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
「明天去學校打掃衛生,哪些家長願意去?」這是老師在群裡的一句話。一些家長就特別積極,也有家長陷入糾結:開學打掃衛生怎麼成了家長的事?對於「開學掃」,不同學校的做法大相逕庭,以號召家長打掃的居多,那到底「開學掃」由誰來負責呢?
觀點一:學生打掃
持此觀點的人認為:打掃教室衛生,是學生自我服務性勞動,也能夠培養學生的勞動意識和勞動能力,可謂一舉兩得。否則,「勞動最光榮」對學生而言就是蒼白無力的。同時,包括教師布置在內,都應該主要有學生自主完成,可以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與能力。
觀點二:家長打掃
持此觀點的認為:一個假期過來,教室顯然不太乾淨,而要徹底清掃乾淨,恐怕不是學生所能夠完成的。而且諸如擦玻璃,也不是學生所能夠承擔的,一方面學生擦不乾淨,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隱患。而且家長也有責任和義務承擔教室衛生,所以號召家長打掃。
觀點三:老師打掃
持此觀點的基本都是家長,認為校園內衛生理所應當有老師負責打掃,家長無責任和義務。除非處於志願者的自願行為。
上面這三個觀點也是大家都在討論的,但是大家在積極討論的時候卻忘卻了最主要一方,那就是校方,也就是學校領導方。
本人觀點:「開學掃」必須由校方單獨承擔,既不是老師、也不是學生、更不應該是家長。
學校領導班子崗位職責中有一條:「搞好物資供應、校產管理、衛生、綠化美化、水電管理和設備的採購與維修工作,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無論是公立還是私立學校,開學前為學生提供安全、衛生、舒適的教室,都是其應盡的責任和義務。教育部印發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通知(教基〔2017〕9號)第五條 「營造和諧美麗環境」 第二款中明確,建設安全衛生的學校基礎設施,即「配備保障學生安全與健康的基本設施和設備,落實人防、物防和技防等相關要求。學校教育、教學及生活所用的設施、設備、場所要經權威部門檢測、符合國家環保、安全等標準後方可使用。」
如果平時,為了鍛鍊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或培養自理、自立意識,安排學生值日打掃衛生,沒有任何問題。可是,開學前由於學校維修造成的衛生責任還要學生或家長來承擔,很不合理。雖然不少家長對學校此舉表示理解,但開學前和開學後打掃衛生不是一個概念,開學前為學生提供安全衛生的教室,那不是學生乃至家長,而是學校分內的事。這不是一句「鍛鍊孩子的動手能力」,或一句「培養孩子的勞動意識」就能繞過去的。學校開學前沒有把假期後留下的衛生問題解決好,反而讓家長幫忙解決,佔用了家長的時間和精力,或打著「培養學生勞動意識」的旗號讓家長帶著學生去打掃教室,絕對是逃避本身的責任和義務。
為什麼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或者是民眾,都沒有從這個角度去考慮問題呢?
大家有什麼不同的觀點,可以說出來討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