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2020-09-03 和我一起學習吧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除了高額學費,背後的原因令人深思。

今年高考真的意外頗多,院校分數線大起大落,讓人摸不著頭腦。很多往年熱門高校突然不香了,也有很多曾不溫不火的大學突然變得炙手可熱。受其影響,每年被家長和考生熱捧的中外合作辦學也突然集體涼涼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呢?

大學混血兒的失寵

在我國之前頗受歡迎的幾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其中最有名氣的應該就是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上海紐約大學、崑山杜克大學、溫州肯恩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深圳)、 北京師範大學-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這9所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大學了。

根據已經公布的高考提前批和本科一批的錄取分數來看,多個省份的西交利物浦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溫州肯恩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中外合作大學分數急降,除此之外,很多知名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也受到冷落。

中外合作大學到底涼成了什麼樣

中外合作大學到底涼成了什麼樣?以這些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在遼寧省的提檔線為例:

  • 溫州肯恩大學的投檔線分數波動最大

溫州肯恩大學2018年最低投檔線是568分,2019年最低提檔線是551分,而今年真是令人大跌眼鏡,只有362分,比2019年低了189分。

  • 寧波諾丁漢大學的分數波動也是相當異常

寧波諾丁漢大學2018年最低投檔線是595分,2019年最低投檔線線是587分,而今年的最低投檔線是457分,比2019年低了130分。

除了這兩所大學外,西交利物浦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等在遼寧省的最低投檔線和往年相比也是幾十分的下跌。

無獨有偶,江蘇省的中外合作大學也是很冷,創下近3年來的最低。

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的背後原因

  • 中外合作辦學的高額學費

稍稍了解過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的人都知道,這些混血兒大學的學費相當高,每學期低則6~7萬,高則40~50萬。哪怕是按最低收費標準計算,在中外合作辦學大學一個學期的花費,差不多是我國普通大學四年的全部開銷了。這樣的高額學費,可不是每個普通家庭都可以接受的,再加上受疫情影響,國外形勢依舊嚴峻,所以今年遇冷也是非常正常的。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 國內對留學生認可度下降

據最近的一份海歸薪資報告單顯示,45%的海歸月收入不足6000元,從而可以看出留學鍍金的紅利期已經過去了,加之有些留學生學歷與能力嚴重脫節,使得國內對留學生認可度下降,留學生的口碑也大不如以前。

隨著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逐年增多,留學趨於平民化,留學生也出現了過剩的情況。

與其花費高額學費讀中外合作辦學大學,還不如節約成本選擇性價比更高的本土大學。這也是中外合作辦學大學遇冷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說到這裡,不知您對中外合作辦學集體涼涼有什麼看法?如果是您會選擇高額學費的中外合作辦學大學嗎?

相關焦點

  • 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學費這麼貴,值不值得報考?
    >特別是一些民辦高校或者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學費更是貴得離譜,就比如說下面這三所大學吧,經濟條件一般的家庭還真就上不起。這些區別於公辦大學、的民辦本科和中外合作辦學高校,學費比普通大學貴這麼多,到底值不值得報考呢?他們都有哪些優勢和劣勢?
  •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 VS 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不同,學費天差地別
    中外合作辦學是什麼意思學費貴嗎?中外合作辦學是指外國教育機構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按辦學主體可分為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按辦學方式可分為學歷教育項目和非學歷教育項目。
  • 高考志願填報失誤,被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錄取,學費壓力大怎麼辦?
    中外合作辦學高昂的學費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幾個實際的例子,以重慶為例吧:我們先來看一個985高校的例子,重慶大學,招生代碼5053,在重慶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等兩個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費是1.55萬元一年,初看這個學費也不是很高,但是在後面的備註欄內,非常清楚地標明
  • 被中外合作辦學錄取,一年學費5萬,父母因此鬧矛盾,上不上?
    有網友在網上求助:我是今年一名高考生,超出一本線6分,算正常發揮,本來想著衝一衝學校,結果被本省的某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了,學費每年5萬,現在因為這個家庭氛圍緊張,父母吵架,媽媽嫌爸爸工資少還要上這種學校,但是爸爸想努力供我讀書
  • 去年收分還很高的中外合作大學、合作辦學,今年怎麼就不行了?
    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中外合作大學以及中外合作辦學的錄取分數走低。說到中外合作大學和中外合作辦學,其實許多考生和家長並不陌生,尤其是近兩年來,各種中外合作辦學的增多,更是成為了各省新增招生計劃的主力。大量的新增合作辦學招生計劃既滿足了一部分考生本科甚至是名校的願望,又讓各省的一本率提升不少。
  • 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是什麼?學費如何?
    很多同學,都聽說過中外合作辦學碩士,但是具體是什麼,還不是很清楚。那麼,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是什麼意思呢?在職研究生招生方式有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和中外合作辦學碩士,中外合作辦學碩士是在職研究生的報考方式之一。
  • 被中外合作辦學錄取,學費一年5萬,父母因此吵架,網友意見不一
    有網友在網上求助:我是今年一名高考生,超出一本線6分,算正常發揮,本來想著衝一衝學校,結果被本省的某211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專業錄取了,學費每年5萬,現在因為這個家庭氛圍緊張,父母吵架,媽媽嫌爸爸工資少還要上這種學校,但是爸爸想努力供我讀書,媽媽覺得會因此家庭拮据,不讓去,我很矛盾,怎麼辦?
  • 中外合作辦學打造升級版
    對於廣大考生來說,近年來,不僅進入高等院校的機會在不斷增加,而且報考選項更加豐富多元,除了各類公辦、民辦高校之外,還有眾多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及學校可供選擇,很好地滿足了一部分學生「不出國就可留學」的願望。  與此同時,教育主管部門不斷出臺相關措施,加強監管,促進提升中外合作辦學的質量,著力打造中外合作辦學升級版。
  • 中外合作辦學成"香餑餑" 學費高錄取分也高
    曾幾何時,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高考的錄取 「窪地」,是分數不高考生入讀高一層次學校的捷徑,如今中外合作辦學的高學費已經不是障礙,這條讀好大學的捷徑被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認識到,中外合作辦學成了搶手的 「香餑餑」。
  • 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為什麼學費普遍都非常貴?
    因為沒有財政內補貼很正常啊,公辦大學有國家財政內補貼,中外就大部分都沒有了。外方老師不遠萬裡來上課,肯定要多錢,還有課程是有版權的。外方在國內辦學又不是慈善機構,學校要掙錢啊!中方學校也要掙錢的,不然幹嘛搞中外合作啊!
  • 2020中外合作辦學遭遇寒流,中外合作辦學多校斷檔,還值得推薦嗎
    在幾乎把整本志願填報指南看過後,就把焦點鎖定在了中外合作辦學,起始的原因,當然是因為分數,但對中外合作辦學深入了解和研究之後,發現還是有很多很有價值的地方。以下,就結合自己的體會來說一下選擇的過程和思路,順便也把我對中外合作的利弊理解,做一個分析,以便大家參考!
  • 中外合作辦學的大學,值得報考嗎?優勢和劣勢需要考生明白
    中外合作辦學,顧名思義就是國內大學和國外大學一起合作而組建的大學,或者在國內先創辦一所大學,然後在引進一些國外的教育資源、教師、教學設備等,只要有國外的師資力量或者先進教育設備,都可以叫做中外合作辦學。
  • 中外合作辦學如何補位
    改革開放以來,中外合作辦學被譽為「不出國門的留學」,實現了蓬勃發展,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截至2020年8月,全國經審批機構批准設立或舉辦的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近2300個,其中高等教育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約佔總數的90%;中美高等教育合作辦學機構、項目約為450個,佔中外合作辦學機構、項目總數約20%。
  • 中外合作辦學的本質
    每年高考的時候,會有一些同學選擇了各大高校的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有2+2的、有3+1的......基本的特點是學費貴、錄取分數比同校普通錄取分數略低。在很多家長的理念裡,中外合作辦學基本算「貴族班」,因為學費要比普通錄取的學生高一些。這個學費的具體數額在不同的學校會略有差距,有的是每年兩萬多,有的每年可以高達6、7萬。如果是兩萬多的話,大部分家庭應該可以承擔得起,因為一些獨立學院的本科也差不多要這個數了。
  • 高校中外合作辦學成讀好大學捷徑 學費每年數萬
    曾幾何時,中外合作辦學專業是高考的錄取 「窪地」,是分數不高考生入讀高一層次學校的捷徑,如今中外合作辦學的高學費已經不是障礙,這條讀好大學的捷徑被越來越多的考生和家長認識到,中外合作辦學成了搶手的 「香餑餑」。
  • 2020年,中外合作辦學,這些高校一年學費十幾萬,非富不敢報
    典型的就是中外合作辦學。基本上所有的高校都有中外合作辦學,除了清華北大外。以前就是分數低,學費貴。掏錢買分,學校合夥騙錢。以前一個重點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分數能比本部低五六十分,現在基本上低二十分,但是個別院校甚至比本部都高。掏昂貴學費,分數高,那就成冤大頭了。
  • 中外合作辦學不得虛假宣傳 導致退學返還全部學費
    中外合作辦學不得進行虛假宣傳拉攏生源。昨日,我省下發通知,對中外合作辦學收費「約法三章」。  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招生須如實向學生介紹學校性質、辦學條件,並進行收費公示。因刊登、散發虛假培訓廣告、招生簡章或者其他違反國家規定造成學員退學的,應退還所收取的全部費用。
  • 中外合作辦學能否成為留學「替代品」
    近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數據調查報告,聚焦「雙一流」建設高校和9所獨立法人合作辦學機構,對本科階段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辦學項目在招生規模、合作院校、專業設置、收費情況、生源質量及就業情況等方面進行調查,分析發展情況及趨勢。報告顯示,中外合作辦學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錄取分數持續上升,教學質量大幅提升。
  • 一年幾萬甚至上十萬的學費,中外合作辦學高校,賣房也要上值嗎?
    以今年安徽理科為例,共有452所次高校在安徽招生,其中,中外合作辦學高校達到了103所次,將近1/4!劍客老師記得三年前,我孩子考大學的時候,中外合作辦學的高校可遠遠沒有這麼多啊?我猜測中外合作辦學更像是市場行為,符合市場供求關係的規律。
  • 每年學費1.5萬至10萬元不等,你會選擇中外合作辦學嗎?
    據了解,中外合作辦學是指中國教育機構與外國教育機構依法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教學活動。從辦學形式來看,中外合作辦學有「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專業)」兩種形式。「中外合作辦學機構」是指經教育部批准的外國高校同中國高校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