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新聞網7月9日訊7月7日,記者走訪城區各家超市了解到,蚊香、電熱蚊香液、驅蚊手環、滅蚊器等眾多驅蚊「神器」齊爭鋒,驅蚊植物、驅蚊軟體也備受熱捧。不過,不少消費者表示,有的驅蚊工具並不如傳說的那麼有效,化學類驅蚊產品的安全性則令人擔憂。因此,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驅蚊工具尤為重要。
現狀
驅蚊工具種類多
7月7日,記者走訪城區的沃爾瑪、佳樂家、永旺等多家超市,發現各超市都在舉行驅蚊產品大促銷。永旺超市在二樓超市入口處擺出專櫃,各種驅蚊產品集中促銷;佳樂家新華店驅蚊用品區域人頭攢動,各個品牌的導購員不停地向顧客推薦自家產品。
蚊香、電熱蚊香液、電熱蚊香片、殺蟲劑、電蚊拍、驅蚊手環、驅蚊植物……記者在市場上走了一圈,發現五花八門的驅蚊工具齊爭鋒。而且記者每到一個專櫃,導購員都對自家產品百般誇讚。至於效果究竟如何,記者進行了走訪。
調查
驅蚊軟體差評多
記者日前聽說有一種驅蚊軟體,號稱「驅蚊神器」,下載量巨大。7月7日,記者就用手機在360手機助手中搜索「驅蚊」,界面上立刻出現了「手機驅蚊器」、「超聲波驅蚊器」等30多款驅蚊軟體。多數軟體宣稱的驅蚊原理都是利用超聲波驅蚊。
記者隨意下載了一款驅蚊軟體,點開軟體有5種驅蚊模式:噪音式、蜻蜓式、雄蚊式、蝙蝠式、合成式。記者選擇了「雄蚊模式」後,手機發出輕微的「滋滋」聲。
有些驅蚊軟體下載量驚人,記者打開軟體的評論列表,卻發現很多「沒用」「騙人的」字眼。對此,中科院聲學所戴根華研究員表示,「超聲波驅蚊」在理論研究上還存在很大空白,因為蚊子發出的信號很微弱、很複雜,目前沒人專門研究蚊子發出的信號到底是什麼樣的、對什麼頻率會產生什麼反應。所以,超聲波驅蚊的作用還有待驗證。
驅蚊手環非天然
「現在很多人買這種『驅蚊手環』,大人孩子都能戴,既美觀又能防蚊蟲叮咬。」7月7日,記者在永旺早春園店諮詢時,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驅蚊手環含有純天然的精油,能夠達到驅蚊效果。
據記者了解,驅蚊手環號稱含有薄荷精油、薰衣草精油、蘆薈精油等,是純天然植物提取,靠植物本身的味道驅蚊,無毒無害,環保健康。
看似普通的膠皮手環真的這麼厲害?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教授劉偉說,純天然植物精油在稀釋後塗抹在身上,的確可以達到驅蚊效果。但純天然植物產品由於產量和提取工藝所限,價格比較高,市場上大部分驅蚊手環、驅蚊貼等僅售幾元、幾十元,不可能是「純天然產品」。
驅蚊植物被誇大
「驅蚊?當然是買薄荷,這個季節我一周能賣出十幾盆。」記者來到福壽東街與虞河路交叉口附近的虞鑫花卉市場,剛開口打聽,一位攤主便熱心地向記者介紹。
記者探訪了幾個攤位,發現各家有不同的驅蚊盆栽。「驅蚊效果最好的就是驅蚊草,現在的蚊香中就有它的成分。其餘的花草效果很小,像薄荷是被叮咬時抹一點比較有效果。」一位攤前擺滿驅蚊草的攤主告訴記者。不過,也有不少攤主表示豬籠草可以「吃」蚊蟲、吸收甲醛的吸毒草也可以驅蚊。
這些驅蚊盆栽的價格多在5元—20元之間,一般植株較小。記者詢問購買幾盆才能驅蚊時,不少攤主表示「很難說」。
濰坊職業學院園林工程學院教授馬新才告訴記者,驅蚊草、豬籠草、薄荷等因其獨特的氣味確實有驅蚊效果,但效果微乎其微。「現在的一些人工培植的豬籠草雖然沒有喪失野生豬籠草的基因,但植株相對較小,以觀賞為主,並沒有主動誘蟲、捕蟲的效果。」
市民
每天晚上點蚊香
擔心對身體有害
「驅蚊手環給孩子買過,幾乎不管用,也就是手腕處叮不到。」「我覺得電熱蚊香液不錯,效果還行。」「當然是驅蚊劑最好用了,蚊香、花露水只是讓蚊子暫時不叮人,過一段時間蚊子還是很囂張。」對於市場上形形色色的驅蚊工具,市民的實際體驗各不一樣,有人喜歡用驅蚊劑,有人喜歡用蚊香,老年人則比較喜歡用傳統的蚊帳。
最近,家住奎文區松鶴園小區的劉女士也沒少買驅蚊用品。劉女士告訴記者,5月底開始,家中的蚊子就多起來。最開始的時候她用的是驅蚊劑,出門的時候噴上一點,回家後開窗通風蚊子就死光了。不過隨著天氣變熱,蚊子躲了起來,出門進門難免有蚊子飛到房間裡。無奈之下,劉女士改用花露水,睡覺前塗一點,但效果微乎其微。再後來,劉女士開始用電熱蚊香液,「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感覺一點效果都沒有,後來我又買了可以加蚊香片的,用了兩天也不管用。」劉女士告訴記者,選來選去,最終還是選擇了傳統的蚊香。
「現在我晚上睡覺前就點一盤,一晚上都不會被蚊子叮咬。」不過劉女士也很擔憂,聽說現在蚊香都有毒性,用一天兩天可能沒事,用久了會不會對身體有害處。
專家
驅蚊劑毒性最大
蚊香一般並無害
從幾元一盒的大盤蚊香到上百元一臺的光催化滅蚊器,五花八門的驅蚊工具儼然成為夏季的「主打」。不過,這些驅蚊工具的實際效果怎樣?蚊香、電蚊香、花露水等化學類的驅蚊工具會對人體有危害嗎?
記者看到,大部分蚊香、蚊香液等都標註有炔丙菊酯、四氟甲醚菊酯等成分。不同的產品,菊酯成分的含量從0.3%—1.5%不等。對此,齊魯工業大學化學與製藥工程學院教授劉偉表示,從化學類的驅蚊產品來看,驅蚊劑類產品毒性最大,家中有老人、兒童和孕婦的儘量少用;各類蚊香中雖然加入了一定量驅蚊效果的酯,但是只要含量在國家規定的範圍內,對人體的危害一般不大。市民在選購化學類的驅蚊產品時一定要謹慎,儘量到正規商場購買驅蚊產品。
連結
以前驅蚊靠蚊帳
或者點上艾草燻
看著如今市場上五花八門的驅蚊工具以及各種奇思妙想,記者不由得好奇以前人們都是採取什麼方式驅蚊的?
家住聖榮廣場的齊女士今年38歲,她告訴記者,她小的時候家裡防蚊、驅蚊主要靠撐蚊帳、噴灑自家配比的農藥或者點艾草燻。
「我小時候,農村沒啥特別的驅蚊方式,都是靠撐蚊帳,睡覺之前都要開著燈在蚊帳中抓蚊子,全部抓到以後,把蚊帳守得嚴嚴實實,才能睡個安穩覺。」齊女士說,當時有的人家擔心屋裡蚊蟲太多,也會不定時噴灑一些稀釋後的農藥,大多數都是敵敵畏。「除了這兩種方式以外,我們還會到地裡去割一些艾草,像編辮子一樣編起來,點燃出煙燻蚊子。不過,這種方式常用在在街上納涼的時候。」齊女士說。記者魏慧敏 李廷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