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滬指創下年內新高后,7日兩市疲態盡顯,場內資金跟進力度下降,逢高減持及時鎖定收益成主基調,三大指數小幅回踩下方支撐,因大金融板塊集體調整,滬指跌幅居前。業內分析認為,滬指突破年度新高后調動了部分投機資金,短線投資者主導熱點輪動,而大資金觀望情緒濃重,上衝動能受到較大制約,投資者要理性看待跨年行情,短期市場以抬高底部為主,脈衝行情下擇機布局明年的趨勢性熱點。
大金融板塊「熄火」
7日,滬深兩市各股指開市漲跌不一,滬指在金融板塊調整下持續震蕩下行,題材股的表現稍微活躍,創業板股指保持弱勢震蕩走勢,繼續形成分化格局。兩市成交量維持萎縮狀態,市場人氣欠佳,場內資金跟進力度下降,逢高減持及時鎖定收益成主基調。
截至收盤,幾大股指除科創50外,其餘均收跌。上證指數報3416.6點,跌0.81%;深證成指報13973.48點,跌0.38%;創業板指報2726.48點,跌0.16%;科創50報1406.19點,漲0.09%。兩市合計成交7689億元。Wind數據顯示,北向資金全天淨賣出11.6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買入8.65億元。
上周帶領大盤反彈的大金融7日「熄火」,銀行板塊大跌2.23%,保險板塊也跌近2%,綜合金融下跌1.74%,三板塊位列跌幅榜前三。沃森生物出售澤潤一波三折,股價放量跌停,成交金額近百億元,由此拖累疫苗指數下跌2.23%,血液製品指數也跌3.7%,鈦白粉指數、汽車整車指數也紛紛跌逾2%。
農業、半導體、白酒股則逆市活躍。生物育種漲3.12%,其中國聯水產漲停。雞產業漲2.9%,華英農業連續3日漲停。半導體設備漲3.1%,北方華創漲6.3%,長川科技漲10%。貴州茅臺7日盤中上觸1840元/股,創歷史新高。受龍頭帶動,白酒板塊集體活躍,老白乾酒、ST捨得漲幅超5%。
理性看待跨年行情
上周滬指創下年內新高,隨後維持高位窄幅盤整,市場都期盼A股能啟動跨年行情。粵開證券通過統計過去十年10月到次年3月、4月-9月的指數漲跌幅,發現各指數在年底和次年年初的表現好於年中。究其原因,可能有政策面和基本面兩方面因素。從政策周期來看,每年年底到次年年初政府會議密集召開,而年中的5-10月是政策淡季,對股市的刺激政策較少。基本面看,11月後進入三季報披露完畢的空窗期,市場對基本面的看法較明朗,疊加歲末年初的「春季躁動」,四季度到次年一季度的行情表現較好。
粵開證券進一步研究發現歷史上四季度金融、周期相對較優,一季度成長、消費相對較優。行業方面,四季度低估值藍籌板塊表現相對較好,一季度科技成長板塊較優。根據過去5年的跨年行情,影響行情起始或結束的主要變量是宏觀經濟環境如何,以及政策和流動性是否寬鬆,粵開證券認為2021年跨年行情可期。
但和信投顧7日卻認為當前投資者要理性看待跨年行情。其理由是:「本輪行情主推手的大金融板塊看似來勢洶洶,實則上漲基礎不穩,無論是銀行、券商還是保險領漲的龍頭都是小盤金融股,盤中操作手法有著經典的遊資風格,而起到壓艙石作用的大權重並未有過度的反應,流入的資金也主要來自場內,量能始終無法實質性放大。因此,投資者要理性看待跨年行情,脈衝行情下擇機布局明年的趨勢性熱點,其中券商、銀行、大宗商品最具價值,短期可適當參與量子計算、醫療器械、汽車產業鏈的交易性機會。」 記者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