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型人才與企業創新

2020-12-11 第一財經

對於一個現代企業的成功,創新、合作是無法迴避的兩個要素。面對多變的世界,要在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然需要創新;應對日益更新的市場需求,個體能力和資源不可能足夠,則必然需要合作。所以創新與合作,是現代人生存與發展的主攻方向。不管是企業還是個人,若在這兩個方向上技不如人,必然敗下陣來。

對於這兩個方向,我們可以用所謂「T」型人才來形容,字母「T」中的「|」表示知識的縱向深度。 「—」表示有廣博的知識面和橫向溝通合作能力。「T」型人才不僅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而且在橫向上也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

而事實上,知識型工作者往往在「|」也就是知識的縱深上表現優異,但是在「—」也就是橫向知識貫通和團隊間溝通組織能力往往較弱。

橫向合作的挑戰

知識型員工對與陌生人間的合作、交易、競爭、規則等一般都有一種情感上的牴觸,至少是不喜歡或不夠尊重這一類的行為和規則。這是一種「橫向」意識和信念的局限。

其實我們都明白,現代社會的「交易」已經大大超出了我們的習慣認知,裡面存在大量的產品創新、技術創新、營銷創新、品牌創新、供應鏈創新、物流創新等等。高額的利潤是被這些創新創造出來的,絕不僅僅是「賤買貴賣」那麼簡單。

創新與合作是如影隨形的一對拍檔。創新是創意付諸實踐直至達成結果、獲得回報的全過程操作。所以,創新的兩個必要條件是創意和實踐,而實踐中充滿了「橫向」合作的行為,與夥伴合作,與利益相關方合作,與資本合作,與技術合作,最終要與客戶合作。創新與合作不可分割,他們都是典型的「橫向」行為。

橫向能力的提升

我們知道「橫向」能力在現代商業社會中的重要性,那麼如何更快地提升「橫向」能力,以適應社會的變化,實現創新與合作呢?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還必須理解「縱橫」之間的關係。「縱橫」本是一個統一體,不可以獨立地看待其中一方,能力上的「縱強橫弱」也難以單純地補習「橫向」能力。「縱橫」合起來好比一棵樹,「縱」是其根、莖,「橫」是其枝葉和果實。「橫向」的強大,源自「縱向」的安全與富足。「縱向」的富足又從「橫向」行為創造的豐盛中獲得滋養,這是「縱橫」的良性循環,也是人類幸福的一種模式。

所以說,縱向和橫向是需要融合的,是需要均衡的,它們之間絕不是簡單的二元對立、非好即壞的關係。拓展橫向能力是一個很大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對我們而言,要做的是回到我們的企業,正面我們的現實,拓寬我們的橫向能力,解決創新力、合作力不足的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制定規則,讓員工的橫向合作變成有章可循的規則,以及通過績效考核的引導,讓橫向中的不和諧弱化,讓員工看到橫向帶來的好處。

企業的「T」型人才發展

對於企業而言,橫縱雙全的員工也是很難找的,有時也可以從團隊人才搭配的角度來思考,把人才混搭作為解決這個問題的一個思路。「|」型人才集中在一起的知識型團隊,容易形成小團隊和門派之分, 而「|」型管理者的技術高度不代表管理高度,這類人才如果做不好管理,反而是於個人和公司更大的成本浪費。而「—」型人才相對獲得難度和成本較低,「—」型領導與「|」型團隊成員搭配組合後可以避免一定的互斥性,這種組合通俗將來就是外行管理內行,就像中國足球出了問題,就讓打桌球得來管理一樣。

內行往往想的較多的是問題和過程,而外行想到的更多的是目標和結果,理論上這是一種完美的搭配,當然,這種模式在實操方面並不簡單,應用不當效果同樣會大打折扣。

什麼崗位放「—」型領導

一般來說,基層管理崗位需要70%的「|」型能力,30%的「—」型能力,而對於中高層崗位,則正好要倒過來,小團隊的負責人關注的是更多的技術問題的解決,中高層主要在於平行問題與對外問題的解決。因此,基層部門經理這個層級需要的內行專家型領導,否則無法及時處理具體事務會影響管理效率增大管理成本。

而往上一個層級,也就是中層經理以上的層級,如果沒有合適的「T」型人才,則可以考慮「—」型領導。這個層級,不需要太多插手具體操作性事務,外行反而避免了陷入其中,他可以用更多的時間考慮目標制定與分解,內部矛盾處理和資源調撥等等,職位越高,外行的成功概率越高。

「—」型人才從哪裡獲得

我們說過「T」型人才難以獲取,但其實 「—」型人才也不是大街上隨便就可以找到的,「—」型人才首當其衝來自公司內部關聯崗位,尤其是營銷類、財務類、人力資源等崗位人員,這些內部崗位人員對公司運作模式相對熟悉,知識面開闊,情商較高,可以配合內部人員輪崗計劃一併操作,從管理層來說使用內部人員進退都比較靈活,風險較小;其次是從相關的客戶群、產業鏈相關人群中挖取,這部分人才對於行業的發展脈絡相對清晰且能夠換位思考;最後才會考慮空降跨行業的職業經理人,這樣的純外行顯然風險會比較大。

對外行要有足夠的培養和支援

外行管理內行,挑戰是不言而喻的,所以不能把一個人拋到某個崗位就讓他獨自面對挑戰了。直屬上司仍然要關注和指導,一方面是心理,一方面是技巧。

外行管理內行,一定不要陷入具體技術性問題的解決上,任何技術上的問題歸結起來其實都是人的問題,因此,著眼點要在「人」而非「事」上,一旦陷入到事情裡,往往就成了不懂技術瞎指揮了。

外行領導的核心工作在於「幫」,也就是用教練技術去輔導,幫助團隊成員制訂目標和計劃,並在過程中激勵與協助,讓團隊能夠主動解決問題實現目標。

 樊建偉

 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會高級顧問

 歷任優策信息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市場研究經理、CCDI集團總部人力

 資源營運中心總 監、CCDI集團總部業務發展部高級總監等職務。通

 曉企業人力資源變革實踐,企業治理與制度編纂,企業業務創新管

 理實踐,企業市場調研實務。

相關焦點

  • 培育「T型人才」是關鍵
    「矽谷的奇蹟是由富有顛覆式創新精神的年輕人創造,光谷一定要加強跨學科融合,培養這樣的T型人才。」  昨日,由東湖高新區主辦的2017中國(武漢)新經濟發展高峰論壇在漢舉辦,《矽谷百年史》作者皮埃羅·斯加魯菲作了題為《百年創新 如何在中國打造下一個矽谷》的演講。當天,他受聘成為光谷智庫國際顧問,並為光谷發展提出系列建議。
  • T型人才正態分布
    T型人才類型分布:Talent,人才; T字打頭,這裡我建立了一個T字人才模型,對人才進行解讀:一個人才由兩部分組成,他的知識面和專業度!基於這個模型,我們把企業裡的所有人進行人才分布,可以得到一個正態分布,如圖大多數都是中間的「中庸型人才」,他們有適中的知識面,和一定的專業度。這種人才數量很多,市場供給也很大!用一句話來說: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人才正態分布的兩端,存在兩種人才的偏執狂型的人才。
  • 如果成為T型人才?
    這就是今天我想要告訴你的梯形思維,你的知識結構在橫向上要具備,比較廣博的一般性,只是修養同時,在某些領域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要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提醒,這個詞並不新鮮,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就有這個概念,但主要是出現在諮詢和技術領域,包括諮詢公司麥肯錫設計公司等企業多年來一直在堅持這個概念,因為他們一直在尋找,能夠創造性的,應對各種意外情況的,多學科工作者
  • 突出培養造就創新型科技人才
    《湖南省中長期人才規劃綱要(2010-2020年)》對未來十年全省人才發展進行了科學布局,其中,突出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被列為重點任務的第一項。把高層次創新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擺在如此顯要的位置,充分說明了省委省政府對這一問題的高度重視。
  • 地方高校應強化創新型人才培養
    科技創新是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泉。科技創新關鍵是人才,西部貧困地區創新型人才培養力量不夠,科技人員不足、創新動力不強、創新成效不理想。培養好新時代的創新型人才,是保證中國發展的底氣。創新型人才是具備創新能力、擁有開拓精神、能夠開拓新局面、可以對社會進步作出創造性貢獻的人才。
  • t型人才與人生定位,如何走出必然的可能性?中介隨筆
    t型人才與人生定位,如何走出必然的可能性?
  • 優質T型人才培養,抓好學齡前關鍵期
    在這樣的背景下,「T」型人才的概念被提出。什麼是T型人才?T型人才是指按知識結構區分出來的一種新型人才類型。字母「T」用來表示他們的知識結構特點。兩者結合,就形成了既有較深的專業知識,又有廣博的知識面,集深與博於一身的人才。「T」型人才不僅在橫向上具備比較廣泛的一般性知識修養,而且在縱向的專業知識上具有較深的理解能力和獨到見解,在創新方面表現優秀,因此成為各大企業尤其是創新型企業爭相搶奪的人才。
  • 創新型人才團隊,路南這樣引進~
    創新型人才團隊,路南這樣引進~ 2020-12-11 06: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創新型人才如何長成?
    Amy Gu: 真正有成就的創新型人才,在想像力,洞察力,記憶力和注意力上有過人之處。只有這樣才能產出自己的思想,並讓這新思想引領未來。全世界的VC們,每天都拿著放大鏡,尋找創新型人才。演講內容旁徵博引,談古論今,從愛和年輕人吃飯的物理學家阿爾瓦雷茨,到創新型人才的諸多標準,到如何培養創新型人才,甚至預言了以後全世界的課堂教學都成為網上教學(而六年後的今天,因為疫情,這一條實現了)。
  • 創新型學術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創新型學術人才培養的改革與實踐 2014-04-04 來源:高教司 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 姚期智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不同場合強調科技創新人才培養
  • 什麼是T型學習?為什麼說T型人才是最具競爭力的人才?
    」,這可以讓他們在工作中做出貢獻及進行創新。什麼是「T」型人才,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去理解。1)縱軸代表專業深度,橫軸代表思維廣度。既要在某個專業領域有深厚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又對其他領域和學科 有著濃厚的興趣和求知慾。
  • 創新型人才有五種能力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耳邊常聽到「創新」一詞。國家把建立「創新型國家」定為戰略目標,企業把創新作為轉型升級的重要途徑。什麼樣的人才是創新型人才?我們認為,創新型人才是具有創造力的人,而創造力是「T字型」的知識結構、好奇心與想像力、發散性思維、批判性思維、執行力的總和。 T字型知識結構。
  • 愛慕股份:高度專注研發和創新 打造創新型人才
    在服飾行業中,愛慕股份是專業從事高品質貼身衣物的研發、製造和銷售的企業。日前,愛慕股份收到證監會,反饋意見,這意味著愛慕股份將向IPO再邁進一步。而我們從愛慕股份遞交的招募書中可以發現,愛慕股份一直高度專注研發和創新,打造創新型人才,這也是它選擇IPO的關鍵。
  • 中國轉型急需培養賈伯斯式的「T型人才」
    中國工程院院士郭重慶教授日前在長沙舉行的「2011教育部-IBM高校合作項目年會」上如此發問,他本人的觀點是「最缺產業整合者,缺行業領袖,缺賈伯斯式的人才。」郭重慶以當今最牛的IT企業,蘋果、谷歌、騰訊、阿里巴巴、百度等舉例說,技術創新的成敗在於商業化,這就對中國IT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迫切需求。    培養賈伯斯式人才,正在成為IBM與教育部高校合作項目的重點。
  • 寧波江北區——人才創新賦能企業成長
    10年間,長陽科技自主研發出第一代國產光學反射膜,佔據了光學反射膜40%的市場份額,全球市場佔有率第一,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一家集原創技術、核心專利、核心產品研發製造於一體的綜合型、創新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
  • 羅永浩歸去來兮,你該如何一眼識別真正的T型人才?
    在企業轉型升級的過程中,需要一群具有變革精神、能夠適應轉型變革的人才來支持公司的發展。企業真正的轉型升級,還是依靠企業的核心管理團隊中的人才。 為了培養出更多的新T型人才,企業應該制定並實施相應的人才戰略: 第一,企業秉持「不拘一格」的人才延攬策略
  • 為什麼每個公司都需要「T型人才」?
    T型人才指既有廣博的知識面,又在某一個領域有較深專業知識的人。本文作者寫下T型人才在公司中的各種獨特作用,告訴各位管理者:公司需要T型人才。除此之外,他還對HR如何分辨T型人才提出建議。在市場營銷中,你要與各種各樣的專業人士合作,創造出對客戶有價值的產出。
  • 美國高等教育培育創新型人才的經驗和啟示
    美國是創新型大國,創新實力處於世界首位,究其原因,在於美國注重高等教育,是高等教育為美國源源不斷地輸送了創新型人才,按照創新型人才的定義,可將創新型人才分為科技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本文先介紹美國高等教育培育創新型人才的主要經驗,然後指出美國經驗對我國高等教育培育創新型人才的啟示。
  • 大學生創業,先問問自己是「T」型人才嗎?
    所謂「T」型人才,一豎代表著專業縱深的拿手本領,一橫代表著跨界應用的變現能力。 如何直面智能時代數字經濟的挑戰和機遇,出路只有一條,那就是將自己錘鍊成專業縱深、跨界應用能力強、不易被他人或智慧機器人替代的「T」型人才!所謂」T」型人才,一豎代表著專業縱深的拿手本領,一橫代表著跨界應用的變現能力。 在大學,學習前沿和前人總結的經驗知識,在專業上縱深挖掘,可以學習錘鍊一豎。
  • 穩健醫療:為中國企業創新提供「T型啟示錄」
    在口罩領域,其實最值得關注的創新來自穩健醫療,這家國內領先的醫用敷料生產和出口企業,在2020年,用自己的所作所為,揭示了行業創新的兩大路徑。創業不久,穩健就意識到了創新的重要性——當時的中國醫用敷料企業,大部分是代工企業,但毫無品質可言,這讓中國企業在這條賽道上毫無競爭力,穩健醫療決定改變這一點。對品質的堅持和工藝的創新,漸漸讓穩健醫療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最大的醫用敷料出口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