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歸朝架街水庫——小九寨溝
富寧縣架街生態旅遊區項目位於歸朝鎮與板侖鄉交界處,距富寧縣城26公裡,架街水庫處於1200米海拔的高山之上,水淹面積500畝,周邊森林幅蓋率高達80%以上,水庫的興建在庫尾形成了幾百畝壯觀的森林溼地。水面和溼地淹映在幾千畝的森林之中,就象一顆高原明珠閃閃發光。其自然資源特點表現為:水上森林、清涼世界、金秋紅葉、休閒勝地。
歸朝架街小水庫,有溼地,冬季的紅葉很漂亮,庫區色彩豐富,景色漂亮、別致,好象一個夢幻的童話世界,是攝影愛好者和垂釣愛好者的一個好去處。
2
歸朝老街三寨——鄉村旅遊特色村
老街三寨村內綠樹成蔭,植被保存較好,有普廳河沿岸碧綠繁茂的扁桃樹、婀娜多姿的鳳尾竹,開花紅豔的木棉樹,旖旎寧靜的田野,優雅古樸的竹樓,構成了獨具特色山水和田園風光。民族文化底蘊深厚,是滇東南保留壯族原生態文化較為完整的地區之一,被定為「中國壯族文化民俗科學研究基地」,並立有由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的碑文一座,建有中國稻作文化展覽室。老街三寨的民族文化資源十分豐富,是名符其實的壯戲之鄉,壯戲是壯鄉的一大特色。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親筆題寫的碑文
老街三寨有三棵千年榕樹---許願樹
天梯
老街三寨「壯戲班」戲臺
3
走進坡芽村 採風壯鄉情韻
坡芽,是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壯語地名,意即「山花爛漫的地方」。坡芽村有著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代代傳唱的山歌,也在這裡得到了完整的保存。具有民族風貌的坡芽「歌書」、「古文字」,這是雲南省民族文化遺產中可以與東巴文化並相輝映的寶貴民族文化資源,是我國活著的圖畫文字之一,具有很高的研究價值和認識價值以及開發價值,其發現,將填補了壯族沒有古老文字空白。該書目前被專家命名為《中國富寧壯族坡芽歌書》,壯語音記《布瓦吩》(把花紋圖案畫在土布上的山歌)。
4
谷拉鄉——紅軍洞
富寧縣是國家級一類革命老區,在1934年,鄧小平、張雲逸所創建的百色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份。紅七軍二十一師副師長黃松堅就就被委派到谷拉、那能、歸朝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在富寧縣谷拉老區留下了很多革命遺址,谷拉「紅軍洞」就是其中之一。
谷拉河
5
田蓬鎮——獅子山哨所革命戰區
田蓬獅子山位於富寧縣中越邊境的田蓬鎮,是對越自衛還擊戰的舊址,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田蓬地區的至高點。田蓬獅子山是一座與老山、者陰山齊名的英雄山,這裡曾是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前沿陣地,這裡有聞名遐邇的貓耳洞、防空洞等戰爭遺蹟。
6
木央鎮——南利河峽谷風光
南利河大峽谷,坐落在富寧縣木央鎮普陽行政村,這裡不僅因普陽煤都而享譽遐邇,而且,普陽瀑布也是文山境內不可多得的景觀之一。隨著南利河梯級電站的建成發電,南利河在普陽段形成「高山平湖」的景觀,又為邊關美景增色了許多。全長10餘千米的大峽谷,碧綠的湖水、藍藍的天空、鬱郁的森林,構成了獨特的山水風光。
07
普陽瀑布
普陽瀑布位於富寧縣木央鄉普陽村,距縣城44公裡,在南利河上遊。瀑布落差96米,寬20餘米,瀑布上依懸崖,下臨絕澗,直瀉而下,如洪波決堤,似匹練懸空,水石相搏,雪花四濺,聲聞數裡。陽光照射,宛如七色彩虹,其聲其景,蔚為壯觀。
瀑布兩側,峭壁如削,怪石睜峙。山上林木蔥籠,野花爛漫,清香溢於幽谷。
08
馱娘江——國家2A級旅遊景區
馱娘江位於雲南省富寧縣323國道線剝隘鎮境內,發源於廣南縣,西漢至南北朝時稱文象水。因流經廣南西洋街,從明、清時起稱西洋江。西洋江自廣西田林縣流入剝隘北境後稱馱娘江,馱娘江流至剝隘與谷拉河匯流後為右江,曲轉東向流入廣西百色市,是珠江源頭水系之一。
09
新華鎮——清華洞旅遊區
清華洞旅遊區位於富寧縣城西郊5公裡許的峽谷內,洪門河沿底流出。整個溶洞均有較為發育完整的鐘乳石,融奇、美、秀為一爐,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洞外有數十級石階從地面直上洞口,洞口蒼巖翠壁,林木成蔭。山頂古樹老藤,虯枝交錯。石上苔蘚斑駁,芳草藏襲。洞口已堵水成庫,水面3平方公裡,分兩股岔道,一股長4公裡,一股長2公裡,可泛舟遊覽。清華洞旅遊區集青山、綠水、溶洞、古樹、奇花為一體,每年均有眾多外地遊客到此遊覽。
綜合自網絡
編輯:吳小梅
責任編輯:鄧凌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