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矽谷的創業團隊uSens凌感科技在2015 GDC上展示了一款移動VR+AR設備Impression Pi,近期還將登錄Kickstarter進行眾籌。據官方表述技術上類Hololens ,秒殺Google Cardboard / Gear VR。3月12日晚,uSens進行了低碳新潮的Impression Pi微信首發會。
凌感的COO時馳告訴雷鋒網,目前VR領域有三個技術難點:三維手勢交互,自內向外的位移檢測以及AR+VR(增強現實與虛擬實境疊加),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一款產品可以同時解決上述這三個問題。而時馳表示Impression Pi可以做到。
「人們未來的生活可能只需要帶上眼鏡就可以解決開會、娛樂等問題了」。這是十年前凌感科技的創始人費越提出的觀點。關於費越和凌感科技,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早前有詳細的報導,可以點開一看~
我們先來看一組官方特性:
整合三維手勢輸入,用手參與到虛擬環境當中;
位移檢測技術,同步虛擬與現實,不再只是坐著看;
真實與虛擬3D疊加;
支持各類Android智慧型手機和iOS設備;
開放的軟硬體平臺;
Impression Pi ,中文名「印象湃 」名字來源於印象派的畫法,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Impression Pi 的具體詳解。
三維手勢輸入
費越博士告訴我們,目前Impression Pi 凌空識別的手勢包括:揮手、 抓取,推動、 左右滑動、點擊、轉圈等,骨骼跟蹤也在繼續加強。費越告訴我們Impression Pi 的手勢識別是高精度低延遲的三維檢測,靠光學/計算機視覺來實現用戶可以徒手使用,不需要手套。
位移檢測精確度
Impression Pi 支持大範圍的平移檢測。uSens CEO何安莉告訴我們,頭部進行大範圍平移時,虛擬場景會根據用戶運動而平移,Oculus DK2通過外置攝像頭可以實現小範圍的平移檢測,而Impression Pi 沒有範圍限制。
費越告訴我們,Impression Pi 的頭部方向檢測內置>1000Hz的IMU,頭部位移檢測有近距離和遠距離兩種模式,近距離精度好於5mm。
對手機的要求及耗能
uSens日後會列出Impression Pi 適配效果較佳的Android、iOS機型,為了保證VR渲染,遊戲的體驗,最好使用中高端手機。
在耗能方面,Impression Pi的硬體電路板已經集成了CPU/GPU等晶片,完成了所有計算機視覺方面計算, 不消耗手機的CPU/GPU。
開放的軟硬體平臺
費越告訴我們,Impression Pi 並不做一個全新獨立的VR開發API,而是兼容,並增強其它的VR API ;也不和某一OS捆綁 (比如Hololens只是和Windows 10 Mobile捆綁);此外,系統板可以單獨購買。
為什麼選擇做VR的手機頭盔而不是PC的VR頭盔?
費越告訴我們,普通連PC的頭盔除了複雜不便外,還有一個缺點就是用戶體驗無法保障。比如,一款PC遊戲在不同用戶的PC上體驗會很不一樣,目前PC性能差異非常大,所以遊戲會選擇Xbox、Playstation這樣的平臺來保障體驗。
手機方面,去年第四季度美國出貨前10的手機,和中國前10的手機(除了紅米),都有很好的指標保證。
此外,費越還說,Impression Pi 針對的是大眾用戶,而不是發燒遊戲用戶,這些用戶需要VR不是靠線和PC相連, 而且不要求超高畫質。
超Hololens?
uSens工程師高羽也對自己產品信心滿滿,他告訴我們,Hololens只是一個AR頭盔,Impression Pi是一個VR+AR,並且結合了三維手勢、位移追蹤等多種功能的頭盔。
支持什麼引擎的遊戲開發?
1. 印象湃和已經有的遊戲兼容,可以運行Google Cardboard, Unity開發的VR遊戲。
2. 並在Google API, Unity3D之上提供附加API層, 用了這些API/plugin就有了手勢和AR等能力。
價格
請關注Kickstarter。
在應用方面,時馳告訴我們:在遊戲、娛樂、電商、旅遊、智能家居、電商、教育以及與手機的結合等各方面,Impression Pi 都將大有可為。
雷鋒網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詳情見轉載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