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女士購買的兩種驅蚊扣
夏季到來,如何防蚊蟲叮咬成了不少人的「頭等大事」。近期,被嬰幼兒家長稱為「驅蚊神器」的驅蚊扣悄然走紅,然而,也有家長吐槽,孩子戴上驅蚊扣照樣被蚊子叮咬。
驅蚊扣真是「驅蚊神器」嗎?連日來,《洛陽晚報》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與外地多個驅蚊扣經銷商聯繫發現,他們生產驅蚊扣的場所「髒亂差」,產品質量也難以保障。業內人士說,驅蚊扣驅蚊效果很有限,選購時要認準正規廠家,避免買到「三無產品」和假冒偽劣品。
反映:給孩子戴上驅蚊扣,依舊被蚊蟲叮咬
由於住在小區較低的樓層,窗外就是綠化樹木,蚊蟲成了家裡的「常客」,為了讓不滿1歲的兒子免受蚊蟲叮咬之苦,近日,市民謝女士從一個本地微商處購買了6個驅蚊扣。「一個驅蚊扣6元,我買得多,人家還送我一袋防蚊貼。」謝女士說,她給兒子戴上驅蚊扣後,發現實際效果並不理想,「孩子身上還是被蚊子叮了好幾個包」。
記者注意到,謝女士購買的驅蚊扣分為兩個品牌,其產品均標註含香芋、薰衣草、薄荷等多種植物精油成分,且都不添加DEET成分(DEET是無毒、無味、無色或淡褐色液體,用於高效無毒驅蚊劑)。
謝女士說,她所在的「媽媽群」裡有不少家長購買了驅蚊扣,但大家普遍反映實際效果不好。
調查:實體店難覓驅蚊扣,專家稱其效果很有限
連日來,記者以消費者身份與浙江省義烏市多個驅蚊扣批發商取得聯繫。這些批發商均是在微信裡發布產品批發信息,並通過微信與採購者取得聯繫,單個驅蚊扣價格0.46元至1.5元,採購量越大,價格越低。
記者注意到,有批發商發布的加工驅蚊扣現場視頻顯示,大量用於製作驅蚊扣的材料堆放雜亂,數名著裝隨意的工人正在現場忙碌,但宣稱生產的驅蚊扣均是國外原裝進口的。記者諮詢這些驅蚊扣的質量是否可靠,這些批發商均回復「放心吧,一直這樣賣」。
在網上銷售火爆的驅蚊扣,在超市、藥店卻難覓其蹤影。記者走訪洛龍區2家大型超市和3家藥店,店方均稱不銷售驅蚊扣,有店方工作人員直言沒聽說過驅蚊扣。我市某醫院一名皮膚科醫生坦言,驅蚊扣主要成分是一些具有驅蚊作用的中草藥,其實際驅蚊效果很有限。
市工商局西工分局一名工作人員表示,驅蚊扣多通過微商渠道銷售,屬於市場上出現的「新物件」,有關部門對其進行有效監管的難度較大。他建議消費者在選購這類產品時,要買正規廠家生產的產品,且產品包裝上應有批准文號、生產批號、有效期、有效成分、如何正確使用、使用時的禁忌症等真實信息。
提醒:物理防蚊最安全,植物驅蚊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哪些防蚊辦法效果好呢?記者諮詢相關專家,整理出幾個防蚊小妙招,您可嘗試用這些辦法預防蚊蟲叮咬。
家有寶寶的市民最好使用物理方法。紗窗、蚊帳、電蚊拍等屬於物理防蚊產品,既能有效防蚊,又不會對寶寶的健康產生危害。市民還可用豬籠草、夜來香、薄荷等驅蚊植物驅蚊。
豬籠草是典型的食蟲植物,能捕蚊,而夜來香、薄荷等植物含有一些蚊子不喜歡的氣味,也有一定的驅蚊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嬰幼兒的臥室不能擺放過多的驅蚊植物,且一定要擺放在通風口處。
對於使用最為廣泛的防蚊產品蚊香來說,其含有菊酯類成分,燃燒後散發出來的煙霧會刺激寶寶的眼睛和呼吸系統,建議最好別給嬰幼兒使用。如果一定要用,儘量放在通風好的地方,切忌長時間使用。
相關連結
有小學生被驅蚊手環燻「暈」,主管部門查扣三無驅蚊手環2000餘個
有媒體報導稱,2015年4月,湖北省棗陽市一小學的3名小學生購買了一包驅蚊手環,在教室裡戴著玩耍,手環發出的刺鼻怪味使29名學生陸續出現頭暈、噁心、肚痛等症狀。後經調查,這批燻「暈」小學生們的三無「驅蚊手環」是從浙江義烏購進的。
隨後,義烏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以義烏國際商貿城及周邊專業街、該市校園周邊等區域為重點開展拉網式清查,共檢查經營單位409戶,查扣三無「驅蚊手環」2000餘個。(洛陽晚報記者 郭學鋒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