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龍山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迎來千人研學熱潮
紅網時刻湘西12月3日訊(通訊員 田珊珊)12月1日至4日,龍山縣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迎來了一波紅色研學的熱潮,來自保靖縣雅麗中學、實驗小學共4000多名師生來到紅色老區茨巖塘,開展為期4天的研學實踐活動,先後參觀了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紅二·六軍團兵工廠等紅色舊址
-
州婦幼保健院到茨巖塘鎮開展革命傳統教育活動
本報訊(馬俊海)近日,州婦幼保健院組織黨員幹部到龍山縣茨巖塘鎮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舊址開展「緬懷先烈尋初心,牢記使命促擔當」的革命傳統教育。
-
「半條被子」憶初心,校館連線感悟革命精神
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80多年前,三名女紅軍在沙洲村留下「半條被子」,也留下綿綿不絕的情義。80多年後,這個地處羅霄山集中連片特困區的村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沙洲村建成了紅色旅遊核心景區,當地黨員幹部堅守和傳承「半條被子」精神,帶領老百姓齊心奔小康。
-
永順砂壩鎮:用革命傳統教育鑄師魂
紅網時刻湘西9月13日訊(通訊員 楊旋 白斌)為喜迎第36個教師節,9月10日,湘西州永順縣砂壩鎮開展系列慶祝活動,讓老師們度過了一個簡約、溫馨、莊重、充實的教師節,營造了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參觀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紀念館。上午8時,全鎮150餘名教師來到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黨性教育基地塔臥,感受紅色文化的獨特魅力。
-
秦巴山水間的紅色往事——走進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
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內景(8月25日攝)。 8月25日,記者專程趕往位於漢中市南鄭區的川陝革命根據地紀念館,在緬懷革命先烈、感受紅色文化的同時,也讓人們深入了解當年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 1 堅定的信念 創建川陝革命根據地的紅色往事 川陝革命根據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創建的一個重要根據地。
-
國家公布的湖南14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三湘熱土的革命先聲
1928年6月,彭德懷同志率領的國民革命湖南陸軍獨立五師第一團和第三團三營駐平江,在南昌起義和秋收起義的感召下,彭德懷、滕代遠、黃公略等共產黨人在天嶽書院發動了「平江起義」,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五軍。8月1日,紅五軍撤出平江縣城,開闢了湘鄂贛革命根據地。12月中旬,彭德懷、滕代遠率領紅五軍主力到井岡山與紅四軍會合,其餘部分武裝在黃公略領導下,繼續在湘鄂贛邊區堅持遊擊戰爭。2.
-
第六節 湘鄂贛根據地軍事鬥爭
9月初,以毛澤東為書記的前敵委員會將湘贛邊界革命武裝5000餘人,編為中國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轄4個團,餘賁民率領的平江農民自衛軍編入第一團。9月9日,全師在江西修水起義,分路用兵:第一、四團先奪取平江,第二、三團分取醴陵、瀏陽,再會攻長沙。
-
【重走長徵路】「半條被子」的魚水深情
徐解秀的長孫朱分永正在為記者講述「半條被子」的故事。 當年紅軍女戰士住過的房子還原樣保留著。朱分永娓娓道來,幾天後,紅軍要開拔了,三個紅軍姑娘把僅有的一條被子留下來給他的奶奶徐解秀夫婦禦寒,奶奶不肯接受。最後,一個紅軍姑娘用剪刀把被子剪成兩半,留下半條給了徐解秀。 徐解秀說,什麼是共產黨?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
-
...清豐縣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視頻短片,被中央電視臺...
中央電視臺軍事農業頻道於2019年9月6日上午九點播出清豐縣冀魯豫邊區革命根據地舊址紀念館視頻短片。清豐縣單拐革命舊址位於清豐縣東南部、雙廟鄉境內單拐村。在抗日戰爭後期,曾駐紮有中共中央北方局、冀魯豫分局、冀魯豫軍區司令部等首腦機關。
-
王樂怡:「半條被子」的故事溫暖了我的心靈
吃過飯後,徐解秀將她們領到一張用楠竹釘成的床架,床上破席鋪著稻草,床上沒有被子。三人就帶一條被子,她們四人擠在一張床上,合蓋一條被子,男主人就睡在草堆裡,守護著她們。三個女紅軍住在這裡三天,他們吃飯同桌,睡覺同鋪,還幫助徐解秀燒火做飯,還給他們宣傳講解革命的道理。三天後大清早,部隊要出發,三個女紅軍決定把棉被留給徐解秀。徐解秀說什麼也不肯要,三個女紅軍扔下被子就走。
-
國家文物保護專項資金將向革命老區傾斜
顧玉才介紹,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包括15個片區,主要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根據地13個片區和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2個片區;這2個抗日戰爭時期的根據地主要是選擇太行山區八路軍總部所在的晉冀豫抗日根據地和新四軍總部所在的蘇北抗日根據地。
-
平江新城學校:傳承「半條被子」精神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共產黨就是自己有一條被子,也要剪下半條給老百姓的人。」近日,趁著炎炎暑日空閒,平江漢昌鎮新城學校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郴州市汝城縣文明瑤族鄉沙洲村,在紅色經典故事「半條被子」的發生地,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黨日活動。在徐解秀老人簡樸的故居裡,大家聆聽了「半條被子」的感人故事,陳朽的木床讓人身臨其境,回想著徐解秀老人與女紅軍當年的「軍民魚水情」,心靈受到極大震撼。
-
湖南電子科技職院赴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地開展主題...
紅網時刻記者蔡娟 通訊員 張夢閃 長沙報導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湖南考察調研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加強黨性修養,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1月8日至10日,湖南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建築工程與設計藝術學院黨總支部赴韶山、「半條被子」故事發生地等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偉人的光輝歷程和「半條被子」的溫暖,感悟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
新化龍灣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開展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主題...
新湖南客戶端8月29日訊(通訊員 吳嬌豔)為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進一步促使黨員牢記初心和使命,凝心聚力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8月28日,新化縣龍灣國家溼地公園管理處支部開展傳承和弘揚「半條被子」精神主題黨日活動。會議由支部書記曾德鴻主持,管理處全體工作人員參加。
-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洛陽研學、遊學、周邊遊推薦
豫西抗日根據地紀念館是目前國內唯一全面反映豫西抗日戰爭歷史的專題紀念館,是河南省及鄭州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先後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河南省國防教育基地」,鄭州市委宣傳部授予「鄭州市社會科學普及教育基地」,鄭州團市委授予「鄭州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稱號。
-
楊其昌與賀龍的革命情誼
這次大屠殺開始於是年9月6日,結束於重慶解放前一日即11月29日,其中11月27日屠殺人數最多,故歷史上稱這次大規模屠殺革命志士事件為「重慶11·27大屠殺」,殉難者多達300餘人。不過,仍有35名革命志士脫險,倖存者中多數是共產黨員,也有民主黨派人士,其中有一位是民革黨員楊其昌。
-
紀念館搶先看:豆選大生產識字班 根據地建設全知道
紀念館共有35個單元、92個版塊,通過全景式三維立體動態瀏覽技術,運用世界上最先進的3D展館技術,向全球網民實景再現山東抗日的豐功偉績、歷史貢獻。即日起,大眾網記者探營網上山東抗日戰爭紀念館製作團隊,為您揭秘其中的精彩亮點和一系列的高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