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限制出口醫用口罩?外交部澄清

2020-12-20 新浪財經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北京3月9日電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外交部發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實錄如下:

首先我向大家通報一組數字:根據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今天上午發布的統計數字,3月8日0-24時,中國境內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535例,截至3月8日24時,中國境內累計治癒出院病例58600例。

問:據報導,美國國務卿蓬佩奧3月6日接受美國媒體採訪時將新型冠狀病毒稱為「武漢冠狀病毒」。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就新型冠狀病毒作出正式命名。個別美國政客不尊重科學,不尊重世衛組織的決定,迫不及待地借新冠病毒對中國和武漢進行汙名化,我們譴責這種卑劣的做法。

問:蓬佩奧國務卿在採訪中還稱,由於中方不公開、不透明,美方獲得的信息不完善,導致美方應對疫情挑戰滯後。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後,中方始終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及時向世衛組織以及包括美國在內的有關國家和地區通報疫情信息,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積極回應各方關切,加強同各方合作。中國為全世界抗擊疫情贏得了時間,作出了積極貢獻。對於這一點,全世界看得清清楚楚,國際社會自有公論。蓬佩奧詆毀中國抗擊疫情努力的企圖不會得逞。

問:我們注意到,為支持韓國政府和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已決定向韓方提供10萬隻N95口罩、100萬隻醫用外科口罩、1萬套醫用防護服等一批抗疫物資援助,還願向韓方提供5萬人份檢測試劑。但此前一些外媒報導稱,中方因疫情禁止出口醫用口罩及生產口罩所需原材料,這與中方上述舉措有很大出入。你對此有何評論?

答:關於中方向韓方提供110萬隻口罩等抗疫物資援助,中國駐韓國使館已經發布了消息。根據我了解到的最新情況,首批援助物資將很快運抵韓國。我們注意到,中方的這一善舉在韓國社會各界引起積極和熱烈的反響。

另外,據我所知,除了中央政府層面,近來中國許多地方政府和企業也紛紛向韓方表達慰問和支持,並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積極提供抗疫物資援助。根據我手頭掌握的情況,截至3月8日,上海、山東、浙江、江西、吉林等地方政府已經通過友城等渠道向韓方捐助了一批防疫物資。另外,安徽、江蘇、河南等地也準備向韓方捐助防疫物資。

疫情暴發以來,韓國政府和社會各界對中方抗疫提供了大力支持和援助,中方對此深表感謝。中韓是近鄰,鄰裡之間面對困難和挑戰就應該守望相助、同舟共濟。我們願同韓方繼續本著互幫互助、共克時艱的精神,加強信息和經驗分享、開展聯防聯控等方面的溝通與合作,爭取早日共同戰勝疫情。

至於你提到的醫用口罩及生產口罩所需原材料出口的問題,此前中國商務部已作出澄清,明確指出,中國政府沒有針對口罩及其生產原材料出口設置過任何貿易管制措施,企業可以按照市場化原則開展相關貿易。同時,由於疫情防控和大規模復工復產的需要,中國國內口罩需求目前仍處於高位,存在供應的缺口,現階段各國從中國採購口罩的確會面臨一定困難。但是,疫情無情人有情。中國願在克服自身困難的同時,向有關國家提供口罩等醫療防護物資,支持各國抗疫,攜手應對並最終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問:根據韓國軍方消息,朝鮮今天再次發射了3枚不明飛行物。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報導。當前朝鮮半島形勢複雜敏感,中方呼籲有關各方在彼此關切的問題上相互顯示靈活,堅持對話協商,為延續當前的對話緩和局面,推動半島無核化,實現半島和本地區的持久和平作出積極努力。

問:我們注意到,中方已經宣布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請問中方捐款是否有指定用途?何時到位?中方選擇此時向世衛組織捐款的目的是什麼?

答:3月7日,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代表陳旭大使會見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通報中國政府決定向世衛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用以支持世衛組織開展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國際合作。譚德塞總幹事向中方表示感謝,並讚賞中國政府在全球疫情應對的關鍵時刻克服自身面臨的巨大困難,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慷慨解囊,及時伸出援手。譚德塞總幹事還表示將同中方繼續加強協調合作,推動國際疫情防控合作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世衛組織在譚德塞總幹事的領導下,為推動各國強化防範意識、堅持科學理性應對,幫助有關國家提升衛生體系和能力發揮了重要作用,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普遍讚賞。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擴散蔓延,開展國際聯防聯控合作的緊迫性進一步上升。中方此次捐款,就是響應世衛組織的呼籲,以實際行動支持世衛組織繼續發揮好專業優勢,在抗擊疫情的國際行動中更好地發揮協調作用,特別是幫助公共衛生體系薄弱的中小國家築牢應對疫情的防線。中方捐款將用於新冠肺炎防控、發展中國家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指定用途。具體將由中國政府與世衛組織協商確定,儘快加以落實。

疫情沒有國界。中國將繼續同各國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積極支持並參與抗擊疫情的國際合作,為維護地區和國際的公共衛生安全貢獻中國力量,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問:據報導,為幫助巴基斯坦應對嚴重的蝗災,中方已派專家組赴巴受災嚴重地區考察。你能否介紹中方幫助巴方應對災情的情況?還將為巴提供哪些幫助?

答:當前,巴基斯坦遭受嚴重蝗蟲災害。為幫助巴方應對災情,中國農業農村部牽頭組成蝗災防治工作組,於2月23至3月5日赴巴基斯坦多個受災地區考察,同巴方相關部門深入交流,向巴方提出了有針對性的綜合治理方案建議,獲得巴方高度讚賞和認可。同時,考慮到蝗災治理的緊迫性,中方還決定向巴方緊急提供一批防治物資,包括5萬升馬拉硫磷殺蟲劑和15臺噴灑設備。其中,第一批物資已於今天上午運抵巴基斯坦。

中巴是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和「鐵桿朋友」,兩國歷來有互幫互助的優良傳統。中方相信巴基斯坦政府和人民一定能夠戰勝蝗災。我們願根據巴方需要,繼續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幫助,加強雙方在人員培訓、經驗分享、技術保障等方面的合作,幫助巴方建立健全病蟲害綜合防治體系,切實提高巴方生物災害防控能力。

另外,我順便說一句,今天上午前往巴基斯坦運送治理蝗災物資的飛機上,還同時運去了新一批新冠病毒檢驗試劑盒。中方在幫助巴方治理蝗災的同時,還將繼續幫助巴方抗擊疫情。

問:在朝鮮發射了不明飛行物後,一些國家撤回了本國常駐朝鮮的外交人員。中方是否也考慮這麼做?

答:我沒有聽到這種消息。

問:日前,由於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國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無法就石油減產協議達成一致,全球原油價格遭遇暴跌。中方認為這會對全球經濟以及沙特和俄羅斯雙邊關係帶來怎樣的影響?

答:中國是世界能源進口和消費大國。我們希望國際能源市場能夠保持穩定。在疫情影響下,各方對世界經濟的前景有很多預測,在這個時候,國際能源市場保持穩定有著特殊的意義。

相關焦點

  • 駐芬蘭大使澄清出口芬蘭口罩問題:中國出口報關時均說明了「非醫用...
    &nbsp&nbsp&nbsp&nbsp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4月15日訊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2020年4月14日,駐芬蘭大使陳立在芬蘭媒體《芬蘭日報》上發表題為《中國是真誠的》署名文章,中文全文如下:&nbsp&nbsp&nbsp&nbsp上周
  •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中方將向韓國出口口罩,首批500萬隻
    3月9日,中國駐韓國大使館新聞發言人表示,為支持韓國政府和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幫助韓方解決口罩供給問題,中方將於3月10日起向韓國出口口罩,首批500萬隻,包括普通醫用口罩和N95口罩。今後中方還將繼續向韓國出口口罩。上述決定已通過外交渠道通報了韓國政府。 發言人說,這是中國政府克服自身困難作出的決定,體現了中韓守望相助、同舟共濟的鄰裡情、朋友義。
  • 中國出口芬蘭口罩不達標?外交部: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
    中國日報4月9日電(記者 周瑾)就芬蘭官員稱從中國進口的口罩未能達到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標準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9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相關物資由芬蘭方面通過中間商自行商業採購,並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向中國海關申報出口,希望外界在事實沒有調查清楚之前,不要輕易下結論。
  • 美國拒絕進口中國KN95口罩,4月起醫用防疫用品出口需海關備案
    【市場觀察】 美國拒絕批准進口中國KN95口罩,外交部回應 在美國各地正在拼命搜羅N95口罩保護醫護人員之際,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美國新聞網站BuzzFeed 3月29日的報導稱,KN95口罩是N95口罩的中國替代品,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卻還不允許這種口罩進入美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回應此事稱,當前疫情形勢下,口罩是各國急需物資,中國國內的需求量也很大。中方企業正在開足馬力、加班加點、夜以繼日地生產,在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儘量為各國防控疫情提供保障。
  • 川普禁N95口罩出口 3M:有違人道主義,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採取...
    來源:金融界網站據CNN報導,當地時間4月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疫情簡報會上表示將引用《國防生產法》來限制稀缺的口罩等醫療物資的出口。川普稱,國土安全部和聯邦緊急事務管理局將合作貫徹這一指示,阻止N95口罩,醫用口罩,手套和其他個人保護裝備的出口。川普還說,美國國內急需這些物資。4月3日,3M警告稱,川普政府要求該公司停止出口防毒面具的要求實際上可能會使防護裝備在美國的供應減少。「停止出口美國生產的所有呼吸器,可能會導致其他國家採取報復行動。
  • 中國出口他國口罩被美國「截胡」?還是連續劇?
    近日,美國CNBC新聞網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美國總統川普利用美國1950年的《國防生產法案》對美國的防護用品製造商3M公司下達了命令,一方面要求該公司加大產能,全力給美國生產口罩,一方面則要求該公司停止將口罩出口給其他國家。但從當時媒體的報導來看,3M被禁止出口的對象是加拿大和拉美國家的市場,並沒有提到歐洲。目前,美國3M公司和美國政府都否認了此事。
  • 芬蘭稱中國醫療物資「令人失望」,外交部回應
    (觀察者網訊)針對有芬蘭政府官員聲稱中國醫療物資「不達標」,對此感到「失望」,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4月9日回應稱,相關物資由芬方通過中間商自行商業採購,並以非醫用口罩名義向中國海關申報出口,希望外界不要輕易下結論。
  • 外交部:中方努力為各國在華商業採購醫療物資提供便利
    新華社北京3月25日電(記者 伍嶽)外交部發言人耿爽25日說,當前,中方滿足國內需求的同時,也在努力為各國在華商業採購醫療物資提供便利。中方沒有採取任何外貿限制措施,一直支持鼓勵企業有序擴大出口。耿爽是在當日例行記者會上回答有關提問時作上述表示的。
  • 韓國將全面允許醫用口罩出口 中國口罩已快速降價
    韓國將全面允許醫用口罩出口 中國口罩已快速降價  Winnie Lee • 2020-10-21 09:14:01 來源:前瞻網
  • 中方要求美方澄清解釋
    原標題:中方要求美方澄清解釋  據新華社北京10月31日電 (記者張鵬雄、崔文毅)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31日在北京表示,中方要求外國駐華機構和人員不得以任何方式從事與職務和身份不符、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活動。
  • 美官員就疫情向中國甩鍋 外交部: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中方還正在準備向義大利派遣醫療專家團隊支援當地疫情防控。我們將繼續通過這種形式向有需要的國家提供支持和幫助。第四,向國際社會提供藥品等防疫物資援助。疫情無情人有情。中國政府向世界衛生組織捐款2000萬美元,向有關國家捐贈口罩、藥品、防護服等防疫物資,向一些國家出口急需的醫療物資和設備。中國地方政府和民間機構也紛紛向其他國家伸出援手。
  • 中國企業出口口罩需注意的法律問題
    隨著逐步復工復產,中國開始向其他國家大量出口口罩等防疫用品。3月28日,荷蘭聲稱在中國採購的口罩有46%不符合歐盟標準,荷蘭衛生部宣布下令收回已發往醫療機構的大約60萬隻從中國進口的口罩。一些西方媒體藉此大肆炒作「中國醫療產品質量問題」。隨後中國商務部、外交部霸氣回應:「中方企業發貨前已明確告知荷方這批口罩是非醫用口罩,出口報關手續也是以『非醫用口罩』的名義履行的。」自此,口罩烏龍事件真相大白。
  • 外交部:沒調查清楚之前不要輕易...
    4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主持例行記者會,以下為部分實錄。問:據報導,芬蘭政府官員8日稱,7日從中國廣州運來的200萬隻醫用口罩和23萬個呼吸器面罩經檢測後未能達到在醫療環境中使用的標準,芬方對此有些失望,其他歐洲國家從中國訂購產品也遇到類似問題。中國口罩市場極度混亂,價格一直在上漲,必須迅速購買並提前付款,商業風險非常高。中方對此有何回應?答:我們注意到有關報導。
  • 一次性醫用口罩出口日本要什麼認證
    一次性醫用口罩出口日本必要資料:提單,箱單,發票,日本國外的製造商必須向PMDA註冊製造商信息。 口罩包裝要求 包裝上印有ウィルスカット(中文翻譯:病毒攔截)99%的字樣 PFE:0.1um微粒子顆粒過濾效率 BFE:細菌過濾率 VFE:病毒過濾率 口罩品質標準 1. 醫用防護口罩:符合中國GB 19083-2010 強制性標準,過濾效率≥95%(使用非油性顆粒物測試)。 2.
  • 外交部:中方已向阿盟秘書處提供了20萬隻普通口罩和9000隻N95口罩
    湖北廣播電視臺記者:12月8日,中國駐埃及大使兼駐阿盟代表廖力強前往阿盟秘書處總部轉交中國外交部援助阿盟的第二批抗疫物資。阿盟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兼首席助理秘書長扎齊代表阿盟接受物資。你能否介紹相關情況?在中國抗疫最艱難的時刻,阿盟秘書長蓋特致函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表示支持;阿拉伯國家向中方捐贈1000多萬隻口罩等亟需醫療物資。中方對阿拉伯國家遭受疫情衝擊感同身受。習近平主席向多位阿拉伯國家領導致函表示支持。中方向阿拉伯國家提供了共100多萬份檢測試劑盒、1800多萬隻口罩,向8個阿拉伯國家派出醫療專家組。雙方舉辦了40多次專家視頻會,中國同阿聯、埃及、摩洛哥等多國的疫苗合作進展順利。
  • 外交部:澳大利亞應就監聽作出澄清和解釋
    據新華社電 外交部發言人洪磊4日在北京表示,中方已要求澳方對有關監聽活動作出澄清和解釋,兩國應共同維護中澳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  在當天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問,有報導稱,澳大利亞方面參與了美國的全球監聽活動。這是否會影響中澳自貿協定談判?
  • 美媒:美國FDA撤銷中國約60家製造商對美出口N95口罩許可,宣稱「未...
    路透社援引FDA說法稱,經測試發現,一些口罩的顆粒過濾效率沒有達到最低的95%的標準。報導稱,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將N95口罩列為重要的防護用品,這種口罩的設計目的是過濾空氣中至少95%的顆粒。據彭博社的說法,FDA撤銷了大約60家中國製造商向美國出口口罩的許可,留下14家公司獲得授權。
  • 三部門: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 進一步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
    財聯社4月25日訊,商務部、海關總署、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關於進一步加強防疫物資出口質量監管的公告》,要求加強非醫用口罩出口質量監管。自4月26日起,出口的非醫用口罩應當符合中國質量標準或國外質量標準。進一步規範醫療物資出口秩序。
  • 美國接受中國口罩標準 4家企業出口獲批
    作為此次獲得EUA授權的中國企業,福建康臣日用品有限公司負責銷售工作的陳先生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公司生產的口罩已獲得了美國方面的許可。「公司的口罩一直都有出口業務,出口量大約為每天幾十萬個,出口類型主要為一次性防護口罩。公司的生產線覆蓋包括KN95口罩在內的民用口罩,但不包括醫用口罩。未來,公司可能會擴大對美國市場的出口。」
  • 秦皇島首家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列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
    在日前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發布的《取得國外標準認證或註冊的醫療物資生產企業清單》中,秦皇島市惠斯安普醫學系統股份有限公司榮列其中,成為秦皇島市唯一一家進入商務部出口「白名單」的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工人在惠斯安普公司口罩生產線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