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網訊 「喂,你好,這裡是濟南市學生心理關愛24小時熱線,你別激動,慢慢說……」11月24日上午,位於山東省實驗中學的濟南市學生心理關愛24小時熱線響起,心理諮詢師顏秋茹拿起電話,用溫柔平靜的聲音試圖安撫電話裡緊張而又焦慮的家長。
6月23日,濟南市教育局重新組建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內建團隊,外聘專家,並開通「87-525-525」24小時心理關愛熱線,為學生、家長和教師,就學生成長相關的心理問題提供專業服務。
開通5個月接聽電話2809次 化解重大心理危機9起
「87-525-525的諧音就是撥起,我愛我,我愛我,方便記憶,也蘊含了關愛的含義。」濟南市教育局思政處處長王翔宇介紹說,中心借力高校和醫院專家資源,聘請原山東大學心理中心主任吳少怡教授為中心主任,聘請高校和醫院共18位專家參與並指導全市學校心理健康的宣傳教育、項目建設、專題培訓、危機幹預、公益諮詢、學術交流等重要活動。
「目前,中心每天有4位優秀心理諮詢師擔任中心專職心理諮詢師,24小時接聽熱線。同時還從全市遴選了63位教育系統一線心理工作者組成心理健康工作核心團隊,推進教育系統心理諮詢師規範化、專業化、梯隊化建設。」王翔宇介紹,白天會有3位諮詢師同時接聽電話,最多的時候一天能接聽50多次,平均每次通話時長近20分鐘。
據了解,為擴大知曉率,讓廣大學生產生親切感,市教育局精心設計了宣傳海報,用符合不同年齡階段的提示語,引導學生遇到問題學會求助。海報在全市各學校、幼兒園內學生集中的場所張貼,確保人人皆知。截至11月22日,累計接聽有效熱線2809通,總時長39745分鐘,化解重大心理危機9起,電話求助「件件有回應,事事能落實」。
學生撥打熱線比例上升 學會自主求助能力提高
「孩子,別著急,把你的困惑告訴我好嗎?我會盡力幫助你……」從八點半開始,兩個小時的時間顏秋茹已經接聽了四通電話,家長和學生各撥打兩次。
據了解,熱線來電者人數更多分布在中小學,撥打者中,學生群體佔到33%,這個比例比熱線剛開通時有所提升。對此,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指導中心主任吳少怡表示這是讓她感到非常欣喜的現象。「這說明學生敢於面對自己的問題,並使用身邊的資源去求助、去解決,也說明,我們開通的學生關愛熱線在另一層面上能培養學生的求助能力。」
微信、抖音、一封信…… 創新工作方式
開通熱線是濟南市教育局引領全市大、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舉措之一。還通過制定下發《關於強化後疫情時期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通過組織專家論壇、團體輔導進校園、線上授課等方式,最大化發揮專家團隊作用。組織全市心理健康工作會議暨「覺察接納,涵育未來」主題行動現場展示分享活動,發揮典型經驗的輻射帶動作用。
在此過程中,創新形式,推出精品。發布《歸來時,你已成長——濟南市教育局致全市中小學生一封信》《特殊時期,你可以做得更好——寫給濟南市學生家長的六條建議》《復學期孩子心理健康守護10句話》《寫給家長的10個預防提醒》等4封信,引發家長和社會廣泛讚譽,每封閱讀量均突破「10萬+」。通過熱線問題中高頻問題收集,中心組織心理諮詢師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在「濟南市教育局」微信公眾號及抖音號,發布「熱問優答」專題科普文7篇,「心理健康講堂」短視頻5次。直接閱讀量達2萬次,閱讀量覆蓋達50萬次。
王翔宇透露,下一步中心將對匯總的2000多個問題進行分類,尋找解決方法。同時,用好這些數據,對家長進行專題化指導,降低他們的焦慮。
加強教醫結合 讓問題解決更有針對性
半年來,中心邀請高校專家對全市中小學一線心理教師開展心理督導培訓10次,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組織的培訓工作累計覆蓋德育幹部、心理教師、班主任隊伍400餘人。下一步,將在覆蓋面和力度上進行提升。
濟南市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積極聯繫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促成醫教結合,逐步開展精神衛生科普,心理健康科普教育,實現心理問題分層分級服務。積極聯動各區縣心理主管部門,開展心理危機學生排查,收集各區縣心理輔導站信息,暢通中心—區縣—學校心理工作溝通渠道,實現心理需求「熱線有回應,區縣有跟進,學校有持續」的工作閉環,實現心理危機幹預流程化。讓問題解決更有針對性也是未來心理健康教育考慮的重點。(記者 :朱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