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生活、高壓力工作,導致不少人作息無規律,飲食不規律,高鹽高油高脂食物攝入過多 ,胃部不適症狀增加,老年人身體機能下降、器官衰老,很多人的胃經常不舒服,因而「養胃」理念近年來也越來越火。
胃病種類多、成因複雜。慢性胃炎,指因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種慢性胃黏膜病變,是一種常見病和多發病,它的發病率在各種胃病中屬第一位,其發病率也會隨著人體年齡的增長而增長。
其病因主要是由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受到刺激性物質的傷害、藥物的刺激、外部環境改變、生活飲食不規律等因素引起的。
一、認識幽門螺旋桿菌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革蘭氏陰性菌,生存能力極強,它可以寄生在胃黏膜,藏在胃小凹中,既能避免胃酸環境的影響,也不易隨著食物排出體外。
但它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產生毒素,破壞胃黏膜,引發慢性、淺表性胃炎等疾病,逐步發展為胃潰瘍甚至胃癌!
益生菌到底如何移植幽門螺旋桿菌呢?
1、競爭性粘附:Hp通過鞭毛穿透厚層粘液,藉助脂多糖、粘附素和菌毛等成分粘附在胃黏膜層的上皮細胞上,Hp的膜蛋白也參與了和上皮細胞的粘附,這是Hp致病的重要因素。益生菌可與Hp競爭黏膜上皮細胞結合位點,從而減少上皮細胞的粘附。研究認為,益生菌可能通過分泌一些抗細菌粘附的活性物質或某種抗菌物質,達到阻礙Hp對胃上皮細胞粘附。
2、抗炎作用:體細胞中,相關基因A(CagA)的編碼蛋白是導致Hp感染的重要因素。而常衛健益生菌中的唾液乳桿菌,能夠對CagA蛋白表達起到抑制作用,進而降低胃黏膜的炎症反應。同時,常衛健益生菌還可能通過對機體免疫反應的調節,增強機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增強腸道的屏障功能。
3、抑制或直接殺死Hp:益生菌可分泌某種抗菌物質抑制甚至直接殺滅Hp,譬如,乳酸桿菌能夠生成一些細菌素、有機酸(乳酸、甲酸、乙酸和丙酸等)和短鏈脂肪酸等物質,可以抑制甚至殺滅Hp,並且能夠降低尿素酶的活性,抑制Hp在胃黏膜的定植生長。
4、調節腸道菌群,減少不良反應:常衛健益生菌可調節腸道菌群失調,保持腸道微生態的平衡,預防抗生素相關腹瀉和便秘等,從而提高患者根除Hp治療的順從性。益生菌能夠提高胃腸黏膜上皮細胞連接的緊密性,阻止腸道細菌發生移位,提高黏膜的屏障作用。此外,益生菌釋放的營養物質能夠為胃腸道上皮細胞提供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