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位置最靠北的野生靈長類,被稱已滅絕的直隸獼猴重現河北承德

2021-01-13 騰訊網

在我們的印象中,猴子這種動物大多生存在南方地區,因為北方冬天的氣候太冷,野外的食物又十分匱乏,不是很適宜人類之外的靈長類動物生存,所以世界上人類之外的絕大部分的靈長類動物都生活在熱帶或亞熱帶地區,溫帶地區不是很多,寒帶幾乎沒有。

但是在我國的河北省北部的太行山北端和燕山山脈中,以前曾經生存著一種獼猴——直隸獼猴,甲骨文就曾經記載過這種獼猴,說明它們在這一代生存已經有3000多年的歷史了,這種獼猴和其他種類的獼猴區別不大,只是體毛有些長,因此就會叫做「冀東長毛猴」。

這種獼猴於1870年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鑑別命名(名稱為直隸獼猴),一度是全世界分布最為靠北的獼猴,河北、山西等地區都有分布,但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時候,這種獼猴數量逐漸減少,河北省承德市的霧靈山一帶被認為是這一物種生存的最靠北的位置,也是生存地帶最靠北的野生靈長類,但是在上世紀80年代的時候,這一物種在霧靈山一帶消失,被認為在此地已經滅絕。

但是在2008年的時候,人們在興隆縣青松嶺鎮大深山中發現了幾隻獼猴,這一消息令人們欣喜不已,被認為是三四年前的直隸獼猴重現了。之後人們陸續多次發現這一代的獼猴現身,如2012年10月6日,有兩位攝影愛好者在河北省雙塔山自然風景區中拍攝到獼猴,之後它就成了雙塔山景區中常見的野生動物,如今數量已經很多。

2019年4月份,有人在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火鬥山鎮劉營村發現野生獼猴,當地村民聲稱這已經是兩年來第5次發現野生獼猴,而附近的馬營子鄉也曾經發現過野生獼猴,有專家認為,這意味著我國野生獼猴的分布向北推進近800多公裡。

難道直隸獼猴並沒有在此地滅絕,它們又現身了?關於這個問題,目前有兩個說法,一個是這些獼猴的確是早先生活在此地的直隸獼猴,只是一直生存在深山密林之中,沒有被人們發現,但近些年人類保護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的意識增強之後,這些獼猴才從深山中走了出來,其種群也有所壯大,所以才又被人們發現。

但也有說法認為這裡的猴子有可能是人工馴養的猴子野化後的種群,而且甚至有人認為早先的直隸獼猴也是清朝承德避暑山莊皇家苑囿中的獼猴跑出去野化後的種群。不過大多數專家傾向於是第一種說法,畢竟太行山沿線大多數地方都曾有獼猴存在,如今太行山南部一帶也仍有不少獼猴生存,但具體到底是怎樣一種情況?還有待生物學家進一步考證。

參考資料:《新京報》2019年4月29日文章《野生獼猴出沒灤平,生存空間向北推進》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中國近50年滅絕的動物,個個都令人可惜,你見過幾種?
    【中國近50年滅絕的動物,個個都令人可惜,你見過幾種?】直隸獼猴曾是中國分布最北的靈長類動物,北緯40度40分的河北霧靈山便是作為獼猴分布北限設立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直隸獼猴是1870年由法國動物學家米勒·愛德華鑑別命名的。
  • 中國非人靈長類的現狀與保護
    可以說,靈長類是最適應於森林生活的動物類群,我們熟悉的猿類包括黑猩猩、大猩猩、紅毛猩猩、長臂猿均生活在樹木茂密的森林中,人類的祖先同樣起源於大森林,動物園裡最常見的普通獼猴生活在森林中。由此可知,森林對靈長類非常重要。
  • 世界靈長類大家族又添新成員——波巴葉猴
    從金絲猴、獼猴、狐猴、眼鏡猴到大猩猩,靈長類動物令人著迷。靈長類(Primates)是動物界中進化最高級的類群,也是哺乳動物中物種最豐富的類群之一,全世界有超過600種靈長類動物。非人靈長類可作為研究探究人類進化、社會行為和醫學疾病的模型。
  • 最後一頭北方白犀牛「蘇丹」死亡 物種滅絕離人類還遠麼?
    但45歲的「蘇丹」已經到了這個極限年齡,肌肉不斷退化,身上有很多無法癒合的傷口,生前最後一段時間,它已無法站立起來,獸醫和肯亞野生動物保護組織不得不對它實施安樂死。「我親眼見到過『蘇丹』,這次它的離世,我是有心理準備的。」 中科院動物所高級工程師、國家動物博物館科普策劃總監張勁碩博士第一時間通報了這一消息。
  • 最年長的紅毛猩猩死於61歲,靈長類動物的壽命有多長?
    大猩猩需要先說明一點,野生靈長類動物的準確壽命很難觀察到,大部分的數據都來自動物園中飼養的個體,由於後者相較於前者,往往能夠得到更穩定的居所、食物,更全面的照料和醫療,壽命也相對較長,所以靈長類動物界的長壽記錄都來自動物園中
  • 靈長類百科全書-世界頂尖靈長類專家聯手巨獻
    古埃及人用伊比斯(Ibis) 神和埃及狒狒的特徵來刻畫他們的神-託特。日本獼猴(日本猴),是當地神話和寓言中的角色,在日本受到尊崇和保護。就像古埃及的狒狒、日本的獼猴(日本獼猴,Macaca fuscata)受到保護一樣,世界上不同地區的很多獼猴種群也同樣受到了保護。
  • 十種已滅絕的最著名動物
    霸王龍(滅絕於6千5百萬年前) 霸王龍是有史以來生存於陸地上的最大的食肉動物,體長達到43.3英尺,身高16.6英尺,據估計體重更是達到7噸之巨。與其它 恐龍相比,霸王龍算是兩足食肉動物,其巨大的骨架靠它身後那條又長又重的尾巴來維持平衡。相對於它強壯有力的後肢,霸王龍的前肢十分瘦小,且只有兩個腳趾。
  • 河北「風水絕佳」的縣城,有承德「第一」之稱,距北京140多公裡
    河北是一個很古老的地方,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存在了,一直發展到了今天,不僅有濃厚的歷史氛圍,也成為了一個充滿現代氣息的「國際大都市」。經過長時間的沉澱,這裡有它獨特的文化,擁有很多的文化資源。人們來河北旅遊,除了秦皇島、北戴河這些地方之外,很多的景點都分布在河北下屬的縣城裡,所以這裡的縣城很受大家的歡迎。
  • 臺灣雲豹消失36年後重現?已滅絕的動物為何還能現身?
    2019年2月,據臺灣媒體報導稱:臺灣東南部臺東縣達仁鄉的部落巡守隊員在巡山時發現了一隻臺灣雲豹正在捕獵山羊,看到巡山人員後,臺灣雲豹爬上樹消失在了叢林之中。這原本就是一場正常的貓科動物捕獵,但是事件的主角卻不簡單,因為關於臺灣雲豹最後的資料停在了1983年,從那以後,再也沒有人見到過野生的臺灣雲豹。
  • 一百年來,中國人滅絕了多少種動物?
    2017年6月28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稱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發表文章,稱地球正在經歷「第六次大滅絕人類活動是影響野生動物生存的主要原因,如在威脅哺乳動物的所有因素中,排在前三位的是人類過度利用(32%)、生境喪失(25%)、人類幹擾(20%),至於自然災害、火災、物種入侵等因素所佔比例都在4%以下。②近一百年來,人類活動對中國野生動物生存的影響,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表現。
  • 河北承德中居宅社區垃圾桶位置已更改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楊軻)近日,河北新聞網網友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反映「河北承德雙橋區中居宅社區垃圾桶佔道 影響交通」的問題。河北承德市雙橋區環境衛生管理局通過《陽光理政》平臺做出回復表示,中居宅路段垃圾桶擺放位置已更改,避免造成道路擁堵。
  • 河北有個「天然名苑」,被稱承德「張家界」,距離北京434.8公裡
    關於旅遊,有些人喜歡宜人的城鎮時光,有些人喜歡壯麗的名勝古蹟,有些人熱愛山川;國內山川旅遊資源不在少數,河北地處華北,豐富的歷史遺產與大好河山交織在一起,形成豐富的旅遊資源;有人說,河北的景點之所以受歡迎,多半是因為離北京近,自古以來就受到皇家貴族的青睞,自然會受到更多的關注;但在我看來
  • 不足150隻,天行長臂猿成為全球25種最瀕危的靈長類
    在2018年8月22日奈洛比舉行的第二十七屆世界靈長類學會大會上,專家們經過嚴謹的討論確定了2018-2020年全球最瀕危的25種靈長類名錄。近日,該報告首次公開發布。天行長臂猿作為2017年才被定義的新種位列其中,這也是中國本次唯一出現的本土物種。
  • 桂林七星公園捕捉獼猴引熱議,檢察院已介入
    核心提示:近日,一則「七星公園野生獼猴遭殘忍捕殺」的微博在網絡引發了熱議。桂林市七星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在關注到這條微博之後,積極作出響應,依法履行公益訴訟檢察職能。為保護國家野生動物資源,近日前往七星景區管理處了解七星公園捕捉獼猴的具體情況。
  • 湖南張家界:護猴員20年守護野生獼猴
    不一會,三五成群的野生獼猴循著聲音從巖壁上、叢林中蹦跳著匯集而來。原來,這是景區工作人員聶景明呼喚野生獼猴的猴語。 張家界武陵源景區良好的自然森林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吸引野生獼猴在此繁衍生息。為保護這些珍稀的野生獼猴種群,出生於馴猴世家的聶景明從2000年開始就專門在景區從事野生獼猴的保護和餵養工作,一幹就是20年。
  • 新疆原來也有虎,荒漠之王-新疆虎,滅絕百年還能重現嗎?
    這裡繁茂的葦叢,鬱鬱蔥蔥的胡楊林、紅柳林,充足的水源,成群的塔裡木馬鹿、野豬、鵝喉羚等野生動物,為新疆虎提供了優越的自然環境和食物。導致新疆虎滅絕的原因主要有4個方面:一是農墾,毀掉了新疆虎的棲息環境。
  •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
    【中國的十大「國寶級」動物,個個面臨瀕危,最後一種已功能性滅絕】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據第三次全國大熊貓野外種群調查,全世界野生大熊貓不足1600隻,屬於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 美國學者:中國最令我佩服的,就是讓已滅絕了90年的植物重現人間
    但是在中國人眼裡,講究的是人定勝天,中國人自古以來就與大自然作鬥爭並不停的改造,從數千年錢開始中國古代就開始了很多浩浩蕩蕩的環境治理工程,也有美國學者表表示:中國最令我佩服的,就是讓已滅絕了90年的植物重現人間。
  • 太行山野生獼猴的「母親節」 (1/5)
    太行山野生獼猴的5) "← →"翻頁 5月9日,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在位於河南濟源的太行山獼猴國家自然保護區
  • 沽源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地區,北靠內蒙東依承德!
    沽源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壩上地區,北靠內蒙,東依承德,南臨北京,西接大同,是內蒙古高原向華北平原過渡的地帶。歷史上沽源曾是北魏御夷鎮,也是遼、金、元三代帝王的避暑聖地。重點旅遊區分別有天鵝湖、冰山梁遊覽區、五花草甸風景區等十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