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5歲商船會館今天免費開放,它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2020-12-22 騰訊網

陽刻、陰刻、線刻工藝製作完成的石柱、從周邊居民區搜集而來的老磚鋪成的地面……正值「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始建於1715年的商船會館經歷長達半年多的精心修復後,於今天對市民免費開放一日。

「一直從事跑船工作,見了大大小小無數的船隻,聽說商船會館開放,一定要來看個究竟。」今天早上9點,市民李先生帶著一家人來到位於會館路中山南路一帶商船會館門口。在他看來,商船,對於上海市民來說,尤其是從事航運工作的人士來說,無疑是一個傳奇。商船會館是當時上海面積最大、建築格局與形制最為豪華的會館之一,經歷了三百年多年的沉澱,如今在「修舊如舊」的基礎上新生。

商船,起源於崇明,名列中國四大名舟之一,從外觀上來看無非就是方頭方尾的平底帆船,但是它卻對於上海的城市發展歷史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位於黃埔區的董家渡,在三百年前佔據著開埠以來上海最佳位置。昔日無數船商在這裡匯聚,這些依靠黃浦江起家的船商們在此打造了上海會館中規模最大、最豪華的商船會館,主要用於集會、議事、看戲等。奠定了上海以港興市的繁榮基礎。

修復後的商船會館由大殿、庭院和戲臺組成,戲臺的飛簷起翹,和豫園湖心亭略有相似,庭院內地面上的石磚中70%以上都是從周邊的居民區裡搜集而來的老磚。大殿內有分別用陽刻、陰刻、線刻工藝製作完成的三對石柱,以及記錄了當時的修繕歷程的三塊石碑,正中央正梁上是一個報龍柱,上面有一條龍紋。也是用傳統木雕工藝製作完成的。

「我們家的老房子就在這裡附近,我姐姐過去在董家渡這裡上班,我媽媽以前在708研究所從事水泊相關研究。」徐阿姨不僅對董家渡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和船運行業也有著深厚的淵源。她看著大殿裡修復好的一磚一瓦,激動地流下眼淚:「對於像商船會館這樣上了年紀的建築,我們這樣的年紀的人有感觸,希望商船會館在布置展陳的過程中,進一步挖掘歷史感。」

位育初級中學學生陸欣怡隨父母和外婆一起來到大殿參觀,她告訴記者:「平時在課堂上接觸非遺文化很少,想來看看了解一下,拓寬自己的視野。」

「商船會館本身就是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退休的浦東新區中學語文教研員高峰是攝影攝像愛好者,在現場,他不僅對展陳的瓦片、墊栱版進行了細細琢磨,還多角度拍攝了商船會館的一點一滴。 「希望多多增加更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陳,進一步突出商船會館的文化內涵。」他說。

去年,商船會館實施修繕,整個修繕中不僅保留了原來的結構、形制,並大量採用傳統工藝。僅800平方米的修繕面積,就動用了近60名傳統工藝技師,單雕花一個環節,就要經過拓印、描線、粗加工、細加工、上油漆等幾道工序,力求原汁原味保留會館的歷史底蘊與記憶。

「曾經,水上運輸是最先進的交通方式,中國當時四大船種,包括福建的福船、廣東的廣船、浙江的浙船以及江蘇的商船。」上海歷史博物館前館長潘君祥在接受記者採訪的時候表示,商船會館不僅見證了上海海納百川城市精神,也見證了上海這座城市的繁榮發展,它喚回了黃浦江畔老碼頭的歷史記憶,記載著上海航運發展、客商貿易及文化往來的厚重歷史。

作者:汪荔誠

圖片來源:葉辰亮

編輯:姜方

責任編輯:宣晶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上海:擁有305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新華社上海6月13日電(記者孫麗萍)飛簷凌空、藻井華美,大殿正門高掛「國泰民安」匾額……擁有305年歷史的上海首個同業會館——「商船會館」經過保護性修繕,13日首次對上海市民開放,接受預約參觀。商船會館被譽為上海歷史的「活化石」,其落成比上海正式開埠(1843年)還要早128年。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今天的黃浦區會館街38號位置興建了這一恢宏會所。它佔地近20畝,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擁有神廟、戲臺、廂房、議事廳等,豪華程度一時無二。
  • 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修繕後首次開放
    6月13日,地處上海外灘黃浦江畔,有著305年歷史的上海商船會館在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據悉,商船會館是上海最早成立、規模最大的商船業主同業會館。建於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由上海和崇明籍沙船商「為敦鄉誼、相同幫」而成立。
  • 修繕後首次對公眾開放!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305歲商船會館,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2020-06-15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遺產日首日,到商船會館溯源上海城市發展史
    6月13日,上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正式開啟,78處文物建築向市民免費開放,跟著老建築去探尋城市的根,受到市民歡迎,尤其是首次對公眾開放的商船會館。當年的會館入口,是高大方磚砌的門頭,正門好像是一座城門,兩側放著兩隻石獅。
  • 305歲商船會館修繕一新後,首次對外開放,喚醒上海的歷史記憶
    6月13日上午,會館街38號,高溫之下,依然有市民早早地在商船會館門口排隊了——這一天,作為「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系列活動之一,上海全市78處文物建築集中向公眾免費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兩處文物建築均是首次對外開放
  • 上海305歲商船會館修繕完畢,800平方米動用近60名工匠,未來考慮開放
    歷經半年修繕,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商船會館」於12月22日正式落成。這是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擁有305年歷史。記者今天從建設方綠地集團獲悉,商船會館將具備一定公益性質,未來考慮開放。商船會館建於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標誌著一段輝煌的上海歷史。商船,又叫「沙船」,是促進上海城市發展、商品經濟興起最早的行業之一,可追溯至元代。上海市市標圖案上,揚帆出海的船隻元素正是「五帆沙船」,這是對沙船海上運輸業歷史貢獻的一種肯定,也象徵著上海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港口城市。
  •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
    商船會館、科學會堂首次免費向公眾開放!黃浦區是海派文化呈現的核心區域,講座通過對鄉土、鄉裡和鄉情的理解剖析,講述推進上海城市歷史建築和歷史街區風貌保護方面的實踐體會,通過閱讀老地圖,共同解析「吳淞江的歷史變遷」、「租界和抗戰的影響」、「行政區劃及城市區片」等,更具體地了解上海的起源、發展和它的文化區片分布,加深對上海地理、歷史演繹的認知。
  • 商船會館重現黃浦江轉折點 , 綠地外灘中心彰顯上海氣魄
    商船會館是上海歷史發展的「活化石」,它是上海「以港興市」的見證,經歷了許多重大的歷史事件,例如,清道光、鹹豐間海運漕糧、同治初年籌辦江南製造局等,均借商船會館作辦公處。1850、1860年代沙船商人實力達到頂峰,商船會館實力也躍居上海各會館、公所之首;民國初年,上海縣「城自治公所」董事在商船會館設立平價局等等。
  • 煥彩重生的商船會館
    商船會館,對上海人而言是一個神奇的傳說。它見證了「以港興市」的歷史進程,承載了「海納百川」的城市精神;它曾經名噪江南,又無奈衰落沉寂,掩蔽在陋巷簡屋中,難以一窺真容。商船會館是上海第一所同業會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上海各幫沙船商集資在小南門外馬家廠北(今黃浦區會館街38號)興建。商船會館佔地近20畝,規模宏大,號稱「極締造之巨觀」。會館坐西向東,面朝黃浦江。
  • 新修商船會館一瞥
    而會館弄在外馬路到中山南路之間,是因原泉漳會館而得名的,原名泉漳會館街。一街一弄,差了一站多路,走是要走一會兒的。今年1月1日元旦放假一天,想起前幾天有朋友問起商船會館是否已經修好了,於是就坐車來到董家渡路以南的原會館街,看一看上海最早的會館——商船會館,現在怎麼樣了。
  • 商船會館與輪船招商局
    當年輪船招商局最近,在南外灘觀賞了始建於清初的商船會館,又趁興到外灘端詳了落成於清末的輪船招商局大樓,不禁思緒萬千……清代康熙二十三年(1684),開放「海禁」。由於上海「襟海帶江」,為我國水路交通之要衝,翌年在這裡設置江海關(也稱江海大關)。乾隆《上海縣誌》記載:「自海關設立,凡遠貨貿遷,皆由吳淞口進泊黃浦;城東門外,舳艫相銜,帆檣比櫛。」為了「聯絡同鄉、同業感情」,上海和周邊的船商聯合在黃浦江邊「董家渡馬家廠」(後為會館街38號)籌建商船會館,並於清代康熙五十四年(1715)基本竣工。
  • 外灘商船會館花園: 一個被時間封藏的「人間煙火」
    作為典型的明代私人園林,豫園已經跳出江南私家園林的私享性質,成為上海的地標景點,元宵的燈會、各類花展、畫展,還有地道的上海小吃,中外遊人如織,本地人也徜徉其中。好消息是,另一座中式典範園林商船會館花園,與數百年歷史的商船會館一起,作為一張的新的城市名片,與豫園兩大江南園林交相輝映。
  • 上海最古老會館修繕完畢
    本報記者 戚穎璞歷經半年修繕,上海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商船會館」於12月22日正式落成。這是上海最早建成的會館,擁有300多年歷史。記者昨天從建設方綠地集團獲悉,商船會館將具備一定公益性質,未來考慮開放。
  • 「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亮相上海商船會館
    7月4日-7月5日,「申藍巔峰時刻•申花歷屆獎盃巡禮展」在上海商船會館舉行作為上海最大的會館,商船會館曾經見證著上海航運的百年榮光。海派文化自此而起,也影響了一代代上海人。如今,代表著上海精神的申花,也將它的榮耀綻放於此。
  • 「探索」上海如何保護修繕老房子?今起免費開放的這個展覽告訴你
    市文旅局說,「百載重光——上海建築遺產保護修繕特展」今日起免費開放,地址位於閔行區新鎮路1538號。此次展覽分為「昔日芳華」「技護瑰寶」「再現榮光」3個部分,共有展品86件,歷史原物48件,90%以上的展品為第一次對外展出。
  • 近代上海會館
    上海是個移民城市。清代中葉,上海開埠之後,萬商雲集,五方雜處,隨著上海與全國各地經濟交往的日益頻繁,旅居上海的外地人口劇增,於是出現了許多會館,據統計共有近400所。在這些會館中,大多為鄉緣性質的同鄉會館,如寧波幫的四明公所,潮州幫的潮州會館,福建幫的三山會館、泉漳會館,安徽幫的徽寧會館,湖北幫的湖北會館等。會館中還有業緣性質的同業會館,如錢業會館、商船會館等。會館對上海城市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上海的會館大多為同鄉或同業人自願集資建造。
  • 本周六,上海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這兩處首次對公眾開放
    市文旅局說,今年的「遺產日」,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為首次對公眾開放。部分場館會根據預約情況嚴格落實錯峰措施,請市民朋友們配合。商船會館地址:會館街38號預約方式:電話預約:50968888免費開放時段:6月13日上午9:30—下午4:30(閉館前半小時停止入內)每日限流人數/瞬時限流人數:300/50靜安區
  • 上海又一必去打卡地標免費開放!(文末有驚喜)
    上海又一必去打卡地標免費開放!展館通過舊物的情景還原以及各類展品的陳列講述了上海會館公所興起、繁榮至消逝長達三個多世紀的歷史過程>三山會館&上海會館史陳列館免費開放黃浦區中山南路1551號周二至周日 9:00-16:00鐺鐺鐺鐺!近期上海女性真是福利不斷!
  • 本周六,申城78處文物建築免費開放!這兩處首次對公眾開放
    市文旅局說,今年的「遺產日」,78處文物建築將免費對公眾開放。其中,科學會堂和商船會館為首次對公眾開放。部分場館會根據預約情況嚴格落實錯峰措施,請市民朋友們配合。1551號預約方式:電話預約63134675-818免費開放時段:9:00-16:00,周一閉館每日限流人數/瞬時限流人數:400/50商船會館地址:會館街38號
  • 中國最有名的古運河,揚州著名景點,奠定了江南城市繁榮
    許多參觀者說蘇州,其實南京和揚州也很漂亮,尤其是揚州,隋唐是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之一,這是因為隋煬帝楊廣開鑿京杭大運河,將揚州作為陪都,為江南城市的繁榮奠定了基調。那時,楊廣對揚州的愛戀,正如乾隆對蘇州、海寧的愛戀一樣強烈,京杭大運河作為南北兩條水上大動脈有何特殊?這是世界上最長、最具工程價值的運河,和新疆的坎兒井、長城一樣,也是中國古代三大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