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農村版記者 田明 通訊員 孟玉曉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資源和社區的教育資源,擴展幼兒生活和學習的空間」。大自然、大社會是幼兒學習最好的內容與來源,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觀察、發現、探尋機會。兒童是自然之子,他們天性熱愛自然,自然不僅是構成教育的元素,也是兒童獲得幸福感的源泉。陳鶴琴先生說:「大自然是我們的知識寶庫,是我們的活動教材。」
秋去冬至,自然界的一花一草、一葉一石悄然發生著變化,幼兒對周圍自然環境有著永不知足的好奇心,親近自然是幼兒的天性,他們喜愛大自然的一切。基於幼兒的興趣關注,並結合園本課程與實際,普惠路第二幼兒園開展了「惠享自然,美好生態」主題教育活動,進一步促進幼兒認知、能力、情感等多元化和諧發展。
在活動準備過程中,教師們立足幼兒興趣喜愛,並根據年齡發展特點,收集適宜於本班的自然材料,制定出一系列相關主題的教學活動與趣味遊戲。各式各樣的材料,與眾不同的設計,彰顯了獨具一格的班級特色。
貝殼之戀主題版面
小螞蟻大世界主題版面
小松果的家主題版面
一樓拐角環境創設
葫蘆裡的大世界課程思維導圖
奇妙的蛋殼思維導圖
小菜園大探索課程思維導圖
利用周末時間,家長帶領孩子走進大自然,尋找自然材料,探索其中的奧秘,感受欣賞大自然的色彩美、音樂美、形象美。
樹葉的旅程
我來認識小螞蟻
結合自然材料,各班開展了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與趣味遊戲,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去探索感受自然萬物,促進幼兒體悟、感知、尊重、敬畏自然,進而促進幼兒健全人格發展。
小班以「植物精靈」為主題,各班圍繞大樹、樹葉、種子、沙子、菜園等進行了植物精靈大探秘。快來看看小朋友們都有哪些的新發現吧。
小班——紙的王國:紙飛機
小班——走進樹葉的世界
中班以「動物世界」為主題,各班圍繞貝殼、羽毛、螞蟻等小主題展開了一場動物世界的旅行,他們又有哪些新的發現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班——小小松果
中班——製作羽毛筆
大班以「黃河生態」為主題,圍繞石頭、葫蘆、果殼、黃河泥等展開了更高難度的探索,作為哥哥姐姐,他們的探究本領可真不小,跟隨小編一起來了解大班小朋友們的大發現吧!
大班——美好的花和我們
大班——我是小小科學家
2020年12月10日,鄭州市鄭東新區普惠路第二幼兒園開展「惠享自然,美好生態」遊園活動。每個班級精心布置主題場景,準備操作材料,為孩子們營造濃鬱的遊園氛圍。
貝殼套圈圈
釣魚
小螞蟻大發現遊園場景布置
小樹葉大發現遊園場景布置
孩子們揚起手中的遊園票,兩三個結伴而行,興高採烈地奔向不同的班級去參與各項活動。孩子們自主選擇喜歡的活動,與同伴合作遊戲,在活動中不僅收穫著快樂與幸福,也進一步發展著動手能力與人際交往能力,豐富多樣的主題活動更是給孩子們的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
金剛葫蘆娃表演
石頭音樂會
蔬菜蹲遊戲
樹葉王冠遊戲
我是小司機
小螞蟻齊心協力遊戲
蘇聯著名教育家卡普傑列夫提出:兒童應該儘早而且長時間地投身於大自然中,從中吸取對它的印象,體驗大自然在每個人心中激起的思想和感受,兒童需要親眼看到太陽的起落和月亮的圓缺。
通過本月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們走進自然,發現自然界包羅萬象,魅力無窮,豐富其知識與生活經驗,同時更好的萌發幼兒自主探究的興趣,提高探索、觀察及動手能力,體驗發現快樂。普惠路第二幼兒園在深入貫徹《指南》、《綱要》和自然生態課程的新理念、新精神的過程中,進一步優化和利用環境,支持幼兒在感知、欣賞、發現、探索中進行表達與成長,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園本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