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迎來青年演員劉昊然的加入。此行,團隊調研的目的地是雲南富寧。富寧縣地處雲南省東南部,與越南接壤。由於大部分地域屬山區、石漠化地區,自然環境嚴重製約經濟發展,這裡也因此成為集「老、少、邊、山、窮、戰」於一體的國家級貧困縣。目前,富寧全縣仍有9個村落暫未實現脫貧。
如何在薄弱的經濟、產業基礎上儘快找到最適合富平的脫貧之路?本次「星光行動」將視線重點投向當地傳統八角種植、七醋釀造及新型扶貧項目黑木耳種植產業。與此同時,調研團隊也不忘關注這裡獨特的壯族文化,走進神秘的坡芽村,探索富寧縣在旅遊扶貧領域的更大發展空間。
星光隊員劉昊然深入雲南富寧調研
爬樹摘八角下廚拌木耳
劉昊然體驗傳統種植業學習釀醋技藝
富寧是全國八角的主要產區,每年產量超過6萬噸,八角種植、加工產業也成為當地經濟生產、脫貧致富的重要抓手。「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第一站,劉昊然便在調研助理的帶領下來到者桑鄉安哈村的八角林。
「我一直以為八角生長在比較矮的灌木上呢,沒想到樹這麼高。」望著正在樹上忙著採摘的老鄉,劉昊然蠢蠢欲動,一眨眼的功夫,他就爬上了旁邊的一棵樹,學著大家摘起八角來。老鄉們都誇他有天賦,劉昊然笑說因為兒時在農村長大,爬樹、採摘這些「基本功」都不在話下。
劉昊然爬樹摘八角,技術嫻熟
新鮮的八角在這裡集市上的售價是4塊5一斤,相比經過加工的成品調味料,盈利空間依然不算大。這也是當地正在積極探索、解決的產業難題。作為在整體經濟中佔據較大比重的傳統產業,八角對於富寧脫貧攻堅及全縣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沒有深加工企業、工業化程度低,生產結構單一等問題,都在嚴重限制著產業鏈的完善。
了解到眼下者桑鄉種植戶面臨的這些困難,抱著剛剛採摘的八角陪農戶大叔一起到山下售賣的劉昊然立刻開始幫忙花式「抬價」,希望辛苦了一季的老鄉們能夠多得到些收入。看他使出渾身解數的努力模樣,收購商答應將每斤的價格提高3毛。同樣的克重,一下子多賺了60元,劉昊然笑說「豐收啦」。
劉昊然親手摘八角
除了傳統的八角種植,富平還在2016年引進了短平快的新型黑木耳種植產業,助力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山腳下,恰好就是一片種植園。
據種植戶介紹,黑木耳這種新型農產品具備不爭土地、不爭農時等多種優勢:平時種水稻的土地,等到農閒時就能成為黑木耳的繁殖土壤;潮溼的天氣,也為這種作物提供了最好的生長條件。
劉昊然親手採摘木耳
為了確認富平黑木耳的品質是否如說的那般出色,劉昊然親手採摘並下廚涼拌了一盤芥末木耳,口感得到了大家的認可。如今,當地參與黑木耳種植的貧困戶已經達到了1千餘戶,大家可以通過固定分紅或務工多勞多得的方式增加收入,種植季每月收入能達到2、3000塊。
就在下廚製作涼拌菜的過程中,劉昊然和調研團隊又解鎖了當地另外一項特色產業——「七醋」。這種醋的釀造工藝已經在壯鄉流傳了700年,是富寧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劉昊然下廚製作芥末木耳
為了進一步了解這種古法醋誕生的詳細過程,劉昊然和團隊驅車趕往剝隘鎮的七醋廠。還未進入廠房,就能聞見飄香的米醋味。得益於富氧、低海拔、常年高溫的獨特自然環境,這種古法技藝製成的米醋素有「壯族一絕」的美譽。
跟隨廠長進入製作車間,劉昊然參與了多個環節的實際操作。一瓶好的七醋,要經過近150天的釀造。第一步要精選上等糯米浸泡7天,上鍋蒸熟,再入缸發酵。隨後,需要加入清水不斷攪拌,直至成為糊狀。之後是漫長的發酵期,發酵好的醋水,要加入草果、食鹽、八角等香料煮沸,過濾後得到成品。
劉昊然體驗古法制醋
七醋的口感溫和,酸而不澀。和黑木耳一樣,富寧縣希望這兩種產品都能夠成為帶動當地脫貧的特色產業。「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直播無疑就是最好的宣傳平臺。劉昊然也在現場表態,一定與調研團隊一起,幫助他們線上推廣,增強品牌影響力,拓寬銷售渠道。
壯族情歌唱響坡芽山寨
劉昊然:美好事物要親眼看親耳聽才最真
一路乘車,劉昊然都在不停感嘆,富寧縣的很多地方隨手一拍就像是風景畫。而在剝隘鎮裡,藏著一處極具壯族民族特色的美麗村落——坡芽村。雲南省民族文化遺產中可與東巴文化並相輝映的《坡芽歌書》,正是在這裡發現和得名的。
在坡芽村修建的傳習館裡,劉昊然了解到更多關於這本音記的歷史。《坡芽歌書》是我國活圖畫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及開發價值,其發現填補了壯族沒有古老文字的空白。這種以原始圖畫文字將壯族情歌記錄在土布上的民歌集,共有81個圖案,每個圖案都代表了一首情歌,整部歌集記錄下一對青年男女相遇、相知、相戀直到白頭偕老的情感歷程。
星光隊員劉昊然
此前,坡芽全村有20多人能夠通過圖形符號認讀山歌,這讓壯族的古老文明在耳濡目染外有了更多元的傳承方式。如今,村裡人更加重視將這種識曲方式不斷傳承。在傳習館外,一群小朋友正跟著老師一起描畫81個不同符號,劉昊然也加入到他們當中,選擇火鳥圖案畫了起來。
除了教授給下一代,坡芽人還在用多種多樣的方式向外傳遞著《坡芽歌書》這一寶貴的民族文化資源——走在坡芽村裡,你可以看到很多壯族大哥大姐,在精巧的手工藝繡品、編製品上融入歌書符號,作為紀念品售賣給遊客;坡芽村的合唱團,還將《坡芽歌書》帶到了全國、全世界的歌唱大賽,並取得了冠軍的優異成績。
坐在竹亭裡聽著民歌,劉昊然不禁感慨:「很多景色,很多美好的事物,真的需要你親眼去看,親耳去聽,這種真實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比如這麼好聽的壯族民歌,如果是用手機聽,肯定不會有這麼動人的效果。我希望大家能夠的多走一走,比如就像是富寧縣、坡芽村這麼美麗、有特色的地方。」在劉昊然看來,帶動當地旅遊發展,依託鄉村旅遊脫貧只是一方面的好處,對於每個來到這裡的人自身的成長、增加閱歷,同樣有很大的幫助。
「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劉昊然團隊深入雲南富寧
短暫的直播結束,但劉昊然和「星光行動」團隊對於富平縣及脫貧攻堅的關注不會停止。過去,劉昊然也曾經參與過扶貧的公益活動,對於貧困,他有著很直觀的感受:「很多困難地區的生活如果不是親眼所見,是你很難想像出來的。」如今,國家對於脫貧有了更加宏觀的規劃及具體的針對性扶持,作為電影人,劉昊然也非常願意為此貢獻自己的力量。
接下來,除了與「脫貧攻堅戰——星光行動」團隊繼續一起為富平縣出謀劃策,他還計劃號召身邊的好友,以及更多「聽得到自己聲音」的人,關注脫貧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