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兩歲娃咬破驅蚊扣 險些誤食其中液體

2020-12-18 大豫網

  晨報訊(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寶寶把驅蚊扣給咬破了,嚇得我趕緊讓他漱口。」6月23日,淇濱區鶴翔西區居民常女士來電告訴記者。

  據常女士介紹,她的孩子名叫天天。前段時間,她在一家育嬰店給天天買了兩個驅蚊扣。一般到了傍晚的時候,常女士就會把驅蚊扣扣在天天胸前。22日,常女士稍不注意,天天把驅蚊扣咬破了,她看到驅蚊扣裡還有液體。「我想著驅蚊扣有驅蚊功效,裡面的液體肯定有毒性,就趕緊讓天天漱口。」常女士說,觀察了一天,天天沒有異常,她才算放心了,但還是心有餘悸,再也不敢給天天用驅蚊扣之類的產品了。

  23日,記者見到了常女士購買的驅蚊扣,驅蚊扣外包裝上的說明全是韓文,因此無法得知驅蚊扣的成分。

  隨後,記者在淇濱區一家母嬰店看到,一款有中文包裝的驅蚊扣,標註的成分是香茅精油與洋甘菊精油,而且包裝上提醒:3歲以下的嬰幼兒建議佩戴在腳踝,請勿直接掛在接近眼睛和口鼻的位置,以免誤食。

  針對驅蚊扣的安全性,記者諮詢了我市一家醫院的兒科醫生。這位醫生表示,孩子正是處於對什麼都好奇的年齡,很容易出現咬破驅蚊扣誤食裡面液體的情況。「特別是一些不合格的產品,說不定裡面含有害物質,孩子一旦誤食後果不堪設想。所以,一般不建議給孩子使用這些驅蚊產品,如果要用也要到正規店面購買合格產品。當然,即便給寶寶佩戴的是合格產品,家長也要看護好,避免寶寶誤食。」該醫生提醒。

(淇河晨報)

編輯 張夢瑩

相關焦點

  • 女子給兩歲孩子買驅蚊扣 隨後發生的事讓她心有餘悸
    晨報訊(百姓熱線記者 馬龍歌)「寶寶把驅蚊扣給咬破了,嚇得我趕緊讓他漱口。」6月23日,淇濱區鶴翔西區居民常女士來電告訴記者。   據常女士介紹,她的孩子名叫天天。前段時間,她在一家育嬰店給天天買了兩個驅蚊扣。一般到了傍晚的時候,常女士就會把驅蚊扣扣在天天胸前。
  • 鶴壁一孩子玩耍中咬破螢光棒 誤食後中毒嘔吐不止
    晨報訊(記者 祁凱燕)「孩子玩耍時不小心咬破了螢光棒,結果一直噁心嘔吐。」8月2日,淇濱區福田六區居民王女士向本報記者反映。王女士說,8月1日晚上她帶孩子在新世紀廣場玩時,花1元錢買了4根螢光棒。半個小時後,她的孩子突然說頭暈噁心,她仔細查看後發現孩子咬破了一根螢光棒,有部分螢光物質沾在孩子的右側臉頰。「當時孩子一直嘔吐,我趕緊帶他去了醫院。」醫生檢查後表示,王女士的孩子接觸到的螢光物質不多,並無大礙。在醫生的指導下,孩子反覆漱口並接受了止吐治療,精神狀態逐漸恢復正常。
  • 醫生提醒:家長給兒童佩戴驅蚊手環需謹慎
    掌上懷化客戶端訊(記者 朱帥)6月28日,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洪江分院接診了一位兒童,就診的原因是該兒童父母發現孩子將佩戴在手上的驅蚊手環咬破並誤食了手環裡的液體。據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科醫生馬靚介紹,夏季來臨,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蚊蟲叮咬,部分家長會選擇給孩子佩戴這類驅蚊手環。但是,由於兒童的自我認識較差,就容易出現自行咬破手環誤食裡面液體的情況。儘管多數兒童驅蚊手環是合格的,但市面上也存在少部分不合格的產品,這類不合格產品中的驅蚊液體含磷等有害成分,化學屬性屬於農藥類,孩子一旦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 島城不滿一歲男嬰,因佩戴防蚊扣住院了!
    防蚊扣的液體是什麼?有沒有毒?記者來到一家專門出售母嬰產品的商店櫃檯上擺著不少驅蚊扣記者:「韓文啊,這裡邊是液體嗎?」店內工作人員:「對。」記者:「萬一孩子咬破了怎麼辦?」店內工作人員:「咬不破,這個東西就是這樣,一點露在外邊,其它都是包裹起來的。告訴孩子是驅蚊的,掛上就不要動了。」
  • 驅蚊扣非「驅蚊神器」 業內人士提醒慎選此類「新物件」
    謝女士購買的兩種驅蚊扣  夏季到來,如何防蚊蟲叮咬成了不少人的「頭等大事」。近期,被嬰幼兒家長稱為「驅蚊神器」的驅蚊扣悄然走紅,然而,也有家長吐槽,孩子戴上驅蚊扣照樣被蚊子叮咬。  驅蚊扣真是「驅蚊神器」嗎?
  •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兩歲男童誤食「水晶寶寶」至腸梗阻  警惕食道、氣管異物兩大「隱形殺手」近日,一名兩歲的男童誤食酷似小糖豆的「水晶寶寶」導致小腸梗阻。  寒假將近,又到了孩子意外傷害高發的時候。誤食誤吞造成食道、氣管異物是兒童最常見的意外傷害。父母該如何防範孩子發生意外?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省兒童醫院有關專家。
  • 3歲娃咬斷體溫計誤食水銀 家長該怎麼辦?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一個3歲的小孩在自己家中玩耍時,翻出了抽屜裡的體溫計,結果玩著玩著不小心咬破了這支水銀體溫計,裡邊的水銀流出來後被孩子誤食了。孩子的母親吳女士回家後驚恐萬分,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附近的醫院。
  • 熱銷防蚊扣真能驅蚊?價格參差不齊質量難保障
    原標題:熱銷防蚊扣真能驅蚊?慎用!    專家提醒劣質防蚊產品易引起過敏 選用防蚊產品時應選擇安全有效的如蚊帳清涼油等    早報訊 近期,一種號稱 「驅蚊神器」的防蚊扣在島城悄然流行,受到了孩子和家長的追捧,在衣服袖口別一個防蚊扣,既方便又美觀。可這些「驅蚊神器」真的靠譜嗎?
  • 吹爆籽研驅蚊扣,老母親走心推薦的寶寶驅蚊首選
    現在市場上的驅蚊產品主要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氣體液體型(噴霧殺蟲劑類);琳琅滿目的驅蚊產品這麼多,怎麼替寶寶選擇呢?其實給寶寶選擇驅蚊產品首先要看成份,防止化學成份危害寶寶;第二點看產品體驗上,是不是有很好的產品口碑;最後一點是看品牌,有知名度的品牌會更加有保障。閨蜜安利了我一款防蚊扣來自廣州當地的一個民族品牌「籽研」。
  • 兩歲幼女誤食滅鼠毒餅乾 專家:此時不能喝水和奶
    8日,煙臺一名2歲女童誤食夾有老鼠藥的餅乾,被送往醫院洗胃搶救,幸虧搶救及時女童才保住生命。隨著春季鼠類活動頻繁,鼠藥中毒事件也進入高發期,入春後單煙臺一家醫院就已接受4例誤食鼠藥中毒病例。專家就此提醒家長,安全使用滅鼠藥一點馬虎不得。
  • 驅蚊手環、驅蚊貼、驅蚊扣……創意滅蚊產品層出不窮
    市場上,各大超市已經擺出獨立的驅蚊貨架,蚊香、驅蚊液、驅蚊噴劑、驅蚊貼紙等各類驅蚊產品讓消費者們挑花了眼,各類創意驅蚊產品層出不窮。安全、無毒、無氣味是很多驅蚊產品的賣點。  這幾年,相比老式的蚊香,很多家庭都開始使用驅蚊液,小小一個插在床頭附近。
  • [今日-青島]孩子咬破防蚊扣 母親擔心送急診
    [今日-青島]孩子咬破防蚊扣 母親擔心送急診 孩子咬破防蚊扣,母親擔心送急診。
  • 這三種驅蚊成分有毒!夏天給娃安全驅蚊,看這一篇就夠了
    為什麼蚊子總盯著娃不鬆口?在正式研究如何驅蚊之前,讓我們先了解一下,為啥小寶寶特別招蚊子喜歡。這 3 種網紅產品沒啥用買了就是浪費錢丁香媽媽的後臺留言中,像驅蚊手環、驅蚊扣、驅蚊手錶這些網紅產品被炒得很熱,其中不乏一些國外的產品,賣得貴又難買。那它們到底有沒有用呢?
  • 秋蚊猛於虎 DIY安全高效驅蚊水給娃用
    秋蚊猛於虎 DIY安全高效驅蚊水給娃用 「嗡嗡嗡」的蚊子很愛叮咬年幼的寶寶,最是討人嫌。為了讓寶寶的健康,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下面將大家製作好用的驅蚊水。如今,市面上的驅蚊產品有很多,但是它們的效果究竟如何呢?
  • 2歲孫女誤食乾燥劑,奶奶60秒「神操作」救了娃,醫生:真不簡單
    由於缺乏正確的育兒觀念,許多長輩在帶娃的時候,可能就會面臨一些安全問題。2歲孫女誤食乾燥劑,奶奶只用60秒救下娃,醫生:幸虧處理得及時麗麗的父母平時因為忙於工作,所以就將2歲的麗麗交給奶奶來照顧。隨著麗麗逐漸長大,對很多新奇的事物也產生了好奇心理,經常會將一些危險的物品放在嘴巴裡。
  • 噴驅蚊花露水有害?不誤食就沒事,夏季防蚊誤區大集合
    較真鑑定:在身上或屋內噴灑的驅蚊液與花露水,其確實屬於農藥的範疇,但是成人只要不誤食,在使用過程中不必擔心;兒童使用應該注意濃度和次數,對於不足2個月的嬰兒應避免使用此類產品。成人只要不誤食,在使用過程中不必擔心;兒童使用應該注意濃度和次數首先,最常見的產品是各種蚊香及驅蚊液(花露水),這些產品都是利用了揮發性物質來影響蚊子。
  • 一歲寶寶誤食身體乳 險些釀大禍
    商報記者 苗露 通訊員 張玥潔 陳俊最近,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兒科接連兩天收治了2名「吃錯東西」的一歲小朋友,一位是誤食了媽媽的面霜,另一位則是誤食了兒童身體乳。「兒童誤食事件有近三分之二發生在家中,多見於1歲至5歲的兒童,而成功進行家庭自救處理的卻非常少。」紅會兒科主任詹璐表示,近期天氣炎熱,寶寶食慾下降,不好好吃飯,餓了又到處找食物吃,若是有危險物品放置在寶寶觸手可及的地方,極易發生誤食。誤食嚴重的可能會灼傷消化道,引起燒傷、出血、中毒、休克、窒息等,損傷肝腎功能,甚至造成多器官衰竭,最終引起死亡。
  • 南寧一3歲男孩誤食電蚊香液進重症病房險喪命(圖)-廣西新聞網
    醫生提醒,夏日炎炎,驅蚊用品要妥善保管好,發現小孩誤食出現中毒症狀,應馬上送醫治療。1、誤食8小時後住進重症病房據醫生介紹,當事男孩是6月12日中午12時左右誤食蚊香液的。當時,奶奶帶孩子在家,把一盒電熱蚊香液放到了衣櫃頂。沒想到,孩子趁奶奶不注意,拿來凳子墊腳,把蚊香液拿下來,打開蓋子含嘴裡了。
  • 山西兩歲男孩誤食37顆磁力珠,嚴重者或可危及生命
    前不久,一名兩歲的男孩斷斷續續誤食了多顆磁力珠,但家人並未發現。在孩子出現食欲不振、腹脹、發燒、嘔吐等病症時,通過CT檢查,醫生推測可能是因為吞食了異物導致腸梗阻。隨後,父母帶著孩子來到山西省兒童醫院進行手術,結果令人後怕:幼兒吞食了37顆磁力珠。萬幸的是,手術順利,目前,孩子恢復情況良好。
  • 用驅蚊手環、驅蚊扣防叮咬?個子越高效果越差
    香油自身某種氣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掩蓋人體氣味的作用,但一滴香油無法實現對全身的覆蓋和保護,也沒有研究證明香油的氣味有明確的驅蚊效果。另外,使用香油後會在身體表面會形成一層油狀膜,雖具有一定的防蚊效果,但一滴香油形成的油膜面積有限,身體表面粘附油膜層也十分不舒適,並不是一個有效防蚊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