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寶寶繪畫啟蒙期的五種能力

2020-11-09 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

繪畫,是指用筆、板刷、刀、墨、顏料等工具或材料,在紙、紡織物、木板、牆壁等平面上塑造形象的藝術形式。也就是說,繪畫不像跑步、唱歌那麼簡單,它是一項需要協調多種能力的綜合性、創造性活動。

每一個寶寶都是天生的藝術家,0-3歲的嬰幼兒對顏色、色彩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在寶寶繪畫能力的啟蒙前,我們著重培養並鍛鍊寶寶的這五種能力!

01. 握筆能力

握筆能力指的是寶寶握持書寫工具的能力,這並不是一個單一的動作,而是上百塊肌肉與上百條神經協調的結果,並不是寶寶出生後就會的。

一開始的時候,嬰兒只能用整個手掌來抓握蠟筆,但還不能利用軀幹的關節來控制筆,直到通過幾個月的爬行、俯臥、翻身等鍛鍊到臂肌,在15個月左右時,才能開始做有限的動作來帶動筆,然後一步步,從肩到肘,再到手腕、手指。

通過觀察可以發現,幼兒最開始用筆畫出的是點或短線,然後進化到各種角度不同的直線與弧線,再接著從不閉合的環線過度到閉合的圓。而在時間上來進行劃分,幼兒持筆繪畫一般從1歲多開始,前面為準備期;1歲多到3歲是孩子從點到線再到面的聯繫階段,常被稱為「塗鴉期」,大人幾乎看不出孩子畫的內容與形象的關係。

02.視覺能力

在繪畫時,孩子的眼睛需要根據畫筆的移動而移動,這需要視覺廣度與速度的配合。在寶寶1歲前,這兩者發展很慢,孩子看東西經常會「脫靶」,甚至拿著兩塊積木對敲都很難實現。

隨著爬行、走路這類移動經驗的增加,1歲後的孩子逐步形成立體視,能追蹤運動的物體,並開始把來自兩眼的有一定視差的視覺信息進行整合,從而形成深度感。這樣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就有了突破,基本不會存在想畫點卻在紙上點空了。

1歲半以後,隨著日常喝水、吃飯、玩玩具等大量精細動作的鍛鍊,孩子的視動統合能力得到重大發展,塗鴉時不太會出現深淺不一、忽斷忽續的線條了。2歲後,孩子發展出腦-眼-軀體協調能力,這種運用大腦加工視覺信息,並引導軀體運動的能力,能讓孩子更流暢地進行連續的往返運動,畫出重疊或複合的線條與圓。

03. 審美感受力

繪畫創作的動力,來自人對美的感知。美是一種觸動,花朵很漂亮讓孩子觸動了,媽媽的擁抱很溫馨讓孩子觸動了......孩子拿起筆來畫,一定是想要保留這種觸動或傳遞這種觸動。在孩子還不能自如地畫出這些「觸動」前,孩子首先得打開自己的五感與心,接受這些美的觸動。只有被觸動,孩子的腦海裡才會冒出意向。因為意向會隨著時間淡忘,才讓孩子產生畫出這些意向的想法,好比我們用相機把美的一刻拍照留存一樣。

在孩子3歲前,給孩子越豐富的美的觸動,孩子的審美感受力就會越強。當孩子的心智善於發現美,他就會有源源不絕的創作欲望,而不是空洞地等被人告訴自己可以畫什麼,或刻意模仿別人的畫。

04. 表徵能力

表徵,是認知心理學中的概念,指將現實世界中的事物以另一種較為抽象或符號化的形式來代表的歷程。繪畫,就是孩子對現實世界的表徵。

3歲前,孩子受思維水平所限,孩子只能用簡單的線條來再現輪廓極其簡單的事物,例如用圓圈代表蘋果,他只能觀察到物體與物體之間的空間關係;例如蘋果和香蕉是獨立的、分開的,2歲多的孩子能在圓圈(蘋果)旁邊畫一個不規則形狀(香蕉),以表示兩者是分開的。但孩子還未開始關注物體內部的空間關係,更無法用標準幾何圖形來模擬事物的固定狀態,例如媽媽的臉從正面看和從側面看,形狀是不一樣的;媽媽走近或走遠,臉的大小也在變化,那如何才能用一個固定的形狀或大小來表示呢,這是本階段孩子困惑的地方。

所以3歲前,孩子的思維水平決定了他的繪畫表徵能力,孩子只能畫出這個事物是一個閉合的圖形或是一個不閉合的圖形,因為這是他唯一可以確定的地方。

05. 語言表達能力

正是因為孩子的觀察、理解與表徵和成人不一樣,他們畫的畫才不那麼好理解,這就需要一個「翻譯過程」——只有當孩子對畫作進行說明,大人才能理解他畫的是什麼。孩子從無意識塗鴉進化到有意識塗鴉往往在2歲多的時候,這時候可以多多向孩子提問,讓孩子用語言為自己畫的形象賦予意義。

例如,向孩子提問「這是什麼?」,或者概括孩子說的話「啊,原來這個圈圈是媽媽,這個圈圈是寶寶,我們兩個挨在一起」。孩子聽了會想學習更多的名詞、動詞等,從而更自如地為自己的畫加以解釋,讓媽媽或其他人更了解自己的畫作。隨著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會促使孩子畫出更多事物、場景。

由此可見,孩子想要畫出一幅畫,需要有所感、有所觸,需要手指熟練地使用繪畫工具,需要腦中有豐富的意向,還需要正確表徵事物內外的空間關係,才能邊想邊操縱肢體,在平面上畫出形象,然後向別人介紹自己畫的形象。

在貝格爾國際託育中心,託育老師們依照《貝氏發展學程》中的「美術創作」領域搭配適性教學發展活動五大領域中任一或多項領域,鍛鍊寶寶美感,把握寶寶繪畫啟蒙期,讓寶寶成為一位美和藝術的探索者、創作者和欣賞者。

相關焦點

  • 繪畫啟蒙 在家也能輕鬆開展的藝術啟蒙
    兒童繪畫對孩子來說只是遊戲,但繪畫同時促進著兒童心智的成長,對兒童的感知能力、記憶能力、想像能力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一、塗鴉啟蒙期  適合年齡:1-3歲  培養目標:動手能力  1-3歲的寶寶其實不是對繪畫這件事感興趣,他們只是對線條和顏色感到好奇。他們處於無意識塗鴉的狀態,所以這時期的寶寶用色、圖案沒有規律,也不一定能稱為一幅畫。
  • 【五顆星-家長課堂】:2-3歲培養繪畫能力關鍵期
    2-3歲是兒童視覺感受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如果對孩子進行繪畫教育,可以促進孩子在這方面才能的發展。
  • 寶寶英語啟蒙期的秘密 答案都在這裡
    寶寶英語啟蒙期的秘密 答案都在這裡! 對處於語言意識發生階段的寶寶們而言,寶寶們對自己和別人的發音會表現出極強的興趣度,這時候讓寶寶進行英語學習,真的是會事半功倍! 其實很多寶寶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都會出現畏難情緒,都會有想要放棄的階段。當家長們遇到這樣的情況時,可千萬不要覺得孩子有什麼問題。
  • 哲學繪本推薦:抓住「哲學啟蒙期」,解決孩子的十萬個為什麼
    父母要善於抓住孩子的"哲學啟蒙期",才能更好促使孩子思維更加靈活。3、對事物的認知更加深刻。孩子在學校學習,除了要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外,學會思考事情的來龍去脈更為重要。所學習的具體知識和科學技術往往只是我們認識自我與世界的工具,在掌握一定具體知識之後,思維能力才是關鍵。
  • 繪畫啟蒙很簡單,做好3個引導,在家就能培養寶寶的繪畫藝術
    還有很多家長特別重視孩子的美術細胞,認為學習美術的孩子在設計能力和想像能力都非常出色。但是美術的藝術是要從小就開始培養的,繪畫啟蒙是最好的鍛鍊,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父母應該怎樣給孩子培養繪畫藝術細胞吧!
  • 如何開發孩子的繪畫能力
    兒童繪畫大致有分這四個階段:無意識塗鴉期、塗鴉期、象徵期和圖式期。1、手眼協調訓練在無意識塗鴉期的孩子對繪畫也沒有概念。不過對於孩子來說是很好的開端,進行的好可以讓寶寶很好的獲益。而且心理學研究已經表明:持續的去揮動手臂,可以給寶寶帶來安全感,也有利於他們的身心健康。2、創造的開始寶寶進行塗鴉,留下繪畫內容,是自主創造的開始。孩子在塗鴉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掌控感和愉悅感,這些感覺,都可以幫助孩子在塗鴉中,產生自信的力量。
  • 培育雙語寶寶的五種錯覺,你中招了嗎?
    我來說說這五種「培育雙語寶寶的錯覺」。錯覺一: 「寶寶連中文都還說不好,同時接觸外語,會混淆兩種語言」這是很常見的一個錯覺,很多父母以為孩子同時接觸兩種語言,會感到困惑而無法分辨它們。錯覺二: 「寶寶同時學習兩種語言會延遲開口說話」確實有一些雙語寶寶開口說話會稍微遲一點,比如我家的Sula。但語言學家確認說,這個延遲是暫時的,在雙語寶寶在開口說話之後,其強勢語種的詞彙量和語言組織能力會很快與單語寶寶持平,甚至進步得更快。我家兩個孩子在方面表現的節奏也很不同。她倆都是從出生起就聽我說中文,聽爸爸說英文。
  • 寶寶右腦潛能應如何開發?
    0~3歲的寶寶:右腦開發啟蒙期遊戲一:踢踢腿,伸伸腰玩法:放舒緩的古典音樂,爸爸媽媽幫助寶寶做身體的動覺訓練:頭頸運動(前、後、左、右),手臂操(前、後爸爸媽媽邊為寶寶做操,邊看著寶寶的眼睛,念口令:一二三四,二二三四……提示:這個遊戲適合 0~1歲的寶寶。身體左側部位的活動由右腦指揮,右側部位的活動由左腦指揮。所以,爸爸媽媽經常幫助寶寶做運動,不僅能提高寶寶身體機能的靈活性和協調性,而且培養了寶寶空間的概念,促進右腦的發育。
  • 寶寶2歲半,這五種能力發展快,父母抓緊培養
    文/可馨育兒 寶寶2歲半,這五種能力發展快,父母抓緊培養 1、能夠騎小三輪車如今年滿2歲半的寶寶,活動能力已經大大地增強了現在寶寶騎的電動車有很多種,而腳踏的三輪車不僅能夠讓寶寶得到更多鍛鍊,還能夠進一步體現寶寶運動能力的發展狀況。 寶寶在騎三輪車的時候,會用手把握車前進的方向,雙腳能夠輪流踩踏使車前進。可馨育兒說,寶寶此時已經掌握了騎三輪車時的平衡技巧,他們在騎車拐彎的時候常會使身體向拐的方向傾斜,而在向前走的時候寶寶則會把身體挺直。
  • 2歲孩子進入數學啟蒙期,記住知識遠不夠,培養數學思維是關鍵
    文/囧爸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寶寶的健康聰明是為人父母們的共同心願,而數學學習在助力寶寶智力開發的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因此很多家長在寶寶很小的時候就把數學教育提上了日程。相信很多家長朋友們,在寶寶進入數學啟蒙期時,也都會選擇類似於表姐這般的灌輸式引導助力孩子數學認知,而陷入以下的數學啟蒙誤區。注重孩子對抽象概念的學習;很多家長在引導寶寶數學啟蒙時,認為孩子只要能夠熟練的掌握數字順序、熟悉加減乘除計算、默背乘法口訣等抽象概念,將來的數學學習就一定不會差。
  • 2個月寶寶發育特點?五種能力悄然發展,別刺激寶寶聽力
    五種能力悄然發展,別刺激寶寶聽力1、可以學會自己抬頭寶寶在1個月的時候,由於骨骼和肌肉還過於柔軟,神經系統也未發育完善,寶寶還不能抬頭,就算能抬起頭也只有幾秒鐘,不能持續太久。當寶寶到了2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能夠在俯臥時抬頭幾分鐘。
  • 如何給寶寶開啟「水果世界」的大門,常見的五種水果,寶寶放心吃
    剛接觸輔食的寶寶,應該如何吃水果?小劉的寶寶現在已經6個月了,已經吃過一段時間的米粉,最近小劉想要給寶寶添加一些其他輔食,有人建議給寶寶準備一些水果泥,可又聽說不能太早給寶寶吃水果,這種情況究竟應該聽誰呢?
  • 五種感覺共同作用調和而成
    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年裡,家長的另一個任務是要讓寶寶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遊戲——即使是那些「刺激感官」的遊戲——並不是填鴨式的學習,而是要讓寶寶盡情地釋放自己的天性,從而知道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他對各種刺激的忍耐程度和接受能力。
  • 家裡有3個月以上寶寶的家長注意了,不要錯過這個
    家裡有或即將有3個月以上寶寶的,可以考慮入手這套動物樂隊搖鈴了!一套五款卡通動物造型,豐富寶寶視覺認知,6大功能護航,寶寶可以邊玩邊學~寶寶心智的成長,需要精心呵護培養。3個月以上的寶寶,他們的手部開始進入啟蒙期,家長可以給寶寶提供適當的刺激和訓練。而搖鈴這種集合聲音、顏色、不同觸覺訓練等綜合性玩具,能夠訓練抓握能力,進行手部精細動作訓練,開發寶寶潛能,幫助寶寶健康成長。
  • 4歲寶寶的自由繪畫作品,能當藝術品掛牆上,繪畫啟蒙有什麼好處
    繪畫是每個寶寶都很喜歡的「打發時間」的方式,繪畫的時候,構圖和色彩之間的碰撞,能讓寶寶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大腦的發育。沒學過畫畫,作品卻能驚豔到眾人網上有一個叫瞳瞳的四歲小姑娘,雖然沒系統的上過繪畫課,但是瞳瞳的繪畫作品卻很有藝術感。
  • 4歲寶寶的自由繪畫作品,能當藝術品掛牆上,繪畫啟蒙有什麼好處
    繪畫是每個寶寶都很喜歡的「打發時間」的方式,繪畫的時候,構圖和色彩之間的碰撞,能讓寶寶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和大腦的發育。沒學過畫畫,作品卻能驚豔到眾人網上有一個叫瞳瞳的四歲小姑娘,雖然沒系統的上過繪畫課,但是瞳瞳的繪畫作品卻很有藝術感。
  • 如何幫助英語啟蒙期孩子更好地閱讀英語繪本
    美國兒童早教研究專家表明,學齡前兒童在開啟正規化識字閱讀訓練前,還有許多事情可以幫助他們增進閱讀能力,提高對繪本的理解,以及引導溝通交流能力,最終幫助孩子更好地發展成一名閱讀享受者。本文給家長提供幾個適合增加閱讀啟蒙期的孩子能力的英語繪本閱讀的建議No.1 英語繪本的選擇市面上英語繪本很多,我們建議家長選擇英語母語國家出版社發行的書籍,做到語言表述原汁原味;同時,我們選擇對孩子有視覺吸引的圖書,圖畫應當清晰表現故事情節;繪本文字內容上,做到情節緊湊、故事生動而且有一定的語言點重複或者詞句押韻;能夠幫助孩子學習強化數字,形狀,顏色,字母發音的書建議作為首選
  • 0-48個月寶寶音樂,繪畫,扮演,搭建等14大能力發展階段
    如果寶寶有表演天賦,我們可以多跟孩子從12個月開始做角色扮演,激發寶寶的角色扮演能力,以後說不定就能成為一個小演員;如果寶寶有繪畫天賦,我們可以從點到線到面符合寶寶月齡階段去教寶寶,鍛鍊好寶寶的塗鴉技巧,以後說不定就能成為一個小畫家;如果寶寶有音樂的天賦,我們可以從小去教寶寶模仿各種聲音,說不定以後就能成為一個歌手;孩子有什麼天賦,孩子小時候自己發現不了,等到孩子發現了,可能也長大了,錯過了敏感期
  • 寶寶繪畫啟蒙的最佳時期是什麼時候?
    中國有句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可見的3歲到7歲有多關鍵,當然了,2到9歲也是一樣的,因為這個是寶寶啟蒙的黃金時期!繪畫不在於孩子畫得有多厲害,也不在於是否培養未來的美術家,而是培養孩子的觀察力、想像力、創造力等,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寶寶繪畫啟蒙最佳的時間是什麼時候?
  • 為什麼說繪畫可以鍛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
    的確,繪畫對孩子的意義重大,那么爸爸媽媽要如何幫助寶寶在繪畫中提升獨立思考的能力呢?1、給予孩子足夠的自由創作空間這樣既能不阻礙孩子通過繪畫去思考去想像,同時也能避免家裡的牆壁、沙發、桌椅成為他創作的環境。這不僅給孩子帶來樂趣更增加了孩子思考跟想像的空間,這樣就能很好的保護孩子的畫畫創作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