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全媒體記者 俞陽 今年以來,德陽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把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作為加強黨對政法工作領導、推動政法工作在基層鄉鎮(街道)落實的重要抓手,納入全年政法工作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嚴格按照省委政法委關於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的具體要求,對政法委員配備工作實行項目化管理,督促協調抓好落實。各縣(區)在統籌推進工作的同時,注重結合鄉鎮幹部隊伍實際,綜合考慮政治素質、工作能力、文化層次、年齡結構等多方面因素,提出配備人選。目前,德陽全市84個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已全部配備到位。 全局謀劃統籌推進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和《四川省貫徹〈中國共產黨政法工作條例〉實施細則》,德陽多措並舉統籌推動加強全市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隊伍建設。 德陽市委政法委政治部實行「常態+動態」管理模式,連續三次下發通知安排加強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隊伍建設和配備摸底工作,堅持每月底和實時更新政法委員配備工作,並將其納入縣(市、區)委政法委年度目標考核,全力推動政法委員配備工作。 德陽各縣(市、區)委政法委迅速行動,積極溝通協調,全力做好鄉鎮(街道)政法委員配齊配強工作。旌陽區、羅江區、什邡市、綿竹市堅持把政治素質高、工作能力強、熟悉政法工作的幹部配備為政法委員。廣漢市12名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由廣漢市委組織部會同廣漢市紀委監委嚴格按照幹部任免交流程序確定,綜合考量了新任政法委員在群眾工作、矛盾化解等方面的個人素養。 德陽各地充揮發揮基層就是培養鍛鍊幹部的「磨刀石」訓練場作用,對政法委員進行「浸入式」培養、「壓擔式」歷練,讓其參與確保國家政治安全、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維護轄區社會穩定、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平安德陽法治德陽建設等工作。 履職盡責能力提升 德陽市以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的配備工作為抓手之一,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全市政治社會大局穩定,平安德陽建設持續深化,鄉鎮(街道)政法委員履職盡責能力得到提升,全市政法工作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來,德陽市開展了多輪影響社會穩定矛盾問題摸排化解工作,共排查出影響社會穩定的主要風險矛盾問題52項,各縣(市、區)重點突出問題45件,涉及房地產開發、涉眾型經濟案件、環境保護、企業改制、徵地拆遷、涉法涉訴等重點領域,全部落實「一個群體一個專班」,以「工匠精神」和「繡花功夫」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措施實、效果好。 完成6個縣級、124個鄉鎮、650個村(社區)綜治中心建設任務,縣級綜治中心均設立了機構編制,實現了中心實體化運行。什邡、綿竹借鑑北京、江蘇模式高標準建設,創新實現了多中心合一,資源互聯共享,實現治安防控聯防、矛盾糾紛聯調,民生服務聯辦的高效目標。目前,德陽實現了市縣鎮村四級綜治中心聯網,市綜治中心開展日常調度與及時調度相結合。什邡市、綿竹市、中江縣將綜治中心作為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在指揮部統一領導下實行網格化管控,實現網格化管理服務全域覆蓋、無死角。 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鄉鎮(街道)政法委員衝鋒在前,主動思考謀劃,依託網格化工作體系,分析研判疫情、社會穩定等形勢,組織基層政法單位和群防群治隊伍加強聯防聯控等。這次實戰考驗,讓新任政法委員的政法工作能力有了進一步提升。 德陽鄉鎮(街道)政法委員積極組織多方力量參與疫情防控工作,3785名專兼職網格員、11671名「紅袖套」、4635支社會治安志願者隊伍,深入戰「疫」第一線開展法治宣傳,以2302個網格作為防控單元,群防群治隊伍在網格內院落、樓棟小區、農貿市場等區域張貼及發放《致廣大市民朋友的一封信》等宣傳資料97.2萬餘份,利用村村響大喇叭、流動宣傳車以及微信、QQ等新媒體向居民推送普及防疫法律法規,提高群眾的自我防控意識,配合村(社區)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做好輿情引導工作,確保疫情防控期間社會大局穩定。
【來源:四川法治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