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寧縣甘溝鎮小城鎮建設
盛夏時節,繁花似錦。行走在靜寧的城鎮鄉村,白牆紅瓦的民居錯落有致,乾淨寬敞的道路四通八達,城鄉面貌日新月異;扶貧產業全面開花,經濟發展蓬勃起勢,百姓生活蒸蒸日上。在全縣人民共同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中,始終有一面旗幟指引著方向,鼓舞著士氣,這就是飄揚的黨旗。黨建強,則人心聚、事業興。
靜寧縣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全面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和組織路線,自覺把基層黨建工作放在脫貧攻堅大局中把方向、謀思路、定政策、促改革,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接續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細謀劃早部署 聚焦中心大局抓落實
「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要跟進到哪裡。基層黨組織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抓重大任務落實作為檢驗基層黨建成效的『試金石』,把加強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城鄉建設、基層治理及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結合起來,推動各項工作落地見效。」這是靜寧縣委書記王曉軍在開展調研工作時常掛在嘴邊的話。
縣委書記王曉軍督查調研抓黨建促脫貧工作
靜寧縣牢固樹立全縣「一盤棋」思想,著力構建「大黨建」格局,不斷強化對基層黨建服務中心工作能力的統籌謀劃,真正把黨建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把組織活力轉化為發展活力。嚴格落實黨組、黨支部等條例法規,積極開展黨組織設置調整與機構改革工作,按照「黨組織+國有平臺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模式,成立產業發展功能型黨委2個,規範運行合作社黨支部68個,建立聯合黨支部12個,重新設立政府機構單位黨組24個,完善整合黨工委5個、黨總支54個、黨支部812個,搭建起了科學合理的組織架構。逐年制定縣委黨建工作領導小組年度工作要點和全縣組織工作要點,系統謀劃全年基層黨建工作目標任務和總體要求;逐月開展縣級黨員領導幹部黨建「溫馨提示」工作,對基層黨建重點任務定期調度、跟進落實;逐級建立書記抓黨建問題責任清單,出臺《靜寧縣基層黨建問責管理辦法》,規範化、制度化指導全縣各級黨組織有效開展黨建工作。
同時,全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城市基層黨建推進會精神,制定出臺城市基層黨建「1+4」系列文件,立足農業大縣實際,積極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理念更新、制度創新、方法出新,著力構建區域統籌、條塊協同、上下聯動、共建共享城市基層黨建新格局,推動傳統街道社區黨建向新型城市基層黨建轉型發展,成為了今年基層黨建工作的一項「重頭戲」。
抓基層打基礎 奏響全面小康前奏曲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民要致富,關鍵看支部」,這是靜寧縣四河鎮大莊坪村的脫貧致富示範戶包瑞文在全鎮表彰大會上的肺腑之言。跌落在靜寧縣西部大山深處的大莊坪村,山大溝深、土地貧瘠、交通不便,祖祖輩輩只能靠天吃飯。面對發展困局,該村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建強脫貧攻堅「橋頭堡」,依靠幫扶單位、鎮、村三級聯動,動員黨員帶頭、群眾全員參與,因地制宜大力培育產業發展,通過發展種果、養牛,實現了村有富民產業,戶有增收項目,28戶村民搬遷入住移民新村,人均純收入由建檔立卡之初的2300元增至7200元,大莊坪村的華麗蛻變是靜寧縣抓黨建促脫貧的一個縮影。為如期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推進鄉村振興,靜寧縣切實將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把「四抓兩整治」作為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有效手段和重要抓手,補短板、強弱項、夯基礎、抓治理,不斷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全面推動鄉村組織振興,使基層黨組織真正成為了帶領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
全縣基層黨建「四抓兩整治」工作現場推進會議暨縣委黨的建設工作領導小組會議
圍繞建強「頭雁」隊伍,採取「選賢」、「讓賢」等措施,先後從農村致富帶富能手、外出務工經商人員、未就業大學生黨員中公開選聘村黨組織書記48名、村文書193名,培養村幹部後備人選1303名,全縣298個行政村、7個社區黨組織書記、主任實現了「一肩挑」,分別達到89.5%和100%,其中貧困村「一肩挑」205個,佔比91.7%。並將村黨支部書記培訓納入整個幹部培訓規劃,及時跟進舉辦新任培訓和能力素質提升專題培訓班,不斷優化「頭雁」隊伍能力素質和結構層次。
同時,建立各領域黨組織帶頭人隊伍管理臺帳,督促學校選拔學科專業帶頭人、優秀教師、優秀輔導員,公立醫院選拔內設機構負責人擔任黨組織書記,引導非公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從中層以上管理人員中選拔黨組織書記,形成了各領域引領發展的「頭雁」隊伍。
如今,這股澎湃湧動的紅色動力,正不斷成為決勝全面小康、激發鄉村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有了新陣地,凝聚大合力。在靜寧縣八裡鎮小山村黨群服務中心這句話得到了充分的印證,佔地1000平米,配備有黨群服務廳、黨員教育培訓中心、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電商運營中心、就業創業孵化中心等11個功能室的小山村黨支部自運營以來,迅速成為了黨員活動、群眾辦事、集體議事、文化娛樂的「黨群之家、服務驛站」。
靜寧縣八裡鎮小山村黨群服務中心
靜寧縣堅持實體陣地、虛擬陣地兩手抓、兩手硬。2017年以來,新建、改造提升村級活動場所115個,使村級基層公共服務集中化、便利化,最大限度發揮功能作用,切實滿足村級組織活動和群眾公共服務需要。全縣333個行政村和7個社區統一設置懸掛「黨群服務中心」標識,實現了村村都有標準化服務陣地。全面摸排全縣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兩新」組織活動陣地運行情況,建立基礎臺帳,對標整改提升,使黨員活動室擁有率和規範率均達到100%。
同時,在鞏固用好傳統陣地的基礎上,強化網際網路思維,通過辦好用活「一大一微」、「一號一網」,發揮「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的宣傳教育和有效管控作用,為抓實支部建設標準化和各基層黨組織黨內政治生活裝上了「智慧引擎」。
「『三會一課』不僅得按時規範召開,質量標準還得嚴格把關,必須切實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和戰鬥性,使之真正成為黨員幹部錘鍊黨性的『大熔爐』」,靜寧縣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在黨務工作群中部署道。
靜寧縣始終把規範組織生活作為促進黨員幹部堅定理想信念、牢記初心使命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甘肅黨建」信息化平臺,通過健全機制、創新形式、強化監督,確保「三會一課」、談心談話、黨性定期分析和民主評議黨員、組織生活會等各項制度落實到位,促進黨的組織生活經常、認真、嚴肅,讓黨內政治生活這個熔爐真正「熱」了起來。
基礎保障做到位,幹事創業有動力。按照「財政投入為主、黨費補助支持、集體增收補充」的原則,全縣不斷加大黨建經費投入,制定《村幹部績效薪酬發放管理辦法》,按工作實績兌現村幹部績效工資,將村組幹部報酬和村級辦公經費分別提高到3萬元、0.9萬元和5萬元,村黨組織書記和村委會主任「一肩挑」達到4.5萬元,最大限度激發村組幹部幹事創業熱情。每年籌資50萬元對致富能力強,帶富效果好的農村「三個帶頭人」進行表彰獎勵,激發了帶頭人隊伍主動作為、幹事創業活力。
靜寧縣界石鋪鎮高堡驛站田園綜合體
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
同時,靜寧縣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決勝脫貧攻堅、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強村級組織的關鍵之舉,結合基礎建設、產業培育、脫貧攻堅等工作,找準著力點激活了村級集體經濟「一池春水」,投入扶貧資金6798萬元實施63個中央和省級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項目,注入互助資金6687.3萬元全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目前全縣333個村總收入872.82萬元,村均收入2.62萬元,有效破解了村級「無錢辦事」難題。
重點抓在手上,弱項全面補齊。緊盯兩個整治,靜寧縣不斷提升基層黨組織號召力,堅持把軟弱渙散黨組織整頓作為提升基層黨建工作水平的「硬舉措」,對整改完成的86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面開展「回頭看」,持續鞏固整頓成效;對新確定的34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嚴格落實「四個一」包抓措施,建立「一村一策」整頓方案及工作檯帳,確保整頓見底見效;嚴把村幹部隊伍「入口防線」,對2486名村「兩委」成員任職資格進行縣級聯審,確保幹部隊伍的純潔性;同時,對農村黨員參教信教問題排查情況進行「回頭看」,組織黨員籤訂不信仰宗教不參與涉黑涉惡活動承諾書,在全縣上下營造了風清氣正、幹事擔當、積極有為的發展氛圍。
靜寧縣委組織部掛牌督戰後進鄉鎮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問題排查整改工作
根深則葉茂,本固則枝榮。一項項固本強基的務實之舉,築牢了基層堡壘,激活了組織末梢,夯實了執政根基,為加快建設富裕美麗文明活力平安靜寧匯聚起無窮力量。
強統籌聚合力 踐行初心使命顯擔當
今年新春,不同以往。
歲末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國。在中央、省市的統一部署下,靜寧迅速進入戰鬥狀態,打響了疫情防控阻擊戰。
「我是黨員,我報名!」「我是黨員我先上。」
第一時間,靜寧縣印發了《關於切實發揮基層黨組織作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緊急通知》,倡導廣大黨員做到「八個帶頭」,成立防控一線臨時黨支部46個、黨員突擊隊346個,173名在職黨員幹部即時進入社區擔任「網格員」,2725個鄉、村、組三級網格迅速建立,2.3萬名黨員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踴躍捐款120萬元……在城鄉疫情檢測點,一面面「黨員先鋒隊」「黨員志願服務隊」旗幟迎風飄揚;在醫院防控第一線,一隊隊佩戴黨徽、臂纏袖章的黨員衝鋒在前;在復工復產企業內,一個個「黨員先鋒崗」「黨員責任區」標牌熠熠生輝,築起了一個個堅強的戰「疫」堡壘,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
鐵肩擔使命,戰「疫」映初心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和復工復產中全縣黨員幹部交出的優異答卷,是對「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成效的直接檢驗。去年9月以來,一次直抵人心、觸及靈魂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給全縣全體黨員進行了一次思想「大掃除」,讓「守初心、擔使命」深入人心。
疫情防控一線的黨員幹部
黨建引領「有為」,服務群眾「到位」,是基層黨組織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來,靜寧縣各級黨組織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及時對整改落實情況開展「回頭看」,通過健全監督機制,強化整改措施,加大整改力度,聚焦突出問題、群眾關切、黨員個人等主要問題,整合抓黨建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問題排查清零和整改落實行動中排查出的2893條問題,發起了問題整改「殲滅戰」,逐一銷號整改,特別是針對百姓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堅決兌現不把「危舊房」「斷頭路」「飲水難」帶入全面小康的莊嚴承諾,切實推動守初心、擔使命落到實處。
全縣上下一盤棋,各領域黨建齊頭並進,幹群同心,切實形成共謀發展、共圖崛起的強大合力。
機關事業單位深入開展城鄉支部結對共建、點燈亮燈等系列活動,持續解決機關黨建「燈下黑」等突出問題,推動黨建工作與中心業務深入融合,機關效能不斷提升;國有企業積極落實「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實行企業黨支部書記、董事長「一肩挑」,把黨的領導融入公司治理各環節,把企業黨組織內嵌到公司治理結構之中,通過標準化建設促進黨內組織生活規範化、制度化;「兩新」組織大力開展「三崗聯創」活動,採取屬地、行業主管(監管)「雙重」管理模式,加大新興領域黨組織組建力度,不斷擴大黨的組織覆蓋和工作覆蓋;城市社區黨工委制定出臺《貫徹落實省委「1+4」文件精神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的實施方案》,推行大黨建共融、大力度共建、大整合共治、大服務共享黨建模式,聚焦「六項職責」,梳理社區工作職責,建立健全「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工作機制,138個駐區單位黨組織籤訂共建責任書,500多名黨員開展報到服務活動,為群眾措辦實事68件,變社區「獨唱」為「合唱」。
旗幟火紅,於今更豔;高山景行,於斯更盛。靜寧縣正在努力繪就的高質量發展畫卷中,縱橫交織的基層黨建脈絡,兜起了全面小康的底氣與勁頭,全縣各級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將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一步一個腳印向著既定目標邁進!(萬奎麟)
來源:成紀先鋒號
製作:中共平涼市委網信辦
原標題:《砥礪奮進踐初心 黨旗飄揚風帆勁——靜寧縣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準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的生動實踐》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