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ns凌感發布Fingo感知交互模組 全手勢操控

2020-12-25 網易科技

網易科技訊8月24日消息,uSens凌感在京發布了Fingo感知交互系列模組,支持手勢識別、位置追蹤以及AR/VR的切換,並且開放SDK測試版並開啟預售。

據悉,uSens凌感推出Fingo、Color Fingo、Power Fingo三種類型手勢交互模組,第一款Fingo一個雙紅外三維手勢交互模組,支持無需外設的26自由度手勢追蹤,視場角FOV140度,時延低於20ms,支持5-70cm的有效距離,能覆蓋人手臂自然伸長的距離。

網易科技了解到,第二款Color Fingo是一個雙RGB的空間定位模組,增加了inside-out 6自由度位置追蹤以及ARVR場景切換;第三款Power Fingo集成了Fingo和Color Fingo的四攝像頭模組,自帶處理器,可以和市面上大多數手機、移動頭顯搭配使用,提供前面兩款所具備的手勢識別、位置跟蹤以及AR疊加等三種功能。

另外,這三款Fingo都適用於移動VR和PC端VR系統,包括三星Gear VR、HTC Vive、Oculus Rift以及Google Cardboard等,uSens在發布會上展示了適配Fingo的移動VR一體機的參考設計。(定西)

本文來源:網易科技報導 責任編輯:張彬彬_NT5025

相關焦點

  • Fingo手勢模式首次登陸Steam
    深圳2017年8月7日電 /美通社/ -- 首款Fingo手勢模式VR遊戲《Bomb U!》今日完成更新,正式上線Steam VR平臺。這款作品屬於塔防類休閒遊戲,是由中國遊戲商萌果遊戲開發,uSens凌感提供手勢交互技術。此前上線的HTC VIVE手柄模式下載量已過萬,高居國產VR遊戲海外下載榜第二名。
  • uSens凌感王曉濤:這是手勢交互最棒的發展時機
    uSens凌感中國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王曉濤在人機互動分會場做了《VR/AR中的交互技術》主題演講。演講結束後,記者採訪到了他,請他分享關於手勢交互領域的精彩觀點。他告訴記者,在VR交互中,另一種方式就是手勢交互,原因在於,即使在虛擬世界裡,人們也要追求自然、便捷、靈活的方案,因為從PC到智慧型手機,人們已經幾乎丟掉了滑鼠和鍵盤,在新一代產品裡不應該再撿起附加設備。但客觀的講,自然手勢交互還處於技術攻關階段,還有很大多問題需要解決。
  • 2018 uSens凌感科技年度漢字「手」
    這雙「巧手」正是uSens凌感科技引以為豪的「手上功夫」:全球第一個在有線及移動端實現基於inside-out技術路線的26自由度手勢追蹤以及6自由度頭部位置追蹤技術的公司,其被計算機圖形界最具影響力的權威專家Jon Peddie博士譽為世界三大最自然的交互科技公司之一。
  • 2018中國人機互動及UI/UX國際峰會 uSens創新用戶體驗
    隨著科技發展一日千裡,人工智慧成為了革新人機互動的新起點,uSens凌感將解放人的雙手,讓人機互動在更廣闊空間得到自然化實現,那麼如何做到這些呢?10月16日,uSens凌感中國區總經理陳京波在上海2018中國人機互動及UI/UX國際峰會上給出了答案。
  • 華為發布VR Glass 6DOF遊戲套裝 採用Inside-out定位方式感知能力...
    10 月 19 日消息 根據華為何剛的消息,在今天的 2020 世界 VR 產業大會雲峰會上,華為正式發布了 HUAWEI VR Glass 6DOF 遊戲套裝,官方稱可讓消費者們在 VR 遊戲中可以更加自由、流暢的交互。
  • 超越HoloLens,凌感科技發布VR+AR設備 Impression Pi
    來自矽谷的創業團隊uSens3月12日晚,uSens進行了低碳新潮的Impression Pi微信首發會。凌感的COO時馳告訴雷鋒網,目前VR領域有三個技術難點:三維手勢交互,自內向外的位移檢測以及AR+VR(增強現實與虛擬實境疊加),目前世界上尚沒有一款產品可以同時解決上述這三個問題。而時馳表示Impression Pi可以做到。
  • 交互手勢的容錯性和邏輯性
    交互手勢是用戶操作的重要部分,交互手勢的設計好壞非常影響用戶體驗,那麼,交互手勢的設計上對於容錯性和邏輯性需要注意什麼?不僅僅是 iOS ,Android 的最新版本 Android 10經歷了 6 個測試版迭代後正式發布,我們發現交互手勢是 Android 10 的一個巨大亮點。Android 10 在第三版內測系統開始引入全局手勢操作,用戶啟用後,屏幕底部便不會再出現虛擬按鍵和導航欄,只會剩下一個指示條,上滑返回主屏、側滑返回上一層的操作邏輯也均和 iOS 保持一致。
  • 開發與共享,uSens 賦能 Unite Beijing 2018
    ARCore、ARkit以及uSens凌感科技推出的手機AR引擎 – uSensAR紛紛亮相開發者大會。ARCore、ARkit 自不必贅述,作為安卓和蘋果代表性的,針對中高端機型的AR平臺受到市場非常多的關注度。而被譽為「黑馬」的uSens凌感科技卻低調了許多。據資料顯示uSens凌感是全球卓越的三維人機互動技術專家。
  • 手勢識別已起步,要想厚積薄發還得先找準剛需
    但如果從深處究其原因,一個新興行業的發展需要有其自己的特色,而從行業開始吶喊VR至今,所強調的就是其強大的交互能力和沉浸感。但很顯然,交互不足、沉浸感不強,才是現在國內VR行業的真實寫照。這一技術可為用戶提供更為豐富的人機互動服務,體驗感有所增強,目前已在電視領域有所應用;三維手勢識別,是當下最炙手可熱的手勢識別技術類別,所輸入的是包含深度的三維信息,不僅可以識別手型、手勢,還可以從三維層面追蹤手部動作,為用戶提供隨心所欲的手部操控體驗,應用場景廣。
  • 無線WiFinger讓手勢感知錄入走向現實
    原標題:無線WiFinger讓手勢感知錄入走向現實   近日,來自中國的專家首次透露,其能夠通過Wi-Fi設備所產生的信號源,來實現通過手勢感應進行文本輸入,並將內容與行動裝置完成對接。
  • AR導航+手勢隔空操控 長安UNI-K智能配置揭秘
    網易汽車1月15日報導 今日,長安汽車通過在智能研發實驗室進行直播互動的方式,對UNI-K產品的智能配置進行了解讀,新車配備有全景導航、AR地圖、手勢隔空操控和科大訊飛語音交互系統等配置,用無縫式人機溝通模式打造全感官一體化智慧座艙。【加入車友群,添加官方微信:autolive88】
  • 手勢交互方案、算法場景全解析
    早在語言出現之前,人類就習慣使用肢體和手勢,這種近乎本能的溝通方式,來互相交流。在機器被發明之後,手勢因具備鍵盤、滑鼠、觸屏等交互方式所無法替代的天然優勢,仍然有諸多應用場景。在電影《鋼鐵俠》裡面,主角一揮手,憑空推拉拖拽操控虛擬物體,簡直不要太炫酷了。
  • 光啟首次展示GCI孵化器成果 手勢識別最搶眼
    網易科技訊10月11日消息 光啟集團日前在深圳召開了智能交互技術發布會,並在國內首次公布了GCI孵化器投資項目的技術成果。另外,發布會現場還介紹了光啟視界的最新智能交互技術,包括計算機視覺、機器感知及手勢識別技術等。
  • 簡單手勢+肌肉信號近乎「無縫」操控無人機
    如何讓機器感知人類直覺並作出正確的反饋?這可能是每個人都會關心的問題。我們想與機器實現如人與人間那樣的無縫交流,但使用預先指定的語音/觸控螢幕命令或設置複雜的傳感器後,往往讓機器變得很笨拙。讓機器理解我們的非語言暗示,比如手勢,可能是實現更廣泛人機協作的重要一步。此外,肌肉信號也可以為機器提供難以從視覺上觀察到的狀態信息。
  • 人機互動新技術:超聲波成像感知手部動作!
    導讀最近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最新研究成果顯示:未來智能手錶等可穿戴設備可採用超聲波成像感知手部動作,這為智能設備的人機互動又增添了一種新方法。然而,為了讓用戶有一個良好的體驗,人機互動技術顯得十分關鍵。可是,相對於智慧型手機等大顯示屏的設備,智能手錶的顯示屏面積較小,這就為用戶的人機交體驗帶來很大障礙,交互的舒適度顯著降低,操作難度也大大增加。
  • 亮風臺聯合Inuitive,Heptagon,國際合作展現手勢識別實力
    近日,亮風臺在京舉辦HiAR 產品大會,隆重發布新一代AR眼鏡HiAR Glasses,據悉新一代產品完整加入了手勢、語音等自然人機互動方式,智能程度較上一代產品有了質的提升。其中,自然手勢功能由亮風臺聯合國際化公司Inuitive及Heptagon共同研發。實現自然手勢操作,需要軟體和硬體的深度配合。
  • 手勢交互方案、算法和場景全解析
    早在語言出現之前,人類就習慣使用肢體和手勢,這種近乎本能的溝通方式,來互相交流。在機器被發明之後,手勢因具備鍵盤、滑鼠、觸屏等交互方式所無法替代的天然優勢,仍然有諸多應用場景。在電影《鋼鐵俠》裡面,主角一揮手,憑空推拉拖拽操控虛擬物體,簡直不要太炫酷了。
  • 有了隔空手勢識別,移動AR也能變得更好玩?
    為了達到最自然、逼真的體驗感,科研人員嘗試從交互感知(手觸碰AR物體的自然感)、手勢操作(成功抓取和旋轉AR物體)、行為理解(適應將智慧型手機作為「窗口」來看AR這件事)這三方面來優化Portal-ble的交互和界面。他們開發了一系列任務來測試和了解用戶的感知和行為規律,接著在方案中加入感知反饋和調節適應機制。
  • 雷柏科技發布智能穿戴Z系列,打破交互邊界,超強AR啟幕未來
    老牌實力大廠,外設行業上市公司雷柏科技,以「智我,自我」為主題,正式發布未來智能穿戴Z系列,探索人與科技、與世界的關係和連接。探尋產品探討對智能生活的暢想,讓穿戴與人的連接更緊密,更富情感,發現科技、情感與未來相遇的多重風景。鼓勵年輕一代成為自我的主宰者。
  • 從按鍵/觸屏到手勢/語音:人車交互如何做到更高效?
    時至今日,隨著硬體技術、人工智慧以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汽車上那些代表工業時代的物理按鍵逐漸被科技的浪潮吞掉了,BIGGER THAN BIGGER的觸屏開始遍布車內,有些還支持手勢操作,配備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讓汽車也能夠監控你。而沒有配備智能語音的汽車也是不好意思稱自己為「智能汽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