原創劇集,2018年國內可觀看的作品數量就已接近500部。

玩家的利器各有不同,戰利品卻顯而易見——正是眼看著這場爭鬥的劉琳琳們。

畢竟,誰爭奪到了劉琳琳們眼前那塊屏幕,則意味著爭奪到劉琳琳對續費鍵的一次次點擊,更是爭奪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最大的話語權。

但與Netflix一直保持著較強議價能力不同,在瘋狂的版權搶購大戰之後,內容製作方對中國音視頻網站的議價能力已被不斷抬高。

於是,隨著網絡綜藝的日益盛行,不堪版權重負的中國流媒體一改傳統的採買模式,紛紛加大對自製網綜的投入。數據顯示,2019年優愛騰三家共計推出131檔綜藝節目,其中愛奇藝54檔、騰訊視頻40檔、優酷37檔。

「我老闆一直說的是,沒有限制,」愛奇藝自製劇總監戴瑩早在2016年在接受採訪時,就曾表示,「我們每年至少做30個節目。只要我們能找到好節目,我們就有資金去做。」

按照這些巨頭玩家的預期,網劇的投入更少,性價比更高,並且都是獨家播放,可以有效增加用戶數量,付費訂閱業務也會因此而起飛。

不過,如於隋所言,優質內容儘管帶來了明顯的用戶規模回饋,但並不是每家中國流媒體公司都能一直硬著頭皮揮出大手筆。

以愛奇藝為例,自2016年起,愛奇藝的內容成本一路走高,直到2018年達到峰值,儘管2019年這一情況得以改善,但根據2月底愛奇藝公布的財報數據,2019年愛奇藝全年虧損再創新高,達到103億元,超過2018年的 91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

數據來源:愛奇藝財報 製圖:鋅刻度

縱觀整個行業,眾多中國流媒體都暢想過成為中國的Netflix,但又一次次因為巨額的虧損感到失望。

眼下,這場流媒體的猛烈進攻還在持續,內容的質量也成為愈發重要的尚方寶劍。而廣告收入,仍是中國流媒體們難以割捨的左膀。

「實際上已有部分平臺可保證開通會員免看廣告的。但如果5秒就可以跳過廣告,那麼會員與非會員的區分度就不夠明顯,開會員這條生錢通道也會被砍斷。」於隋坦言,「在沒有更可靠的盈利路徑出現前,要想讓中國的流媒體徹底免廣告,實在是有些強人所難。所以廣告業務仍將在很長時間內成為平臺獲利的主要途徑。」

「奈飛」們還能「飛」多遠

「廣告特權淪為會員有看會員廣告的特權,這真的不是搞笑嗎?」

此前,一場由《慶餘年》引起的超前點播風波,徹底激發了用戶對會員權益縮水、廣告問題難解的不滿情緒,也暴露了在會員收入難以支撐高昂內容成本的情況下,中國流媒體們對盈利的迫切渴望。

與此同時,被中國流媒體們一度當作領頭羊的「奈飛」,即便從未被廣告問題絆住腳,卻也開始走下神壇——過去十年,Netflix曾一度成為最強美股,十年回報率超3700%,打敗蘋果、亞馬遜、微軟等科技領域前輩們。然而,如今的奈飛,2019年在FAANGM中漲幅排名倒數第一、跑輸傳媒巨頭迪士尼、落後於標普500指數……

Netflix走下「神壇」

眼下,中國的流媒體們尚且還在跟隨Netflix的燒錢之路,在巨虧壓力之下,視頻網站在增強盈利能力上的探索並不會停止。而伴隨著近年來會員的高速增長,新的隱憂也正在出現:如果沒有足夠的優質內容作為支撐,中國流媒體們很難保證當前的會員增長速度。

跡象正在顯現——騰訊視頻的會員從2018年Q4到2019年Q1,一度停滯在8900萬這個數字;愛奇藝2019年雖然率先會員破億,但和2018年相比,增速同樣大幅放緩。2019年,國內視頻網站的會員總數(未去重)已經超過2億,按照CNNIC國內網絡視頻用戶7.59億左右的數據來看,在線視頻行業人口紅利期已經接近尾聲。

「無論是中國的『優愛騰』,還是全球聞名的領先者Netflix,當行業度過成長期進入成熟期,如何實現量價齊升,其實是全球性的行業困境。」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鋅刻度,事實上,面對行業愈發激烈的競爭,原創內容的生意始終難做,外部渠道可購內容又持續減少,在不斷透支燒錢的循環下,國內外的「奈飛」都很難「飛」得更高,即便有最後的贏家,也難以毫髮無損。

但即便如此,面對巨大的市場,沒有誰能輕易放棄這塊重要的流量蛋糕,消耗戰仍將持續,只不過,在經歷了跑馬圈地搶佔會員的階段後,對於頭部玩家而言,競爭將進入精細化運營的新階段。

面對更加猛烈的風浪,中國「奈飛」們中或許終有玩家知難而退,但也一定不乏意志堅定的野心家仍將扇動著血跡斑斑、傷痕累累的羽翼,艱難地飛向未來。

相關焦點

  • 翻拍《水滸傳》背後:奈飛的焦慮與迷失
    三聯生活周刊對「是否看好奈飛拍攝《水滸傳》」問題進行了投票,6.3萬國人投下了「不看好」選項,唯有一萬多人表示支持。翻拍《水滸傳》,幾乎是必然被罵的一件事。為什麼還要堅持做?奈飛拍《水滸傳》意在中國市場還是日本市場?它背後的邏輯是什麼?在內容自製路上一騎絕塵的奈飛,為什麼被好萊塢圍剿,被華爾街拋棄?
  • 奈飛,不是你想學就能學
    而奈飛的燒錢,離不開美國資本市場的輸血,以及投資者對海外擴張前景的認同。在中國,任何視頻平臺都很難複製上述優勢。除此之外,管理團隊十分穩定:聯合創始人兼CEO Reed Hastings從1997年奈飛創立一直在奈飛工作,首席內容官Ted Sarandos在2000年就加入了奈飛,總顧問David Hyman在2002年加入奈飛;而CFO David Wells、首席人才官Jessica Neal也在奈飛工作了7年以上。
  • 科技巨頭FANNG的野心,流媒體的轉折時刻
    業界預期中的交易還包括,蘋果考慮收購美國電臺巨頭iHeart-Media,以提升其流媒體服務實力。這些大手筆的背後,是流媒體市場結構的巨變。他們探求的是:抓住流媒體服務的用戶量正在超越傳統付費電視的機會。英國媒體監管機構英國通信辦公室(Ofcom)數據顯示,今年7月,英國使用亞馬遜Prime和奈飛(Netflix)等流媒體服務的用戶數量首次超過付費電視用戶。
  • 「猝死」的Quibi竟被Roku收購,流媒體巨頭盯上短視頻的野心是?
    流媒體領域在疫情期間迎來了大爆發時期,以奈飛為代表的流媒體平臺的股價也是節節躥升,2020年全年奈飛的股價漲幅為60.95%。迪士尼的線下樂園業務雖損失慘重,但其Disney+流媒體業務卻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會員人數穩居北美第二位。Roku作為流媒體內容的集成者,無疑給了用戶在內容、頻道層面更多的選擇,而此次選擇收購短視頻公司Quibi,又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呢?
  • 從《紙牌屋》到首部華語劇,奈飛的野心在全球
    到了今年,這段以打造原創劇集開拓全球市場的網絡進取之路,已然是漫長的20年。期間,隨著《夜魔俠》、《毒梟》和《女子監獄》的火爆,奈飛開始了走出美國本土的計劃,在原創劇集的兩年生態自持下逐步關注亞洲市場,用了四年的時間形成了以亞洲、歐洲和美洲三版塊分蛋糕的海外市場體系。
  • 奈飛要拍《水滸傳》電影!日本導演美國編劇 定位「未來主義版動作...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流媒體行業巨頭,奈飛公司股價年初迄今已累計上漲近50%。      1998年版《水滸傳》電視劇  奈飛將拍電影版《水滸傳》  據奈飛公布信息,奈飛對其將拍的電影版《水滸傳》描述為「中國文學名著的未來主義版動作冒險傳奇大片,充滿榮耀、浪漫和陰謀,探討忠誠、領導力和我們冒個人代價去面對社會問題的責任」,檔期暫時未定。
  • 市值不及奈飛1/15的愛奇藝任重道遠
    那是愛奇藝發展至今一個值得記入史冊的裡程碑,那也意味著愛奇藝離世界流媒體巨頭奈飛這個目標更近一步。愛奇藝CEO龔宇曾表示「奈飛是把一個非常單純專注的商業模式在全球的各個區域去複製,而愛奇藝想要做NetflixPlus。」簡而言之,愛奇藝根本不想做單一內容形式的跟從者,「一魚多吃」的戰略才是愛奇藝眺望未來的野心。
  • eMarketer:預計到2022年迪士尼(DIS.US)流媒體服務Disney+營收將超...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市場研究機構eMarketer的研究人員表示,到2020年底,迪士尼(DIS.US)流媒體服務Disney+的營收將達到19.4億美元。該機構還預測,Disney+將在未來兩年創造逾40億美元的收入。值得注意的是,迪士尼宣布Disney+將在美國市場提價1美元,至每月7.99美元。此次漲價將於2021年3月26日開始執行。
  • 《奈飛文化手冊》:讓上班摸魚、下班加班,成為過去式
    奈飛規定員工沒有休假制度,一切由員工自己決定。也就是說,員工想什麼時候休假,就什麼時候休假,只要休假之前和領導打個招呼就行了。這個制度是不是帥呆了?不過,有的人可能會擔心:制度這麼散漫的公司,能長久開下去嗎?而且大家這麼自由,隨便請假還不扣工資,估計大家都想回家休息吧?
  • 破局者奈飛(Netflix):顛覆與革新,流媒體巨頭的突出重圍
    這樣的技術在中國近五年才慢慢崛起,2006年,奈飛為了完善自己的智能推薦系統, 面對全球舉辦了算法大賽,對於能夠優化自己系統的得獎者,將獲得100萬美元獎金。這一辦就是3年,全球186個國家超過4萬個團隊參與了算法大賽。最終奈飛的會員有70%以上的影片的挑選都是通過智能推薦完成。
  • 奈飛前瞻:5億美元拿下《宋飛正傳》播放權,奈飛打響回歸第一炮?
    【股價變動】9月17日美股收盤,奈飛收漲1.46%,報298.60,本周累計漲幅1.51%。【公司動態】據外媒報導,雖然奈飛(NFLX)馬上要失去《老友記》的流媒體播放權,但現在該公司正在獲得美國另一熱門系列喜劇《宋飛正傳》(Seinfeld)的流媒體播放權。
  • 抗衡美國流媒體巨頭 BBC、ITV聯合推出流媒體平臺
    英國廣播公司(BBC)和英國獨立電視公司(ITV)已確認,打算今年年底聯合推出流媒體平臺BritBox,以抗衡美國流媒體巨頭奈飛。 英國《衛報》27日報導,BritBox將是付費服務,主要播放已經歸檔的BBC和ITV節目以及這一平臺的獨播節目。收費細節尚未確定。
  • 國際流媒體環中國布局,Netflix們駐足日韓後又加持了印度劇…
    事實上,自從Netflix、亞馬遜、Disney+等流媒體啟動印度市場爭奪戰之後,印度劇就開始發生了明顯改變,並像其電影一樣,不斷通過各種途徑,進入中國觀眾的視野。 為了人口紅利,削尖腦袋也要擠進 要說90後觀眾對印度劇的印象,可能要追溯到反映豪門恩怨的《陰謀與婚禮》《新娘》等劇集。
  • 視頻流媒體「權利的遊戲」海內外對標:國內愛奇藝(IQ.US)、B站...
    對標海外:好萊塢「新六大」打響視頻流媒體內容大戰,2020-2030年是「流媒體十年」,市場加大向流媒體過渡,Disney(DIS.US)奈飛(NFLX.US)蘋果(AAPL.US)的紛紛入侷促進小屏+大屏的行業格局逐漸形成。
  • Netflix漲價股價大漲,中國「奈飛們」何時能夠構建自己的正向成長...
    (原標題:Netflix漲價股價大漲,中國「奈飛們」何時能夠構建自己的正向成長飛輪?)
  • Hulu等流媒體平臺政治廣告泛濫 暴露美國大選監管漏洞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2月24日消息,一則廣告打斷了Hulu用戶觀看NBC喜劇《布魯克林99》(Brooklyn Nine-Nine)的過程,而這則廣告的開頭是美國總統川普講話的片段。無論是廣告背後的保守派組織FreedomWorks,還是流媒體巨頭Hulu,都不需要向公眾透露更多關於這段30秒廣告的信息,以及它針對的受眾是誰,這讓監管機構擔心,聯邦選舉法並不適應數字時代,選民仍然容易受到操控。 美國政府在提高有償政治演講透明度方面幾乎毫無進展。
  • 前奈飛Netflix副總裁,如何做出艱難決策的10個習慣
    在奈飛,我經常看到這種行為是由執行團隊模仿的。奈飛的執行長將要求營銷和財務負責人就降價的好處進行辯論。爭論進行到一半時,他會阻止他們,並要求他們翻轉立場。這次演習迫使每位領導人聽取對方的論點,知道他們可能會被要求再次改變立場。如果您參與決策,請盡力提出問題,形成意見,然後引發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