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最近小夥伴兒們應該忙壞了,公告不斷發布,你都報考了哪裡呢?今天翻聊天記錄的時候,看到有幾個小夥伴在問:小劉老師,招教中教學設計怎麼寫?有沒有固定的模板呢?樹有根水有源,今天小劉老師就給大家聊聊教學設計那些事兒!
教學設計沒有標準答案,網上和輔導書的答案,都只是參考答案。但是,那種詳案、教後案、反思案、後補案,都是有違筆試的答案,不足為據。
因為筆試是預設案,包括教學過程的解答,也有相對固定的環節。注意,我說的是環節固定。大家認為教學設計不好做,還是因為在講解知識點上的差別,這在閱卷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到教法。
這道題就是考查教法的題,至於設計創意,那是沒法統一的。這就是該題的精妙之處,如果僅從知識點的分解上,這道題就沒有考查的必要了。以大分值的教學過程為例,寫清步驟和任務,在分項展示中讓閱卷者看清楚,是得高分之關鍵。
我反覆強調,閱卷的軟肋就是快餐化,加上主觀答題的隨意性,決定了分項作答的優勢。沒有誰會刻意看你寫清了哪些知識點,考官看重的是你的教學步驟。
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有些考生自感對材料吃得很透,答得也非常充盈,卻得分不高。須知高分的答卷,從來都是刷步驟,亮教法,而不是講了多少知識點。
也不是說知識點不重要,至少可以湊字數,但是你想啊,知識點見仁見智,在閱卷人那裡,都是小兒科,再說,材料能難到哪裡去?
明白了步驟的重要性,懂得了教法的靈活性,在書寫答題時,就能自覺規避繁瑣的知識點,而直奔教法而去了。這在答題時可能你感覺不到什麼,但是在千人一面的閱卷場,考官就能立判高下,檢索出你側重的環節,判斷出你的不凡。
這裡還要說一下,不要具體到把考場想到的廢話,都寫在卷子上了,要學會抓大放小,突顯多樣的教學創意,語言儘可能高度概括。還有那種把「生一生二生三」回答的話,都寫出來,這明顯是扯淡麼。
考場教學設計答題,都是預設案,重教法輕內容,大家一定要吃透材料,在原卷上圈定講授或設計的重點,預想出多樣的教學環節,顯示出多變的互動模式。一卷是上交的,但是答題紙才是關鍵,不知道為什麼很多考生謹小慎微,連在一卷標註都怕是作弊。
說到這裡,我想起很多考生的疑惑大家都在套範文,會不會撞臉?傻孩子,茫茫人海,隨機閱卷,是無序的,再說閱卷老師很多,尤其在特崗考試更是如此。
就像我曾經說的,一個考生問我:大家都在套,我也套,多沒意思!我說:親,大家都在套,你不套,你才沒意思。
不知道今天講的對你是否有用呢?你能夠明白多少呢?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在2020年的備考路上為你排憂解難,同時,你如果有任何疑問可以在文末留言哦!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但是這不是你不努力的藉口!加油!既然選擇了教師這條路,就要咬牙堅持向前!
今天我們就分析這些,希望對備考路上的你有所幫助,如果你對教師招聘考試還有任何問題,歡迎在評論區進行留言,我會第一時間進行回復!同時,希望努力的你,順利上岸!
我是小劉老師,關注我,我們一起快速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