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近一年的醞釀和推敲,旨在解決外國觀眾在北京奧運會期間點菜難題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終於正式「出爐」。記者昨天了解到,北京市旅遊局飯店餐飲管理處已經通知三星級以上酒店領取《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而這種正式規範的英文譯法將向飯店做重點推薦使用,但不會強制執行。
英文譯法難倒專家
據介紹,北京奧運會將吸引超過50萬的外國友人。為了讓他們在北京感受到家一般的舒適溫暖,北京奧組委一直不遺餘力消除公共場合中出現的種種蹩腳英語。
蹩腳英語在中國菜名中也有充分體現。中文菜單往往給出描述性名稱,而蹩腳英語翻譯出來的奧運會菜單則可能令人生厭,即使是誘人的美味菜餚,也可能使品嘗佳餚美味成為一次怪誕經歷。其中最讓人哭笑不得的是,把「紅燒獅子頭」翻譯成「燒紅了的獅子頭」;「麻婆豆腐」翻譯成「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等等。單看菜名,食用者有時的確難以聯想到菜品本身。
中國美食享譽世界,如何為外國客人提供一份規範的英語菜譜,難倒了眾多中外專家。「宮保雞丁」、「水煮魚」、「辣子雞」等中國老百姓喜歡的菜名,如何譯成英語,既能讓外國人看懂,又能保持菜名所蘊含的文化特色?北京市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劉洋透露,菜譜的英文翻譯這項工作令北京市從美國、英國、新加坡等聘請的專家也感到棘手。為解決這個難題,北京市旅遊局去年8月公布了一份《中文菜單英文譯法》討論稿,初步確定了2753道菜及酒水的英文譯法,並通過各個途徑徵求市民建議。
儘量用拼音保持「原味」
正式公布的《中文菜單英文譯法》對中國常見的2000餘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的名字做了英文的翻譯,其中中餐有冷菜123道、熱菜1057道、主食小吃391道;西餐頭盤類9道、湯類14道、主盤79道、麵包27種、甜點及其他西點96種;中國酒95種、洋酒150種、飲料235種。
新版《中文菜單英文譯法》中的大部分菜名,是按照菜的原料、做法翻譯的。例如宮保雞丁被翻譯成「花生、辣椒、蔥炒雞肉」;過橋米線被翻譯成「加雞肉的雞湯粉絲」。
中文菜餚名稱難以體現其做法及主配料的,就儘量使用漢語拼音來保持概念表述上的「原汁原味」,並在其後標註英文注釋。如佛跳牆翻譯成Fotiaoqiang(SteamedAbalonewithShark"sFinandFishMaw);鍋貼翻譯成Guotie(Pan-friedDumpling)。
酒類譯法也有一定規律。國產酒類以其註冊的英文為準,如酒類本身沒有英文名稱的則使用其中文名稱的漢語拼音。本報記者肖江
「麻婆豆腐」並不是「滿臉雀斑的女人製作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