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陽、廣安、雅安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

2021-01-17 四川發布

據四川省民政廳官網消息,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德陽市旌陽區等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廣安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雅安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

詳細調整方案如下

↓↓↓↓↓

德 陽

一、關於旌陽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東湖鄉和黃河街道,設立東湖街道,以原東湖鄉和原黃河街道所屬行政區域為東湖街道的行政區域,東湖街道辦事處駐玉泉路299號。

(二)撤銷天元鎮、揚嘉鎮和天虹街道,設立天元街道,以原天元鎮、原揚嘉鎮和原天虹街道所屬行政區域為天元街道的行政區域,天元街道辦事處駐天元路33號。

(三)撤銷孝感鎮和城北街道,設立孝感街道,以原孝感鎮和原城北街道所屬行政區域為孝感街道的行政區域,孝感街道辦事處駐涪江西路57號。

二、關於廣漢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四)撤銷北外鄉,設立金雁街道,以原北外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金雁街道的行政區域,金雁街道辦事處駐黑塔街86號。

(五)撤銷雒城鎮,設立雒城街道,以原雒城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雒城街道的行政區域,雒城街道辦事處駐麥市街34號。

(六)撤銷新豐鎮,設立新豐街道,以原新豐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新豐街道的行政區域,新豐街道辦事處駐深圳路18號。

(七)撤銷興隆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輪鎮管轄,金輪鎮人民政府駐搖亭街北段85號。

(八)撤銷西高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高坪鎮管轄,高坪鎮人民政府駐東升街西段6號。

(九)撤銷新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南豐鎮管轄,南豐鎮人民政府駐鳳仙街52號。

(十)撤銷西外鄉和南興鎮,設立三星堆鎮,以原西外鄉和原南興鎮所屬行政區域為三星堆鎮的行政區域,三星堆鎮人民政府駐興華東街253號。

(十一)撤銷和興鎮,將原和興鎮場鎮社區、寶堂村、雙江村、永和村、紅安村、安平村、親民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魚鎮管轄,金魚鎮人民政府駐金小路二段1號。

將原和興鎮國防村、華嚴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三水鎮管轄,三水鎮人民政府駐九一街北段90號。

(十二)撤銷松林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連山鎮管轄,連山鎮人民政府駐綿遠路中段5號。

三、關於什邡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三)撤銷回瀾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方亭街道管轄,方亭街道辦事處駐亭江東路299號。

(十四)撤銷元石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皂角街道管轄,皂角街道辦事處駐海河路西段138號。

(十五)撤銷雙盛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馬祖鎮管轄,馬祖鎮人民政府駐青龍村18組8號。

(十六)撤銷隱峰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馬井鎮管轄,馬井鎮人民政府駐中橫街142號。

(十七)撤銷冰川鎮和紅白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鎣華鎮管轄,鎣華鎮人民政府駐鎣華大道下段3號。

四、關於綿竹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八)撤銷劍南鎮、西南鎮和板橋鎮,設立劍南街道,以原劍南鎮濱河西路社區、大東街社區、五路口社區、三星街社區、大南路社區、迎祥街社區、仿古街社區和原西南鎮及原板橋鎮所屬行政區域為劍南街道的行政區域,劍南街道辦事處駐西二環二段18號。

(十九)撤銷東北鎮和齊天鎮,設立紫巖街道,以原劍南鎮回瀾社區、紫巖路社區、茂泉社區、玉馬社區、天河社區和原東北鎮及原齊天鎮所屬行政區域為紫巖街道的行政區域,紫巖街道辦事處駐回瀾大道238號。

(二十)撤銷天池鄉、拱星鎮和興隆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漢旺鎮管轄,漢旺鎮人民政府駐漢霞路17號。

(二十一)撤銷遵道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龍鎮管轄,九龍鎮人民政府駐玉妃路224號。

(二十二)撤銷金花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廣濟鎮管轄,廣濟鎮人民政府駐廣濟路58號。

(二十三)撤銷綿遠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富新鎮管轄,富新鎮人民政府駐新民路128號。

(二十四)將土門鎮更名為麓棠鎮,以原土門鎮所屬行政區域為麓棠鎮的行政區域,麓棠鎮人民政府駐古樓街東延段1號。

五、關於中江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五)將東北鎮浩淼社區、魁山社區、魁山村、玄武村、北塔村、七裡村和南華鎮西江北路社區、龍華社區、譚家街社區、餘家河社區、龍華村、上馬村、李園村、金銀山村、團結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凱江鎮管轄,凱江鎮人民政府駐下東街59號。

(二十六)撤銷南山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南華鎮管轄。調整後,南華鎮轄原南山鎮和太和社區、南渡社區、集新社區、南渡村、前鋒村、民主村、黎明村、南壩村、光輝村、石牆村、嚴家灣村、五塊碑村、西山村、積水村、老坪村、湧泉村、蘇家壩村、茶店村、高石碑村、救水村、蘆堰村、魚池村、雙石村、灌頂村、白象溝村、天元村、高橋村、金盆村、五裡坡村所屬行政區域,南華鎮人民政府駐槐北路85號。

(二十七)撤銷傑興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北鎮管轄。調整後,東北鎮轄原傑興鎮和紅土村、保家村、牟公村、玉橋村、百福村、白梨村、河東村、喜勝村、山寨村、天星堰村、迎泉村、坭金村、油林村、立本村、響水村、洪溝村、花園村、新河村、高灌村、資傑村、勝天村、老橋村所屬行政區域,東北鎮人民政府駐二環路北二段503號。

(二十八)撤銷青市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黃鹿鎮管轄,黃鹿鎮人民政府駐儲糧街73號。

(二十九)撤銷瓦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太鎮管轄,永太鎮人民政府駐廣場街32號。

(三十)撤銷合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輯慶鎮管轄,輯慶鎮人民政府駐樂山大道158號。

(三十一)撤銷石泉鄉和古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集鳳鎮管轄,集鳳鎮人民政府駐觀鬥街18號。

(三十二)撤銷清河鄉和太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興隆鎮管轄,興隆鎮人民政府駐金匯路二段2號。

(三十三)撤銷雙龍鎮和高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臺鎮管轄,龍臺鎮人民政府駐人民北路125號。

(三十四)撤銷石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興鎮管轄,永興鎮人民政府駐文明街9號。

(三十五)撤銷民主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繼光鎮管轄,繼光鎮人民政府駐英雄街97號。

(三十六)撤銷石龍鄉,將原石龍鄉興石社區、石龍村、五裡橋村、魚山村、鳳溝村、柏灣村、古林村、青林村、銀水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聯合鎮管轄,聯合鎮人民政府駐聯合大道61號。

將原石龍鄉群貴村、金江村、賽金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通山鄉管轄,通山鄉人民政府駐幸福路2號。

(三十七)撤銷元興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倉山鎮管轄,倉山鎮人民政府駐學府路5號。

廣 安

一、關於廣安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棗山鎮和廣門鄉,設立棗山街道,以原棗山鎮和原廣門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棗山街道的行政區域,棗山街道辦事處駐棗山街12號。

(二)撤銷方坪鄉和化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官盛鎮管轄,官盛鎮人民政府駐五方街1號。

(三)撤銷穿石鄉和廣羅鄉,設立穿石鎮,以原穿石鄉和原廣羅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穿石鎮的行政區域,穿石鎮人民政府駐老街1號。

(四)撤銷崇望鄉、大龍鄉、蘇溪鄉,設立大龍鎮,以原崇望鄉、原大龍鄉、原蘇溪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大龍鎮的行政區域,大龍鎮人民政府駐黃龍大道88號。

(五)撤銷蒲蓮鄉、大有鄉、消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橋鎮管轄,花橋鎮人民政府駐花廣路35號。

(六)撤銷楊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興平鎮管轄,興平鎮人民政府駐興花街88號。

(七)撤銷鄭山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井河鎮管轄,井河鎮人民政府駐玉龍街6號。

(八)撤銷東嶽鄉,設立東嶽鎮,以原東嶽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東嶽鎮的行政區域,東嶽鎮人民政府駐人民路2號。

二、關於前鋒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九)撤銷小井鄉,將原小井鄉溫江村、小良村、蓮花村、大良村、生龍村、倒石村、珠石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閣鎮管轄,觀閣鎮人民政府駐府南路1號。

將原小井鄉雙流村、優良村、龍井村、優勝村、騎龍村、吊鐘村、金寺村、紅官村、橋灣村、長勝村、新華村、官家村、兩橋村、花盆村、小井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塘街道管轄,龍塘街道辦事處駐前紅路1號。

(十)撤銷光輝鄉,將原光輝鄉中村村、鶴嘴村、光輝村、民生村、車壩村、來龍村、梭石村、花門村、柏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廣興鎮管轄,廣興鎮人民政府駐廣興街4號。

將原光輝鄉五星村、蜂巖村、內槽村、高嶺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灘鎮管轄,龍灘鎮人民政府駐龍欣街99號。

三、關於華鎣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一)撤銷觀音溪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高興鎮管轄,高興鎮人民政府駐興政路94號。

四、關於嶽池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二)撤銷大石鄉、北城鄉、朝陽鄉、九龍鎮,設立九龍街道和朝陽街道。

將原大石鄉、原北城鄉和原九龍鎮城北社區、公園路社區、城東社區、萬興社區、園田社區、城南社區、城西社區、文星橋社區、安公橋社區、成果社區、五裡牌社區、東湖社區、粟家壩村、石廟子村、高埡口村、百步梯村、範家溝村、民生橋村、洗馬灘村、菊花山村、趙椿橋村、曾家堰村、蓮花寺村、九龍堰村、向家溝村、即顯廟村、土門鋪村、七裡溝村、張家灣村、雙大路村、金彈場村、大坪村以及花園鎮自生社區、花朝門村、官大田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龍街道管轄,九龍街道辦事處駐園田路241號。

以原朝陽鄉和原九龍鎮玉皇觀社區、麻柳橋社區、新平橋社區、白塔社區、香堂山村、窯罐廠村、界牌村、長灘寺村、萬塔山村、遇仙橋村、回龍溝村、大墳寶村、長河村、雁落壩村、長坡村、白鶴橋村、鳳凰山村、川主廟村、打石窩村、趙家河村、橫山寺村、九道拐村、胡家巖村、獅子坡村、火盆山村、陽角廟村、杜家橋村、三合寨村、稜角橋村所屬行政區域為朝陽街道的行政區域,朝陽街道辦事處駐九龍大街694號。

(十三)撤銷鎮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園鎮管轄。調整後,花園鎮轄原鎮龍鄉和楊家坡村、馬家井村、火塘壩村、肖家井村、高石梯村、臨江寺村、磨灘河村、古井溝村、桑樹埡村、大匾山村、太平溝村、唐家巷村、高坑橋村、萬壽寺村、兩不來村、挖斷山村、五元墳村、田壩寺村、三元村、油坊店村、茶園村、蘇麻溝村、松馬鞍村、紅坡蓋村、白巖溝村、伍家溝村、龍華山村、奶山坡村、金鰲寺村、響水灘村所屬行政區域,花園鎮人民政府駐花鎮路1號。

(十四)撤銷東板鄉、長田鄉、雙鄢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顧縣鎮管轄,顧縣鎮人民政府駐平安路1號。

(十五)撤銷花板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普安鎮管轄,普安鎮人民政府駐十字街18號。

(十六)撤銷賽龍鎮和大佛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羅渡鎮管轄,羅渡鎮人民政府駐興羅街160號。

(十七)撤銷粽粑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廟鎮管轄,白廟鎮人民政府駐紅旗路35號。

(十八)撤銷平安鄉和恐龍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酉溪鎮管轄,酉溪鎮人民政府駐文廣路77號。

(十九)撤銷排樓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龍孔鎮管轄,龍孔鎮人民政府駐來龍街1號。

(二十)撤銷嘉陵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坪灘鎮管轄,坪灘鎮人民政府駐小坪街40號。

(二十一)撤銷石鼓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鎮裕鎮管轄,鎮裕鎮人民政府駐興府街57號。

(二十二)撤銷團結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秦溪鎮管轄,秦溪鎮人民政府駐上街23號。

(二十三)撤銷伏龍鄉,設伏龍鎮,以原伏龍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伏龍鎮的行政區域,伏龍鎮人民政府駐伏羅街142號。

(二十四)撤銷齊福鄉,設齊福鎮,以齊福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齊福鎮的行政區域,齊福鎮人民政府駐姚市橋街一段57號。

(二十五)撤銷西板鄉,設西板鎮,以西板鄉所屬行政區域為西板鎮的行政區域,西板鎮人民政府駐正街1號。

五、關於武勝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六)撤銷新學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萬隆鎮管轄,萬隆鎮人民政府駐武渝路162號。

(二十七)撤銷金光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萬善鎮管轄,萬善鎮人民政府駐萬興路22號。

(二十八)撤銷舊縣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沿口鎮管轄,沿口鎮人民政府駐清平街248號。

(二十九)撤銷八一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烈面鎮管轄,烈面鎮人民政府駐友誼街1號。

(三十)撤銷高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賽馬鎮管轄,賽馬鎮人民政府駐走馬大道1號。

(三十一)撤銷龍庭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樂善鎮管轄,樂善鎮人民政府駐正陽路44號。

(三十二)撤銷永勝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街子鎮管轄,街子鎮人民政府駐花園街78號。

(三十三)撤銷白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飛龍鎮管轄,飛龍鎮人民政府駐為民街5號。

(三十四)撤銷石盤鄉,設立石盤鎮,以原石盤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石盤鎮的行政區域,石盤鎮人民政府駐和平街1號。

(三十五)撤銷鳴鐘鄉,設立鳴鐘鎮,以原鳴鐘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鳴鐘鎮的行政區域,鳴鐘鎮人民政府駐金鐘街61號。

六、關於鄰水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三十六)將城南鎮大佛寺社區、三合社區、紅店社區、五岔村、鄭家村、仁合村、破石村、牌坊村、文星村、南埡村、土埡村、石壩村、滑橋村和城北鎮雙井社區、趙家橋社區、景家溝村、白佳村、延勝村、姚家村、東北村、同心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鼎屏鎮管轄,鼎屏鎮人民政府駐古鄰大道北段115號。

(三十七)撤銷西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城南鎮管轄。調整後,城南鎮轄原西天鄉和河灣村、新和村、安豐村、沙魚村、磬明村、花石村、芭蕉村、關渡村、高坪村、新安村所屬行政區域,城南鎮人民政府駐雲頂街55號。

(三十八)撤銷長安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城北鎮管轄。調整後,城北鎮轄原長安鄉和龍井村、翠柏村、羅解村、青坪村、清河村、馬林村、林場村、平橋村、東鄰村、朱家村、石花村、石埡村、三重堂村、文家坡村、茨竹村、三樹村、子母石村、人民村、小魚灘村、平灘橋村所屬政區域,城北鎮人民政府駐三重堂村五組88號。

(三十九)撤銷甘壩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牟家鎮管轄,牟家鎮人民政府駐樂融街68號。

(四十)撤銷四海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合流鎮管轄,合流鎮人民政府駐榮興路278號。

(四十一)撤銷九峰鄉和華鎣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壇同鎮管轄,壇同鎮人民政府駐人民南路145號。

(四十二)撤銷子中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高灘鎮管轄,高灘鎮人民政府駐漢渝路456號。

(四十三)撤銷冷家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觀音橋鎮管轄,觀音橋鎮人民政府駐泰安路25號。

(四十四)撤銷龍安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柑子鎮管轄,柑子鎮人民政府駐康寧街南段517號。

(四十五)撤銷護鄰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興仁鎮管轄,興仁鎮人民政府駐河邊街237號。

(四十六)撤銷同石鄉和古路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永鎮管轄,石永鎮人民政府駐金湖路8號。

(四十七)撤銷柳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石滓鎮管轄,石滓鎮人民政府駐河西街84號。

(四十八)撤銷荊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兩河鎮管轄,兩河鎮人民政府駐黃桷街15號。

(四十九)撤銷關河鄉和龍橋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袁市鎮管轄,袁市鎮人民政府駐天平丘大街169號。

(五十)撤銷涼山鄉和長灘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豐禾鎮管轄,豐禾鎮人民政府駐關華街93號。

(五十一)撤銷風埡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龍鎮管轄,九龍鎮人民政府駐文昌街208號。

(五十二)撤銷新鎮鄉和太和鄉,設立太和鎮,以原新鎮鄉和原太和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太和鎮的行政區域,太和鎮人民政府駐親民路110號。

(五十三)撤銷椿木鄉,設立椿木鎮,以原椿木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椿木鎮的行政區域,椿木鎮人民政府駐黃金扁路6號。

(五十四)撤銷梁板鄉,設立梁板鎮,以原梁板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梁板鎮的行政區域,梁板鎮人民政府駐長宇路3號。

(五十五)撤銷復盛鄉,設立復盛鎮,以原復盛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復盛鎮的行政區域,復盛鎮人民政府駐新盛街1號。

(五十六)撤銷黎家鄉,設立黎家鎮,以原黎家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黎家鎮的行政區域,黎家鎮人民政府駐秀水街1號。

雅 安

一、關於雨城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一)撤銷中裡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上裡鎮管轄,上裡鎮人民政府駐四家村2組69號。

(二)撤銷北郊鎮,將原北郊鎮福國村、橋樓村、大石村、七盤村、丁家村、席草村、蒙泉村、永興村、福坪村、隴西村、峽口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碧峰峽鎮管轄,碧峰峽鎮人民政府駐三益村7組49號。

將原北郊鎮鬥膽村、沙溪村、新一村、紅星村、聯坪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河北街道管轄,河北街道辦事處駐碧峰峽路37號。

將原北郊鎮金雞村、金鳳村、張碗村、白塔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江街道管轄,青江街道辦事處駐雅州大道326號。

(三)撤銷沙坪鎮和望魚鄉,設立望魚鎮,以原沙坪鎮和原望魚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望魚鎮的行政區域,望魚鎮人民政府駐羅壩村1組106號。

(四)撤銷對巖鎮,將原對巖鎮對巖村、坎坡村、彭家村、葫蘆村、隴陽村、殷家村所屬區域劃歸多營鎮管轄,多營鎮人民政府駐文昌街206號。

將原對巖鎮龍崗村、順渡村、青元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西城街道管轄,西城街道辦事處駐縣前街138號。

(五)撤銷南郊鄉和孔坪鄉,設立周公山鎮,以原孔坪鄉和原南郊鄉坪石村、柳陽村、昝村、獅子村、太源村、高山村、餘家村、龍洞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周公山鎮的行政區域,周公山鎮人民政府駐新村村2組43號。

將原南郊鄉的水中社區、南壩村、順江村、澄清村和原對巖鎮青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東城街道管轄,東城街道辦事處駐建新路145號。

(六)撤銷大興鎮,設立大興街道,以原大興鎮前進村、穆家村、順路村、寨坪村、高家村、大堰村、龍溪村、天寶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大興街道的行政區域,大興街道辦事處駐前進村9組1號。

(七)撤銷鳳鳴鄉和合江鎮,將原鳳鳴鄉、原合江鎮和原大興鎮周山村、萬坪村、九龍村、簡壩村、徐山村、範山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草壩鎮管轄,草壩鎮人民政府駐草壩東街30號。

(八)撤銷觀化鄉和八步鄉,設立八步鎮,以原觀化鄉和原八步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八步鎮的行政區域,八步鎮人民政府駐紫石村2組222號。

(九)撤銷嚴橋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晏場鎮管轄,晏場鎮人民政府駐興晏前街6號。

二、關於名山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撤銷紅巖鄉和前進鄉,設立前進鎮,以原紅巖鄉和原前進鄉六坪村、蘇山村、楠水村、新市村、林泉村、尖峰村、泉水村、鳳凰村、雙合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前進鎮的行政區域,前進鎮人民政府駐前進街43號。

(十一)撤銷永興鎮,設立永興街道,將原永興鎮雙牆村、三岔村、青江村、大堂村、箭道村、化城村、古房村、馬頭村、金橋村、筆山村、江落村、瓦窯村和原前進鄉橋樓村、兩河村及蒙頂山鎮大弓村、槐樹村、名鳳村、衛幹社區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永興街道管轄,永興街道辦事處駐興政街1號。

(十二)撤銷蒙陽鎮和城東鄉,設立蒙陽街道,以原前進鄉清河村,原蒙陽鎮新城社區、西城社區、中心社區、東城社區、紫霞村、同心村、貫坪村、安坪村、拴馬村、律溝村、中瓦村、上瓦村、周坪村、德光村,原城東鄉平橋村、五裡村、雙溪村、長坪村、雙田村、餘光村及原永興鎮鄭巖村、沿河村所屬行政區域為蒙陽街道的行政區域,蒙陽街道辦事處駐沿江東路50號。

(十三)撤銷萬古鄉和建山鄉,設立萬古鎮,以原萬古鄉和原建山鄉安樂村、安吉村、橫山村、飛水村所屬行政區域為萬古鎮的行政區域,萬古鎮人民政府駐萬中路116號。

將原城東鄉徐溝村、官田村和原蒙陽鎮德福社區、河坪村、關口村、箭竹村及原建山鄉見陽村、止觀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蒙頂山鎮管轄。調整後,蒙頂山鎮轄德福社區、徐溝村、官田村、河坪村、關口村、箭竹村、見陽村、止觀村、金花村、槐溪村、蒙山村、名雅村、水碾村、梨花村所屬行政區域,蒙頂山鎮駐皇茶大道下段202號。

(十四)撤銷中峰鄉,設立中峰鎮,以原中峰鄉四崗村、大衝村、四包村、三江村、下壩村、甘溪村、河口村、秦場村、朱場村、海棠村所屬行政區域為中峰鎮的行政區域,中鋒鎮人民政府駐東街1號。

(十五)撤銷解放鄉、雙河鄉、聯江鄉,將原解放鄉吳崗村和原雙河鄉金鼓村、紮營村、長沙村、延源村、騎龍村、金獅村及原聯江鄉藕花村、土墩村行政區域劃歸紅星鎮管轄,紅星鎮人民政府駐新紅老街75號。

將原解放鄉文昌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店鎮管轄,新店鎮人民政府駐新民路下段76號。

將原雙河鄉六合村、雲臺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車嶺鎮管轄,車嶺鎮人民政府駐中心街64號。

將原聯江鄉九龍村、萬安村、紫蘿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馬嶺鎮管轄,馬嶺鎮人民政府駐新街26號。

(十六)撤銷廖場鄉,將原廖場鄉萬壩村、藕塘村、廖場村、新場村、桂芳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黑竹鎮管轄,黑竹鎮人民政府駐黑竹關村上街108號。

將新店鎮安橋村,紅星鎮餘壩村、華光村,原廖場鄉觀音村,原解放鄉銀木村、高崗村、瓦子村、月崗村及原中峰鄉桂花村、一顆印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百丈鎮管轄,百丈鎮人民政府駐百丈湖大道二段1號。

(十七)撤銷茅河鄉,設立茅河鎮,以原茅河鄉和原聯江鄉涼水村、續元村、孫道村、合江村所屬行政區域為茅河鎮的行政區域,茅河鎮人民政府駐政府街15號。

三、關於天全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十八)撤銷大坪鄉和多功鄉,將原大坪鄉任家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城廂鎮管轄,城廂鎮人民政府駐徙榆路57號。

將原大坪鄉大坪村、毛山村、大窩村、徐家村、瓦坪村和原多功鄉多功村、半溝村、羅代村,以及樂英鄉鹽店社區、石家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始陽鎮管轄,始陽鎮人民政府駐鳳陽大道1080號。

將原多功鄉仁義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樂英鄉管轄。調整後,樂英鄉轄安樂村、幸福村、王家營村、愛國村、群山村、姜家壩村、仁義村所屬行政區域,樂英鄉人民政府駐安樂村安樂135號。

(十九)撤銷思經鄉和魚泉鄉,設立思經鎮,以原思經鄉和原魚泉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思經鎮的行政區域,思經鎮人民政府駐思經村1組103號。

(二十)撤銷紫石鄉和兩路鄉,設立喇叭河鎮,以原紫石鄉紫石關村1至6組,新地頭村、小仁煙村、大仁煙村和原兩路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喇叭河鎮的行政區域,喇叭河鎮人民政府駐紫石關村4組7號。

(二十一)撤銷小河鄉,設立小河鎮,以原小河鄉和原紫石鄉紫石關村7組(腳基坪)所屬行政區域為小河鎮的行政區域,小河鎮人民政府駐秋豐村5組104號。

(二十二)撤銷仁義鄉和老場鄉,設立仁義鎮,以原仁義鄉和原老場鄉所屬行政區域為仁義鎮的行政區域,仁義鎮人民政府駐永興村4組88號。

(二十三)撤銷新場鄉,設立新場鎮,將原新場鄉和興業鄉馬子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場鎮管轄,新場鎮人民政府駐新場上街6號。

四、關於蘆山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四)撤銷清仁鄉,將原清仁鄉和龍門鎮五星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蘆陽街道管轄,蘆陽街道辦事處駐城北路57號。

(二十五)將寶盛鄉中壩村鐵爐頭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川鎮管轄,大川鎮人民政府駐三江村1組80號。

五、關於寶興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六)撤銷永富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隴東鎮管轄,隴東鎮人民政府駐隴東街86號。

(二十七)撤銷明禮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五龍鄉管轄,五龍鄉人民政府駐東風村環街上7號。

六、關於滎經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二十八)撤銷五憲鄉和附城鄉,設立五憲鎮,以原五憲鄉和原附城鄉南村壩村、煙溪溝村所屬行政區域為五憲鎮的行政區域,五憲鎮人民政府駐毛坪村小毛坪組106號。

(二十九)撤銷六合鄉,將原六合鄉寶積村、星星村、水池村、富林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花灘鎮管轄,花灘鎮人民政府駐花灘西街201號。

(三十)撤銷嚴道鎮、大田壩鄉、烈太鄉,設立嚴道街道,以原嚴道鎮、原大田壩鄉、原烈太鄉、原附城鄉南羅壩村和原六合鄉古城村、上虎村所屬行政區域為嚴道街道的行政區域,嚴道街道辦事處駐新民上街12號。

(三十一)撤銷青龍鄉和煙竹鄉,設立青龍鎮,以原青龍鄉和原煙竹鄉所屬行政區域為青龍鎮的行政區域,青龍鎮人民政府駐桂花村八組44號。

(三十二)撤銷滎河鄉、烈士鄉、新建鄉,設立滎河鎮,以原滎河鄉、原烈士鄉和原新建鄉所屬行政區域為滎河鎮的行政區域,滎河鎮人民政府駐楠木村三組202號。

(三十三)撤銷天鳳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新添鎮管轄,新添鎮人民政府駐上壩村六組84號。

(三十四)撤銷新廟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牛背山鎮管轄,牛背山鎮人民政府駐楠林村二組18號。

(三十五)將花灘鎮青槓村所屬行政區域劃歸民建彝族鄉管轄,民建彝族鄉人民政府駐建樂村二組90號。

七、關於漢源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三十六)撤銷料林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樹鎮管轄,大樹鎮人民政府駐山羊坪社區1號。

(三十七)撤銷萬裡鄉和安樂鄉,設立安樂鎮,以原萬裡鄉和原安樂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安樂鎮的行政區域,安樂鎮人民政府駐安樂村2組57號。

(三十八)撤銷大田鄉和雙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九襄鎮管轄,九襄鎮人民政府駐梨城西路83號附1號。

(三十九)撤銷後域鄉和前域鄉,設立前域鎮,以原後域鄉和原前域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前域鎮的行政區域,前域鎮人民政府駐前域社區1號。

(四十)撤銷西溪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富莊鎮管轄,富莊鎮人民政府駐富莊社區6組1號。

(四十一)撤銷三交鄉和梨園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宜東鎮管轄,宜東鎮人民政府駐天罡村1號。

(四十二)撤銷河西鄉,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唐家鎮管轄,唐家鎮人民政府駐五裡社區3組151號。

八、關於石棉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四十三)撤銷棉城街道和新棉鎮,設立新棉街道,以原棉城街道和原新棉鎮所屬行政區域為新棉街道的行政區域,新棉街道辦事處駐濱河路四段851號。

(四十四)撤銷安順彝族鄉和先鋒藏族鄉,設立安順場鎮,以原安順彝族鄉和原先鋒藏族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安順場鎮的行政區域,安順場鎮人民政府駐安順村三組66號。

(四十五)撤銷回隆彝族鄉和擦羅彝族鄉,設立回隆鎮,以原回隆彝族鄉和原擦羅彝族鄉所屬行政區域為回隆鎮的行政區域,回隆鎮人民政府駐葉坪村二組126號。

(四十六)撤銷美羅鄉和宰羊鄉,設立美羅鎮,以原美羅鄉和原宰羊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美羅鎮的行政區域,美羅鎮人民政府駐方元村五組126號。

(四十七)撤銷挖角彝族藏族鄉和田灣彝族鄉,設立王崗坪彝族藏族鄉,以原挖角彝族藏族鄉和原田灣彝族鄉所屬行政區域為王崗坪彝族藏族鄉行政區域,王崗坪彝族藏族鄉人民政府駐挖角村四組68號。

相關焦點

  • 綿陽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
    據四川省民政廳官網消息,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綿陽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詳細調整方案如下↓↓↓↓↓一、關於涪城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一)撤銷金家林街道和龍門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青義鎮管轄,青義鎮人民政府駐龍港路60號。
  • 攀枝花、樂山、資陽、涼山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獲批
    從四川省民政廳官網獲悉,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批覆同意攀枝花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樂山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資陽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涼山州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方案。詳細調整方案如下↓↓↓↓↓攀枝花市一、關於東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一)撤銷南山街道,將原南山街道和銀江鎮華山村四組所屬行政區域劃歸大渡口街道管轄
  • 四川省德陽市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十個鎮撤銷三個
    11月15日,四川省民政廳網站發布的《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德陽市調整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以下簡稱《批覆》)顯示,德陽市羅江區近日獲批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撤銷了十個建制鎮中的三個。根據《批覆》,此次德陽市調整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具體情況是:一、撤銷御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萬安鎮管轄,萬安鎮人民政府駐麓峰北路157號;二、撤銷慧覺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山鎮管轄,金山鎮人民政府駐團結路1號;三、撤銷蟠龍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馬關鎮管轄,白馬關鎮人民政府駐順龍街44號。
  • 德陽市各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全面進入組織實施階段
    12月19日上午,旌陽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動員大會召開,安排部署組織實施階段工作。據悉,經省政府批覆同意,羅江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作了調整,撤銷了10個建制鎮中的3個。撤銷御營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萬安鎮管轄;撤銷慧覺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金山鎮管轄;撤銷蟠龍鎮,將其所屬行政區域劃歸白馬關鎮管轄。據了解,羅江區上一次大規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是在2006年,由原來的14個鎮、1個鄉調整為10個鎮。
  • 涼山州調整普格縣等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四川在線記者 李丹1月12日,四川省政府關於同意涼山州調整普格縣等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正式下發,至此,我省2019年10月啟動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已全部調整完成。要堅持順向優化鄉鎮區劃版圖,落實「五個不」的政策要求,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土管理法規政策,統籌做好改革的「前後篇」文章,真正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本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並更新行政區劃圖。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指導,做好輿情監測和綜合應對工作,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有序穩妥實施。
  • 新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新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發布日期:2019-11-21 10:29 瀏覽次數: 字體:[ 大 中 小 ]
  • 涼山州調整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獲批,來看看有沒有你家......
    1月12日,四川省政府關於同意涼山州調整普格縣等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正式下發,至此,我省2019年10月啟動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已全部調整完成。要堅持順向優化鄉鎮區劃版圖,落實「五個不」的政策要求,嚴格執行中央和省委關於厲行節約的規定和國土管理法規政策,統籌做好改革的「前後篇」文章,真正把改革紅利轉化為發展實效。本次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涉及的各類機構要按照「優化、協同、高效」的原則設置,涉及的行政區域界線要按規定及時勘定並更新行政區劃圖。要強化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責任,加強監督指導,做好輿情監測和綜合應對工作,確保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有序穩妥實施。
  • 德州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代碼調整
    根據省政府批覆和行政區劃代碼編制規則,現將濟南、德州、菏澤市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代碼公告如下:濟南市濟陽區垛石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370115007;濟南市濟陽區曲堤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370115008;濟南市萊蕪區口鎮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370116005;濟南市萊蕪區羊裡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370116006;濟南市萊蕪區方下街道行政區劃代碼為
  • 自貢市部分行政區劃有調整 涉及自流井貢井大安
    記者從四川省民政廳官網獲悉,日前,經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部分鄉鎮行政區划進行調整,涉及瀘州、巴中、雅安、綿陽、廣元、自貢、達州、甘孜、阿壩等多地。 其中,自貢市自流井區撤銷高峰鄉,設立高峰鎮,以原高峰鄉的行政區域為高峰鎮的行政區域。
  • 自貢市6縣區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涉及到你家了嗎?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丹)記者9月5日從四川省民政廳官網獲悉,日前,省政府發布《關於同意自貢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同意自貢市自流井區、貢井區、大安區、沿灘區、榮縣和富順縣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 大安區召開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階段工作會議
    會場四川新聞網自貢9月16日訊(段紅宇)9月9日,大安區召開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階段工作會議,貫徹落實省市關於行政區劃調整工作部署,安排全區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實施階段工作。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鍾淳,區政協主席羅旭東,區委副書記餘泓等在家縣級領導出席會議,區級各部門、相關鄉鎮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自貢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唐傑出席會議並講話唐傑強調,此次會議的召開,標誌著大安區的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正式進入實施階段,這是大安區的一件大事,更是一件喜事。
  • 昭覺縣人民政府關於《昭覺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 (草案...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和省委「一幹多支」發展戰略,促進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按照《行政區劃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704號)和省州相關要求,我縣擬制了《昭覺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現予以公布。歡迎社會各界人士提出意見和建議。意見徵求時間從即日起至2020年12月4日18時止。
  • 四川一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草案公布,覆蓋各縣!
    針對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 10月10日,綿陽召開全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會議 布置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 近日,綿陽各縣(市、區)政府官網公布了 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
  • 四川自貢遂寧南充3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涉及這些鄉鎮!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李丹)8月26日,省政府正式批覆同意宜賓市10區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隨後,宜賓市涉及行政區劃調整的鎮、街道相繼掛牌。作為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試點城市,近期,自貢、遂寧、南充、宜賓等市相繼召開會議,部署鄉鎮行政區劃調整工作。
  • 一圖看懂遂寧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你現在是哪裡人?
    日前,記者從遂寧市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獲悉,遂寧市新一輪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已獲省政府、市政府正式批覆並對外發布。具體區劃調整請看↓↓↓船山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安居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射洪市部分鄉鎮(街道)
  • 樂山市市中區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
    樂山市市中區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方案(草案)一、總體設立情況樂山市市中區現設立鄉鎮(街道)32個,其中:鄉10個、鎮15個、街道7個。此次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改革,我區鄉鎮(街道)實際減少15個,減幅47%。現擬設立鄉鎮(街道)17個,其中:鄉2個、鎮10個、街道5個。
  • 四川:達州市將調整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6月12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了《關於同意達州市調整萬源市、宣漢縣、大竹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0〕8號)》,具體調整如下: 一、關於萬源市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一)設立古東關街道,將太平鎮東城社區、新華社區、古馬兒社區、燎原社區、裕豐社區
  • 涼山州調整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涼山州調整普格縣等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21〕1號涼山州人民政府:你州呈報的《關於調整普格縣等7縣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請示》(涼府〔2020〕47號)收悉。經研究,現批覆如下。
  • 內江這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據省民政廳官網消息,省政府同意內江市市中區、內江市東興區、隆昌市、資中縣、威遠縣等5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具體如下:| 一、關於市中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
  • 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獲批覆!
    四川省人民政府關於同意綿陽市調整部分鄉鎮行政區劃的批覆(川府民政〔2019〕27號)綿陽市人民政府:你市《關於涪城區等9個縣(市、區)部分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請示》(綿府〔2019〕71號)收悉。上述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和全省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工作會議精神,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尊重和順應城鄉發展規律,加強黨的領導,注重總體規劃,體現改革精神,著力推進治理制度創新和能力建設,構建適應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需要、符合新時代基層政權建設定位、經濟實力和服務能力明顯增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