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乾媽這樣的美食在國內的人氣是很高的,也是很經典的一種食物,一直以來都是中國辣醬的第一品牌,紅遍了大江南北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人。老乾媽的原型叫陶華碧,老乾媽就是她做出來的一種非常好吃的香料。她曾經只是在家裡自己研究菜式,自己創造出來了這一份香料,然後家人嘗了都說好吃,才萌生了把這個香料帶個大眾的想法。
其實這就是很簡單的創業思想,正因為她勇敢的去嘗試了,所以她後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2年美國電商將老乾媽奉為尊貴調味品,被美國消費者一搶而空。
而最近老乾媽銷量暴跌,不少人抱怨,現在買老乾媽買的不是口味,而是情懷了。
變了味的老乾媽,不再受到市場的追捧。它的發展史,也是傳統美食行業的縮影。
最開始的時候老乾媽用的都是很好的辣椒,吃起來的感覺也是很香甜的,但是自從他的兒子接手之後,為了節約成本,就沒有用原來好的辣椒了,反而是換成了很普通的辣醬,所以在味道上是沒有了原來的感覺了,自然銷量就不行了。
陶碧華在面對這樣的情況之後,也是做出了緊急的措施,就是把原來用的不好的辣椒都換成了好的,和原來一樣的。
市場環境下最主要的因素,還是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從「牛蛙」、「肉蟹煲」、「烤魚」的興起,就可以看出大眾對美食的要求越來越高。十幾元的傳統美食變成了「快餐」的選擇,在新興美食的圍堵下,傳統美食目前是處於劣勢的。然而對傳統美食影響最大的,也許還是機械化的普及。
機器製造的口味竟然能模仿手工的精髓,這是科技將要取代傳統手工美食的信號。原本科技是人人都可以使用的東西,但是傳統的手工美食店面老闆一般是上了年紀,對科技並不太熟悉的人群。可見,科技是把雙刃劍。
連口味都能被模仿,是純手工美食最害怕的東西。但是說到底,食物的美味前提還是製作技巧和原材料。製作的工藝機器可以模仿,但原材料的使用卻是機器無法代替的。機械化的產品為了控制成本,往往會出現換原材料的情況,老乾媽就是一個例子。這也是近年來傳統美食逐漸變味的原因。
雖然現在許多人雖然是口頭上說著老乾媽不好吃了,但其實身體上還是非常誠實的,很多去國外旅遊的朋友,都會習慣性的往暴力塞上一份老乾媽,就怕是在他國吃不到符合自己口味的菜品,由此可見,其實老乾媽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其實還是極高的。
不能因小失大。做生意,口碑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