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分子》:請假裝你會捨不得我

2020-12-25 手機鳳凰網

《恐怖分子》

概要:《青梅竹馬》的慘澹表現並沒有擊垮楊德昌,他愈戰愈勇。1986年開始,楊德昌跟侯孝賢一起走過亞洲,像《恐怖分子》不僅在金馬獎上大有收穫,更在國際影展收穫好評。在冷靜觀察臺北的基礎上,《恐怖分子》進一步確立了楊德昌日後作品的群像表演和多線敘事。一樁匿名電話引出一個生命悲劇,現代人的家庭和生活原來如此脆弱不堪。在李立群和繆騫人以外,像仙人跳少女和攝影少年的一些戲份也令人難忘。正因如此,《恐怖分子》也是楊德昌作品的一道裡程碑,它的警醒意義在今天看來依然震懾人心,蔡琴的歌聲更是能撫慰觀眾心靈。

詳解:

迷戀蔡琴的應該知道這是她早期專輯的一首歌,熟悉楊德昌電影的也會有清晰或模糊的記憶:1986年的《恐怖分子》片尾,砰然一聲槍響後,李立中頭倚澡池,鮮血流淌。此時,蔡琴那撫平心靈一般的女中音由遠及近慢慢襲來,無言以對。

也許很多人剛剛還沉浸在李立中瘋狂復仇的舉動中,突然的槍聲驚醒了殘酷的夢魘,粉碎了我們期盼或者想以為然的結局。悲哀的弱者最後還是一無所有,只能以無奈的方式了卻自己,請假裝你會捨不得我。

而私下總覺得「明知道我的夢到了盡頭,你不再屬於我所有」,這般情意綿綿的歌聲不會出現在楊德昌電影中,況且還是在結尾壓場。那一年,楊德昌和蔡琴剛走到一起不久,影片是楊德昌《海灘的一天》、《青梅竹馬》之後的第三部長片。又有誰能料想到十年後,楊蔡彼此已是行同陌路。一切恰似昨日種種,卻覆水難收。

和楊德昌大多數的電影一樣,《恐怖分子》開始的出場人物讓些人難以對號入座,而隨著劇情深入發展,淑安、小強這些看似隨意安排的人物牽一髮動全身。例如看似無關全局的警官,影片用掉了一半以上的時間才告訴我們原來他和男主角李立中竟是老朋友,而因為這樣我們又反過來知道李立中現實中並不怎麼注重交際。

現實裡的李立中是個生活事業平淡的小醫生,整天盼著上級提拔。在家裡漠視妻子需要,缺乏交流,夫妻關係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暗藏危機。影片裡的李立中總是習以為常地反覆洗手,強迫自己重複著單調枯燥的生活,不安於現狀又缺乏衝破僵局的勇氣和信念。

催促李立中和妻子周鬱芳關係惡化的是一個惡作劇式的匿名電話,淑安反覆出現的原因得以點明,淑安成長在破碎的家庭,和母親關係冷漠,前面的行徑道破了她身份的尷尬無奈。影片裡淑安媽媽把她帶回家後,黑暗中響起了《Smoke gets in your eyes》這首歌。最近一次聽到這歌是在侯孝賢《最好的時光》,老侯是如此懷念他年輕時的桌球時光,以至歌聲幾乎從頭飄到尾。

因為撥出的匿名電話,小強和周鬱芳機緣巧合有了個照面,之後和淑安有短暫來往的小強又把真實情況告訴了李立中,導致了李立中脆弱防線的最後崩潰。影片在李立中/周鬱芳/小強/淑安四個部分裡面循環切換,不同角色又通過各種關係把影片前因後果完整地糅合在一起,環環相扣,在結局以李立中的自殺終場,宣告斷節。楊德昌後幾部電影裡也存在著角色繁多又沒有無謂的過場,《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裡Honey、小馬、滑頭的依次出現,《麻將》裡紅魚、綸綸、香港、牙膏四人的現實衝突,複雜化的結構和多線發展的情節已經被楊德昌運用得嫻熟老練,敘事功力上華人導演幾乎無出其右。

在攝影上《恐怖分子》精心細作,周鬱芳決定搬出去住後,鏡頭上她和李立中始終分開,而往往上一個鏡頭音樂、對白還在,導演就切到另外一段畫面,觀眾停留在前面的情緒直接被帶到了後面的故事。那時候的臺灣電影不怎麼重視現場錄音(例如《光陰的故事》),《恐怖分子》嘗試著同步錄音的開始,但很多場合的環境音響聽著依然有些單調或者失真,當然導演也有意地留了大段的無聲畫面,以此來表現人物的心理失落。

再仔細分析周鬱芳的獲獎小說,在小說裡她以匿名電話假設了一個悲慘的結局:丈夫殺死妻子又自殺了事。小說本身不得不說是她內心不安定感的存在,也是她在和李立中生活中困惑乏味的猜疑,而她又沒有通過李立中來揭開事實真相(周鬱芳對李立中的不信任)。相反,她把自己的猜疑融進了小說創作,因此小說結局還是有相當罪惡感的,尤其是在被李立中得知確實真有這麼一個匿名電話侵入他們的生活,一切都被打破了。

在小說創作過程中,周鬱芳一步步走近了老相好,相反李立中對於妻子狀況毫無察覺,完全忽視了溝通。細微的心理波動最後終於火山爆發,獲悉了「真相」的李立中步步緊逼,卻被周鬱芳一句「小說歸小說,你連真的假的都分不清嗎」打發,衝動的他面對不合作的妻子和強勢的第三者一下子焉了。

李立中、周鬱芳夫婦一個人財兩空被逼無奈走上絕路,一個看似名利雙手又得面對良心責問(驚醒後的嘔吐),結局慘澹。謀殺李立中的顯然不僅僅是因為周鬱芳的離去或者事業的受挫,而是都市環境的緊張壓迫,楊德昌又一次把社會環境推上了被告席。如同造成小四悲劇不能歸罪於他自身脆弱,楊德昌一如既往地用他的理性和冷漠刻畫了紛繁無奈的都市還有四處奔波的男女,剖析透徹之餘,令人陡然嘆息。

恐怕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無法理解和相信楊德昌會在《麻將》的結尾讓綸綸和Marthe在喧囂的鬧市街頭熱吻相擁。太多絕望,突然有了希望,反倒不是那麼「楊德昌」了。

相關焦點

  • 《恐怖直播》——你知道比恐怖分子還恐怖的是什麼嗎?
    一個神秘聽眾在電話那頭說:「我有一個重要的事情要宣布,我要炸掉漢江上的麻浦大橋!」尹英華很生氣:你再打騷擾電話,我們就要報警了…話音未落,窗外響起了爆炸聲,尹英華親眼看見麻浦大橋處在一片濃煙之中。為了重振自己的事業,他選擇了與恐怖分子合作上演新聞直播賺取收視率,而不是在收到爆炸消息的第一時間報警。電視臺領導當然也是利益至上,對男主說:「你把收視率搞上去,明天就調你上9點檔新聞。」於是一場屬於恐怖分子的現場直播開始了。
  • 真實的「恐怖分子」!
    你給我翻譯翻譯,什麼叫做「恐怖分子」?什麼他媽的叫做他媽的「恐怖分子」?「恐怖分子」,就是不講武德,無視國際法,境外偷襲,喪心病狂殺人放火草菅人命,還大言不慚自詡「世界警察」,號稱「維護世界和平」!所以我就不清楚許多人喜歡美國什麼?喜歡以色列什麼?喜歡他們可以隨意武裝入侵別的國家?
  • 【評論】埃爾多安冗長的「恐怖分子」名單
    在埃爾多安眼中,就算你沒有參加「加齊公園」抗議活動,僅憑你支持抗議者,你就是「恐怖分子」。2018年,土耳其官方阿納多盧通訊社報導稱,「總統雷傑普·塔伊普·埃爾多安表示,那些讚揚2013年『加齊公園』抗議活動的是庫德工人黨(PKK)和服務國際等恐怖組織的支持者。」
  • 個人觀點:別捨不得給生病的孩子請假
    我們家的小朋友現在已是小學生了,從他幼兒園開始,我就在家長群裡發現,孩子生了病,有好多家長給孩子或帶藥或打針後仍舊堅持送去學校。說實話,我不贊同這種做法。拋開所謂的可能會傳染給其他小朋友的說法不談,這種做法也不利於生病孩子本身的恢復呀。病了是需要多休息的,這是大家的共識。孩子去了學校還能很好的休息嗎?
  • 人質表示比恐怖分子還害怕
    作為戰鬥民族,最為出名的就是俄式反恐,面對恐怖分子,俄羅斯士兵是堅決不會心慈手軟的,更不會在乎恐怖分子的威脅,至於談判什麼的就不存在,放在上來就是直接幹。對此,人質表示,甚至比恐怖分子還害怕!曾經,俄羅斯反恐也會與恐怖分子談判,甚至以妥協的方式來保證人質安全,但最終換來的卻是慘痛的教訓。比如在1995年,「布瓊諾夫斯克人質事件」,當時150名車臣叛軍挾持了1500名人質,逼迫俄羅斯政府作出了巨大讓步,但結果卻造成了105名人質死亡, 25名俄羅斯軍警犧牲,這一事件不僅讓當時的葉爾欽政府名譽掃地,就連之前的反恐成績也被遺失殆盡,民心背離。
  • 恐怖分子問候方式:撞擊肩膀、緊握拳頭
    恐怖分子怎麼相互問候  ●新聞背景  最新一期《紐約客》雜誌封面用漫畫形式把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歐巴馬及其夫人描繪成恐怖分子形象。漫畫中,歐巴馬與妻子米歇爾做出擊拳動作。而這一動作的「原形」來自6月4日歐巴馬獲選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後與妻子在演講臺上擊拳慶祝勝利。
  • 俄在敘滅恐怖分子怎麼回事 俄羅斯在敘利亞消滅了多少恐怖分子
    俄羅斯空天軍前總司令、俄聯邦委員會國防和安全委員會主席邦達列夫日前說,自2015年9月俄軍在敘利亞開始打擊恐怖分子行動以來,已消滅了近10萬名恐怖分子。俄羅斯《議會報》9月30號援引邦達列夫的話報導說,在被俄軍消滅的近10萬名恐怖分子中,有約8萬5000名恐怖分子是由俄羅斯空天軍消滅的。俄軍在敘利亞共陣亡112人,損失了15架各類戰機。
  • FBI女翻譯後悔愛上恐怖分子:「整個美國都恨我」
    」德國籍恐怖分子丹尼斯·庫斯佩特,結果陷入網戀,最終甚至遠赴敘利亞交戰地區嫁給了這名監控對象。面對窮追不捨的媒體,這位現年38歲的金髮女郎總是說:「我什麼都不能說,否則我的家人會有危險。」前不久,德國《明鏡》周刊記者幾經周折在紐約州一個10萬人口的小城中見到了格林。獲釋後,她現在以作服務生為生,住在一個月租450美元(約合3065元人民幣)的簡陋公寓裡。而自從她的隱居地點被媒體披露後,她門外經常有抗議者出現,他們罵她是「叛徒」、「婊子」。
  • 《自然》調查恐怖分子的道德判斷標準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6月3日晚發生的倫敦恐怖襲擊事件,已造成7人遇難,48人受傷。倫敦警方稱,目前仍有36人在醫院接受治療。近3個月來相繼發生的恐襲事件引起人們的恐慌,公眾普遍認為,恐怖分子的行為在道德上是不可接受的,但恐怖分子為自己辯護的邏輯是「目的決定手段」。恐怖分子究竟如何看待目的與手段之間的關係並依此作出道德判斷,一直以來人們知之不多。
  • 中法雙語|一日「恐怖分子」,終身恐怖分子?
    關於恐怖主義,在歐洲已是老生常談的話題,這次文章的主角,貌似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恐怖分子」?原來「恐怖分子」也有冤屈?每次翻譯這本雜誌的文章,感覺不僅積累到許多短語詞彙的精彩用法,也獲得許多世界外交知識,非常有意思,希望分享這些文章也可以給屏幕前的小夥伴們帶來助益。
  • 女朋友生氣和恐怖分子的區別!你知道嗎?
    他說:那天女朋友下班回來心情特別不好,哐當就把門摔著關上了,氣衝衝的把包扔在了沙發上,然後就滿屋子的找我,當時我正在衛生間馬桶上坐著方便,她一進來就問我,讓你擦地擦玻璃收拾衛生你做了嗎?我說都做好了你看看怎麼樣,她出去檢查了一圈回來又問,讓你洗衣服洗床單被罩你洗了嗎?
  • 昆明為什麼會發生暴力恐怖襲擊?已被東突分子視為便利通道
    「3·01」昆明火車站暴力恐怖襲擊事件已經被確認為疆獨勢力所為。過去一年中頻頻製造新疆暴恐案件的新疆分裂勢力,這次為何把昆明作為了襲擊目標?一名新疆反恐人士透露,一些「東突」分子已將雲南視為出入國境的「便利通道」。相對於新疆,雲南邊防線漫長且形勢複雜,周邊國家政府缺少控制力,為恐怖暴徒外逃和潛回提供了便利。
  • 我不過就是去英國留學,怎麼就成恐怖分子了?
    說到恐怖分子,大家首先會想到的是不是手持槍械、炸藥、刀具,全副武裝的蒙面人形象?小編想說,去英國留學的你如果沒有辦理一個認證,很有可能會被當成恐怖分子哦別慌,只是申請部分理工科專業的同學需要注意!比如:等PhysicsMaterials ScienceMechanical EngineeringChemical,Process and Energy Engineering等相信同學們也能看出來了,化學啊、航空航天啊、能源啊等等這些敏感專業,基本都需要申請ATAS認證,怕你整出點啥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搞破壞嘛
  • 我拎著一個「智能行李箱」坐飛機,卻差點被當成恐怖分子
    去年下半年,Bluesmart 正式推出了號稱是全球第一款智能行李箱,近日 The Next Web 編輯 Natt Garun 就親身測試了這款特殊的行李箱,不過在途徑芝加哥奧黑爾(O'Hare)機場時,這個「智能」箱子卻差點讓她被誤認為恐怖分子,我們來聽聽她是如何講述這段經歷的。
  • 制服倫敦恐怖分子的,曾是一個極其兇殘的惡魔
    昨日,英國倫敦再次遭遇恐怖襲擊事件。當時,一名曾因涉嫌恐怖主義而被英國當局逮捕入獄的男子,在倫敦橋上持刀瘋狂襲擊路人,導致2名路人死亡,3名路人受傷。他自己也被警方擊斃。不過,在襲擊發生後,也有幾名路人衝上前去嘗試製服那名持刀的恐怖分子,並嘗試奪下他的武器。
  • 【香港故事】德國訪港學者稱黑衣蒙面遊行者是「恐怖分子」
    【解說】香港過去三個多月持續發生極端暴力違法事件,日前,德國訪港學者藍霄漢(Sky Darmos)因指責在大學內示威的學生是「恐怖分子」,被校方取消訪問學者身份。藍霄漢近日接受訪問時批評香港部分激進示威者的暴力違法行為。他稱,如果在德國著黑衣、蒙面參加遊行示威,會被視為「恐怖分子」。
  • 臺灣2名恐怖分子裝警察圖謀炸高鐵 全臺大追緝(圖)
    臺灣2名恐怖分子裝警察圖謀炸高鐵 全臺大追緝(圖) 2013年04月15日 08:06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東伊運」6大恐怖分子罪行曝光
    2.努爾麥麥提·麥麥提敏於1997年10月在南亞某國秘密建立了恐怖訓練營地,並擔任軍事教官,對數十名恐怖活動人員進行了製作爆炸物、使用槍械等方面的訓練。3.2011年8月,努爾麥麥提·麥麥提敏在網際網路上發表聲明,煽動中國境內極端分子和恐怖活動人員對中國政府進行恐怖活動。受其煽動,部分無法出境的極端分子則在中國境內實施了暴力恐怖活動。
  • 《約會大作戰》:史上最萌恐怖分子,居然是狂三的粉絲團
    因為二亞阿姨在出版社聚會上,突然爆發歐皇氣運,直接抽中豪華遊輪多人遊的超級遊票,於是便五河士道和眾多的精靈妹子開始了悠閒的度假時光,就問憑藉這歐皇氣運,現在誰再敢說我二亞阿姨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