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20日訊 走進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邊家村扶貧產業園大棚,工人們正在動作麻利地修剪秧苗,一派熱火朝天的勞動景象。「多虧了政府的幫助,今年我不但收到了扶貧產業園的項目分紅,在這兒幹點零活,一天還能有50元的收入,家裡的情況一天比一天好。」德州市陵城區邊家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張立春說到。
原來的邊家村並無主導產業,致富渠道單一,找不到致富門路,村民收入普遍較低,村內缺勞動力的貧困戶佔比大。針對這一情況後,義渡口鎮主動對接上級政策,積極爭取上級扶貧資金,採用「企業+貧困戶」的模式,整合扶貧資金、鎮財政資金共計237.36萬元,購買大棚13棟,切實解決貧困戶的實際困難。
「項目大棚由德州慧建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經營,項目收益每年按實際投入資金總額的8%兌現,收益會直接打到鄉鎮扶貧帳戶,用於扶持我鎮脫貧享受政策人員。今年,我們為項目覆蓋的231戶脫貧享受政策貧困戶共計發放了18.4萬元。」義渡口鎮扶貧站站長劉俊傑介紹。據了解,除了大棚承包費用之外,公司方還需向邊家村支付土地流轉費用,切實增加了附近居民及村集體的收入。同時,公司承諾會優先吸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就業,達到扶貧產業項目的最大社會效用。
近年來,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依靠上級扶貧資金,以及財稅支持、能源傾斜等優惠政策累計投資700多萬元,根據不同貧困戶的實際情況,實現精準幫扶,同時,根據不同貧困村實際情況,改善各村人居環境,使村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截至目前,義渡口鎮產業扶貧項目5個,今年為232戶貧困戶人均分紅1800元以上;基礎設施項目3個,邊角經濟項目2個。
「下一步,我鎮將繼續堅持扶貧工作優先部署、扶貧力量優先保證、扶貧資金優先安排、扶貧項目優先實施的發展戰略,進一步形成『關懷一人、溫暖一戶、帶動一片』的良好社會效果。」德州市陵城區義渡口鎮黨委書記劉金偉說道。
記者 李振豪 通訊員 侯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