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毒素?傳統醫學解釋其為人體內的有害物質。中醫學上稱之為「三濁」,即濁氣、濁液、濁物。現代醫學將毒素解釋為生物體所生產出來的多餘的幹擾生物體中其他大分子作用的蛋白質。
那麼毒素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可以歸納為兩部分:外源包括空氣、水和食品的汙染;化學物品的毒副作用;細菌、病毒;口服和注射藥物等。內源是指人體內在糖、蛋白質、脂肪代謝過程中產生的廢物不斷堆積所產生的代謝產物,如宿便、膽固醇、乳酸、尿酸、自由基等;還有其他如多餘脂肪、老舊壞死細胞。毒素是生命走向盡頭的助推器。
毒素這麼可怕,我們怎麼才能儘可能清除體內的毒素呢?這可以從近幾年被炒得火熱的「酵素」說起。酵素,學名「酶」。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即生物催化劑,它能夠加快生化反應的速度,但是不改變反應的方向和產物。它是一種由胺基酸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質,存在於所有活的動植體內,可維持機體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復組織,分解毒素,是生命活動的一種必需物質。
產生酵素的過程其實就是發酵的過程。中藥發酵歷史悠久,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學會用酒麴來治療腸胃病。1000年前,中藥就開始採用發酵的方法來進行炮製。據考證發現,經發酵炮製而成的傳統中藥有神曲、建神曲、半夏曲、採雲曲、沉香曲、紅曲、淡豆豉。具有代表性的要數「神曲」,焦神曲為全麥粉和青蒿、蒼耳,辣蓼、杏仁、赤小豆等芽混合後經發酵而成的加工品。其性溫,歸脾胃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於飲食停滯,消化不良,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嘔吐瀉痢。神曲含有酵母菌、澱粉酶、麥角甾醇、揮髮油、脂肪、蛋白質及維生素B等成分,是典型的酵素產品。
咱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醋」「醬」「紅茶」「泡菜」都含有酵素。中國的養生文化博大精深,有人開玩笑說吃西餐人們容易發胖,就是西餐中含有的酵素少的原因。中餐中大量應用發酵過的調味品,使得食物更容易消化吸收。但是中餐在烹調過程中大多經過高溫加熱,也使其中的大量酵素遭到破壞。我們的身體每天都會產生並且消耗大量的酵素,年輕的時候「產銷」平衡,基本可以維持正常的生命活動,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體內的酵素會隨之減少。據研究,有一種消化酵素在80歲老人的體內含量相當於年輕時期的1/30。這也是人們產生一些慢性疾病的原因之一。為了強化身體代謝機能,為了短時間內儘量多地排出體內毒素,人們應適當補充酵素。
本文轉自:溫州網 66w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