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竹東丘陵

2020-12-17 中國臺灣網

基隆竹東丘陵

時間:2005-11-16 16:29   來源:


  基隆竹東丘陵,北起基隆,西南至中溪,東接雪山,西接臺北盆地和桃園衝積平原,面積約1500平方公裡,海拔200—600米,頂部多呈橢圓形,山脊較寬,坡度比較緩。竹東斷層以西,地勢由東向西傾斜;西南部多雨裂衝溝,呈樹枝狀。
  
  今日的丘陵地形已經很不完備,可它形成的年代並不久遠。在第四紀洪積期間,中部高山地帶的巖石破壞以後,經過流水的搬運,在山麓及海岸地帶堆積下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時期,這些堆積物隨地盤一起上升,形成了一個砂礫層臺地。在以後的地質年代中,溪水將這個臺地切割侵蝕,成為破碎的丘陵臺地。現在,只有淡水河以南、大漢溪以北,新竹和苗慄一帶,臺地保存比較完好,地勢較高;而在高速公路以西,高度大減,越過大安溪,臺地已經十分破碎,過大甲溪以後,只剩下狹長的一條,延伸於臺中盆地和海濱平原之間。在大肚溪以北,由於河流衝刷,形成了一些狹小的平原,主要有新竹平原、竹南平原、苗慄河谷平原等。如今除海拔較高的臺地上生長著灌木叢和相思樹林以外,大部分地區被開拓為茶園和柑橘園。在比較乾燥的陽坡上,廣種有甘薯、香茅草等,而河谷平原上和有灌溉條件的臺地上,則為水稻種植區,呈現了一幅多樣化的農田景觀。 
 
  在丘陵區的西南面,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古鎮——新竹城。這裡開發得比較早,歷史上為臺灣北部地區經濟、文化發達的重鎮之一。
  
  新竹市有兩個別名:一曰「風城」,一曰「竹塹」。這兩個名宇,形象地點出了該城市的自然特點和歷史發展的變遷。新竹平原是頭前溪和鳳山溪下遊的洪泛平原聯合而成,呈楔形嵌入竹東丘陵,東西最大的長度達17公裡,最大寬度只有7.5公裡。頭前溪與鄰近的小河匯成三角洲,其開口向著西北的海峽,形似一個橫臥的喇叭,新竹市就處於這個喇叭口上。每當季風來臨之時,不管是冬天的東北季風,還是夏天的西南季風,進入這個喇叭口以後,受到兩岸谷壁的擠壓,長驅直入,風力更加強勁。新竹市首當其衝,常常遭受到強風的襲擊。據統計,全年平均強風日數達46天,10月至翌年1月間就有23天,其中11月份平均風速均在每秒4米左右,可見新竹這個「風城」之名並非虛傳。多風的天氣直接影響了這裡的氣候。新竹區離臺北市78公裡,然而在冬季給人們的感覺卻比臺北還冷。日平均最高氣溫在30攝氏度以上的日子,全年只有124天,比臺北市還少6天。這種氣候條件很適宜茶樹的生長,再加上廣布於丘陵地帶的酸性紅壤土,使新竹成為全省種茶麵積最大的縣。登上城南臺地,放眼望去,臺地上蔥綠的茶園,一片連著一片,與那紅色的土壤構成一幅色彩鮮明的景致。  
  新竹市西瀕海峽,與大陸上的福建省泉州市遙遙相望。早在明代,這裡已被開發。清康熙年間,福建泉州移民大量來此墾殖。清雍正元年,在此設淡水廳;到雍正十一年,又在街道周圍環植刺竹為城垣,周長446丈,設有四座城門,稱為「竹嵌城」。清嘉慶十一年,人們在刺竹之外又增築了土垣,清道光七年改以磚石築城,建有四座城門:東門為「迎曦」,西門為「挹爽」,南門為「歌董」,北門為「拱辰」。直到1875年才將城名改為新竹,並正式設市。後來,「拱辰」門在一場大火中燒毀,其他城門和城牆已因市區改建大部分被拆除,只剩下「迎曦」門孤單單地屹立在市區的中心。城門有兩層,上面的「迎曦」二字依然清晰可見,字體剛勁有力,向人們展示著竹嵌城的開拓歷史。   

  除這座古城門外,新竹市內還有不少名勝古蹟。其中廟門恢宏的外天宮,全省規模最大的城隍廟,古樸壯觀的竹蓮寺,曾一時威鎮地方的進士第,以及新竹八景之一的潛園等,都是遊人有興拜訪的地方。尤其是城隍廟,可說是新竹市最熱鬧的地方了。該廟創建於清乾隆十三年,距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經過幾次重修之後,殿宇恢宏,雕刻精細,有光緒皇帝特贈的「金門保障」匾額一方。此廟在臺灣北部居民心目中佔有一定的地位,每年從各地趕來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廟前的小吃攤上熱鬧非凡,人們爭相品嘗那些富有地方風味的新竹貢丸和新竹米粉。
  
  新竹市周圍景色優美,位於市區南面4公裡處的青草湖,就是有名的風景區。青草湖是攔截客雅溪的水築壩而成的。在枯水季節,湖底一片綠草茵茵,「青草湖」由此得名。但到梅雨季節,湖中水波蕩漾,因此每逢端午佳節,新竹居民聚集在這兒舉行傳統的龍舟賽,湖上熱鬧異常。湖區周圍青山環列,20多座禪、剎、廟、塔散布其間。這些廟宇除靈隱寺以外,大都是新式建築,但因所處位置十分幽靜,依然是遊人嚮往之地。尤其是在晴朗天氣,一湖碧波映襯著藍天白雲,青山倒影,頗有詩情畫意。走過水壩,沿湖邊公路往前便是另一風景區古奇峰。
  
  古奇峰原名「平埔頂」,位於十八尖山和青草湖之間,距市區只有2公裡。沿著碗蜒曲折的登山路,可一直到達山頂。建在這裡的高達40米的關公塑像,高聳入雲,據說為遠東地區所罕見。 

                                                                                                                             編輯:秋日

編輯:system

相關焦點

  • 地形類型詳解之丘陵
    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線以西以山地、高原地形為主,以東過渡到平原地形,其間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世界丘陵地形距離1、世界上最大的丘陵——哈薩克丘陵哈薩克丘陵地圖哈薩克丘陵,亦稱「哈薩克褶皺地」,世界最大丘陵,面積達54萬多平方千米。
  • 雪山山脈西側的豐原丘陵
    雪山山脈西側的豐原丘陵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豐原丘陵位於雪山山脈西側,大安溪與濁水溪之間,西臨臺中盆地。
  • 《塞爾達》海拉爾丘陵在哪 海拉爾丘陵位置介紹
    導 讀 《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的海拉爾丘陵就在海麗亞平原的西面,城堡往正西走就能找到丘陵之塔,從卡洛克橋過去
  • 2020國考行測常識積累:中國三大丘陵
    中國的丘陵約有100萬平方千米,佔全國總面積的10% 。自北至南主要有遼東丘陵、山東丘陵,黃土丘陵,川中丘陵、江淮丘陵、江南丘陵、浙閩丘陵和兩廣丘陵等。   中國三大丘陵指東南丘陵、 遼東丘陵、山東丘陵。   東南丘陵   東南丘陵,為中國三大丘陵之首,世界主要地形之一。
  •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一)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
  •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西鄰臺灣海峽的竹南苗慄丘陵(二) 時間:2001-05-11 16:08   來源:   竹南苗慄丘陵位於港溪以南,大安溪以北,東接雪山山脈, 西臨臺灣海峽,南北長約55公裡,東西寬約14公裡,面積約750平方公裡。
  • 我國三大丘陵面積各有多大?分布在哪些省份?經濟狀況怎麼樣
    ,三大平原就是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長江中下遊平原,三大丘陵就是東南丘陵、山東丘陵和遼東丘陵。東南丘陵是我國最大的丘陵,面積大約在38萬平方公裡,是指分布在我國東南一帶的丘陵,即北到長江,南到兩廣,東至東海和南海,西至雲貴高原的雪峰山,這一大片丘陵的總稱,我國東南這一帶是丘陵分布最密集最廣的,還可以在細分為兩廣丘陵、閩浙丘陵、江南丘陵和江淮丘陵,分布在廣東、廣西、福建、浙江、湖南、湖北、江西、江蘇和安徽這九個省份。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雲貴高原和東南丘陵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我國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面積很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在地勢方面,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大致呈三級階梯狀分布。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
  • 塞爾達丘陵之塔怎麼上 丘陵之塔攀爬方法
    丘陵之塔攀爬方法 其實丘陵之塔有許多過關方法,首先一種我們可以用弓箭將三隻怪物全部射死,直接過去就可以。
  • 原來在四川盆地內部,還有平原、丘陵和平行狀嶺谷等地形區的分布
    在地理上劃分了五種基本地形,分別是平原(海拔200米以下,地勢平坦的地區)、丘陵(海拔在500米以內,相對高度不超過200米,有一定起伏的地區)、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起伏大的地區)、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地勢平坦的地區)、盆地(四周高中間低的形態)。
  • 低山與丘陵、高原與臺地怎樣區別
    五種基本地形類型的海拔高度一、低山與丘陵的區別丘陵是指海拔在200-500米之間,起伏和緩的地形。孤立存在的稱為「丘」,群丘相連才稱為「丘陵」。丘陵多為山地向平原過渡的地帶,是山地長期侵蝕的結果。在地形分布上,丘陵和低山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所以在我國的地形單元中,如山東丘陵、遼東丘陵、江南丘陵、兩廣丘陵和浙閩丘陵等,多是由丘陵地形和低山地形組成的。
  • 雪峰山,我國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之一,分隔東南丘陵和雲貴高原
    我國是世界上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國土面積超過960萬平方千米,我國國土面積如此之大,地形特徵也十分複雜,我國擁有所有的五種基本地形,地形類型多種多樣,平原、丘陵、山地、高原和盆地都有分布,而且面積都很廣闊,我國山區(包括山地、丘陵和崎嶇的高原)面積很大,約佔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 丘陵山區農業開發的設計師
    講述人:孫學方,句容市農業局生態科科長2001年,退休後的趙亞夫與省老區促進會在江蘇省率先提出建立茅山丘陵有機農業圈的設想,並以項目化方式上報省政府。當省老促會將這一規劃報至省委,時任省委副書記的李源潮當即寫了一大段批示,予以肯定和支持。
  • 中國地理小區域——東南丘陵
    材料一: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約佔耕地總面積的1/3,主要分布在黃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區以及北方土石山區。材料二:南方低山丘陵區某地生態農業模式圖。(1)分析黃土高原為什麼成為我國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2)江南丘陵水土流失造成的損失比黃土高原大,試分析其原因。
  •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三大丘陵
    2020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常識易混考點:三大丘陵由廣州公務員考試網行測欄目由提供,更多關於廣州市考行測試題,廣州公務員考試行測備考,廣州公務員行測的內容,請關注廣州公務員考試網/廣東公務員考試網!