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位於世界上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以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由於兩者之間存在巨大的海陸熱力性質差異,使得我國是世界上季風氣候最為顯著的地區,我國擁有包括熱帶、亞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在內的全部季風氣候類型。在夏季我國主要盛行來自海洋的東南季風,而到了冬季我國主要盛行來自內陸的西北季風,春秋季節是冷暖氣團勢力轉換的過渡時期。
冷鋒:一場秋雨一場寒
如今正值秋季,又到了暖氣團勢力減弱,而冷氣團勢力不斷加強的時節,此時由於太陽直射點位於南半球,而且繼續往南移動,北半球地區氣溫開始逐漸下降,由於陸地比熱比海洋小,所以降溫速度較快,從而氣溫較低,形成高氣壓中心,在亞歐大陸內部形成「亞洲高壓」,其中心位於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又可以稱為「蒙古-西伯利亞高壓」,隨著氣溫繼續下降,亞洲高壓的勢力將會不斷增強。
秋雨
「亞洲高壓」將會成為冬半年影響我國各地的冷空氣源地,我國各地從秋季進入到冬季,就是在一場又一場來自亞洲高壓的冷空氣影響下完成的,俗話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穿上棉」,這裡的秋雨就是由來自亞洲高壓的冷空氣與當地暖空氣共同作用形成的,在氣象學上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降水稱為「鋒面雨」,具體來說就是冷鋒降水。
冷鋒示意圖
鋒面系統是一種常見的天氣系統,主要可以分為冷鋒、暖鋒和準靜止鋒三大類,由鋒面系統產生的降水是我國降水的主要形式。所謂冷鋒,就是指由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運動從而產生的鋒面系統,在秋冬季節,來自亞洲高壓的西北季風,從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出發,由西北向東南前進,由於冷空氣冷而重,在前進過程中會將暖而輕的暖空氣抬升到高空,從而冷卻凝結產生降水,所以我們在大多數冷空氣來臨時都能看到降水。
1月海平面氣壓分布圖
冷空氣形成的鋒面雨帶,會由我國西北向東南推進,有時甚至可以影響到我國的海南島等低緯度地區。亞洲高壓在勢力發展壯大過程中,不斷的向外釋放冷空氣,有的時候可能會釋放出勢力強勁的冷空氣,前進速度很快,我們通常稱為「快行冷鋒」,這類冷鋒過境時通常會出現陰天、大風、降溫、降雨和降雪等天氣現象,冷鋒過境後則會天氣轉晴,氣溫下降,氣壓升高。
我國東部雨帶進退示意圖
如果是強冷空氣入侵,而且強度達到了一天降溫超過10℃,最低溫下降到5℃以下,就稱為一次「寒潮」入侵,是一種自然災害。如果,來自亞洲高壓的冷空氣勢力較弱,那麼冷空氣推進速度就會比較慢,大多會出現相對緩和的連續性降水,我們通常稱為「慢行冷鋒」。在這個「一場秋雨一場寒」的秋冬轉換季節中,大家要注意天氣變化,多穿衣服,注意保暖。
中國的季風區和非季風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